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原力亮點

原住民辛香料山胡椒之利用與繁殖

瀏覽次數:3644次

    山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是樟科木薑子屬多年生小喬木或灌木,株高約在3-5公尺,主幹具有多側枝,呈現圓柱形。全株具有香氣,莖葉枝條有樟腦、檸檬香氣,果實帶有胡椒、檸檬以及薑香味。葉片呈現披針形,摸起來具膜質感,葉表暗綠色、葉背灰綠色。花色為淡黃色、黃色或白色,雌雄異株,一般4-5朵花叢生,花苞為圓形,花開之後才能分辨雌雄,雄花具有雄蕊,花絲呈淺綠,頂端著生花藥,呈現黃色;雌花可見淺綠子房,花柱短、柱頭小。雄花會比雌花早開,花期在2-3月。果實呈現球形,直徑0.5公分,為青綠色,成熟時顏色逐漸轉黑,採收期在6-7月。

2.野採回來的山胡椒苗在盆中進行培育
►野採回來的山胡椒苗在盆中進行培育

山胡椒之利用

    山胡椒廣泛分布於中國華南、東南亞各地,在台灣亦為常見樹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坡地區,大片群落生於新開墾地、路旁或空曠地。中國大陸稱之為山雞椒、山蒼樹,在台灣,山胡椒為原住民常用之調味料,泰雅族稱之為「馬告(Makauy)」,太魯閣族稱之為「門閣哩(Mqrig)」。新鮮果實可以直接食用,或是壓破泡於水中,使飲用水帶有香氣;乾燥果實作為調味料使用,多用於醃肉、煮湯等料理。

2.山胡椒花於 2-3 月時盛開
►山胡椒花於 2-3 月時盛開

    山胡椒果實一年採收一次,原住民將果實曬乾或是鹽漬以利於長期的保存。山胡椒除了用於調味食物以外,具有消除宿醉、身體痠痛、健胃等功能,民俗療法中用於驅風、利尿、治胃痛、鎮靜及用於防腐等功能。治療支氣管炎可用使用山胡椒果實、胡頹子葉及地黃水煎服用。山胡椒富含精油,主要成分為檸檬醛,約占精油60%含量,另外尚有生物鹼、萜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與抑菌的效果,也具有多種藥理活性,例如抗腫瘤、肝保護、抗糖尿病等活性。具有開發各種商品的潛力。

 

山胡椒栽培情況與問題

    目前宜花地區內有少量栽培生產的地區為花蓮的萬榮紅葉部落、卓溪立山部落,宜蘭則有大同崙埤部落等,大部分山胡椒來源來自於野外植株採集,人工栽培的專業農戶不多,多數農戶的種苗來源為野外採集的實生苗,取自於燒墾過的林地。花蓮萬榮紅葉部落的太魯閣族在原本栽培箭竹的區域,砍伐整地後火耕燒墾,一個月後可見野生山胡椒幼苗,將幼苗小心移置黑色軟盆,培育一段時間後再移植到欲栽培的區域,移植過程若是造成根部傷害,容易造成幼苗折損。

4.採收下的果實,初期為綠色,成熟後轉黑
►採收下的果實,初期為綠色,成熟後轉黑

    一般種植兩年可以穩定採收果實,採取粗放管理,並無施用肥料與農藥,採收方式為直接剪下帶有果實的側枝,裝入布袋內,再運送至山下,以人工方式將果實於枝條上剝除。大約採收3-5年,樹勢開始衰弱,結果量開始下降,便會砍伐植株進行更新種植。此種栽培方式取自於野外,無法提供穩定的種苗來源,加上移植時會造成損失,故本場著重於種苗繁殖問題,研究扦插、嫁接、播種等繁殖方式,利於山胡椒產業的發展,同時也進行機能性相關研究,提升山胡椒的利用價值。

 

無性繁殖技術之研究

    無性繁殖中扦插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並可確認雌雄株,效率高且花費較低。本場測試扦插,以不同濃度NAA溶液浸泡枝條1小時,結果顯示較低濃度的NAA之新芽生長數較多,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減少,共有1000ppm、500ppm、200ppm、100ppm的處理,以100ppm之新芽數較多,1000ppm之新芽數最少,顯示NAA之濃度過高無助於枝條之生長,且所有的處理最後皆無發根,僅有癒合組織。顯示山胡椒具有潛在性難發根之問題。

5.山胡椒枝條扦插後部分無根系產生 6.扦插枝條基部產生癒傷組織
►山胡椒枝條扦插後部分無根系產生/扦插枝條基部產生癒傷組織

    嫁接亦為無性繁殖方式的一種,施行方式較為複雜,需要有良好的根砧與接穗,以及良好的嫁接技巧。本場測試嫁接結果,接穗可以順利生長出新芽,但傷口容易感染,造成植株死亡,需要注意清潔消毒。

7.山胡椒嫁接情形,新芽可以順利生長
►山胡椒嫁接情形,新芽可以順利生長

有性繁殖技術之研究

    山胡椒種子自然發芽率極低,使用種子進行繁殖為有性繁殖,約在一成左右,可能因素為種子具有休眠性,要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才會發芽。

8.種子發芽初期,種子開裂,胚根伸長 9.種子發芽後期,根部持續生長,新芽抽出
►種子發芽初期,種子開裂,胚根伸長/種子發芽後期,根部持續生長,新芽抽出

    現在多數的商業栽培作物已喪失了種子休眠的特性,由於人為長期篩選不具休眠性種子的緣故,因種子若具有休眠的特性會不利於農業的栽培與大規模生產,種子發芽不一致或是發芽率極低,會造成農業上的損失。種子休眠與生長環境有極大的關係,在溫暖多雨的地區,植物種子通常不具有休眠性;在冷熱交替、乾溼分明的環境下,植物種子多數具有休眠性。這是一種保護的機制,為長期演化而來適應環境的方式。例如植物在秋季形成種子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度過冬天,可以避免冬天的寒害。

 

    了解植物種子休眠的種類,有助於打破種子休眠,提升種子發芽率,若是成熟的種子在適當的環境下無法發芽,這種情形稱為休眠種子,一般來說可以區分為外部問題以及內部問題。外部問題為種皮構造緊密,導致不易透水、透氣,胚根也無法順利突破種皮。內部問題為種子具有抑制物質、賀爾蒙濃度不足、胚尚未發育完全。

10.山胡椒幼苗,發芽形式為子葉地下型
►山胡椒幼苗,發芽形式為子葉地下型

    種皮問題可用機械磨破、硫酸、震盪處理、熱水處理,使種皮軟化或產生開口,讓胚可以吸收水分與透氣,胚根容易突破種皮。胚尚未發育完全則須將種子放置一段時間後始能發芽。低溫層積為種子混合介質,保持濕度,放入4℃中一段時間後再取出種植;暖溫層積處理與低溫層積雷同,溫度為10℃。抑制物質可用流水浸種將抑制物質洗去。本場研究利用以植物賀爾蒙與震盪處理方式進行種子發芽試驗,結果顯示利用植物賀爾蒙與震盪處理可以促進山胡椒種子的發芽,其發芽率可達六成,而未經處理的對照組種子發芽率僅有一成左右。

 

結語與展望

    山胡椒具有檸檬、薑、胡椒等香氣,除了可以作為調味料使用外,也可提煉精油,做肥皂與化妝品等加工品,其成分也具有抗氧化、抑菌等活性,具有開發商品的潛力。現今山胡椒種苗多為野採,種苗來源不穩定,無法提供穩定的貨品來源,限制山胡椒產業的發展。本場測試扦插、嫁接與促進種子發芽方式,以穩定種苗來源,扦插結果發現山胡椒枝條具有難發根的特性,扦插部位產生癒傷組織,但是不發根。嫁接的根砧與接穗可以順利接合,接穗可以產生新芽並生長,惟嫁接傷口容易感染,須注意消毒。種子發芽目前是可以較為穩定生產種苗的方式,施行起來也不複雜,是目前較有效率的繁殖方式,後續可以種子繁殖選育優良品系,再以無性繁殖方式擴大種苗數量,穩定山胡椒的種苗來源,促進產業的發展。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劉詠汶助理研究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