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原力亮點

找回原力—以農業科技翻轉原鄉經濟

瀏覽次數:415次

    為了支持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統籌111-114年「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邀集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合作,共同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推動原鄉產業發展,並於111年6月27、28、29日及7月1日辦理科技計畫期中審查,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初步已展現下列重要成果:

    在研發適合原鄉之農業生產技術上,花蓮場為解決部落人力不足問題,開發樹豆機械採收技術,初步試採作業效率較人工採收提升10倍以上;研製生鮮箭竹筍剝殼機雛型機,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益;協助部落農友解決火蔥不明病害防治問題,提高產量及經濟收益;研發陸生藍綠藻無土栽培技術,解決部落農友野生採集混雜砂石雜草、採後處理耗時費工問題,有利於發展成地方特色農產業,造福在地的原民部落及農村。

    在研發部落農產品加工加值技術部分,花蓮場為協助部落提高原民傳統食材阿美族醃肉(Siraw)的食用安全,進行了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以科學驗證完成基本加工的SOP,並將成果回饋部落族人;花蓮場蒐集部落常見的野生山苦瓜品種選育,進行多元保健功能研究開發,並科學分析其機能性成分,讓山苦瓜不再只是部落餐桌上的一道配菜,華麗轉身成為原鄉高價值的特色作物產業。

    相信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政策支持下,花蓮場積極回應原鄉部落的期待、生態環境維護及國家農業發展需求,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將能逐步達成發展原民風土特色產業,提升部落經濟的目標。

為了計畫的推展,於111年6月27起3天半密集的辦理期中審查,台東場的陳信言場長、高雄場的戴順發場長以及花蓮場的杜麗華場長、楊大吉副場長也全程參與,聽取委員建議、督促各計畫主持人強化研究內容

►為了計畫的推展,於111年6月27起3天半密集的辦理期中審查,台東場的陳信言場長、高雄場的戴順發場長以及

花蓮場的杜麗華場長、楊大吉副場長也全程參與,聽取委員建議、督促各計畫主持人強化研究內容

阿美族獨特的嗆辣作物—火蔥,價格飆升供不應求,為了想要加快產量,本場研發火蔥繁殖技術,將鱗莖切割找出最佳放大繁殖倍率的培養方式,未來期望成為火蔥加快繁殖速度的利器

►阿美族獨特的嗆辣作物—火蔥,價格飆升供不應求,為了想要加快產量,本場研發火蔥繁殖技術,

將鱗莖切割找出最佳放大繁殖倍率的培養方式,未來期望成為火蔥加快繁殖速度的利器

原住民傳統食材-樹豆,過去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收相當費時費力,本場調整傳統樹豆栽培方式,導入大豆採收機械,第一次試採就有好的結果

►原住民傳統食材-樹豆,過去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收相當費時費力,本場調整傳統樹豆栽培方式,導入大豆採收機械,第一次試採就有好的結果

推動「筷閃野美味」輔導計畫,規劃傳統知識的「野菜體驗圃」,針對農場的深度體驗行程及特色料理開發

►推動「筷閃野美味」輔導計畫,規劃傳統知識的「野菜體驗圃」,針對農場的深度體驗行程及特色料理開發

花蓮場進行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以科學驗證完成阿美族醃肉(Siraw)基本加工的SOP,並將成果回饋部落族人,降低原民傳統食材的食安風險

►花蓮場進行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以科學驗證完成阿美族醃肉(Siraw)基本加工的SOP,並將成果回饋部落族人,降低原民傳統食材的食安風險

花蓮場辦理「植物貼布畫」系列工作坊,團隊的族語翻譯,引導部落Ina與Akong回顧記憶中印象深刻之植物使用方式,調查部落的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等知識,以利未來運用在發展部落旅遊及特色農產業

►花蓮場辦理「植物貼布畫」系列工作坊,團隊的族語翻譯,引導部落Ina與Akong回顧記憶中印象深刻之植物使用方式,

調查部落的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等知識,以利未來運用在發展部落旅遊及特色農產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