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原力亮點

無人機飛手 投入部落農產業 -太魯閣族周勇義(族名:YuBi)

瀏覽次數:559次

    近鋰魚潭附近文蘭(德姆南)部落(圖1),在台9丙路旁,有一個由無人機飛手周勇義(族名:YuBi)(圖2)經營的農園,是太魯閣族部落裡種植種類多元的農場,四季都能採收不同的作物。除了做為退休後生活的目標,開創人生的新里程碑,也不忘為部落產業盡一份心力,維繫祖先留給子孫的土地命脈及文化。

圖1.德姆南部落/圖2.周勇義(族名:YuBi)
►圖1.德姆南部落/圖2.周勇義(族名:YuBi)

家鄉土地連結從農契機

    父母親考量年紀逐漸年邁,已無體力耕種,近年已把農地分給孩子,希望延續上一代傳統農耕文化,活絡土地生機。周勇義是長子,退休前長年在北部從事消防工作(圖3),只有在休假或部落重要慶典時才返鄉,每次回部落時,農地宛如是心靈的避風港,回憶起以前父母親給孩子的諄諄教誨及祖先留下的生態智慧,父母親時常告誡孩子說:「土地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生命來源!」,因此心中開始醞釀返鄉從農想法。

圖3.退休前從事消防工作
►圖3.退休前從事消防工作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農園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周勇義的農園是一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農場。時間拉到屆退前的日子,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親,他如願申請調到自己的故鄉,除了可以就近關心老人家的健康,接近農地的時間也多了,農園位於台9丙線路旁,交通非常方便,常利用假日在農園工作。農園目前放置貨櫃屋(圖4),以及種植各式各樣的農作物(圖5)。尤其是農作物多到可以在一年四季吃到不同種類的水果、蔬菜及特用等作物,只要走進農園,似乎像是部落設置的植物園。

圖4.貨櫃屋為放置農機具及無人機/圖5.農園的農作物
►圖4.貨櫃屋為放置農機具及無人機/圖5.農園的農作物

多元求知管道 知識一次到位

    所謂:「隔行如隔山」,農校農業機械科畢業的周勇義,善於對農機具的操作及簡易檢修(圖6),雖然小時候也跟著祖父母到田裡幫忙,但是說到專業種植,就比專業農夫或本科系畢業者差一截。為了要提升自己的耕種技術,部落族人及父母親是啟蒙老師,他們毫無保留地教授,周勇義也是認真的吸收,一邊學習一邊實地耕種,把自己的農園當成是實驗場。因此,開始對農作物栽培技術及經營管理有了頭緒。農業知識不滿於現狀,公所(圖7)及農會有相關課程會積極參加,最近疫情無法參加實體課程,改為參加線上農業課程(圖8),求知管道多元。

圖6.善於農機具檢修/圖7.參加公所的課程/圖8.參加線上農業課程
►圖6.善於農機具檢修/圖7.參加公所的課程/圖8.參加線上農業課程

熱衷無人機 投入農業應用

    無人機近年來在台灣逐漸風行,因緣際會下周勇義接觸到了搖控模型機,就開始熱衷於無人機(圖9)。一開始只是純粹愉樂,與好友約在空曠的場地,享受自由遨翔的感覺,從小型的無人機開始玩起,由於越玩越有興趣,重量級數也逐漸往上提升,玩到大型的直升機,甚至還會自行拆解再重組、設定及調整,投資了不少資金在模型機的嗜好。一直到接觸農業,才又思索如何把無人機運用在農業,同時表弟也剛接觸無人載具,故又轉向飛農用無人機。目前無人機除了工作之餘做為愉樂外,也已結合了農業應用,包含擔任農用無人機課程講師(圖10)、協助農民噴藥、空拍農地及公部門測量土地面積與3D建模等多用途工作。

圖9.熱衷於無人機/圖10.擔任農用無人機課程講師
►圖9.熱衷於無人機/圖10.擔任農用無人機課程講師

另一半協助  從農更順遂

    周勇義的另一半是客家人,跟隨著丈夫回到部落,丈夫退休後也跟著從農,一起拿起鋤頭,在祖先留下來的土地上耕耘。兩人同心同力,各司其職,周勇義負責吃力的工作,包含翻田、果樹種植、噴藥、農機修護等;老婆(圖11)則負責較輕鬆的工作,蔬菜種植、拔草、銷售等,兩人也有共同的工作,如採收、包裝等,雖然各自有負責工作,但是農忙的時候,還是會相互支援,可以看出夫妻兩有十足的默契,共同打造美麗的農園。周勇義靦腆的表示:「感謝老婆跟著我一起種田,有她的幫忙,從農變得輕鬆多了!」。

圖11.YuBi的老婆在認真除草
►圖11.YuBi的老婆在認真除草

解決部落人力問題  活化農場農機具

    由於原鄉工作機會少,大多年輕人多往都市發展,因此部落人力缺乏,而且農地也都位於交通不便的位置,不利於大型農機具進入,尤其農機具不是每位族人都有能力購買,因此周勇義看到這種情況,就起身協助族人翻地及作畦(圖12)。早年購買的中耕機,主要是用在自己的田地,使用的效率不高,自從看到部落有耕地的需求,就主動為族人服務,除了酌收工資,能解決部落人力問題才是自己的目的,為缺乏人力及資金購置農機的族人,順利種植農作物,讓生活得以維繫。

圖12.協助族人翻地及作畦
►圖12.協助族人翻地及作畦

加工想法 也跟著精進

    剛開始周勇義都是以一級生產為主,主要採收生鮮的農作物來販賣、分享親友及自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農作物做成簡易的加工產品。或許是從農的時間久了,經驗及知識也日漸增加,才知道農作物也可以做成加工品,提供風味轉變及減輕銷售壓力。有了加工的想法之後,並且和老婆共同討論加工事宜。老婆是客家人,擁有客家人的好手藝,首先想到自家的桂竹筍可以做成客家人的美食筍乾(圖13),農園的第一個加工產品就此誕生。

圖13.農園的加工產品-筍乾
►圖13.農園的加工產品-筍乾

    此後,為了增加農園的加工項目,也考量附近農友也有相關的後製設備,農園增添了未來可以做成加工的農作物,因此引進了咖啡(圖14)、印加果(圖15)、洛神花(圖16)等。周勇義自信表示:「咖啡可以做成提神的時尚飲品,印加果做成營養豐富的印加果油,洛神花則是做成洛神蜜餞或果醬」。

圖14.引進咖啡苗/圖15.開發印加果油/圖16.栽培洛神花未來要做相關加工品
►圖14.引進咖啡苗/圖15.開發印加果油/圖16.栽培洛神花未來要做相關加工品

組織族人未來成立產銷班

    做為消防隊員,深刻了解團結力量大,依靠消防隊各成員的通力合作,才能及時撲滅無情的火災,阻止人員及錢財的損失。周勇義了解到目前產銷班是政府積極輔導的對象,為了配合政策導向,以及族人權益,成立產銷班是勢在必行。從農後,也要積極成立組織,與志同道合的族人成立產銷班組織,雖然還未達成目標,但是已有族人認同這個想法,第一步已成功跨出去,周勇義未來不會放棄這個目標,積極鼓勵族人加入。

 

朝向綜合型農場  創造部落工作機會

    周勇義的表弟,在部落開設知名的民宿,遊客絡繹不絕,有時會請表哥來為顧客協助導覽民宿及週邊的環境(圖17),讓他培養了在遊客面前自信的導覽,也開啟未來在部落及農園導覽點子,促發未來朝向結合休閒體驗,成為綜合型農場的創新經營模式思維。農園附近的另一塊農地,目前主要是種植山蘇、桂竹等,未來則是做為養雞及種植咖啡基地,成為提供農園原料的衛星農場,讓親友、消費者可以在農園一起分享,享受田園美好的時光。

圖17.為顧客導覽部落週邊的環境
►圖17.為顧客導覽部落週邊的環境

    周勇義表示:「準備要在農園的貨櫃屋旁蓋鐵皮屋,然後再設置烤披薩的爐俱,做為遊客休憩的場所,也希望族人可以成為合作的農場,並創造工作機會,共同為部落產業盡一份心力!」。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