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原力亮點

扭轉傳統產業劣勢 為山胡椒注入新活水 -太魯閣族古金榮

瀏覽次數:476次

    提到太魯閣族紅葉部落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溫泉,不過其實還有一項特產,它最具代表部落象徵「山胡椒」(圖1),族名為「Mqrig」。近年來有一位返鄉投入農業的古金榮,嗅到山胡椒商機無可限量,積弊突破困境,與族人尋找出產業的利基點,並與外界合作讓產業升級,顛覆部落特色產業風貌。

圖1.山胡椒太魯閣族族名為「Mqrig」
►圖1.山胡椒太魯閣族族名為「Mqrig」

不諳行銷及成本高 務農出師不利

    提早從軍職退伍的古金榮(圖2),正式從事山胡椒栽培前,曾到外地打滾了許多年,從事礦工、板模工等勞力性工作,之後由於景氣不佳,回到部落重新思索人生方向。看到部落及附近主要以農業為主,開始有了務農想法,因此嘗試種植當時價格非常看好的南瓜,以及其他高經濟平地作物,為了擴大種植面積承租私有農地,希望達到規模經濟,全職務農的生活模式從此啟動。

圖2.部落山胡椒農友古金榮
►圖2.部落山胡椒農友古金榮

    農作物在市場的價格總是會上演時好時壞局面,南瓜也在國內外行情此起彼落,行情高的時候,農戶可以賺到錢,行情低的時候,要看農戶的風險承受程度,有些放棄經營也大有人在。古金榮不敵行情低的損失,又不諳農產品行銷,成本投入卻,只好放棄種植,首次務農就出師不利。

 

前景看好轉向投入傳統作物山胡椒

    檳榔、箭竹筍與山胡椒是紅葉部落主要農作物,尚有少量的文旦與油茶等多年生植物,尤其是山胡椒是最具代表性的調味特產(圖3),它與部落生活息息相關。古金榮對山胡椒不陌生,表示:「它是兒時天然玩具,又是以前取代鹽巴的佐料!」。回憶起小時候常用山胡椒剝完皮的枝條(圖4),取剩下似保綠龍的白色維管束,當做長「劍」的玩具,與其他部落小孩相互揮劍玩耍,玩得不亦樂乎。

圖3.最具代表性的調味特產-山胡椒/圖4.山胡椒枝條是以前部落的玩具
►圖3.最具代表性的調味特產-山胡椒/圖4.山胡椒枝條是以前部落的玩具

    另外,果粒可是代替食鹽的上等食材配料(圖5),或是當作提升菜餚風味的佐料角色。由於山胡椒的全株均具辛辣的芳香味,近年來受到餐飲小吃業(圖6)、食品業重用,而且隨著科技進步,用途越來越廣泛,研發許多山胡椒相關日常用品,如馬告按摩精油、馬告牙膏、醫藥製品等,還可以做成香噴噴的馬告香腸(圖7)。古金榮看好部落特產的前景,因此不再捨近求遠,轉向投入部落的山胡椒產業。

圖5.山胡椒果實是取代食鹽的上等食材配料/圖6.山胡椒具辛辣芳香味深受小吃業重用/圖7.做成香噴噴的馬告香腸
►圖5.山胡椒果實是取代食鹽的上等食材配料/圖6.山胡椒具辛辣芳香味深受小吃業重用/圖7.做成香噴噴的馬告香腸

栽培管理不斷進精 成為部落產業前鋒

    目前山胡椒的用途、成份逐漸受到外界重視,對於市場的需求性是有增無減,傳統的生產模式已不足以因應現在的供應需求,古金榮是部落生產山胡椒生產者之一。常接獲欲購種苗或食用果粒的消費者,為了突破現有的管理技術,因應市場需求,除了自己的經驗累積外,也經常參加農改場的山胡椒課程(圖8),增加專業技術及知識。

圖8.參加行動部落教室
►圖8.參加行動部落教室

   課程當中與來自烏來的泰雅族講師相談甚歡,上完課後仍然保持連絡,還邀族人到台北烏來(圖9)觀摩山胡椒,講師更毫無保留地向遠道的嘉賓傳授栽培及加工技術,古金榮表示:「到農場與同業切磋,可以問到更深入的管理眉角,取經之旅比在室內上課更獲益良多!」。 此外,紅葉部落是東部生產山胡椒的主要產區,有一次宜蘭大學農學院原民教授(圖10)想要到部落觀摩,雙方教學相長,教授們也提供了許多的管理技術建議,讓古金榮及族人受益匪淺。

圖9.帶領族人到烏來研習及參訪農場/圖10.宜蘭大學農學院原民教授到部落觀摩
►圖9.帶領族人到烏來研習及參訪農場/圖10.宜蘭大學農學院原民教授到部落觀摩

開發加工產品  讓產業升級

    古金榮是紅葉部落第一個開發山胡椒精油產品的族人。問到古金榮為何要研發山胡椒產品,他講的很簡單:「產業要升級,產品更要提升附加價值」。紅葉部落都是賣處理好的生果給顧客,並論斤論兩賣,缺點是價格拉高有限,雖然可以放在冰箱保鮮,但是仍然有保存期限,而且產品經常出入冰箱,溫度變化驟變,提高變質的風險。

圖11.添購蒸餾設備
►圖11.添購蒸餾設備

    為了研發山胡椒天然日常用品,除了向外面拜師學藝外,相關設備必須到位,因此花錢添購了蒸餾設備(圖11),目前產品有山胡椒防蚊液、山胡椒香精(圖12),未來還要開發山胡椒相關保養產品,如化粧品,古金榮表示:「現在經營已朝向創新局面,顛覆傳統模式,也踏出部落的第一步,也希望自己的拋磚引玉,引來族人勇於嘗試新的經營方式。」

圖12.古金榮目前研發山胡椒香精產品
►圖12.古金榮目前研發山胡椒香精產品

悟出移苗小訣竅  存活成功率高

    紅葉的山胡椒產業遠超過於其他東部鄉鎮,規模之大可以說是東部山胡椒的故鄉,又會因為不同地區的環境,造就山胡椒不同的特殊香味成份。尤其是山胡椒有地域性,很難在其他地方看到經燒墾後成群的山胡椒生長,如果有看到其他地方有種植山胡椒,有可能是向古金榮購買的苗。古金榮培育苗的技術一流,移植存活率相當高,山上自然生長的山胡椒,大多會長的很密集,若未經疏苗,影響未來生長的空間。

圖13.成功移植到黑色盆/圖14.挖苗時一定要連根帶土
►圖13.成功移植到黑色盆/圖14.挖苗時一定要連根帶土

    古金榮認為拔除疏苗很可惜,必須要犧牲不少竹林才能換取,因此嘗試了移植種植,但是存活成功率不高。經過數次失敗後,由於自己勇於嘗試及與其他農友交流,才悟出小訣竅,成功移植到黑色盆子(圖13)。古金榮表示:「挖苗時一定要連根帶土(圖14),也絕不可以傷到支根,更重要的關鍵,根部會附著一粒粒的根組織(圖15),千萬勿弄掉,否則影響移植後的存活!」。存活成功率提升,不少顧客向他購買小苗(圖16),打開另一項財源。

圖15.根部會附著一粒粒的根組織/圖16.不少顧客向古公榮購幼苗
►圖15.根部會附著一粒粒的根組織/圖16.不少顧客向古公榮購幼苗

克服產業困境  與外界合作

    古金榮表示:「栽培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始的燒墾竹林,山林哪有那麼多的竹林可燒,以後箭竹筍會越來越少了!」。目前種苗的來源仍然取自經燒墾竹林的田野(圖17),這樣的方式存在許多缺點,不僅不符合現代環保觀念,也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未來也難以經濟規模生產,因此想要突破困境,朝向人工培苗方向發展。

圖17.種苗來源取自經燒墾竹林的田野
►圖17.種苗來源取自經燒墾竹林的田野

    外界單位有許多原鄉農產業輔導計畫,想要尋找在產業極需扶持的部落,知悉紅葉部落的產業困境,輔導單位很快就與古金榮連繫。古金榮表示:「近年來農改場(圖18)也很積極投入試驗在部落,嘗試進行人工培育,我也提供種苗配合進行試驗,另外工研院(圖19)近來也想要協助部落山胡椒升級,開發產品、包裝及行銷推廣」,古金榮與外界合作交流,為低迷的產業終露出曙光。

圖18.農改場積極下鄉關心產業困境/圖19.工研院人員到現場視察
►圖18.農改場積極下鄉關心產業困境/圖19.工研院人員到現場視察

成立產銷班  積極尋找資源

    古金榮最想要做的事之一是成立產銷班,以前單打獨鬥時,很難向公部門或輔導單位申請到資源,而且其它族人也是碰到相同情況。看到平地農民有加入產銷班,經與農民聊聊,發現數十位班員的力量不容小覷,無論是輔導單位的補助或是與通路議價,都有得到很好的回應。

   團隊帶來的效益是雙贏局面,讓組織運作更加順利外,個人的經營利潤也提升不少,如果產業起飛時能夠有資源協助,步伐可以較為穩健。古金榮要把部落產業做大,必須要成立產銷班,近來積極邀請族人開會(圖20),共商成立產銷班組織及未來山胡椒產業發展方向,希望把大家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向外爭取資源,同時利益可以一起分享,期許大家不分你我,共同為部落特色產業出力。

圖20.古金榮積極邀請族人開會
►圖20.古金榮積極邀請族人開會

朝向結合部落生態旅遊目標前進

    目前山胡椒產業在一級方面,古金榮與相關單位通力合作,積極突破難關,相信不久將來,可以走出種苗生產困境,朝向專業經營及穩定供應新里程碑;二級方面,古金榮更是不餘遺力,近年來經營思維不斷創新,勇於嘗試新的觀念及作法,是部落近年來第一位添購設備,研發山胡椒相關精油的族人,打破了部落一直保持一級生產的模式。

    古金榮曾經帶過遊客導覽部落(圖21),有了帶團經驗及信心,接著要邁向三級體驗的模式,開發具有五感體驗元素的山胡椒體驗行程,從靜態可以認識山胡椒的植株及花果模様、部落文化連結故事,一直到動態採收、精油製作,甚至料理製作與品嚐,多元又富寓教於樂行程,相信可以讓遊客留下對山胡椒深刻的印象。未來還可以結合在地的生態、文化、溫泉、生態等資源,以山胡椒為主軸,向外擴散認識紅葉部落的美。

圖21.古金榮帶過遊客導覽部落
►圖21.古金榮帶過遊客導覽部落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