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原力亮點

  • 花蓮原鄉特用作物加工技術開發
    花蓮原鄉特用作物加工技術開發

        本年度以縱谷廊道(例如馬太鞍、太巴塱、南安等部落)等部落,建立原鄉作物相關之加工加值技術,並期望後續可導入部落作為應用,協助發展原鄉之二級加工。

        目前以火蔥、樹豆、山胡椒(馬告)為原料進行加工技術建立及產品開發應用,目前初步成果如下簡述:

    1. 熟成火蔥:建立熟成火蔥加工技術及產品,發展具特色之火蔥產品,黑色不起眼的外觀卻帶有酸香甜味的特殊風味,可應用於料理、烘焙等用途。
    2. 火蔥調味料:建立火蔥調味品原料製備條件,將火蔥作為調味品原料,開發特色原鄉辛香料產品。
    3. 熟化樹豆粉末:建立熟化樹豆粉末製作條件及其應用,讓樹豆粉末可直接供食用或應用於烘焙、甜點等產品,目前將樹豆粉末應用於樹豆圓開發試製,增加樹豆應用性及產品之選擇。

    新鮮的火蔥經過熟成後,搖身一變為黑色色澤的外觀,帶有酸香甜的風味,適合用在各種料理
    ►新鮮的火蔥經過熟成後,搖身一變為黑色色澤的外觀,帶有酸香甜的風味,適合用在各種料理

    經過乾燥等處理的火蔥,除了易於保存,更可開發成調味料產品之應用
    ►經過乾燥等處理的火蔥,除了易於保存,更可開發成調味料產品之應用

    樹豆經過熟化處理(左)後,可製成樹豆粉,進行各種應用。例如試製為樹豆圓產品(右)
    ►樹豆經過熟化處理(左)後,可製成樹豆粉,進行各種應用。例如試製為樹豆圓產品(右)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陳柏翰助理研究員

  • 花蓮原鄉作物生產環境調適技術開發
    花蓮原鄉作物生產環境調適技術開發

        花蓮地區有機大豆從101年至110年,栽培面積快速提升至240公頃,成長逾50倍,為花蓮地區重要有機作物代表。但由於東北季風因素,花蓮地區栽培主力著重於一期作大豆,亦面臨部落年輕人口外移、農業人口高齡化及缺工問題,且受近年來氣候變遷對有機大豆田間栽培時序造成顯著影響,例如超乎預期的乾旱、多雨或日照不足,均影響有機大豆栽培。樹豆則為原鄉重要傳統作物,富含蛋白質及礦物質,近年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意識抬頭,促使產業逐漸復甦。然而目前慣行樹豆栽培常於2-4月間播種或移植幼苗,約於10-11月開花,於次年1-3月採收,使田間成本高昂,且採用人工播種及採收,伴隨農業缺工、人工成本大幅提升之問題,不僅壓縮產品利潤,高昂的價格也使一般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時也常因人力問題錯過最佳播種或採收適期,使田間收穫降低,導致農產品品質不均。

    花蓮場積極推動農業智慧化與省工計數的開發,希望協助農友精確擬定生產策略、因應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建立宜蘭花蓮有機大豆栽培系統,促進產業全面升級 本場與蜂巢科技合作,架設田間監測系統,收集栽培過程環境數據,做為有機大豆生長模型開發依據,並於試作階段能將開花期和採收期預測誤差縮小至5日內
    ►花蓮場積極推動農業智慧化與省工計數的開發,希望協助農友精確擬定生產策略、因應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建立宜蘭花蓮有機大豆栽培系統,促進產業全面升級(左圖);本場與蜂巢科技合作,架設田間監測系統,收集栽培過程環境數據,做為有機大豆生長模型開發依據,並於試作階段能將開花期和採收期預測誤差縮小至5日內(右圖)。

        花蓮場於110年以「有機大豆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開發」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並持續推動有機大豆智慧化管理系統導入,110年已完成監測設備數據收集,例如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平均日照時數、W/m2)、降雨速率(mm/hr)、日降雨量(mm)、風速(m/s)、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電導度(EC)等基礎數據收集,並完成數據之統計,與合作廠商共同開發有機大豆生長模型。期望未來花蓮場持續投入智慧化栽培的領域研究,能夠更全方位的帶動有機大豆產業升級,並讓花蓮場轄區部落農友能夠拓展產業新方向。

    生長模型的開發,透過數據的分析演算,能協助農友將過去栽培經驗數據化系統化,使農務操作不再只是經驗談,預測開花期及採收期,更可以讓農友的農機工作排程超前部署 輔以田間攝影機,精確記錄生長栽培流程,農友在家就能,只要透過手機就能掌握田間狀況,達到少碳足跡的目的
    ►生長模型的開發,透過數據的分析演算,能協助農友將過去栽培經驗數據化系統化,使農務操作不再只是經驗談,預測開花期及採收期,更可以讓農友的農機工作排程超前部署(左圖);輔以田間攝影機,精確記錄生長栽培流程,農友在家就能,只要透過手機就能掌握田間狀況,達到少碳足跡的目的。

        樹豆機械化及行株距試驗已完成初步試驗,其中在相同行株距(60cm×10cm)的處理中,在8月播種者公頃產量約200公斤,5月播種者則為700公斤,播種日期及行株距仍需由本次試驗之基礎上更進一步探討,尋求最佳播種期及行株距。另外,人工播種效率約每天0.2公頃,機械化播種將提升至每小時0.2公頃,提高播種效率8倍,人工收穫效率約每天0.05公頃,機械化採收則可提升至每小時0.1公頃,提高採收效率16倍。採收後,人力(含脫莢、選豆)每小時1公斤,本場選別機(因機械採收已完成托莢,僅需選豆)每小時20公斤,提高選別效率20倍。整體而言,樹豆機械化目前在田間機械化栽培操作、脫莢及後續過篩選別等均有初步成效,且可套用本場研發之小型農機,極具開發潛力。

    傳統人力採收只能剪下樹枝或摘莢(左),而機械採收後可以直接脫莢,有利採收後調製,減少人力選豆作業時程 樹豆人力篩選必須先脫莢,再將豆子分開後,再來選別分級,十分費力而且效率低 本場開發初級選別機,可用於數豆選別,相較於過往人力選豆的方式,本場研發之選別機每小時可選別20公斤。能提高選豆作業效率20倍
    傳統人力採收只能剪下樹枝或摘莢(左),而機械採收後可以直接脫莢,有利採收後調製,減少人力選豆作業時程(左圖);樹豆人力篩選必須先脫莢,再將豆子分開後,再來選別分級,十分費力而且效率低(中圖);本場開發初級選別機,可用於數豆選別,相較於過往人力選豆的方式,本場研發之選別機每小時可選別20公斤。能提高選豆作業效率20倍。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詹凱竣助理研究員

  • 解決火蔥產業面臨挑戰—病蟲害綜合管理(IPM)模式研究
    解決火蔥產業面臨挑戰—病蟲害綜合管理(IPM)模式研究

        火蔥是原民產業中的高經濟價值作物,深受原住民喜愛。火蔥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阿美族部落有較大面積栽培,鳳林鎮和光復鄉亦有少量種植,近年此食材需求量大增,價格看漲,部落農友反映栽培過程遇到病害問題而影響產量;然而,由於目前國內無火蔥病蟲害相關紀錄,故尚需進行田間調查,以建立火蔥相關基礎資料。

    本場研究人員定期於田間調查病蟲害 炭疽病造成葉部褐斑病癥
    本場研究人員定期於田間調查病蟲害/炭疽病造成葉部褐斑病癥

        本場植保研究室在農委會原民計畫經費支援下,進行火蔥病蟲害調查工作,並將田調辛苦累積之資訊,盤點與篩選可能有防治潛力之防治技術或資材,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保護資材等等,以期整合可用相關技術,建立整套火蔥病蟲害綜合管理(IPM)模式,協助農友提升生產品質與穩定產量。

    農友將薊馬危害之食痕誤認為葉蟎	危害 可在火蔥田區植株上方懸掛黃色黏紙進行蟲口監測
    農友將薊馬危害之食痕誤認為葉蟎危害/可在火蔥田區植株上方懸掛黃色黏紙進行蟲口監測

        據本場研究人員田調時訪談部落農友,發現農友雖了解如何栽培,但在病蟲害方面並不清楚,曾苦於火蔥提早枯萎,然不知問題該如何解決;後經本場植保專家進行研究鑑定後,發現造成火蔥葉片枯萎的病害主要為炭疽病,其他尚有蔥薊馬、蔥潛蠅與根蟎等害物,偶有鱗翅目害蟲(如:斜紋夜蛾)輕微危害。由於考量部落農友多傾向利用非化學農藥防治法,故本場輔導農友時先行建議此類防治技術,並於月眉產地進行田間防治試驗,且證實本場所研發之安全資材可成功降低炭疽病為害,且有助火蔥增產36.4%,顯著提升農友產量收益;另研究期間發現,農友長久以來普遍自行留種,故種球帶病毒之議題可能為需待解決之問題,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潛蠅母蟲產卵的痕跡為白色圓點狀 潛蠅為害食痕為白色細長斑,嚴重時造成植株生長不良 根蟎可能造成田間缺株情形
    潛蠅母蟲產卵的痕跡為白色圓點狀/潛蠅為害食痕為白色細長斑,嚴重時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根蟎可能造成田間缺株情形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蔡依真副研究員

  • 找回原力—以農業科技翻轉原鄉經濟
    找回原力—以農業科技翻轉原鄉經濟

        為了支持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統籌111-114年「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邀集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合作,共同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推動原鄉產業發展,並於111年6月27、28、29日及7月1日辦理科技計畫期中審查,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初步已展現下列重要成果:

        在研發適合原鄉之農業生產技術上,花蓮場為解決部落人力不足問題,開發樹豆機械採收技術,初步試採作業效率較人工採收提升10倍以上;研製生鮮箭竹筍剝殼機雛型機,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益;協助部落農友解決火蔥不明病害防治問題,提高產量及經濟收益;研發陸生藍綠藻無土栽培技術,解決部落農友野生採集混雜砂石雜草、採後處理耗時費工問題,有利於發展成地方特色農產業,造福在地的原民部落及農村。

        在研發部落農產品加工加值技術部分,花蓮場為協助部落提高原民傳統食材阿美族醃肉(Siraw)的食用安全,進行了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以科學驗證完成基本加工的SOP,並將成果回饋部落族人;花蓮場蒐集部落常見的野生山苦瓜品種選育,進行多元保健功能研究開發,並科學分析其機能性成分,讓山苦瓜不再只是部落餐桌上的一道配菜,華麗轉身成為原鄉高價值的特色作物產業。

        相信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政策支持下,花蓮場積極回應原鄉部落的期待、生態環境維護及國家農業發展需求,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將能逐步達成發展原民風土特色產業,提升部落經濟的目標。

    為了計畫的推展,於111年6月27起3天半密集的辦理期中審查,台東場的陳信言場長、高雄場的戴順發場長以及花蓮場的杜麗華場長、楊大吉副場長也全程參與,聽取委員建議、督促各計畫主持人強化研究內容

    ►為了計畫的推展,於111年6月27起3天半密集的辦理期中審查,台東場的陳信言場長、高雄場的戴順發場長以及

    花蓮場的杜麗華場長、楊大吉副場長也全程參與,聽取委員建議、督促各計畫主持人強化研究內容

    阿美族獨特的嗆辣作物—火蔥,價格飆升供不應求,為了想要加快產量,本場研發火蔥繁殖技術,將鱗莖切割找出最佳放大繁殖倍率的培養方式,未來期望成為火蔥加快繁殖速度的利器

    ►阿美族獨特的嗆辣作物—火蔥,價格飆升供不應求,為了想要加快產量,本場研發火蔥繁殖技術,

    將鱗莖切割找出最佳放大繁殖倍率的培養方式,未來期望成為火蔥加快繁殖速度的利器

    原住民傳統食材-樹豆,過去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收相當費時費力,本場調整傳統樹豆栽培方式,導入大豆採收機械,第一次試採就有好的結果

    ►原住民傳統食材-樹豆,過去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收相當費時費力,本場調整傳統樹豆栽培方式,導入大豆採收機械,第一次試採就有好的結果

    推動「筷閃野美味」輔導計畫,規劃傳統知識的「野菜體驗圃」,針對農場的深度體驗行程及特色料理開發

    ►推動「筷閃野美味」輔導計畫,規劃傳統知識的「野菜體驗圃」,針對農場的深度體驗行程及特色料理開發

    花蓮場進行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以科學驗證完成阿美族醃肉(Siraw)基本加工的SOP,並將成果回饋部落族人,降低原民傳統食材的食安風險

    ►花蓮場進行七大類微生物的測定,以科學驗證完成阿美族醃肉(Siraw)基本加工的SOP,並將成果回饋部落族人,降低原民傳統食材的食安風險

    花蓮場辦理「植物貼布畫」系列工作坊,團隊的族語翻譯,引導部落Ina與Akong回顧記憶中印象深刻之植物使用方式,調查部落的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等知識,以利未來運用在發展部落旅遊及特色農產業

    ►花蓮場辦理「植物貼布畫」系列工作坊,團隊的族語翻譯,引導部落Ina與Akong回顧記憶中印象深刻之植物使用方式,

    調查部落的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等知識,以利未來運用在發展部落旅遊及特色農產業

  • 返鄉從農~走進特用作物的世界 -賽德克族彭冬春(族名:domay)
    返鄉從農~走進特用作物的世界 -賽德克族彭冬春(族名:domay)

        曾經遇到人生低潮,因為接觸印加果,又再次重新調整步伐,走出陰霾,經營更亮眼,也為部落的農特產業付出一份心力。彭冬春嗅出印加果的潛力,認真投入生產及朝向專業化,開發多樣化的特色產品,同時擔任產銷班班長,為班員謀取福利,積極與輔導單位爭取資源,如硬體設備及觀摩經費,鼓勵班員多參加研習及申請驗證,提升農業競爭力及接軌市場。

     

    在農家長大  卻未做過農活

        一般在農家長大的孩子,往往會與農業結下不解之緣,因為身為農夫的父母,總會要求孩子幫忙,因此在耳濡目染下,農作耕作對於農家子弟來說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不過總是也有例外,剛好這個案例就在彭冬春身上上演,她在家境還不錯的家庭長大,父母親疼愛孩子有佳,從來不讓女生做辛苦的農活。農忙的時候,彭冬春只能聽從父母顧著家,因此對農業沒有概念。除了免於到田裡幫忙外,幸福的地步也可以從生活飲食看出端兒,她表示:「部落裡比較清寒的家庭,都是吃地瓜為主食,我們以前家裡有種水稻,所以每天的主食都是吃比較高級的米飯,讓同學投以羨慕的眼光」。

     

    醫護退休 只想過田園生活

        漫長的33年公職醫護劃上句點後,總算辛苦的職業生涯可以放下了,退休新鮮人彭冬春,選擇走入清幽的田園生活,希望透過農作讓自己的身體有機會動動。不過退休一開始,囿於職場友人的請託,並未全身而退,還是有到學校支援。由於是非正職人員,在學校時有太多空閒時間,而突然感到像在浪費人生的光陰。因此退休一陣子後,又重新思考生活步調,決定做一個全職享受田園樂趣的人,朝向友善大地的農法,並堅持不噴任何農藥及化肥。彭冬春為了健康當起半路出家的全職農人,而且看到自己栽種的蔬果長大頗有成就感,就越種越多,還向表弟購買了一塊約3分農地,擴大經營規模,田區裡宛如濃縮版的休閒農場,各式各樣的作物、家畜應有盡有,生態相多樣又豐富。

     

    一場噩耗 農事暫時停擺

        心肝寶貝大兒子在具有規模的花蓮知名大飯店上班,前途是無限看好。正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噩耗,大兒子在「206花蓮6強震」身亡,讓彭冬春從天堂打入地獄,終日以淚洗面,走入人生低潮期。原來事發前認真照顧的田區,雜草不叢生,農作物也經過修剪生長狀態非常良好。遇到自己的骨肉不幸罹難,傷心至極,整日足不出戶,身心靈狀態不佳,亦已無心管理農作物,荒廢狀態達半年之久。

     

    表弟大力推薦 與印加果擦出火花

        擔任民意代表的表弟,看到表姐因喪子之痛,整日茶不思飯不想,替她的身體感到憂心。站在親友關心的立場,表弟知道表姐退休後喜歡種些新奇的農作物,因此投其所好,推薦部落稀有的印加果,並訴說榨取之後的油品,營養成份豐富,而且用途非常廣泛,有機會成為部落的明日之星作物。傷心一陣子的彭冬春,親友的探訪及慰藉,逐漸走出喪子陰霾,剛好與印加果邂逅,並嗅出印加果的市場潛力,深深對它的用途產生興趣,心中的農夫夢再次燃起,又拾起鋤頭把荒廢的農田重新整理,投入印加果種植,荒蕪多時的農地又再次重現生機。

    2.投入印加果種植 朝向專業化生產
    ►投入印加果種植朝向專業化生產

    追求健康及悠閒田園生活促進農業熱忱

        身為護士的彭冬春,看到病人因身體病痛歷經艱苦的磨難,體認到惟有身體健康,人生才是色彩。退休前就非常重視身體狀況,退休後更不忘追求健康,讓身體多活動才能遠離醫院及藥物,因此想要透過與大自然、土地的互動,找尋調適自身的健康狀態,耕種就成為她惟一的最佳選擇。退休後從事農業的初衷是為了打造健康生活,維持身體機能及享受友善環境的歸田生活,憑著這樣的堅定信念,不論遇到任何阻礙,從農的意願及熱忱依然不滅,至今從不中斷。彭冬春表示:「每天與作物、家畜為伍,讓退休的生活有了目標,也不會覺得無聊,還可以透過耕種、採收,獲得成就感,同時讓身體有機會流汗,維持健康的身體。」

    3多樣化經營也養殖家畜
    ►多樣化經營也養殖家畜

    學習不停止 有課就上

        彭冬春是護理科畢業,而且出生在農家子弟卻不曾參與過農事,是一位農業素人。踏入陌生的領域後,除了自己摸索、上網找資料及請教附近從事農業的族人外,她開始尋找可以現場上課的機會,希望可以透過直接面對面學習的管道,和專業講師相互學習,還可以認識其他一起來上課的農友,增加從農的人脈。近來上過不少免費或是付錢的課程從不缺席,包含公所、農會、社區、慈濟、農改場等課程,也會鼓勵班員一起去參加,增廣見聞。彭冬春表示:「經過這幾年努力上課後,學到很多農業的技術及知識,學到後回去也會實地耕種實作,現在不再是一竅不通的農業門外漢,還可以和親友分享自己的經驗談」。

    4參加公所的咖啡技術研習 5參加社區辦理的肥料製作課程
    ►參加公所的咖啡技術研習/參加社區辦理的肥料製作課程

    6參加農改場的有機加工課程
    ►參加農改場的有機加工課程

    班務不遺餘力 擔任第一屆班長

        由於彭冬春從農並不孤單,時常與從農族人交流,也樂於踏出家門參加課程,與外界連結,因此建立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農業人脈,交談過程之中親友們都會分享資訊,或是相邀參加農業組織。彭冬春加入了第一個產銷班是雜糧班,擔任班員的角色,由於第一班種植印加果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得不再拆開成第二班,因此成立了雜糧班第二班,主要的成員以西林部落的族人為居多。彭冬春在第一班擔任班員期間,由於熱心服務班員,並積極輔佐幹部班務,深受班員肯定及支持,成立雜糧班第二班之後,彭冬春對於班務不遺餘力,因此眾望所歸,擔任首屆的班長。彭冬春經常定期召開班會,並邀請相關單位參加,共同討論部落印加果的未來發展方向。

    7成立友善大地雜糧班第二班 8彭冬春固定召開班會 討論班務
    ►成立友善大地雜糧班第二班/彭冬春固定召開班會討論班務

    主攻加工產品 提升價值及保存

        原來轉投入農業不以賺取金錢為考量因素,剛開始踏入農業陌生領域時,從簡單的採收生鮮蔬菜水果為主,並提供予家人自食及分送親友。自從與印加果第一次接觸後,經營方向開始轉向加工領域發展,難度也比一級生產高,因為還要多學一些如何加工技術及儲存,但是經過加工的農產品,不受運輸可能造成的危害及銷售的時間壓力,附加價值及保存時間也跟隨提升,和生鮮農產品有過之而無不及之效益,這也是吸引彭冬春轉向加工原因。目前除了種植印加果,還有薑黃、首烏茶、優遁草,加工產品有印加果油、印加果茶包,也開發了薑黃粉、優遁草茶包、首烏茶包等產品。

    9生鮮蔬果提供家人食用 10印加果油為農場的主力項目 11開發印加果茶包 增加銷售多樣性
    ►生鮮蔬果提供家人食用/印加果油為農場的主力項目/開發印加果茶包增加銷售多樣性

    12因應市場需求  也生產薑黃粉 13生產優遁草茶包 開發保健市場 14研發首烏茶包 增加農場銷售品項
    ►因應市場需求也生產薑黃粉/生產優遁草茶包開發保健市場/研發首烏茶包增加農場銷售品項

    鼓勵班員經營專業化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促使消費意識抬頭,政府也為了迎合市場趨勢,建立安全農業,鼓吹有機及友善耕作,從事護理工作的彭冬春,這樣的安全理念與自己的友善大地不謀而合,亦積極反映在實際耕作上。因此,一開始耕作就不施農藥及化肥,以前技術還未成熟時,如果作物有病蟲害時,用土法煉綱的方式,將病株拔除,或是先讓昆蟲吃飽,剩下留給自己的生態保育觀念。除了在田間用友善耕作方式外,也配合市場的要求,取得了有機驗證證書,讓消費者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自己申請到有機證書後,也會鼓勵班員跟著申請,未來目標是希望全體班員能夠通過有機驗證,成為原住民有機產銷班。

    15取得有機證書 提升產品區隔性
    ►取得有機證書提升產品區隔性

        以前都是用紙本來紀錄生產所有工作事項,由於紙本作業較為繁複,如果資訊軟體與手機結合,相信可以讓工作簡單化,因此彭冬春導入輔導單位的app系統。為了讓班員能順利運用這套系統,鼓勵族人參與app系統教學課程,班員也很踴躍參加。另外,也會安排縣外觀摩,學習漢人經營農場的長處,讓班員和其他農友交流,提升視野。

    16安排班員到縣外觀摩提升視野
    ►安排班員到縣外觀摩提升視野

    未來開發其他印加果加工品

        彭冬春除了主要以果實販賣給業者外,也有利用輔導單位提供的設備,生產印加果油,再販售給認識的親友、提供班員、配合公所活動等,目前通路雖然還不多,未來會增加不同通路模式與型式,如參加展售會、臉書行銷等,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部落農特品。目前彭冬春在市面上看到的印加果產品普遍是印加果油,也看到同業生產新興的產品如乳液,未來也想要和加工廠合作,開發清潔及保養產品,如面乳液、洗髮精、髪油等,增加產品的多元性。

    17利用輔導單位提供的設備 生產印加果油
    ►利用輔導單位提供的設備生產印加果油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 咖啡香滿溢 農二代發揚新產業 -阿美族徐傳明
    咖啡香滿溢 農二代發揚新產業 -阿美族徐傳明

        在吉娜魯岸部落(Cinaloan)約2百至3百的海拔高度山上,近年來漂溢著咖啡香,每到採收前滿園就會呈現紅潤飽滿的顯紅色的咖啡果實,有位阿美族徐傳明青農,就會忙著採收辛苦栽種的咖啡,準備後續的繁雜作業,為自己的咖啡成為顧客的上等飲品。以下將介紹他與咖啡邂逅的故事,又如何發揚部落新產業。

    1.從吉娜魯岸部落(Cinaloan)山上咖啡園俯視花東縱谷
    ►從吉娜魯岸部落(Cinaloan)山上咖啡園俯視花東縱谷

    家裡期望及興趣 未投入農業的農二代

        早年徐傳明(族名:kabah golas)的父母親是傳統種植水稻的農夫,辛苦栽種後,採收金黃色的稻穀,就送往農會或米廠賣,徐傳明經歷了這段難忘的回憶,也成為他未來轉型農業的契機。徐傳明的家境並不富裕,傳統農業並不吸引農二代投入,因家人期望及自己的興趣,投身公職行列,曾經報考警察、消防等,由於身體狀況不符合,才轉入適合自己的軍職憲兵。

     

    健康亮紅燈 開始與咖啡

        在職場難免都會應酬,與部隊的同事感情尤如親身兄弟,有時弟兄的盛情款待很難拒絕,酒成為軍中助性的首選飲品。徐傳明盛情難卻,與弟兄開懷暢飲,由於飲酒作樂已逾身體負荷,不知不覺危害健康,健康亮起了紅燈,再加上發生交通事故,助性的飲品被告知一生與之無緣,取而代之的是咖啡。與咖啡結下不解之緣,也是因緣際會下喝自沖的咖啡,竟然比市面買的咖啡罐還好喝,也開始打算在退伍前,透過親友介紹,到台東買下了阿拉比卡咖啡,就種植在自己的山上,除了自己品嚐外,也可以分享給有朋自遠方來的好友及顧客。

    3.種植阿拉比卡咖啡在自己的農場
    ►種植阿拉比卡咖啡在自己的農場

    父母親老邁 為退休務農導人線

        軍職是一份非常穩定的行業,若是碰到景氣不佳的時候,它便是部落年輕人投入的不錯選擇。做到20年,軍職生涯可以劃下句點,徐傳明原來可以繼續做下去,由於父母親老邁,健康也大不如前,本以為大姐可以在家照顧,但是因個人人生規劃,轉到台東服務公職,原來照顧父母親的重責大任一時無人接手。剛好徐傳明已到了退休可以領終身俸年齡,一方面對咖啡產生興趣,另一方面可以照顧老邁父母親,就決定返鄉退休務農。

    軍職生涯劃下句點後返鄉退休務
    ►軍職生涯劃下句點後返鄉退休務

    積極參與課程 努力學習新知

        雖然是農二代,以前也在父母親的帶領下,接觸了水稻,對它是不陌生,同時自己也不是本科系畢業,反觀咖啡是一個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但是軍中紀律的生活及訓練模式,培養了一個克苦耐勞的精神,擁有務農耐操的性格。為了提升自己的咖啡專業職能,也考量小農經營成本,參加很多的免費課程,包含原民會、農改場、公所等單位辦理的課程,如果不錯的付費課程,會考慮參加。積極參與及努力學習後,變成了專家達人,也能和其他人或是親友分享栽培經驗。此外,為了關係政策發展,也會參加農業政策座談會,並提供建言。

    5.參加農改場與公所合辦的咖啡課程 參加農業政策座談會,並提供建言
    ►參加農改場與公所合辦的咖啡課程/參加農業政策座談會,並提供建言

    邁入專家達人 後製經驗侃侃而談

        徐傳明退伍5、6年後,成為了咖啡專家達人,無論是品種、栽培、病蟲害、肥培管理,以及咖啡最重要的後製作業,從水洗、蜜處理或是淺培、中培、深培等不同處理方式、品牌建立都難不倒他。這些咖啡經,面對不同需求客戶時會有不同介紹內容,也會分享自己,是如何栽入咖啡世界的過程。也有對栽培及後製作業的眉角有興趣的客戶,也會無私分享其中的技巧。只要消費者願意聆聽徐傳明的從農故事,消費者在等待咖啡沖泡完成前,都會分享給他們及個人名片,徐傳明希望顧客能成為他的活廣告。

    品牌建立 分享個人名片給顧客
    ►品牌建立/分享個人名片給顧客

    消費者在等待咖啡沖泡完成前,會分享沖泡咖啡技巧
    ►消費者在等待咖啡沖泡完成前,會分享沖泡咖啡技巧

    家人經歷 朝向有機

        預定今年將會取得有機證書的徐傳明,相關表件也都申請及填寫中,未來在通路上增添了主打賣點之一。徐傳明表示,申請有機驗證也是因為父親以前種植水稻是採用慣行栽培,經年累月施用農藥及化肥後,而且未注意好防護措施,毒素不知不覺殘留在體內,身體開始亮起紅燈。此外,自己也邁入中年,而且年輕時不好好善待身體,健康大不如前,從事有機因為不碰農藥及化肥,雖然辛苦點但很值得,因為可以維持自己的健康,也可以維護消費者的健康及生態多樣性。

    預定今年將會取得有機證書
    ►預定今年將會取得有機證書

    種咖啡自行找通路

        自產自銷的徐傳明,對於咖啡行銷通路有自己的見解。徐傳明表示,父母親是傳統種植水稻的農夫,辛苦栽種後,採收金黃色的稻穀,就送往農會或米廠賣,因此不用擔心通路的問題,只要種好水稻並有收成,後端的通路就不需要擔心了,只是利潤有限。由於種植咖啡沒有農會收購,因此除了學習種植及後製作業外,還要自己找通路或是開拓通路,徐傳明通過人脈及上網找資料,找到了一些通路,也為自己的產品有地方可以賣。目前通路有寄賣、在知名景點設攤、自家一樓設置實體店、參加展售會、認識親友及遊客的介紹等。

    與在光復合作的咖啡餐廳寄賣 到知名景點林田山門口前設攤
    ►與在光復合作的咖啡餐廳寄賣/到知名景點林田山門口前設攤

    在自家一樓設置實體店 積極參加展售會
    ►在自家一樓設置實體店/積極參加展售會

    假日當銷售員 平時當農夫

        徐傳明最重要的行銷通路是開著一台貨車,到知名景點林田山門口前設攤,他表示,這通路也是近來開拓的通路,雖然場地要和公所承租,需要付租金,但是假日是人潮最多的時候,有時候2至4天假日,還可以賺到好幾萬收入,夠一年租金,甚至好幾年的租金。因此,徐傳明表示,人潮可以帶來錢潮,到知名景點林田山門口前設是不錯選擇,假日來這裡當銷售員,平時就回到山上當農夫。

    人潮帶來錢潮知名景點
    ►人潮帶來錢潮知名景點

    有效利用農場農業剩餘物 提供作物營養

        徐傳明是經營咖啡的小農,投入農業前也有考量要有土地、設備、技術等基本要素。土地有自家的農地可以運用,技術可以找免費的課程,還不成很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設備部分,咖啡與其它作物不同,因為需要加工後製作業,相對的設備就要投入,目前與其他業者合作,因此設備還不需要購置。為了減輕肥料經營成本,利用農場的咖啡、柑桔殘枝落葉、雜木樹葉、香蕉皮,再適量加點糖蜜,製作成有機質堆肥,提供咖啡、柑桔、山蘇等作物生長所需之營養元素。

    製作成有機質堆肥,減輕經營成本
    ►製作成有機質堆肥,減輕經營成本

    與二哥合作無間 稻作及咖啡都能兼顧

        徐傳明的二哥是最早返鄉接手父親的水稻產業,徐傳明從軍旅退休前幾年,因為種植咖啡技術還未走上軌道,又是從事有機栽培,產量還不穩定,後製作業更待加強。因此,徐傳明退休前2年,主業為與二哥一起種水稻,副業是自己的興趣,經營咖啡。現在咖啡技術逐漸成熟,目前咖啡是徐傳明的主業,有時二哥需要幫手時,徐傳明就會利用農閒時,在不影響咖啡經營下,會自動協助哥哥割稻。

    協助二哥割稻
    ►協助二哥割稻

    熱心做公益 賣展望會愛心點心

        徐傳明經營咖啡之外,也不忘做公益。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在世界展望會工作的部落族人。為了讓在知名景點林田山門口前設攤,產品能夠多元化,不僅只有現場販賣沖泡咖啡及賣咖啡豆、沖泡咖啡包,想到了顧客在品嚐現場沖泡咖啡時,可以搭配餅乾的想法。因此訂購廠商的餅乾,倒不如向世界展望會餅乾工場訂,除了做公益,也協助把由弱勢族群生產的產品成功賣出去,達到雙贏局面。

    協助把由弱勢族群生產的產品成功賣出去
    ►協助把由弱勢族群生產的產品成功賣出去

    開拓臉書通路型態 吸引許多粉絲參與

        問到徐傳明的未來務農目標,投入咖啡越來越有興趣,未來想要做的事也越來越多。雖然現階段已可以自產自銷了,但是不滿於現狀的徐傳明,他表示,還要建立臉書行銷,看到時下的親友們或是咖啡同業,都懂得利用無逺候佛界的社群臉書軟體,來為自己的農場日常紀錄,吸引許多粉絲來觀看及購買。徐傳明靈機一動,剛好透過利用假日來當銷售員時,建置個人專屬臉書後,顧客在買沖泡咖啡時,可以順便加以下臉書,以後也可以在這平台推廣農產品,開拓不同的通路型態。

    咖啡同業建立臉書行銷
    ►咖啡同業建立臉書行銷

    設置景觀及體驗咖啡餐廳

        此外,花蓮近來來出現很多在郊區設立咖啡餐廳,其中型態各有不同,有的仍然是純脆的簡餐啡餐廳,有些還會有供餐外,還會有咖啡體驗活動。徐傳明未來要做的就是後者的簡餐啡餐廳,並附有咖啡DIY體驗活動行程的農場,通往農場的延途風光更是美不勝收。徐傳明表示,咖啡能結合體驗活動項目相當多元,從採收、炒豆、烘焙、現磨、封袋、包裝、沖煮、品嚐等,另外額外的山蘇也可以加入體驗行列,採收打造客製化的體驗活動行動。

    附有咖啡DIY體驗活動行程的農場 通往農場的延途風光誘人
    ►附有咖啡DIY體驗活動行程的農場/通往農場的延途風光誘人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 指上的原味 認識阿美族的野菜文化
    指上的原味 認識阿美族的野菜文化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於巴西召開,會中提到許多原住民和地方社區的傳統生活方式,均需使用生物資源,其關係密不可分。當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應用到原住民的傳統技術、知識和創意時,應將所得之利益,與原住民和地方社區公平分享。同時,在其公約第10條「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的永續利用」條文中也指出:傳統文化中慣用的生物資源利用方式,若符合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之要求者,應予以保護並鼓勵。」

        原民飲食有因地制宜的特色,即使住在同一地區的同一原住民族,也會因部落、家族的不同,而對同一項美食,有不同的做法與食材搭配。認識、理解原住民飲食文化與植物利用的方式,可以觀察到原住民生活與環境生態之間的密切關係。

    2.阿美族常食用的野菜
    ►阿美族常食用的野菜

    阿美族飲食文化-與自然永續共存的信念

        阿美族是東部原住民族群中人數最多的一族,身處山海交界的優勢地理位置。擁有山林野味、河鮮海產作為食物來源,還有近在腳邊看似雜草的野菜。阿美族以與自然永續共存的信念,發展出多元的飲食選擇並形成獨特的飲食體系。

        傳統的阿美族飲食文化中主要的三大特色為:野菜、海鮮水產、風味獨特的醃生肉。對阿美族而言,料理的方式不會太過複雜。以鹽作為主要調味,重點在於品嚐食物的「原味」。強調只要食物夠新鮮,即使只有鹽巴也能淋漓盡致的展現它原有的美味。在烹調方式上則以水煮、火烤為主,若需長久保存則採用醃漬、日曬或燻烤方式。

    3.阿美族的野菜湯
    ►阿美族的野菜湯

         著有《阿美族飲食文化的認識》、《台灣新野菜主義》的作者DongiKacaw(吳雪月)表示,阿美族對於野生可食動植物的知識相當豐富。光是可以辨認出來的可食野菜植物種類就超過200種以上。

    4.野菜料理是部落旅遊的亮點
    ►野菜料理是部落旅遊的亮點

        探究其原因就是阿美族的生活與植物利用緊密相關,包括:

    一、作為食物來源

        像是在族人餐桌上常見的野菜約有100多種,從植物的根、莖、花、葉、果等,只要可食用的部分都不會被浪費。

    二、具有藥用價值

        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部分植物特性可作為藥用功能。例如用來消炎止痛、退火驅蟲等,這些古方也普遍被阿美族人使用及傳承。

    三、作為生活工藝使用

        植物不可食用部分可作為器具物皿與建築材料。如檳榔葉柄可折製成煮湯的鍋子,廣泛使用的還有黃藤,除了用作床的材料外也常用在建築中,或是編成籃子器物等物品。

        過去阿美族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依賴採集,因此認識野菜種類是必要的生存技能。烹調的方式也都偏向簡單處理,雖然一方面是因為過去沒有太多烹調技法,但更重要的是阿美族喜歡品嘗食物的原味。因此大多數都是將野菜煮成湯,頂多加上一些用種子磨出的油或是肉類、水產。剩下的便是野菜本身略帶苦澀的味道,因此野菜湯可說是阿美族的經典菜色之一。

        不過野菜湯卻不是只由2、3種野菜煮成,而是根據不同部落、不同地區或季節就地取材。有七菜湯、八菜湯甚至十菜湯,會採集多種不同的野菜共煮一鍋,加上鹽巴、手邊有肉類、水產就會一起加入烹煮。雖然都是野菜湯,但是加入的野菜種類不同,所呈現出的風味也具有不同層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菜便是「十心菜」,包括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檳榔心、山棕心、甘蔗心、鐵樹心、椰子心和台灣海棗心。「心」指的就是植物的嫩莖,取其莖幹中未纖維化的部分食用。十心菜尤其會在祭典期間出現,相傳阿美族人所信奉的海神忌諱綠色的葉菜。因此族人在海神祭典中的佳餚都會以豆類或「心」類為主。阿美族的祭師在祭典中也是不能吃綠色葉菜的,這種食用植物嫩莖的特色,也是阿美族野菜文化與其他原住民族有別的一大特點。

        部落的Ina們會相約一起到野外採集,隨著季節時令及地域不同,有什麼便採集什麼,採集時老人家也會殷切叮囑,採摘剛好的量就好。還有採摘時不要整株拔起、只取嫩葉食用,這樣野菜就會再發芽生長,這是阿美族與自然永續共存的信念,不讓這些野菜絕跡就一直有食物來源。

    本場野菜栽培研究

        阿美族的家中都有自己的菜園,會種植瓜果類野菜,風味特殊的野菜也成為部落旅遊的亮點,是遊客來原鄉不能錯過的美味。在各方的推廣下,從前只能在風味餐廳品嘗的野菜,如山蘇、箭筍、雨來菇、山苦瓜等,也逐漸走進一般大眾的餐桌上。

    5.阿美族部落的菜園
    ►阿美族部落的菜園

        野生採集已無法滿足大量的野菜需求,亟需野菜經濟栽培技術的建立。多年來本場輔導轄區原住民野菜種苗繁殖與栽培技術,成功建立山蘇等野菜栽培的產業,也讓黃藤、箭筍、野莧、昭和草、紫背草、龍葵及木鱉子等山林野菜有機會端上餐桌。透過部落教室傳授野菜的種子種苗繁殖技術與栽培管理技術的講習課程,推廣栽培的山蘇、龍鬚菜、過溝菜蕨、火蔥等進入市場,成為家常食用蔬菜的栽培野菜。

        另一個藉由栽培技術建立解決部落產業困境的實例是「陸生藍綠藻的無土栽培管理技術」,雨天過後有一種隱藏版美食—雨來菇。又有個美名叫做「情人的眼淚」,屬於陸生藍綠藻(Nostoc commune Vauch)的一種,喜生於具有乾淨水源的草地與山林間。不同於一般藍綠藻會有腥味,雨來菇只有淡淡的味道,加入調味料後涼拌食用便非常美味,也可以清炒、炒蛋、煮湯等,味道鮮美可口。但野外採集產量不穩定,且混雜砂石雜草,採收後處理耗時費工。為了解決原民部落的這些問題,本場研發陸生藍綠藻無土栽培技術,除可收穫乾淨且無雜質的新鮮藻體外,無土栽培生長快速、產量穩定,外觀型態厚實且賣相佳,可省水省力、增加農民收益。

    7.雨來菇的無土栽培技術
    ►雨來菇的無土栽培技術

        除了食用價值外,雨來菇中富含修復與保濕功效的藻膽蛋白與藻膠受到矚目,慈濟科技大學萃取雨來菇內的藻膠與藻蛋白,開發為燒燙傷的醫療敷料或面膜產品。並發現其中的藻膠與藻蛋白還可產生固體螢光,因此可做為天然食用的螢光色素等。

        鑒於食用價值及生物科技開發價值,花蓮區農改場與慈濟科技大學共同合作以「雨來菇人工栽培與應用」研究參加國家新創獎比賽,並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肯定,後續研究「雨來菇栽培與生物醫學的應用」也榮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精進續獎。

    8.「雨來菇人工栽培與應用」研究榮獲第 17 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雨來菇人工栽培與應用」研究榮獲第 17 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花蓮區農改場肩負加強宜蘭、花蓮二縣地區農業試驗應用及農業推廣任務,自民國70年代中期,即開始進行原住民部落的農業生產輔導,80年初更是在部落推動有機農業。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輔導過包括宜蘭縣與花蓮縣等30多個原民部落,在花蓮縣內的原民族包含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及在宜蘭縣內的泰雅族。研究方向為原住民傳統作物保種與開發應用,建立符合原住民族生活型態的有機栽培技術,開發原民特色加工產品,並強化跨機關溝通與資源共享,提高原鄉農產業競爭力。

        在原鄉部落深耕多年後,為了協助保存部落傳統農耕知識及飲食文化,除了投入研發工作外,亦藉由出版專刊推廣宣傳。最早從民國88年起出版的《少量多樣化農產品食譜》中便開始推廣原住民傳統作物如山苦瓜、箭筍、紅糯米等料理方式。在原鄉飲食文化的推廣上陸續推出《麵包果食譜》、《創意野菜料理》、《原味料理》、《地產地消專輯-部落廚房地圖》、《族人的廚房》等食譜料理的紀錄保存。在部落農耕紀錄方面也有《部落農業微革命》、《花蓮原住民特色農產業巡禮》、《部落農耕生活工藝誌》、《東海岸的里山里海故事》、《花蓮原住民市集發現記》、《原鄉部落小旅行》等推廣書籍,有助於在地文化推廣及部落旅遊的故事行銷。

    9.藉由出版專刊協助保存部落傳統農耕知識及飲食文化
    ►藉由出版專刊協助保存部落傳統農耕知識及飲食文化

        除了相關書籍及文章外,藉由舉辦與原民產業相關的研討會,如100年的「東部地區原住民農產業發展研討會」、102年「原住民農耕、文化復興與永續經營研討會」、105年「原鄉特色作物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結合產官學界的力量聚焦原民產業的發展議題,讓社會大眾意識到台灣原住民的農產業特色及其值得學習與傳承之處。

        原住民長期與在地環境互動所累積的傳統生態知識,愈來愈受到全球的重視,在這樣的前提下,花蓮區農改場推出「Ina的野菜廚房」食農教育教案(Ina在阿美族語中是媽媽或阿姨的意思),除了希望喚起學童在課堂之間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化身為阿美族的野菜文化交流大使,更是一款食農教育教學材料。

    手指上的「原」味-傳承阿美族飲食文化的Ina野菜廚房

        「Ina的野菜廚房」設計及操作方法與市面上的桌遊卡牌遊戲相似。玩法有四個步驟分別是巡視、採集、料理時間及豆類保存,植物的生長有其季節性。不同的季節出現的野菜也不同,玩家須依月份順時鐘進行,對應的野菜卡片也只能放在其對應的月份。在採集到野菜後,動動「手指」就能煮出「原民味」,利用野菜卡組合成指定的原民料理。或豆類的保存傳承便可得到不同的分數,分數最高者即可獲得此次遊戲勝利。

    10.「Ina 的野菜廚房」食農教育教材
    ►「Ina 的野菜廚房」食農教育教材

        在設計時就導入原住民長期與在地環境互動,所累積的傳統生態知識。不同季節對應生長的野菜不同,且須具備植物辨識的知識。其次是野菜卡的數量必須大於3張才能進行採集,符合保護或永續利用生物資源的理念。同時從遊戲中認識原住民的傳統野菜料理,常與野菜搭配的食材有豬肉、蝸牛、魚乾及雞蛋等。以及保存種原,以待來年可以有種子,繼續耕作的農耕智慧。

    11.「Ina 的野菜廚房」食農教育教材包含遊戲底圖、野菜卡、基礎食材卡、料理加分卡、豆類加分卡
    ►「Ina 的野菜廚房」食農教育教材包含遊戲底圖、野菜卡、基礎食材卡、料理加分卡、豆類加分卡

        現今的部落青壯年世代多數往城市移動,尋求工作機會。人口外移使得下一代也隨父母在都市中成長,逐漸有原住民文化流失的危機。透過融合傳統知識的教案設計,不只能增加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提升孩子們對原民文化的認識。也會開始反思自己族群的飲食特色,培養孩子從小開始認識及欣賞其他文化的內涵,促使台灣社會更加的多元共榮。

    12.野菜卡的數量必須大於 3 張才能進行採集,符合保護或永續利用生物資源的理念
    ►野菜卡的數量必須大於 3 張才能進行採集,符合保護或永續利用生物資源的理念

    結語

        在氣候變遷日漸加劇的情況下,一般市場常見的大宗經濟蔬菜如小白菜、青江菜、包心菜等。因為極端氣候造成產量下降及病蟲害加劇的影響,危及市場供需及糧食安全問題。在大環境困境下反而讓更多人注意到,具備區域適應力、病蟲害抵抗力強及營養價值高特性的野菜。在夏季蔬菜的價格居高不下及產量供給不及時,生命力相對強韌的原民常用野菜,也越來越常出現在市場及餐桌上。食用當地的作物,同時也是降低食物環境里程很好的方式。產地到餐桌的革命已不再只是降低食物里程,早已經延伸到選擇原本就適合當地栽種的食物品項。

        現在越來越多人瞭解了野菜符合現代健康養生概念,野菜本身的滋味嚐起來以苦甘或微酸為主,但這也是野菜天然抗病蟲害的原因。野菜本身也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並有助於腸道保健,在精緻飲食下的現代人,更需要食用這類的食物來補足缺乏的養份。在吃完油膩的食物後來上一碗野菜湯,清爽解膩的同時也吃進滿滿的健康呢!

    13.阿美族餐桌上的日常
    ►阿美族餐桌上的日常

        本場希望透過Ina的野菜廚房教材,創造孩童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文化的一個契機。也認識原住民族的飲食智慧與文化,以及瞭解食用當地的原生作物對於環境的意義,創造多贏並進的效果。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孫正華副研究員

    王義善助理研究員

    謝金花研究助理

    劉興榮副研究員

    兼農業推廣課課長

  • 原住民辛香料山胡椒之利用與繁殖
    原住民辛香料山胡椒之利用與繁殖

        山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是樟科木薑子屬多年生小喬木或灌木,株高約在3-5公尺,主幹具有多側枝,呈現圓柱形。全株具有香氣,莖葉枝條有樟腦、檸檬香氣,果實帶有胡椒、檸檬以及薑香味。葉片呈現披針形,摸起來具膜質感,葉表暗綠色、葉背灰綠色。花色為淡黃色、黃色或白色,雌雄異株,一般4-5朵花叢生,花苞為圓形,花開之後才能分辨雌雄,雄花具有雄蕊,花絲呈淺綠,頂端著生花藥,呈現黃色;雌花可見淺綠子房,花柱短、柱頭小。雄花會比雌花早開,花期在2-3月。果實呈現球形,直徑0.5公分,為青綠色,成熟時顏色逐漸轉黑,採收期在6-7月。

    2.野採回來的山胡椒苗在盆中進行培育
    ►野採回來的山胡椒苗在盆中進行培育

    山胡椒之利用

        山胡椒廣泛分布於中國華南、東南亞各地,在台灣亦為常見樹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坡地區,大片群落生於新開墾地、路旁或空曠地。中國大陸稱之為山雞椒、山蒼樹,在台灣,山胡椒為原住民常用之調味料,泰雅族稱之為「馬告(Makauy)」,太魯閣族稱之為「門閣哩(Mqrig)」。新鮮果實可以直接食用,或是壓破泡於水中,使飲用水帶有香氣;乾燥果實作為調味料使用,多用於醃肉、煮湯等料理。

    2.山胡椒花於 2-3 月時盛開
    ►山胡椒花於 2-3 月時盛開

        山胡椒果實一年採收一次,原住民將果實曬乾或是鹽漬以利於長期的保存。山胡椒除了用於調味食物以外,具有消除宿醉、身體痠痛、健胃等功能,民俗療法中用於驅風、利尿、治胃痛、鎮靜及用於防腐等功能。治療支氣管炎可用使用山胡椒果實、胡頹子葉及地黃水煎服用。山胡椒富含精油,主要成分為檸檬醛,約占精油60%含量,另外尚有生物鹼、萜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與抑菌的效果,也具有多種藥理活性,例如抗腫瘤、肝保護、抗糖尿病等活性。具有開發各種商品的潛力。

     

    山胡椒栽培情況與問題

        目前宜花地區內有少量栽培生產的地區為花蓮的萬榮紅葉部落、卓溪立山部落,宜蘭則有大同崙埤部落等,大部分山胡椒來源來自於野外植株採集,人工栽培的專業農戶不多,多數農戶的種苗來源為野外採集的實生苗,取自於燒墾過的林地。花蓮萬榮紅葉部落的太魯閣族在原本栽培箭竹的區域,砍伐整地後火耕燒墾,一個月後可見野生山胡椒幼苗,將幼苗小心移置黑色軟盆,培育一段時間後再移植到欲栽培的區域,移植過程若是造成根部傷害,容易造成幼苗折損。

    4.採收下的果實,初期為綠色,成熟後轉黑
    ►採收下的果實,初期為綠色,成熟後轉黑

        一般種植兩年可以穩定採收果實,採取粗放管理,並無施用肥料與農藥,採收方式為直接剪下帶有果實的側枝,裝入布袋內,再運送至山下,以人工方式將果實於枝條上剝除。大約採收3-5年,樹勢開始衰弱,結果量開始下降,便會砍伐植株進行更新種植。此種栽培方式取自於野外,無法提供穩定的種苗來源,加上移植時會造成損失,故本場著重於種苗繁殖問題,研究扦插、嫁接、播種等繁殖方式,利於山胡椒產業的發展,同時也進行機能性相關研究,提升山胡椒的利用價值。

     

    無性繁殖技術之研究

        無性繁殖中扦插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並可確認雌雄株,效率高且花費較低。本場測試扦插,以不同濃度NAA溶液浸泡枝條1小時,結果顯示較低濃度的NAA之新芽生長數較多,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減少,共有1000ppm、500ppm、200ppm、100ppm的處理,以100ppm之新芽數較多,1000ppm之新芽數最少,顯示NAA之濃度過高無助於枝條之生長,且所有的處理最後皆無發根,僅有癒合組織。顯示山胡椒具有潛在性難發根之問題。

    5.山胡椒枝條扦插後部分無根系產生 6.扦插枝條基部產生癒傷組織
    ►山胡椒枝條扦插後部分無根系產生/扦插枝條基部產生癒傷組織

        嫁接亦為無性繁殖方式的一種,施行方式較為複雜,需要有良好的根砧與接穗,以及良好的嫁接技巧。本場測試嫁接結果,接穗可以順利生長出新芽,但傷口容易感染,造成植株死亡,需要注意清潔消毒。

    7.山胡椒嫁接情形,新芽可以順利生長
    ►山胡椒嫁接情形,新芽可以順利生長

    有性繁殖技術之研究

        山胡椒種子自然發芽率極低,使用種子進行繁殖為有性繁殖,約在一成左右,可能因素為種子具有休眠性,要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才會發芽。

    8.種子發芽初期,種子開裂,胚根伸長 9.種子發芽後期,根部持續生長,新芽抽出
    ►種子發芽初期,種子開裂,胚根伸長/種子發芽後期,根部持續生長,新芽抽出

        現在多數的商業栽培作物已喪失了種子休眠的特性,由於人為長期篩選不具休眠性種子的緣故,因種子若具有休眠的特性會不利於農業的栽培與大規模生產,種子發芽不一致或是發芽率極低,會造成農業上的損失。種子休眠與生長環境有極大的關係,在溫暖多雨的地區,植物種子通常不具有休眠性;在冷熱交替、乾溼分明的環境下,植物種子多數具有休眠性。這是一種保護的機制,為長期演化而來適應環境的方式。例如植物在秋季形成種子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度過冬天,可以避免冬天的寒害。

     

        了解植物種子休眠的種類,有助於打破種子休眠,提升種子發芽率,若是成熟的種子在適當的環境下無法發芽,這種情形稱為休眠種子,一般來說可以區分為外部問題以及內部問題。外部問題為種皮構造緊密,導致不易透水、透氣,胚根也無法順利突破種皮。內部問題為種子具有抑制物質、賀爾蒙濃度不足、胚尚未發育完全。

    10.山胡椒幼苗,發芽形式為子葉地下型
    ►山胡椒幼苗,發芽形式為子葉地下型

        種皮問題可用機械磨破、硫酸、震盪處理、熱水處理,使種皮軟化或產生開口,讓胚可以吸收水分與透氣,胚根容易突破種皮。胚尚未發育完全則須將種子放置一段時間後始能發芽。低溫層積為種子混合介質,保持濕度,放入4℃中一段時間後再取出種植;暖溫層積處理與低溫層積雷同,溫度為10℃。抑制物質可用流水浸種將抑制物質洗去。本場研究利用以植物賀爾蒙與震盪處理方式進行種子發芽試驗,結果顯示利用植物賀爾蒙與震盪處理可以促進山胡椒種子的發芽,其發芽率可達六成,而未經處理的對照組種子發芽率僅有一成左右。

     

    結語與展望

        山胡椒具有檸檬、薑、胡椒等香氣,除了可以作為調味料使用外,也可提煉精油,做肥皂與化妝品等加工品,其成分也具有抗氧化、抑菌等活性,具有開發商品的潛力。現今山胡椒種苗多為野採,種苗來源不穩定,無法提供穩定的貨品來源,限制山胡椒產業的發展。本場測試扦插、嫁接與促進種子發芽方式,以穩定種苗來源,扦插結果發現山胡椒枝條具有難發根的特性,扦插部位產生癒傷組織,但是不發根。嫁接的根砧與接穗可以順利接合,接穗可以產生新芽並生長,惟嫁接傷口容易感染,須注意消毒。種子發芽目前是可以較為穩定生產種苗的方式,施行起來也不複雜,是目前較有效率的繁殖方式,後續可以種子繁殖選育優良品系,再以無性繁殖方式擴大種苗數量,穩定山胡椒的種苗來源,促進產業的發展。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劉詠汶助理研究員

  • 台灣原味—原住民野菜營養又多樣
    台灣原味—原住民野菜營養又多樣

        台灣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與多元的原住民族,花蓮更是有吃草民族之稱的阿美族主要分布區域。傳統原住民族與當地植物經過長時間的共同生活,從經驗的累積與傳承中,瞭解植物的特性與應用的知識,逐漸形成傳統文化的生活智慧。走進花蓮傳統市場或是部落市集,甚至公路沿途即可看到最新鮮的當令野菜食材,三、四月沿途販售箭竹筍,七、八月則是一顆顆黃橙橙的木鱉果和麵包果。花蓮東大門夜市也有許多原住民料理風味餐,擺著各式各樣其他地區不常見到的原住民料理食材,如黃藤心、木鱉果、車輪茄等。有句話説「一個阿美族勝過三部割草機」,對阿美族來説,田間雜草可能很少是沒有用途的,許多農民認為是惱人的雜草,像是野莧、刺莧、鵝兒腸、龍葵等,可都是美味野菜呢!看過幾次阿美族婦女邊拔草邊準備晚餐食材,將剛從有機玉米田採集的野草(野莧、鵝兒腸、龍葵)直接在田邊煮起野菜火鍋,真是新鮮度爆棚,即使下雨依然興致不減,好不快活啊!令人心生羨慕。

    圖片2:花蓮吉安黃昏市場設有原民物產專賣攤位,季節野菜種類豐富多樣
    ►圖片2:花蓮吉安黃昏市場設有原民物產專賣攤位,季節野菜種類豐富多樣

    原住民野菜種類豐富多樣

        花蓮地區原住民族食用的野菜種類繁多,原住民野菜定義困難,有部分屬於原生植物,如鵝兒腸、紫背草、水芹菜、糯米糰等,有些為早期引入經長時間野外歸化,如昭和草、野莧等,亦有些是經過當地農民馴化種植的種類,如葛鬱金、藤喬、小洋蔥等,最重要的是已經融入當地的飲食文化。

    圖片3:花蓮光復傳統市場販售多種野菜,木鱉葉、車輪茄、芋梗、麵包果、南瓜嫩葉及雄花等
    ►圖片3:花蓮光復傳統市場販售多種野菜,木鱉葉、車輪茄、芋梗、麵包果、南瓜嫩葉及雄花等

        有些野菜季節性明顯,如箭筍產季集中在春天,麵包果則是夏季限定,有些雖有季節變化,但幾乎周年都可以看到,如山蘇、龍葵等。若依蔬菜產季分類,涼季通常是多種葉菜類的盛產季節,如鵝兒腸、細葉碎米薺、葶藶、水芹菜等;暖季則為果菜類的產季,如木鱉果、麵包果、山苦瓜、秋葵等;周年可生產的嫩莖類或採收嫩莖葉種類,如黃藤心、山蘇、糯米糰、龍葵、葛仙米藻等。有些野菜具有明顯季節限定,如春季的構樹雄花序、夏季的麵包果等,有些則周年可見,如光果龍葵、山蘇等。

    圖片4:花蓮部落市集最常見的野菜之一龍葵(光果龍葵) 圖片5:夏季是麵包果盛產的季節,原民市集裡一籃籃黃澄澄的麵包果 圖片6:阿美族婦女邊整理庭園邊準備晚餐食材,桶子裡有阿美族的「美式牛肉」―蝸牛,採集往前集中的是美味野菜之一山萵苣 圖片7:整理好有機玉米田區,採集的野菜直接在田邊煮起野菜火鍋,真是新鮮又愜意
    ►圖片4:花蓮部落市集最常見的野菜之一龍葵(光果龍葵)
    /圖片5:夏季是麵包果盛產的季節,原民市集裡一籃籃黃澄澄的麵包果
    /圖片6:阿美族婦女邊整理庭園邊準備晚餐食材,桶子裡有阿美族的「美式牛肉」―蝸牛,採集往前集中的是美味野菜之一山萵苣
    /圖片7:整理好有機玉米田區,採集的野菜直接在田邊煮起野菜火鍋,真是新鮮又愜意

        原住民野菜亦可依食用部位分類,可分為:葉菜類一山蘇、過溝菜蕨、野莧、龍葵、鵝兒腸、木鱉葉、細葉碎米薺、紫背草、水芹菜、落葵、番杏、糯米糰、山萵苣、昭和草、黃鵪菜等;嫩莖類一箭筍、黃藤心、檳榔心、芒草心、甘蔗心、林投心、月桃心、山棕心、鐵樹心、椰子心、台灣海棗心等。根莖類一葛鬱金、藤喬、小洋蔥、山芋等;花菜類一構樹雄蕊、檳榔花、野薑花等;果菜類一木鱉果、麵包果、車輪茄、秋葵、山苦瓜、佛手瓜、火刺木、翼豆等。

    圖片8:剛從有機玉米田採集最新鮮的野菜鍋―野莧、鵝兒腸、龍葵等,加點鹽巴簡單調味即鮮美可口,旁邊還有口感風味特殊的海中野菜―海葡萄當配菜
    ►圖片8:剛從有機玉米田採集最新鮮的野菜鍋―野莧、鵝兒腸、龍葵等,加點鹽巴簡單調味即鮮美可口,旁邊還有口感風味特殊的海中野菜-海葡萄當配菜

        原住民野菜種類繁多,基因型也較多樣化,或許存在著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耐逆境種原的契機,如耐旱性佳的糯米糰、番杏、馬齒莧等。耐澇的則有水芹菜、西洋菜、糯米糰、過溝菜蕨、尖瓣花、大葉田香、魚腥草等。生長在海邊的番杏有較佳的耐鹽鹼特性,生長在林蔭下的山蘇、過溝菜蕨、魚腥草等,則耐陰性相對較佳。

    圖片9:原生野菜糯米糰生長強健,是少數耐澇與耐旱性均佳的植物
    ►圖片9:原生野菜糯米糰生長強健,是少數耐澇與耐旱性均佳的植物

    原住民野菜營養成分與利用方式

        本場為瞭解原住民族食用野菜之營養成分與利用方式,盤點分析花蓮地區原住民族食用野菜多達55種,有細葉碎米薺、葶藶、豆瓣菜、魚腥草、芋梗、黃麻、鵝兒腸、牧草心、蘆葦心、甘蔗心、小洋蔥、藤喬、葛鬱金、八月豆、葛仙米藻、光果龍葵、車輪茄、辣椒葉、構樹雄花序、麵包果、巴蔘菜、白花馬齒莧、石莧、地瓜葉、野莧、刺莧、小葉灰藿、紅藜葉、藤心、檳榔心、番杏、鼠麴草、艾草、紫背草、昭和草、兔兒菜、山萵苣、腸、裂葉昭和草、白鳳菜、角菜、南瓜心、龍鬚菜、木鱉葉、苦瓜、苦瓜(花蓮5號)、火炭母草、糯米糰、青苧麻、過溝菜蕨、秋葵、赤道櫻草、野薑花、水芹菜、山蘇等。營養成分較豐富之野菜種類如表4所示。

    表4:營養成分豐富之野菜
    ►表4:營養成分豐富之野菜

        野菜種類型態多樣,各有風味。食用方式也很多元,可以煮湯、清燙、炒食、生菜、包水餃等。無太特殊味道的野菜,如野莧、昭和草、紫背草、豆瓣菜、龍葵等,簡單料理清燙、炒食或煮湯都可口,也是野菜火鍋常見主角。如有明顯苦澀味,則可清燙後料理,或是煎蛋降低苦澀味,或是直接煮成苦茶,如兔兒菜。細葉碎米薺為十字花科,含硫配糖體有著芥末般的特殊風味,但經加熱特殊風味即消逝,所以原住民常當生菜直接食用或沾醬油食用。纖維較豐富的糯米糰則適合包野菜水餃。實地訪查阿美族常用的野菜料理方式以煮湯為主,常摘取多種野菜一起煮成一鍋湯共享,八菜一湯、十菜一湯不是問題,將8種或10種野菜煮成一鍋鮮美的野菜湯,花蓮市集裡也可以買到搭配好的野菜湯組合包,味道鮮美可口。少樣多樣化的採集與利用方式,讓農田生態較易維持平衡,人體養分攝取也較均衡。

    圖片19:花蓮市集裡也可以買到搭配好的野菜湯組合包,有車輪茄、南瓜、茄子、佛手瓜、山蘇、八月豆、龍葵、野莧等
    ►圖片10:花蓮市集裡也可以買到搭配好的野菜湯組合包,有車輪茄、南瓜、茄子、佛手瓜、山蘇、八月豆、龍葵、野莧等

        在一般人眼中野菜或許就像野草般不起眼,也不容易成為農業上的重要經濟作物。但野菜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卻是不可忽視的,綜合多篇研究歸納野菜的角色與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傳統文化知識。

    2.民俗保健應用,醫食同源概念。

    3.營養價值高,微量營養素豐富。

    4.緩解飢餓與營養不良。

    5.增加農業生物多樣性。

    6.提升對病蟲害的緩衝能力。

    7.對土壤的覆蓋與保護。

    8.對抗氣候逆境。

    9.增加食物多樣性。

    10.提升食物安全性。

    11.增加額外收益。

    圖片13:山蘇原生於林下耐陰性佳,為經濟栽培面積較大的原生野菜
    ►圖片11:山蘇原生於林下耐陰性佳,為經濟栽培面積較大的原生野菜

    結語

        花蓮地區擁有豐富的野菜資源及原住民族食用野菜之經驗與文化。本場盤點紀錄當地野菜資源,並與亞蔬中心合作分析其營養成分。結果顯示許多野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具有開發利用的潛力。其中葫蘆科的木鱉果,被譽為「來自天堂的果實」。在東南亞地區多食用其成熟果實,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木鱉果成熟果實之假種皮含有豐富的茄紅素、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等營養成分。而木鱉果為雌雄異株作物,未經人工授粉自然結實率較低。台灣原住民族多食用木鱉果葉片及未成熟綠果。經分析木鱉果葉片之營養成分亦甚為豐富,蛋白質(5.55 g/100g)、β-胡蘿蔔素(11.51mg/100g)、葉黃素(26.6mg/100g)及維生素C(296mg/100 g),均居55種野菜之冠。花蓮原民餐廳常見的「情人的眼淚」(葛仙米藻、雨來菇),含有豐富的鐵質,藤心則有豐富的鋅含量。傳統原住民族對於野菜的採集及利用,均是以少量多樣化的方式,讓自然生態較易維持平衡,人體養分攝取也較均衡。期花蓮地區野菜資源與文化得以被記錄保存,並且永續發展應用。

    圖片14:原住民會直接食用的野菜盤,自左而右為蕗蕎、火蔥、秋葵、車輪茄
    ►圖片12:原住民會直接食用的野菜盤,自左而右為蕗蕎、火蔥、秋葵、車輪茄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游之穎助理研究員

     

  • 樹豆栽培管理
    樹豆栽培管理

        樹豆耐旱又耐貧瘠,同時富含蛋白質及礦物質,具有在極端氣候下持續穩定提供糧食的潛力,有鑑於此,位於印度的國際半乾旱作物研究中心將樹豆列為6大重要目標研究作物之一,強化育種及相關研究工作,樹豆的發展潛力可見一斑。目前樹豆主要產地為台東及花蓮地區,栽培面積分別約為65及25公頃。樹豆根系具優良的固氮作用使土壤更加肥沃,除了採收成熟種子,國外也會採收葉片作為青刈飼料,枝條則當作燃料,是能全方位利用的作物,也因為富含蛋白質,提供原鄉部落勇士們充足的體力,因此又有「勇士豆」的美稱。樹豆在原住民傳統的文化及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原住民遷徙時,便帶著豆類的種子移動,不僅可以做為糧食,同時也在生活的新土地上,種下一棵家鄉的味道,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Fata'an)部落在阿美族族語中即為樹豆的意思,顯示樹豆曾經在部落中生生不息。近年樹豆產業於原鄉地區逐漸復甦,為了進一步提升樹豆品質,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積極輔導農友提升樹豆栽培技術,期望未來提供更優質的樹豆供消費者嘗鮮。

     

    植株特性

        樹豆起源於印度,為熱帶作物,植株忌冷怕濕。15℃以下種子發芽困難且植株生長遲緩,最適生長溫度介於18-30℃,不過在35℃以下仍可正常發育。

     

    一、根系

        樹豆的根系發達,具有明顯主根,可以深達2-5公尺,不僅可以改善堅硬土壤,優良的固氮作用也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然而在水分含量高、排水不良或土層淺薄的栽培地點,會使根系分布在較接近土表的淺層,使植株不耐強風吹襲。

     

    二、莖

        樹豆為矮灌木,植株沒有明顯主莖,分枝數依據品種及栽培季節不同,大多會有5-20個分枝。主莖高度一般介於1-2.5公尺。木質化的主莖與分枝質地較脆,強風易造成枝條斷裂,因此栽培須避開有強風處,栽培時也可設立加固的支柱,避免颱風侵襲時植株因斷裂或倒伏而死亡。

     

    三、葉

        初生葉多為披針形的單葉對生,而後生長的葉片則為三出複葉,表面多具有絨毛,小葉形狀包含披針形、長橢圓形及卵形。植株成熟後也會有落葉現象。

     

    四、花

        樹豆開花位置多位於樹冠,並為無限生長型花序,因此開花期長,植株成熟一致性較低。樹豆為短日植物,台灣多數地方品種對光週期敏感,因此多於秋冬日照長度漸短後才會開花,花蓮地區樹豆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開始進入開花期,約於11月中下旬進入盛花期。

    圖片2:花蓮樹豆每年約於10月進入開花期
    ►圖片1:花蓮樹豆每年約於10月進入開花期

    五、豆莢及種子

        樹豆種子有白色、褐色至深黑色豐富多樣,依據不同品種豆莢粒數約2-9粒。多數豆莢具有裂莢性,因此成熟後應及時採收,避免田間損失。

    圖片3:樹豆成熟時具有半落葉性,待種子成熟乾燥後即可進行採收
    ►圖片2:樹豆成熟時具有半落葉性,待種子成熟乾燥後即可進行採收

    栽培管理

    一、整地

        於播種前7-10日進行粗整地,以降低田間雜草數量及地下害蟲,播種前進行第二次整地,施加基肥並完全混合。因樹豆對淹水敏感,因此田區應開設排水溝,加強田區排水。

    圖片4:樹豆莖部質地脆,且於高濕土讓根系生長淺,強風常易造成倒伏,栽培前應選避風處,必要時可立支柱加強固定
    ►圖片3:樹豆莖部質地脆,且於高濕土讓根系生長淺,強風常易造成倒伏,栽培前應選避風處,必要時可立支柱加強固定

    二、播種定植

        種子應選用充實飽滿且無發霉與畸形等不良外觀的優良種子,為避免炭疽病、黑點病等種傳病害發生,播種前可用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浸泡4-6小時,有機栽培者可以54℃溫水攪拌10分鐘進行消毒作業。

        播種於每年2-5月進行,行株距1.5-2X1.5-2公尺,也可以配合密植技術,行株距調整為1X1公尺,延後播種期至7月中下旬,可以維持相近的產量,同時增加一期作田間利用性。

    三、施肥

        樹豆施肥每公頃需氮素10-20公斤、磷酐45-60公斤、氧化鉀30-40公斤。整地前施用全量的磷酐及40%的氮素和氧化鉀當作基肥,建議使用有機質含量較高的肥料。於發芽後約30日進行第一次追肥,發芽後60日施用第二次追肥,並於開花前施用第三次追肥,每次施用量氮肥及鉀肥施用全量20%。但為方便田間操作,每公頃可使用39號複合肥100-120公斤當作基肥,每次追肥使用43號肥60-80公斤,條施於作物旁。

    四、雜草管理

        樹豆初期生長勢較緩慢,易造成雜草與植株強勢競爭,造成樹豆生長受抑制、徒長及缺株等問題。播種後可使用萌前除草劑,如每公頃使用46.7%可滅蹤乳劑1公升稀釋600倍,均勻噴灑於田區。後期配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

    五、收穫儲藏

        樹豆多為非停心型生長,使得植株成熟期長且不一致,成熟期差異在土壤濕度較高的地方尤其明顯。成熟豆莢呈褐色,輕敲豆莢有豆子碰撞豆莢的聲音,田間約7-8成豆莢成熟時進行採收。採收時以鐮刀割取枝條成綑,曝曬至部份豆莢開裂,即可敲擊或輾壓脫粒。種子含水量11-12%左右最適合儲藏,此時以石頭敲擊種子隨即碎裂。貯藏前,可用2-3層塑膠袋分別包裝密封,置於5-10℃,相對濕度50-65%的冷藏庫中貯藏即可。

    圖片5:多數樹豆品種具有裂莢性,因此田間應把握採收時機,於全區約 7-8 成乾燥時採收,以避免損失
    ►圖片4:多數樹豆品種具有裂莢性,因此田間應把握採收時機,於全區約 7-8 成乾燥時採收,以避免損失

    病蟲害管理

        樹豆作為雜糧進行生產,收穫主體為乾燥種子,因此在營養生長期發生少量病蟲危害,對產量影響不大的情況下,不需要進行高強度的防治工作,以避免過高的管理成本投入,降低農作物的生產收益。另外防治時間點也對病蟲害防治有明顯的影響。

    一、蟲害

        豆莢螟與波紋小灰蝶常啃食葉片、嫩莖及豆莢,受害部位皆可看到明顯蛀孔造成大量減產。防治方面,利用老熟幼蟲潛入土中結繭化蛹特性,可於種植前整地翻犁後浸水1日以上,淹死幼蟲及蛹。並於蕾期或幼蟲開始危害時進行防治,惟化學藥劑須遵守安全採收期規定。因豆科作物多有此類害蟲,因此田間應避免連作或混植其他豆科作物。

    圖片7:豆莢螟除了侵害花蕾及豆莢,也會躲藏於葉片中
    ►圖片5:豆莢螟除了侵害花蕾及豆莢,也會躲藏於葉片中

        蚜蟲及葉蟎則常危害新梢與嫩葉,刺吸葉面造成扭曲或斑點產生,進一步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可使用苦楝油、礦物油等資材進行防治。

    圖片6:儲藏不當可能造成豆象嚴重危害
    ►圖片6:儲藏不當可能造成豆象嚴重危害

        豆象為倉儲害蟲,成蟲會至田間或倉中活動產卵,孵化幼蟲會蛀食成熟種子,使種子出現圓孔狀蛀孔,圓孔周圍會被產卵,大量發生時易產生發熱現象,使種子變質。儲藏前曬乾並確保乾燥環境無豆象,小量保存使用。倉庫於儲藏前應徹底清庫,避免害蟲大量累積於倉儲造成危害。

    二、病害

        樹豆苗期容易因為降雨、淹水等因素造成疫病、根腐等問題,植株葉片枝條呈脫水萎凋狀,疫病菌感染造成莖基部腐爛、隘縮失去支撐力,植株易折斷枯死,造成植株大量死亡。萎凋病為土壤病害,全期均可能發生,幼株發病無法正常發育即死亡,中後期植株發病使植株一側枯萎,沿著枯萎枝條向下觀察,有時莖上會有粉白色孢子及延伸狀壞疽狀病斑,嚴重時造成全株死亡,目前無有效防治方法,建議能與其他穀類如水稻、高粱進行輪作或休耕。葉片則易感染炭疽病及葉斑病,造成不規則斑紋或角斑,炭疽病嚴重時在莖、莢、葉形成黑色分生孢子盤等病兆。栽培時需選擇良好種子,必要時播種前種子以54℃溫水攪拌10分鐘浸種消毒,並避免密植保持通風,以減少病害發生機會。

    圖片8:萎凋病常使植株一側枯萎,進一步造成全株死亡
    ►圖片7:萎凋病常使植株一側枯萎,進一步造成全株死亡

    結語

        樹豆具有豐富營養,同時對於環境適應性強,能夠維持穩定的糧食供應。然而目前栽培方法仍多仰賴許多人工,造成勞力成本高,使得樹豆不易於一般市場上購得。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省工化是目前趨勢,開發機械化栽培樹豆將有利於降低成本並提升栽培面積,讓市場有更多產品流通,促進消費者認識樹豆,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健康的好選擇,同時使原鄉特色作物的產業復興,形成共好的局面。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蔡秉芸助理研究員

    呂柏寬助理研究員

    詹凱竣助理研究員

  • 光復鄉馬太鞍部落 陸稻保種推廣
    光復鄉馬太鞍部落 陸稻保種推廣

        振興花蓮及宜蘭地區原鄉農產業為本場核心業務之一,本場致力於保存原鄉作物種原、研發改良生產技術,輔導部落轉型有機及友善環境之生產方式,並結合在地特色及傳統文化,以發展原鄉多元化特色產業。為增加產品附加價值,融入在地原鄉特色元素與文化,透過地產地消、體驗農遊的方式推廣,讓民眾學習部落文化及參與體驗,進而支持購買及發揮口碑行銷之效益,有助於促進在地特色農產業之永續經營。

    圖片1:本場收集了247個品系的陸稻,每年會輪流種植不同品系,維持稻種活力
    ►圖片1:本場收集了247個品系的陸稻,每年會輪流種植不同品系,維持稻種活力

        本文以本場輔導光復鄉馬太鞍部落陸稻保種復育為例,說明本場協助部落復耕古老陸稻之外,也協助辦理傳統陸稻生產利用之田野訪查,以陸稻稻米開發特色餐點及加工產品,設計酒釀及掃帚製作DIY體驗活動等,並規劃遊程、舉辦體驗推廣活動,作為部落發展特色陸稻產業及延續傳統農耕文化之參考。

    圖片2:光復國小學童下田插秧,學習部落傳統農耕文化
    ►圖片2:光復國小學童下田插秧,學習部落傳統農耕文化

    保種與利用

        本場多年來不斷收集與保存作物遺傳資源作為育種材料,在陸稻方面,累計已收集了247個品系,其中可能具有抗逆境、抗病蟲害或特殊機能性的基因。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育種人員正著手從中篩選適合的性狀,期能育成耐逆境的新品種,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也分析其中機能性的成分,期能加以利用,以提升產品價值、增進國人健康。

    圖片6:由左至右為Cilipeday精米、糙米及未脫殼米
    ►圖片3:由左至右為Cilipeday精米、糙米及未脫殼米

         由於農業生產環境不斷變動,除了本場進行保種外,也需要農民持續在土地上種植這些種原,確保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為鼓勵部落農民種植古老地方品種、推動農民保種,有必要加強宣導古老地方品種的特色與保種的重要,並促進古老地方品種的利用與消費,進而提高農友的種植意願。透過保種與活用,不但保存了多樣化的珍貴種原,也延續了傳統農耕文化,創造出在地新興產業的契機,為青年回鄉發展鋪路。

     

    阿嬤難忘的味道

         在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黃啟瑞的引介下,前年開始,本場進入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提供多種陸稻種原、設置採種田,協助育苗、插秧、栽培管理等。去年協助部落種回古老的黑芒紅米稻種Cilipeday,勾起部落耆老吳連妹阿嬤小時候看著長輩製麴做酒、一起品嘗的美好回憶,卻記不清楚傳統酒麴的配方,因此本場特別委託陳美齡及鄭惠敏兩位輔導老師陪伴族人找回傳統作法。

    圖片3:本場和馬太鞍部落公私協力,推廣古來種陸稻米食之多元化應用
    ►圖片4:本場和馬太鞍部落公私協力,推廣古來種陸稻米食之多元化應用

         從查閱相關文獻、訪談耆老、到電光、港口等部落請益及採集釀酒植物,陸續盤點出部落以前製麴時可能會使用的植物,包括:荖葉、過山香、艾草、七里香、九層塔、雞屎藤、薄荷、毛柿葉、柑橘皮或葉、大葉田香、山素英等。從前部落人家各有其偏愛的口味配比,沒有統一的食譜,製麴時,族人依當時季節植物及個人喜好,採用不同的植物種類與比例,製出各家獨門的酒麴。

    圖片8:輔導師和部落族人找回傳統釀酒植物包括:荖葉、過山香、艾草、七里香、九層塔、雞屎藤
    ►圖片5:輔導師和部落族人找回傳統釀酒植物包括:荖葉、過山香、艾草、七里香、九層塔、雞屎藤

        輔導老師與耆老討論各種可能的酒麴配方,製作出不同酒釀,帶到當地社區福氣站讓部落耆老們品嘗、比較,在一次次試做、調整配方後,酒釀越來越接近阿嬤記憶中的味道。在採集植物及試作過程中,還發現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大葉田香、山素英等釀酒植物,原來這些植物就一直長在部落裡,讓族人感到振奮。

    好好吃-紅糯米大變身

         從前Cilipeday在部落是珍貴稀有的,生活富裕且勤奮耕作的人家才能品嘗這種糯米飯,蒸煮時香氣四溢,鄰居聞香、羨慕不已,而一般人只有在結婚喜慶時才有機會吃得到。古來種陸稻除了做成米飯、酒釀等傳統食用方式之外,配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為拓展更多應用面向,本場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協助規劃加工可行方向,利用打樣中心的焙炒、粉碎設備及茶包機,將Cilipeday古稻米泡水焙炒後,製成玄米茶及米穀粉。

    圖片5:輔導師陳美齡和部落族人黃俊龍至本場打樣中心參觀設備及討論可行的加工方向
    ►圖片6:輔導師陳美齡和部落族人黃俊龍至本場打樣中心參觀設備及討論可行的加工方向

        由於Cilipeday糙米呈現橘紅色,玄米茶茶湯亦帶有淡淡粉橘色,頗為誘人,並散發米飯香。米穀粉則可運用於餐點的製作,取代部分麵粉的使用,料理達人利用Cilipeday米穀粉,做出米蛋糕、米餅乾、米貝果、米濃湯等西式餐點,增添了新的口感與特色。

    圖片4:Cilipeday酒釀蛋糕及米雪球餅乾
    ►圖片7:Cilipeday酒釀蛋糕及米雪球餅乾

        米飯除了傳統的HaHa吃法外,也嘗試利用天然食材的顏色為Cilipeday白米飯增添色彩,包括:薑黃、山苦瓜、蝶豆花、番茄等,豐富視覺呈現,搭配野菜、鹹豬肉,再加上簡單的調味,就是好看、好吃又營養的飯糰。

    好好玩-掃把、酒釀體驗趣

        Cilipeday脫穀粒剩下的稻穗枝梗,是製作掃帚的好材料。從整理稻草、抽出稻穗、對齊綁成小束、集合小束綁成大束、握把整束分段綁緊、修整刷毛,過程頗有挑戰性,只見耆老身手俐落、毫不馬虎的做出掃帚來。輔導老師將步驟拆解,重新規劃製作流程,讓一般人可以在部落耆老指導下掌握技巧,按部就班做出獨一無二的掃帚,整個過程需耗費不少時間,親子協力、趣味橫生,留下難忘的回憶。

    圖片9:部落耆老吳連妹阿嬤指導小朋友製作掃帚
    ►圖片8:部落耆老吳連妹阿嬤指導小朋友製作掃帚
     

         讓耆老魂牽夢縈的傳統酒釀,在輔導老師巧思設計下,製作過程也轉換成讓人五感全開的DIY體驗活動。蒸煮Cilipeday米時,米香四溢,讓人不自覺流口水,煮熟後倒扣出來,撥開攤平降溫,加入適量的冷開水拌勻,讓米飯粒粒分開,等米飯不燙手時,即可加入酒麴拌勻、裝瓶,在飯的中間用手指挖出一個洞,再蓋上蓋子。酒釀帶回家後,可以觀察氣泡產生的情形,等氣泡產生趨緩,就可以放到冰箱保存,也可依個人喜好延長發酵時間。

        參與體驗活動的民眾表示不虛此行,認為這樣的農業文化體驗活動值得參加。對於族人找回陸稻傳統文化的付出,非常感動,自己親手混拌煮熟的古來種稻米與酒麴,製作阿嬤記憶中的酒釀,不但有趣、更是別具意義,還學到了各種釀酒植物及酒麴製作。製作掃帚,則是民眾的初體驗,發現原來稻米除了食用外,它的植株還可以做掃帚,也學到不少技巧,如:刷毛的部位,分小撮編繫起來,讓刷毛整齊開展,不但美觀,更可以增加掃地時的接觸面積。

    結語

        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古來種陸稻Cilipeday復育後,做出阿嬤懷念的酒釀,開發多樣化創意米食,重現百年陸稻樸實的美味,也製作稻穗掃把,掃出陸稻的懷古新趣!古老稻種走出冰箱、重新回到部落的土地上,不再只是保存在阿嬤的記憶裡。原來祖先的陸稻能做出這麼多變化,具有多元化應用、發展六級化產業之潛力,部落族人看到傳統作物的新契機。

    圖片7:用雙手製作阿嬤記憶中的酒釀,不但有趣、更是別具意義
    ►圖片9:用雙手製作阿嬤記憶中的酒釀,不但有趣、更是別具意義

        今年一期作,在馬太鞍部落青年黃俊龍夫妻等有志之士的努力下,部落開始自主育苗及種植,並邀當地光復國小來參與,學習傳統農耕文化。透過做中學的食農教育,不但讓學童認識餐桌上食物的生產過程,古老的cilipeday陸稻也串接起祖先的文化與智慧,激發族人保種復育的決心與向心力,讓這個古老的品種得以代代相傳。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曾竫萌副研究員

  • 花蓮萬榮地區紅葉部落之 山胡椒產銷現況與展望
    花蓮萬榮地區紅葉部落之 山胡椒產銷現況與展望

        紅葉部落位於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的紅葉溪中游左岸,西依卓溪鄉崙山村,北臨馬遠村,東南與瑞穗鄉瑞祥村相接。紅葉部落是萬榮鄉的溫泉盛地,部落內有二溫泉區,一區在紅葉派出所上方,名為瑞穗溫泉,另一區在西寶,名為紅葉溫泉,適合發展觀光休閒產業。目前部落的組成以太魯閣族為主,佔近九成,亦有布農族及泰雅族等原住民族群,但佔極少部分。紅葉部落因早期日據時期種植許多楓樹而得名,其原名為「Ihownang」,在太魯閣族語是指「紅色的葉子」的意思。目前部落農產業主要栽培的作物為檳榔、箭竹與山胡椒,尚有少量的文旦與油茶等多年生植物。

    圖片2:正值採收期結實纍纍的山胡椒
    ►圖片1:正值採收期結實纍纍的山胡椒

        山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是樟科(Lauraceae)木薑子屬(Litsea)之多年生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一般株高約3-5公尺,具有多數的分枝,全株具刺激性的辛辣香味,莖葉枝條帶樟腦氣息,果實帶檸檬、胡椒及松柏香氣,屬於臺灣原生的特色香辛料植物。山胡椒英文別名為mountain litsea或aromatic litsea,中國大陸稱之山雞椒、山蒼樹及木薑子等,而臺灣的原住民泰雅族稱之為「馬告(Makauy)」,有「綿延繁衍,充滿生機」的意思,太魯閣族則稱之為「Mqrig」。山胡椒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陸長江以南的華南地區、臺灣、日本琉球、馬來西亞、印度和爪哇等東南亞地區。在臺灣,山胡椒主要分佈於臺灣300-2,300公尺的中、低海拔山坡地區,常見其大片群落生長於闊葉林地、山區崩塌地、新開墾地或伐木跡地等,為著名的先驅樹種。

    圖片3:燒墾過的林地有機會發現山胡椒的蹤跡
    ►圖片2:燒墾過的林地有機會發現山胡椒的蹤跡

    紅葉部落山胡椒栽培生產概況及遭遇問題

        目前花蓮萬榮地區紅葉部落的山胡椒栽培面積約有十多公頃,主要種植於西寶山、加星山及舞鶴山一帶,海拔約500-900公尺左右的山坡、林緣或路旁間。紅葉部落生產之山胡椒經本場檢測有較高比例的柑橘檸檬香氣之揮發性化合物,深受餐飲加工業者喜愛,當地居民很有意願擴展山胡椒產業,但其在栽培生產上面臨到以下的問題需要克服,才有辦法讓山胡椒持續穩定生產及有機會創造另一個原生香料之原鄉。

    圖片6:野採的山胡椒種苗移植至黑色軟盆進行培苗的情形
    ►圖片3:經火耕燒墾後長出的野生山胡椒苗株

    一、種苗來源不穩定

        一般山胡椒定植2-3年後可開始穩定生產,而在採收3-5年之後,植株樹勢老化,結果量下降,便需進行植株更新重種。目前萬榮紅葉部落栽培的山胡椒種苗來源以野外採集的實生苗為主,一般取自於燒墾過的林地。根據部落族人的說法,在原本栽植箭竹的林地,經過砍伐整地過後,再以火耕的方式燒墾,約一個月後即可發現野生山胡椒實生苗的蹤跡,此時再利用工具移植苗株至黑色軟盆進行培苗,待苗株長至一定大小後再進行田間定植。此種野採的方式,耗費時間及土地,且無法確定出苗率,而移植時也可能會傷害到苗株的根系,進而影響移植成活率。再加上山胡椒為雌雄異株的植物,需待栽培2-3年,植株開始開花結果之後才能準確分辨雌雄株。在無法確定出苗率、移植成活率及雌株或雄株的狀況下,野生種苗難以穩定供應與滿足種植需求。

    圖片4:經火耕燒墾後長出的野生山胡椒苗株
    ►圖片4:野採的山胡椒種苗移植至黑色軟盆進行培苗的情形

    二、管理粗放,缺乏經濟栽培模式

        目前萬榮紅葉部落山胡椒的生產採粗放栽培,定植後即放任苗株自然生長,種植的行株距及樹冠幅度差異極大,影響結果量與採收相關作業的進行。加以果實青熟時期進行截頭砍取主幹收穫果實,沒有留下一定數量果實、枝條,以備來年生長所需,而枝幹砍下後,也幾乎沒有肥培管理相關的操作,造成產量不穩定、甚至大小年明顯等問題。除此之外,部分田區有山胡椒樹勢生長衰弱、枝梢乾枯的情形,有些甚至嚴重到整棵植株死亡,無法進行收穫,引起山胡椒枝枯、死亡之確切原因有待進一步釐清。

    山胡椒植株在截頭採收後的田區情況
    ►圖片5:山胡椒植株在截頭採收後的田區情況

    三、採收後處理及保存問題

        果實的採收過程為截頭砍取主幹後,利用整枝剪剪取帶果的小枝條,枝條大略的修整後會收進麻布袋,然後載送至山下的自家門前庭院或是鐵皮屋內進行人工脫粒。因山胡椒產期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室外溫度高,若果實採收載送至山下後悶在麻布袋內,而無立刻取出放置陰涼處以移除田間熱。或是利用人工將果實自枝條脫粒之後沒有馬上進行後續低溫預冷處理,可能會造成果實皺縮失水、加速果實氧化變黑,進而影響果實品質。目前萬榮紅葉部落主要以鮮果冷凍方式保存及販售,若自冰箱取出後經反覆回溫,或是在出貨運送過程的溫度不穩定,因鮮果水分含量高(約佔70-80%),相當容易變質。

    圖片7:利用整枝剪進行帶果枝條的修整,以便裝袋運送
    ►圖片6:利用整枝剪進行帶果枝條的修整,以便裝袋運送

    四、缺乏後續加工利用及相關產品開發

        山胡椒的生產一年僅夏季採收一次果實,果實採收後必須維持全年使用。紅葉部落目前多以直接販售冷凍的鮮果予收購商或餐廳業者,缺乏後續加工利用及相關產品開發,以致農民獲利較低。一般農產品若經加工製造處理,發展高品質、高加工層次之加工產品,可以創造產品多元性與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益。本場農產品加值打樣中心針對山胡椒乾燥技術及相關加工產品如山胡椒肉品、餅乾、麵條等加以開發,將可提高山胡椒的價值。

    圖片11:山胡椒採收後需進行人工脫粒
    ►圖片7:山胡椒採收後需進行人工脫粒

    結語與未來展望

        山胡椒全株具有特殊的香味,為許多原住民族傳統飲食中常用且重要的香辛料,是十分具有原鄉特色的在地作物。萬榮的紅葉部落族人有意將山胡椒發展為地方特色農產業,本場也將戮力克服目前產業發展上的瓶頸,協助紅葉部落山胡椒的產業發展。本場未來輔導目標將以建立生產、加工、包裝行銷乃至觀光休閒的六級產業發展為主。首先從前端栽培生產著手,穩定山胡椒種苗的供應、建立經濟栽培生產技術、導入肥培管理及病蟲害管理觀念,同時也引進品質管理概念,提升原鄉部落農產業生產品質。再來,針對山胡椒採後處理及加工處理模式進行改善與嘗試開發更多山胡椒加工產品,強化部落特色農產品加工技術之二級產業輔導。最後,進行山胡椒周邊產品的行銷及推廣活動,透過部落農產業發展的故事,增加消費者對於紅葉部落之認識,提升紅葉部落特色山胡椒產業之能見度,同時也可結合部落得天獨厚的溫泉觀光產業,開發部落溫泉生態旅遊,增進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連結,也為紅葉部落帶入新的產業面向。

    圖片13:脫粒後的山胡椒果實在裝袋後直接以冷凍的方式保存及出售
    ►圖片8:脫粒後的山胡椒果實在裝袋後直接以冷凍的方式保存及出售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洪千惠助理研究員

  • 原鄉特色香辛料─山胡椒的栽培與利用
    原鄉特色香辛料─山胡椒的栽培與利用

        根據美國香辛料協會所訂的定義:「凡是用來做食品調味的植物,都可稱為香辛料。」香辛料的種類很多,包括辛香香料(spice)與香草香料(herb),辛香香料通常是指必須經過乾燥後才能使用的木本植物之樹皮、根莖或果實,例如肉桂、胡椒、花椒、八角等,而香草香料則是指含有香味的草本植物,其能新鮮使用也能乾燥使用,例如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

    圖片2:山胡椒的雄株和雌株皆會開花,但只有雌株會結果 (圖為雌株)
    ►圖片1:山胡椒的雄株和雌株皆會開花,但只有雌株會結果 (圖為雌株)

     

        香辛料的使用及來源很多都是由國外傳入,不過臺灣也有屬於自己的原生香料,像是山胡椒、食茱萸及山肉桂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飲食中常用且重要的香辛料,十分具有原鄉部落特色。

    野生山胡椒特性與分佈

        山胡椒Litseacubeba(Lour.)Pers.是樟科(Lauraceae)木薑子屬(Litsea)之多年生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泰雅族稱之為「馬告(Makauy)」,而太魯閣族則稱之為「Mqrig」。山胡椒全株具刺激性的辛辣香味,莖葉枝條帶樟腦氣息,果實帶檸檬、胡椒及松柏香氣,屬於臺灣原生的特色香辛料植物。

        目前大部分的山胡椒生產仍來自野外植株的採集,而利用人工培育種苗進行專業生產山胡椒的農戶僅有零星少數。山胡椒的應用性極廣,近年來因知名度逐漸打開,所以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有過度採集的情況,再加上野外自然繁殖的山胡椒僅有1成的存活率,導致野外族群越來越少。此外,山胡椒為雌雄異株的植物,只有雌株才有辦法生產果實,若為人工培育種苗需待栽培2-3年,植株開始開花結果之後才能準確分辨雌雄株。

    圖片3:剛定植的山胡椒苗株,需待2-3年才能進入豐產期
    ►圖片2:剛定植的山胡椒苗株,需待2-3年才能進入豐產期

        山胡椒為著名的先驅樹種,常見其大片群落生長於闊葉林地、山區崩塌地、新開墾地或伐木跡地等。在臺灣,山胡椒主要分佈於300-2,300公尺的中、低海拔林區或山地,例如新北烏來地區、桃園復興鄉、新竹尖石鄉、南投魚池鄉的蓮華池與仁愛鄉梅峰地區、高雄茂林多納地區、宜蘭大同與南澳地區、花蓮的萬榮紅葉、卓溪立山等都有山胡椒的族群分佈。

    山胡椒栽培管理

    一、生育特性

        山胡椒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強,喜好濕潤氣候、有光照或稍陰涼的環境,在土壤pH值5-6的酸性壤土,生長最為旺盛。山胡椒有雌株和雄株之分,雌株和雄株都會開花,但只有雌株會結果,山胡椒的開花期在1-3月,一般雄株會比雌株早開一些,開花的數量也比較多,雄花的大小也稍大於雌花,而雌株的結果期為6-8月。野生山胡椒的自然繁殖率低,經常會有隔年結果的情況

    圖片4:人工專業生產山胡椒需採取適當的行株距
    ►圖片3:人工專業生產山胡椒需採取適當的行株距

    二、種苗繁殖

        山胡椒可利用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山胡椒種子發芽十分困難,因其種仁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可直接作為呼吸代謝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造成山胡椒種子難以發芽,一般需要進行低溫層積處理,以促進種子發芽。扦插繁殖需挑選健壯的母株,取一年生的枝條於春季進行扦插。山胡椒育苗的成功率不是很高,目前還是以野生採集居多。

    圖片4:新植的山胡椒進入開花期,可開始分辨雌雄株,並逐步將無法產果的雄株疏伐
    ►圖片4:新植的山胡椒進入開花期,可開始分辨雌雄株,並逐步將無法產果的雄株疏伐

    三、栽培與管理

        山胡椒適合種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若為低窪積水處不宜種植。其定植適期為2-3月,行株距可採2x2公尺或2.5x2.5公尺,商業生產時建議每公頃可定植約2,500株。

        山胡椒的栽培容易,一般採用粗放管理,不過為了確保果實產量,建議仍需適時進行中耕、除草、追肥等作業,尤其是採收之後,需補充適量追肥於山胡椒的根圈周圍,維持土壤肥力以穩定來年的果實產量與品質。

    圖片5:可進入豐產期的山胡椒植株
    ►圖片5:可進入豐產期的山胡椒植株

    四、疏伐與矮化

        當新植山胡椒進入開花期時,可開始分辨雌雄株,並逐步將無法產果的雄株疏伐去除,不過在疏伐時,需注意每隔一定距離保留1株雄株作為授粉樹,以確保雌株授粉結果,一般以雌株:雄株=10:1或10:2的比例最適合,可得較高的果實產量。此外,為方便果實的採收,在定植1-2年後,可於秋冬季在樹高0.8-1.2公尺處剪截主幹頂部,促使側枝生長,形成矮化林。

    五、採收

        山胡椒果實在樹上的成熟過程會由青色轉為褐黑色,因果實在轉色時容易被鳥吃掉,而在黑熟時容易掉落,故一般皆於青熟時期即進行採收。果實的採收過程可砍取結滿果實的側枝,之後利用整枝剪進行枝條的修整,剪取帶果的小枝條,再來用麻布袋收集後載送至山下進行人工脫粒,將果實自枝條摘下,一般皆處理至不帶梗的狀態,以便進行後續的保存或加工處理。

    圖片6:山胡椒的採收作業
    ►圖片6:山胡椒的採收作業

    山胡椒利用

        山胡椒全株具有特殊芳香氣味,味道類似胡椒、檸檬與薑的綜合體,是原住民部落傳統料理中極佳的調味料。其全株皆可利用,新鮮果實可當作零嘴直接食用;烘乾果實具有調味功能,可以增加風味、提振食慾,還能去除肉類腥味,可用來滷肉、醃肉或煮湯;而花朵可以泡茶,新鮮嫩葉可入菜。

    圖片8:整枝剪修整帶果的小枝條之後會用麻布袋收集
    ►圖片7:整枝剪修整帶果的小枝條之後會用麻布袋收集

        原住民族祖先將山胡椒用得淋漓盡致,早期山上鹽巴不易取得,所以利用山胡椒替代食鹽,添於食物中提味去腥,因山胡椒一年僅採收一次果實,原住民多將果實乾燥或鹽漬進行長期的保存。賽夏族、泰雅族人會將山胡椒新鮮的果實搗碎,泡水飲用緩解宿醉後所引起的頭疼、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早期太魯閣族人也會取用山胡椒的根部熬湯飲用或貼於額頭,據說有減緩頭痛的效果。

        除了作為香料烹調食用功能之外,山胡椒的葉片、花、果實及樹皮也皆可提煉精油,具有驅蚊防蟲、除臭防霉、抗菌等效果。山胡椒果實精油主成份為檸檬醛,其次為檸檬烯,而葉片精油主成份為桉葉油醇,其次為檜烯,可使用於香水與化妝品產業或是食品的添加等,很有潛力開發出各式各樣的商品。

    圖片8:山胡椒盛產期可見家家戶戶忙著進行人工脫粒
    ►圖片8:山胡椒盛產期可見家家戶戶忙著進行人工脫粒

    結語與展望

        山胡椒是原住民族傳統飲食中常用且重要的香辛料,全株皆可利用,具有高度經濟開發價值。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山胡椒生產仍來自野外植株的採集,人工專業培育生產僅有少數,要使山胡椒產業由野外採集進入人工專業培育的發展尚有努力的空間,首先要穩定種苗的來源,再來需建立經濟栽培生產模式,導入整枝修剪、肥培管理及病蟲害管理觀念,以提高果實產量及穩定生產,同時也需引進品質管理概念,提升原鄉部落農產業生產品質,山胡椒產業規模的擴大與穩定將指日可待。

    圖片9:人工脫粒之後的山胡椒果實
    ►圖片9:人工脫粒之後的山胡椒果實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洪千惠助理研究員

     

  • 尋找糧荒替代食糧 原民勇士豆樹豆閃亮登場
    尋找糧荒替代食糧 原民勇士豆樹豆閃亮登場

    因應氣候變遷的糧荒危機,農業專家積極尋找替代食糧,有「原住民勇士豆」之稱的「樹豆」閃亮登場。樹豆和原住民的關係為何?為什麼是勇士豆?如何食用?樹豆為何可以是糧荒的替代食糧?

    受訪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詹凱竣助理研究員

     


    ♦尋找糧荒替代食糧 原民勇士豆樹豆閃亮登場

  •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之推動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之推動

        為協助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新社部落、Dipit部落農產業發展,並兼顧農村生態環境與農友生計,本場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召集在地組織、水保局花蓮分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農糧署東區分署,以及學術機構、其他政府部門、民間機構/綠色企業等共21個單位,共組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平台以在地組織的需求為核心,分別於不同議題協助、關注新社村的發展,分工合作推動新社村生態農業、水田復耕、地景多樣性營造、原住民文化復振、環境教育、生態和綠色旅遊等工作,並開啟長期性海陸域農林漁業之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和監測、評估和增進地景/海景之回復力,邁向以里山倡議精神及生態農業技術。透過群策群力,共同促進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噶瑪蘭族新社部落和阿美族Dipit部落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農村願景之實現。

    圖片1: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具有豐富的農村景觀,從上游至下游囊括了森林、河川、鄰里及海洋
    ►圖片1: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具有豐富的農村景觀,從上游至下游囊括了森林、河川、鄰里及海洋

     

    緣起

        本場自民國102年起,輔導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水稻有機栽培及友善栽培,由0.1公頃開始,至今已增加至4公頃。

        部落族人農忙時是農夫,農閒時則是漁夫,他們觀察到漁獲減少、珊瑚礁白化,也靠海維生的他們,因此擔心是否是因慣行栽培影響了海洋生態。隨著部落與環境相關的議題逐漸明朗,更多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NGO)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洄瀾風生態公司、地球公民基金會等開始關注新社部落,並投入研究、調查。花蓮林管處、水保局花蓮分局及農糧署東區分署等相關政府部門的資源與研究也從四面八方湧入。新社村山裡的Dipit部落也有相似的處境及需求,為使各界資源有效運用及貼近在地居民實際需求,並連結地景海景尺度上下游,包括森林、溪流、梯田及海洋連結關係,急需資源整合及建立跨域平台邀請產官學各界與當地村民共同經營。

     

    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之發起及運作

        105年10月11日,推動里山倡議多年的李光中副教授(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地景與社區發展研究室),與本場邀請相關政府單位及在地組織,籌備組成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11月底由核心工作小組成員召開第一次正式會議,12月邀集非政府組織、民間企業及其他政府相關部門召開第一次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會議。

        會議中決議106年起,每一至兩個月召開一次核心工作小組會議,每三個月召開一次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會議,並隨時依據部落需求調整運作模式。希望透過多次會議及部落踏查,依據里山倡議三摺法與五大行動面向,共同討論出各單位在部落的工作項目,避免資源重複投入。

    圖片2:初期會議決議每一至兩個月召開工作小組會議,每三個月召開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臺會議
    ►圖片2:初期會議決議每一至兩個月召開工作小組會議,每三個月召開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臺會議

    本場於新社、Dipit部落之最新進展

    一、導入生態農業技術與調查

        本場本著農業技術輔導單位之職掌,持續協助新社、Dipit部落作物有機栽培技術,如水稻、紅藜、黃豆、苦蕎等,同時導入最新有機或生態農業技術在部落進行試驗或示範,例如利用間作苦蕎或本場研發之植物源除草劑來防除紅藜間雜草。本場亦積極輔導部落農友申請有機及友善驗證,結合現有資源來解決部落急需申請之加工或栽培相關機械問題。

    圖片3:本場為部落水路修繕爭取經費,並邀請國內學者提供水路生態工法之專業意見
    ►圖片3:本場為部落水路修繕爭取經費,並邀請國內學者提供水路生態工法之專業意見

       

        此外,本場亦於新社村進行生態農業之試驗調查,盤點與監測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並周年調查周邊陸域動植物相。試驗亦探討不同地景和操作模式下水稻田之碳氮循環,以土壤性質、氣象資料以及農業操作行為等資料評估水稻田的碳排放,以整體環境為尺度作考量,提供最佳之作物栽培管理模式。另為降低水稻田逕流水中氮、磷影響海洋環境,本場嘗試於新社半島田區設置植生緩衝帶,利用作物吸收逕流水中多餘的肥料,期盼透過試驗證明設置效果,並納入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為廣納各方專家學者意見,分別於107及108年度辦理兩場次工作坊,以調整本場生態農業試驗之研究方向。

    圖片4:本場與花蓮林管處合辦「臺日里山倡議經驗實地交流座談」,與日本里山倡議專家學者分享及交流「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之推動經驗
    ►圖片4:本場與花蓮林管處合辦「臺日里山倡議經驗實地交流座談」,與日本里山倡議專家學者分享及交流「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之推動經驗

        為改善部落長久以來農田水源供應不穩定之問題,本場向會內農田水利處爭取經費與計畫,截至107年度已爭取1,100萬元,修繕部落水路,並邀請國內生態工程專家針對部落水路修繕提供專業意見。

    圖片5:農委會林聰賢主委至部落與在地居民座談,高度肯定各單位之努力與主動協同跨域合作,並針對部落需求提出回應
    ►圖片5:農委會林聰賢主委至部落與在地居民座談,高度肯定各單位之努力與主動協同跨域合作,並針對部落需求提出回應

     

    二、在地作物保種與食農教育推動

        本場於新社及Dipit部落收集在地野菜、原生豆類等各項作物之種原,進行繁殖、保種。並協助當地的新社國小辦理農業技術體驗活動,以及協助辦理海洋文化傳承活動,也邀請部落農友進行地方野菜認識、採集與烹煮,以結合在地學校認識在地資源之盤點與應用。並於新社國小辦理在地青農與校園實踐食農教育系列講座,與花蓮縣各校教師分享新社國小推動食農教育之經驗。

        本場亦透過與部落農友、居民、及長者的訪談,撰寫及編製原住民野菜食藝及編織等手工藝,出版「族人的廚房」、「部落農耕生活工藝誌」及「里海故事」等推廣書籍,獲得讀者熱烈迴響,深刻認識在地文化及部落旅遊。

    圖片6:族人的廚房及部落農耕生活工藝誌的新書發表會
    ►圖片6:族人的廚房及部落農耕生活工藝誌的新書發表會

    三、經驗交流與分享

        除了積極推動及協助部落教育、文化與農業技術之輔導與推廣,本場積極展示推動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之成果,並與花蓮林管處共同辦理「臺日里山倡議經驗實地交流座談」,與日本里山倡議學者分享及交流「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之推動經驗,獲得日本專家之肯定與鼓勵。農委會林前主任委員聰賢更於106年11月至部落與當地居民座談,高度肯定各單位之努力與主動協同跨域合作,並針對部落需求予以回應,更建議可邀請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及漁業署加入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共同解決當地農友問題。

    圖片7:在地青農與校園實踐食農教育講座使教師們獲益良多
    ►圖片7:在地青農與校園實踐食農教育講座使教師們獲益良多

    生態農業倡議的下一步

        本場未來將持續協助部落作物有機栽培技術,並監測與調查農業生物多樣性,進行生態農業相關試驗研究。除技術輔導外,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亦將持續運作,隨時瞭解部落需求,尋求外部單位之協助,期待這樣跨域合作的運作模式,成功成為農村再生的新典範,幫助更多有需要的部落。

    圖片8:農委會所屬機關各單位歷任首長皆相當重視跨域平台運作,全力支持及動員
    ►圖片8:農委會所屬機關各單位歷任首長皆相當重視跨域平台運作,全力支持及動員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陳季呈研究員

    作物環境課        邱淑媛   課長

    徐仲禹助理研究員

    農業推廣課       劉興榮   課長

    孫正華副研究員

  • 原住民x代耕青農x花蓮場團隊 新春試新機  樹豆採起來!
    原住民x代耕青農x花蓮場團隊 新春試新機 樹豆採起來!

        原住民傳統食材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原民勇士用來補充精力的樹豆就是相當受歡迎的作物。

    圖片1:樹豆
    ►樹豆

        樹豆採收時,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摘,相當費時費力,然而部落人力老化缺工,壓縮了產業發展。

    圖片2:樹豆採收時,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摘,相當費時費力
    ►樹豆採收時,需要人工一莢一莢採摘,相當費時費力

        部落農友反應樹豆需要省工採收的期盼,我們聽到了!在農委會支持的找回原力科技計畫下,改良課同仁與環境課農機研究人員合作,調整傳統樹豆栽培方式,導入大豆採收機械,輔導轄內雜糧代耕青農團體,操作機械進行第一次試採,相當順利,結果令人滿意。

    圖片3:導入大豆採收機械,輔導轄內雜糧代耕青農團體
    ►導入大豆採收機械,輔導轄內雜糧代耕青農團體

       找回原力計畫今年開始執行,同仁超前部署從去年即開始投入樹豆機械採收相關研發。

    圖片4:同仁超前部署從去年即開始投入樹豆採收機械研發與調整栽培模式
    ►本場同仁超前部署從去年即開始投入樹豆採收機械研發與調整栽培模式

        新的一年將依照這次採收的結果,調較試驗內容,預期能節省傳統樹豆採收人力,大大提升栽培效益!


    ►大豆採收機械影片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作物改良課   葉育哲課長

  • 多樣化的特色豆類
    多樣化的特色豆類

        聯合國指定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期望藉此活動喚醒人們對豆類的認識。豆類作物不僅為良好的營養來源,根部與根瘤菌共生可以進行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提供更加永續的農業環境,利用多元的豆豆家族,台灣擁有哪些資源呢?除了日常中最常見的花生、綠豆、紅豆及大豆外,樹豆、鵲豆、翼豆、菜豆、米豆等等豐富的豆類資源,更是隱藏在原鄉部落中,等待著大放異彩。

     

    樹豆

        樹豆主要產地為花蓮及台東地區,是一年生至多年生的小灌木,與一般豆科作物較為不同的是樹豆為常異交作物,這個特性讓樹豆成為第一個能生產雜交品種的豆類作物,使得產量及環境抗性獲得大幅度的提升。樹豆根系發達,可以深達2至5公尺,不僅可以改善堅硬土壤,優良的固氮作用也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在印度除了採收成熟種子,葉片可以作為青刈飼料,枝條則可以當作燃料,是可以全方位利用的作物,也因為富含蛋白質,提供部落勇士們充足的體力,因此又有「勇士豆」之稱。

    圖片1蛋白質含量豐富的樹豆是勇士補充體力的重要食物
    圖片1蛋白質含量豐富的樹豆是勇士補充體力的重要食物

    鵲豆

        鵲豆常見於台灣中南部地區,花蓮地區原鄉部落也有少量栽培,多是自家利用,鵲豆以優秀的耐旱能力著稱,乾旱的環境中仍可維持相對穩定的生產,在印度及非洲等乾旱地區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物,鵲豆豆莢顏色包含綠色及紫色,紫色的豆莢中富含花青素,而美麗的花朵則被歐洲地區應用於庭園造景,在台灣冬季至春季之間,就時常可以看見部落的一角有著白色及紫色錯落的花串,部落中食用的部位包含鮮嫩的豆莢以及成熟的種子,不論清炒或加入部落的豆子湯中都十分美味,莖葉生長快速也讓部分地區用於地面覆蓋或綠肥。

    圖片2鵲豆美麗花朵常見於部落的一角,紫色的豆莢富含花青素
    圖片2鵲豆美麗花朵常見於部落的一角,紫色的豆莢富含花青素

    翼豆

        翼豆又稱為楊桃豆或四稜豆,特殊的外觀彷彿豆莢擁有了翅膀,少有病蟲害問題為害,適合用於有機栽培,依豆莢長度可分為長莢及短莢兩大類,短莢種因豆莢纖維化程度較慢,口感普遍較佳,因此栽培也較為廣泛,在東南亞地區,除了食用鮮嫩的豆莢外,在不開花的夏季,嫩梢和葉片也可以當作蔬菜食用,利用相當豐富,翼豆富含鈣質及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是美味與營養兼顧的原鄉豆類。

    圖片3短莢翼豆大多較為鮮嫩,口感清脆,相當美味
    圖片3短莢翼豆大多較為鮮嫩,口感清脆,相當美味

    菜豆

        菜豆又稱為敏豆,是市場常見的豆類蔬菜,但原鄉地區大多是利用成熟、乾燥的種子,種子形狀及顏色都相當多樣,許多部落皆以種子外觀及顏色為菜豆命名,菜豆產量高又具有固氮能力,半匍匐或匍匐的特性使得植株生長低矮,原鄉有時會將菜豆與玉米、台灣藜等其他生長較高的作物間作,不僅維持土地肥力,同時增進土地利用,原鄉部落的豆子湯除了樹豆外,菜豆也是常出現的元素,加上不同地方品系的菜豆味道更加豐富多元。

    圖片4部落中的菜豆顏色豐富多樣
    圖片4部落中的菜豆顏色豐富多樣

    米豆

        米豆外觀與綠豆或紅豆十分相似,但是相較之下豆仁較小,種臍兩條凸出的平行線為米豆的一大特色,因為豆莢成熟期不一致,體型較小採收不易,因此市場上較少見,原鄉地區使用成熟的豆仁,而東南亞地區則也有食用鮮嫩豆莢的習慣。因為名稱與俗稱黑眼豆或米豆的豇豆相同,因此也時有誤解,兩者雖然同樣為豇豆屬的作物,但相較之下米豆的親緣與綠豆其實更加相近呢!

    圖片7米豆種子與紅豆及綠豆相似,但是種臍為兩條平行凸起
    圖片7米豆種子與紅豆及綠豆相似,但是種臍為兩條平行凸起

    結語

        豆類作物不僅富含大量蛋白質、纖維和其他多種營養,乾燥的豆類可存放數月卻不失其營養價值,提供良好的營養來源,因此又有「窮人的肉」之稱;特有的固氮能力有助於提升土壤肥力,為密集耕作後的土地提供天然的氮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豐富的遺傳資源,使得豆類在全球氣候變遷中成為穩定糧食供應的潛力作物。隨著台灣雜糧產業逐漸復甦,目前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也積極開發原鄉擁有的豐富資源,有鑑於部落特色作物種原快速流失,目前加強推動保種工作,保留原鄉特色作物種原,並且同時進行鵲豆栽培技術改進及選育耐逆境品種,期望能將部落驕傲的豆豆們推向消費者,也讓消費者能認識更加多元化的飲食選擇。

    圖片8豆子湯是部落的傳統美食,搭配排骨或其他肉類一 同燉煮有更多層次的風味
    圖片8豆子湯是部落的傳統美食,搭配排骨或其他肉類一 同燉煮有更多層次的風味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蔡秉芸助理研究員

  • 原民稻米產業新星-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
    原民稻米產業新星-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

        光復鄉位於花蓮縣的中區,亦是花蓮縣內重要的水稻栽培產區,水稻栽培面積超過600公頃,光復鄉內原住民人口將近一半,以農業生產為主,雖然光復的稻米生產歷史悠久,但相對花蓮縣內富里鄉及玉里鎮的稻穀收購價則較低,因此富田村許多的原住民水稻農友為了能夠提升經濟上的收入,成立了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希望透過合作社眾人的力量,讓光復的優質好米行銷全國,進而提升農友的收入。

    圖片8本場於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之示範田,收穫前稻田景色
    ►圖片1本場於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之示範田,收穫前稻田景色

     

    輔導合作社農友申請有機驗證

        106年合作社聯繫本場,希望能前進部落,輔導部落族人轉型有機栽培,因此,場長率領相關同仁前進部落,與合作社農友討論後續輔導事宜,也為讓有意願加入有機栽培的農友,在申請有機驗證時能減少對驗證流程的不熟悉。本場特別提供專業人力在有機驗證申請的協助,在106年12月18日本場同仁前往合作社介紹有機驗證的細節,希望農友在初次申請時能更順手,減少文件缺漏的情形。

    圖片2本場同仁至部落提供有機驗證相關資訊
    ►圖片2本場同仁至部落提供有機驗證相關資訊

        在前一年度的討論之後,為讓農友能在一期作水稻插秧前吸收新知,同時讓有意願轉型有機栽培的農友能儘早準備,花蓮本場於107年1月3日在光復鄉西復村的西南社區活動中心,辦理部落行動教室傳授有機水稻栽培管理的知識與技術,合作社水稻農友反應熱烈,也堅定了想轉型農友的信心。

     

    農改場設置示範田

        花蓮農改場有感於合作社的努力,多次前進部落,也在講習會後,選定於合作社社員王德元農友的田區設置示範田。王德元農友為警察退休後即回鄉務農,目前已栽培水稻4年,栽培面積達3公頃。希望透過該位農友的示範,能讓其他社員對整個有機水稻栽培過程更了解,知道有機栽培過程中遭遇的病蟲害其實都有防治的資材可用,更有信心加入有機友善的栽培。

    圖片3示範田插秧後美景
    ►圖片3示範田插秧後美景

        示範田位於花193縣的路邊,田區相當獨立,適合做有機友善栽培,在考量地區栽培習慣和秧苗取得便利性後,我們建議農友栽培台2號,農友雖為第一次進入有機栽培,但具相當的熱忱,希望藉由花蓮農改場的輔導,能逐漸將目前栽培的田區轉為有機。

    圖片4受雁鴨危害的示範田
    ►圖片4受雁鴨危害的示範田

        在與農友討論後,示範田於2月11日插秧,本場並指導農友可將米糠、苦荼粕及其他粕類造粒後施用於田間,以達到兼具福壽螺防治、抑制雜草生長及施肥的效果。農友使用後反應防治福壽螺及有達到增加肥力目的,但米糠抑草的效果仍受到田區灌排水極大的影響。另外,示範田插秧後亦受到雁鴨危害,在農民預防鳥害的同時也提醒農友要儘早補秧,太晚補植易造成產量減少或品質降低。示範田為農友第一次嘗試有機栽培,為讓農友在有機栽培能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建議農友酌減示範田全期氮肥施用量,避免病蟲害發生,惟田區在清明節前仍有臨路的小區域發生稻熱病。經與農民了解後,係因檳榔殘體堆置造成有機質過多,水稻生長過於茂盛,通風不良,而致易發生稻熱病,其他未堆置殘體的田區則無稻熱病危害。花蓮農改場輔導人員也及時提醒農友儘速施用亞磷酸,經過亞磷酸的連續使用後,示範田區的稻熱病受到控制,後續天候的配合,田間水稻生長良好,讓示範田農友對有機栽培也建立了信心。

    圖片5改良場同仁輔導農友使用亞磷酸
    ►圖片5改良場同仁輔導農友使用亞磷酸

    合作社齊心提升稻米品質

        收穫後的稻穀由合作社積極碾製成白米,沈理事主席也特地前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東區分署詢問包裝米的標示,並精心設計了小包裝的白米。希望能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的白米,並將碾製好的白米送來本場米質實驗室,希望透過實驗室的分析知道今年生產白米的品質,作為未來精進稻米品質的參考。

    圖片6合作社提袋及小包裝米
    ►圖片6合作社提袋及小包裝米

    結語

        透過合作社的努力,凝聚部落水稻農友的向心力,也藉由合作社的努力行銷,讓部落好米能夠多一點機會讓大家知道,希望部落的好米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也讓消費者能支持部落農友轉型有機栽培,讓農友健康種,消費者安心吃。

    圖片7合作社之小包裝白米
    ►圖片7合作社之小包裝白米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黃佳興助理研究員

    何雅婷研究助理

     

  • 扭轉傳統產業劣勢 為山胡椒注入新活水 -太魯閣族古金榮
    扭轉傳統產業劣勢 為山胡椒注入新活水 -太魯閣族古金榮

        提到太魯閣族紅葉部落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溫泉,不過其實還有一項特產,它最具代表部落象徵「山胡椒」(圖1),族名為「Mqrig」。近年來有一位返鄉投入農業的古金榮,嗅到山胡椒商機無可限量,積弊突破困境,與族人尋找出產業的利基點,並與外界合作讓產業升級,顛覆部落特色產業風貌。

    圖1.山胡椒太魯閣族族名為「Mqrig」
    ►圖1.山胡椒太魯閣族族名為「Mqrig」

    不諳行銷及成本高 務農出師不利

        提早從軍職退伍的古金榮(圖2),正式從事山胡椒栽培前,曾到外地打滾了許多年,從事礦工、板模工等勞力性工作,之後由於景氣不佳,回到部落重新思索人生方向。看到部落及附近主要以農業為主,開始有了務農想法,因此嘗試種植當時價格非常看好的南瓜,以及其他高經濟平地作物,為了擴大種植面積承租私有農地,希望達到規模經濟,全職務農的生活模式從此啟動。

    圖2.部落山胡椒農友古金榮
    ►圖2.部落山胡椒農友古金榮

        農作物在市場的價格總是會上演時好時壞局面,南瓜也在國內外行情此起彼落,行情高的時候,農戶可以賺到錢,行情低的時候,要看農戶的風險承受程度,有些放棄經營也大有人在。古金榮不敵行情低的損失,又不諳農產品行銷,成本投入卻,只好放棄種植,首次務農就出師不利。

     

    前景看好轉向投入傳統作物山胡椒

        檳榔、箭竹筍與山胡椒是紅葉部落主要農作物,尚有少量的文旦與油茶等多年生植物,尤其是山胡椒是最具代表性的調味特產(圖3),它與部落生活息息相關。古金榮對山胡椒不陌生,表示:「它是兒時天然玩具,又是以前取代鹽巴的佐料!」。回憶起小時候常用山胡椒剝完皮的枝條(圖4),取剩下似保綠龍的白色維管束,當做長「劍」的玩具,與其他部落小孩相互揮劍玩耍,玩得不亦樂乎。

    圖3.最具代表性的調味特產-山胡椒/圖4.山胡椒枝條是以前部落的玩具
    ►圖3.最具代表性的調味特產-山胡椒/圖4.山胡椒枝條是以前部落的玩具

        另外,果粒可是代替食鹽的上等食材配料(圖5),或是當作提升菜餚風味的佐料角色。由於山胡椒的全株均具辛辣的芳香味,近年來受到餐飲小吃業(圖6)、食品業重用,而且隨著科技進步,用途越來越廣泛,研發許多山胡椒相關日常用品,如馬告按摩精油、馬告牙膏、醫藥製品等,還可以做成香噴噴的馬告香腸(圖7)。古金榮看好部落特產的前景,因此不再捨近求遠,轉向投入部落的山胡椒產業。

    圖5.山胡椒果實是取代食鹽的上等食材配料/圖6.山胡椒具辛辣芳香味深受小吃業重用/圖7.做成香噴噴的馬告香腸
    ►圖5.山胡椒果實是取代食鹽的上等食材配料/圖6.山胡椒具辛辣芳香味深受小吃業重用/圖7.做成香噴噴的馬告香腸

    栽培管理不斷進精 成為部落產業前鋒

        目前山胡椒的用途、成份逐漸受到外界重視,對於市場的需求性是有增無減,傳統的生產模式已不足以因應現在的供應需求,古金榮是部落生產山胡椒生產者之一。常接獲欲購種苗或食用果粒的消費者,為了突破現有的管理技術,因應市場需求,除了自己的經驗累積外,也經常參加農改場的山胡椒課程(圖8),增加專業技術及知識。

    圖8.參加行動部落教室
    ►圖8.參加行動部落教室

       課程當中與來自烏來的泰雅族講師相談甚歡,上完課後仍然保持連絡,還邀族人到台北烏來(圖9)觀摩山胡椒,講師更毫無保留地向遠道的嘉賓傳授栽培及加工技術,古金榮表示:「到農場與同業切磋,可以問到更深入的管理眉角,取經之旅比在室內上課更獲益良多!」。 此外,紅葉部落是東部生產山胡椒的主要產區,有一次宜蘭大學農學院原民教授(圖10)想要到部落觀摩,雙方教學相長,教授們也提供了許多的管理技術建議,讓古金榮及族人受益匪淺。

    圖9.帶領族人到烏來研習及參訪農場/圖10.宜蘭大學農學院原民教授到部落觀摩
    ►圖9.帶領族人到烏來研習及參訪農場/圖10.宜蘭大學農學院原民教授到部落觀摩

    開發加工產品  讓產業升級

        古金榮是紅葉部落第一個開發山胡椒精油產品的族人。問到古金榮為何要研發山胡椒產品,他講的很簡單:「產業要升級,產品更要提升附加價值」。紅葉部落都是賣處理好的生果給顧客,並論斤論兩賣,缺點是價格拉高有限,雖然可以放在冰箱保鮮,但是仍然有保存期限,而且產品經常出入冰箱,溫度變化驟變,提高變質的風險。

    圖11.添購蒸餾設備
    ►圖11.添購蒸餾設備

        為了研發山胡椒天然日常用品,除了向外面拜師學藝外,相關設備必須到位,因此花錢添購了蒸餾設備(圖11),目前產品有山胡椒防蚊液、山胡椒香精(圖12),未來還要開發山胡椒相關保養產品,如化粧品,古金榮表示:「現在經營已朝向創新局面,顛覆傳統模式,也踏出部落的第一步,也希望自己的拋磚引玉,引來族人勇於嘗試新的經營方式。」

    圖12.古金榮目前研發山胡椒香精產品
    ►圖12.古金榮目前研發山胡椒香精產品

    悟出移苗小訣竅  存活成功率高

        紅葉的山胡椒產業遠超過於其他東部鄉鎮,規模之大可以說是東部山胡椒的故鄉,又會因為不同地區的環境,造就山胡椒不同的特殊香味成份。尤其是山胡椒有地域性,很難在其他地方看到經燒墾後成群的山胡椒生長,如果有看到其他地方有種植山胡椒,有可能是向古金榮購買的苗。古金榮培育苗的技術一流,移植存活率相當高,山上自然生長的山胡椒,大多會長的很密集,若未經疏苗,影響未來生長的空間。

    圖13.成功移植到黑色盆/圖14.挖苗時一定要連根帶土
    ►圖13.成功移植到黑色盆/圖14.挖苗時一定要連根帶土

        古金榮認為拔除疏苗很可惜,必須要犧牲不少竹林才能換取,因此嘗試了移植種植,但是存活成功率不高。經過數次失敗後,由於自己勇於嘗試及與其他農友交流,才悟出小訣竅,成功移植到黑色盆子(圖13)。古金榮表示:「挖苗時一定要連根帶土(圖14),也絕不可以傷到支根,更重要的關鍵,根部會附著一粒粒的根組織(圖15),千萬勿弄掉,否則影響移植後的存活!」。存活成功率提升,不少顧客向他購買小苗(圖16),打開另一項財源。

    圖15.根部會附著一粒粒的根組織/圖16.不少顧客向古公榮購幼苗
    ►圖15.根部會附著一粒粒的根組織/圖16.不少顧客向古公榮購幼苗

    克服產業困境  與外界合作

        古金榮表示:「栽培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始的燒墾竹林,山林哪有那麼多的竹林可燒,以後箭竹筍會越來越少了!」。目前種苗的來源仍然取自經燒墾竹林的田野(圖17),這樣的方式存在許多缺點,不僅不符合現代環保觀念,也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未來也難以經濟規模生產,因此想要突破困境,朝向人工培苗方向發展。

    圖17.種苗來源取自經燒墾竹林的田野
    ►圖17.種苗來源取自經燒墾竹林的田野

        外界單位有許多原鄉農產業輔導計畫,想要尋找在產業極需扶持的部落,知悉紅葉部落的產業困境,輔導單位很快就與古金榮連繫。古金榮表示:「近年來農改場(圖18)也很積極投入試驗在部落,嘗試進行人工培育,我也提供種苗配合進行試驗,另外工研院(圖19)近來也想要協助部落山胡椒升級,開發產品、包裝及行銷推廣」,古金榮與外界合作交流,為低迷的產業終露出曙光。

    圖18.農改場積極下鄉關心產業困境/圖19.工研院人員到現場視察
    ►圖18.農改場積極下鄉關心產業困境/圖19.工研院人員到現場視察

    成立產銷班  積極尋找資源

        古金榮最想要做的事之一是成立產銷班,以前單打獨鬥時,很難向公部門或輔導單位申請到資源,而且其它族人也是碰到相同情況。看到平地農民有加入產銷班,經與農民聊聊,發現數十位班員的力量不容小覷,無論是輔導單位的補助或是與通路議價,都有得到很好的回應。

       團隊帶來的效益是雙贏局面,讓組織運作更加順利外,個人的經營利潤也提升不少,如果產業起飛時能夠有資源協助,步伐可以較為穩健。古金榮要把部落產業做大,必須要成立產銷班,近來積極邀請族人開會(圖20),共商成立產銷班組織及未來山胡椒產業發展方向,希望把大家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向外爭取資源,同時利益可以一起分享,期許大家不分你我,共同為部落特色產業出力。

    圖20.古金榮積極邀請族人開會
    ►圖20.古金榮積極邀請族人開會

    朝向結合部落生態旅遊目標前進

        目前山胡椒產業在一級方面,古金榮與相關單位通力合作,積極突破難關,相信不久將來,可以走出種苗生產困境,朝向專業經營及穩定供應新里程碑;二級方面,古金榮更是不餘遺力,近年來經營思維不斷創新,勇於嘗試新的觀念及作法,是部落近年來第一位添購設備,研發山胡椒相關精油的族人,打破了部落一直保持一級生產的模式。

        古金榮曾經帶過遊客導覽部落(圖21),有了帶團經驗及信心,接著要邁向三級體驗的模式,開發具有五感體驗元素的山胡椒體驗行程,從靜態可以認識山胡椒的植株及花果模様、部落文化連結故事,一直到動態採收、精油製作,甚至料理製作與品嚐,多元又富寓教於樂行程,相信可以讓遊客留下對山胡椒深刻的印象。未來還可以結合在地的生態、文化、溫泉、生態等資源,以山胡椒為主軸,向外擴散認識紅葉部落的美。

    圖21.古金榮帶過遊客導覽部落
    ►圖21.古金榮帶過遊客導覽部落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 無人機飛手 投入部落農產業 -太魯閣族周勇義(族名:YuBi)
    無人機飛手 投入部落農產業 -太魯閣族周勇義(族名:YuBi)

        近鋰魚潭附近文蘭(德姆南)部落(圖1),在台9丙路旁,有一個由無人機飛手周勇義(族名:YuBi)(圖2)經營的農園,是太魯閣族部落裡種植種類多元的農場,四季都能採收不同的作物。除了做為退休後生活的目標,開創人生的新里程碑,也不忘為部落產業盡一份心力,維繫祖先留給子孫的土地命脈及文化。

    圖1.德姆南部落/圖2.周勇義(族名:YuBi)
    ►圖1.德姆南部落/圖2.周勇義(族名:YuBi)

    家鄉土地連結從農契機

        父母親考量年紀逐漸年邁,已無體力耕種,近年已把農地分給孩子,希望延續上一代傳統農耕文化,活絡土地生機。周勇義是長子,退休前長年在北部從事消防工作(圖3),只有在休假或部落重要慶典時才返鄉,每次回部落時,農地宛如是心靈的避風港,回憶起以前父母親給孩子的諄諄教誨及祖先留下的生態智慧,父母親時常告誡孩子說:「土地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生命來源!」,因此心中開始醞釀返鄉從農想法。

    圖3.退休前從事消防工作
    ►圖3.退休前從事消防工作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農園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周勇義的農園是一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農場。時間拉到屆退前的日子,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親,他如願申請調到自己的故鄉,除了可以就近關心老人家的健康,接近農地的時間也多了,農園位於台9丙線路旁,交通非常方便,常利用假日在農園工作。農園目前放置貨櫃屋(圖4),以及種植各式各樣的農作物(圖5)。尤其是農作物多到可以在一年四季吃到不同種類的水果、蔬菜及特用等作物,只要走進農園,似乎像是部落設置的植物園。

    圖4.貨櫃屋為放置農機具及無人機/圖5.農園的農作物
    ►圖4.貨櫃屋為放置農機具及無人機/圖5.農園的農作物

    多元求知管道 知識一次到位

        所謂:「隔行如隔山」,農校農業機械科畢業的周勇義,善於對農機具的操作及簡易檢修(圖6),雖然小時候也跟著祖父母到田裡幫忙,但是說到專業種植,就比專業農夫或本科系畢業者差一截。為了要提升自己的耕種技術,部落族人及父母親是啟蒙老師,他們毫無保留地教授,周勇義也是認真的吸收,一邊學習一邊實地耕種,把自己的農園當成是實驗場。因此,開始對農作物栽培技術及經營管理有了頭緒。農業知識不滿於現狀,公所(圖7)及農會有相關課程會積極參加,最近疫情無法參加實體課程,改為參加線上農業課程(圖8),求知管道多元。

    圖6.善於農機具檢修/圖7.參加公所的課程/圖8.參加線上農業課程
    ►圖6.善於農機具檢修/圖7.參加公所的課程/圖8.參加線上農業課程

    熱衷無人機 投入農業應用

        無人機近年來在台灣逐漸風行,因緣際會下周勇義接觸到了搖控模型機,就開始熱衷於無人機(圖9)。一開始只是純粹愉樂,與好友約在空曠的場地,享受自由遨翔的感覺,從小型的無人機開始玩起,由於越玩越有興趣,重量級數也逐漸往上提升,玩到大型的直升機,甚至還會自行拆解再重組、設定及調整,投資了不少資金在模型機的嗜好。一直到接觸農業,才又思索如何把無人機運用在農業,同時表弟也剛接觸無人載具,故又轉向飛農用無人機。目前無人機除了工作之餘做為愉樂外,也已結合了農業應用,包含擔任農用無人機課程講師(圖10)、協助農民噴藥、空拍農地及公部門測量土地面積與3D建模等多用途工作。

    圖9.熱衷於無人機/圖10.擔任農用無人機課程講師
    ►圖9.熱衷於無人機/圖10.擔任農用無人機課程講師

    另一半協助  從農更順遂

        周勇義的另一半是客家人,跟隨著丈夫回到部落,丈夫退休後也跟著從農,一起拿起鋤頭,在祖先留下來的土地上耕耘。兩人同心同力,各司其職,周勇義負責吃力的工作,包含翻田、果樹種植、噴藥、農機修護等;老婆(圖11)則負責較輕鬆的工作,蔬菜種植、拔草、銷售等,兩人也有共同的工作,如採收、包裝等,雖然各自有負責工作,但是農忙的時候,還是會相互支援,可以看出夫妻兩有十足的默契,共同打造美麗的農園。周勇義靦腆的表示:「感謝老婆跟著我一起種田,有她的幫忙,從農變得輕鬆多了!」。

    圖11.YuBi的老婆在認真除草
    ►圖11.YuBi的老婆在認真除草

    解決部落人力問題  活化農場農機具

        由於原鄉工作機會少,大多年輕人多往都市發展,因此部落人力缺乏,而且農地也都位於交通不便的位置,不利於大型農機具進入,尤其農機具不是每位族人都有能力購買,因此周勇義看到這種情況,就起身協助族人翻地及作畦(圖12)。早年購買的中耕機,主要是用在自己的田地,使用的效率不高,自從看到部落有耕地的需求,就主動為族人服務,除了酌收工資,能解決部落人力問題才是自己的目的,為缺乏人力及資金購置農機的族人,順利種植農作物,讓生活得以維繫。

    圖12.協助族人翻地及作畦
    ►圖12.協助族人翻地及作畦

    加工想法 也跟著精進

        剛開始周勇義都是以一級生產為主,主要採收生鮮的農作物來販賣、分享親友及自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農作物做成簡易的加工產品。或許是從農的時間久了,經驗及知識也日漸增加,才知道農作物也可以做成加工品,提供風味轉變及減輕銷售壓力。有了加工的想法之後,並且和老婆共同討論加工事宜。老婆是客家人,擁有客家人的好手藝,首先想到自家的桂竹筍可以做成客家人的美食筍乾(圖13),農園的第一個加工產品就此誕生。

    圖13.農園的加工產品-筍乾
    ►圖13.農園的加工產品-筍乾

        此後,為了增加農園的加工項目,也考量附近農友也有相關的後製設備,農園增添了未來可以做成加工的農作物,因此引進了咖啡(圖14)、印加果(圖15)、洛神花(圖16)等。周勇義自信表示:「咖啡可以做成提神的時尚飲品,印加果做成營養豐富的印加果油,洛神花則是做成洛神蜜餞或果醬」。

    圖14.引進咖啡苗/圖15.開發印加果油/圖16.栽培洛神花未來要做相關加工品
    ►圖14.引進咖啡苗/圖15.開發印加果油/圖16.栽培洛神花未來要做相關加工品

    組織族人未來成立產銷班

        做為消防隊員,深刻了解團結力量大,依靠消防隊各成員的通力合作,才能及時撲滅無情的火災,阻止人員及錢財的損失。周勇義了解到目前產銷班是政府積極輔導的對象,為了配合政策導向,以及族人權益,成立產銷班是勢在必行。從農後,也要積極成立組織,與志同道合的族人成立產銷班組織,雖然還未達成目標,但是已有族人認同這個想法,第一步已成功跨出去,周勇義未來不會放棄這個目標,積極鼓勵族人加入。

     

    朝向綜合型農場  創造部落工作機會

        周勇義的表弟,在部落開設知名的民宿,遊客絡繹不絕,有時會請表哥來為顧客協助導覽民宿及週邊的環境(圖17),讓他培養了在遊客面前自信的導覽,也開啟未來在部落及農園導覽點子,促發未來朝向結合休閒體驗,成為綜合型農場的創新經營模式思維。農園附近的另一塊農地,目前主要是種植山蘇、桂竹等,未來則是做為養雞及種植咖啡基地,成為提供農園原料的衛星農場,讓親友、消費者可以在農園一起分享,享受田園美好的時光。

    圖17.為顧客導覽部落週邊的環境
    ►圖17.為顧客導覽部落週邊的環境

        周勇義表示:「準備要在農園的貨櫃屋旁蓋鐵皮屋,然後再設置烤披薩的爐俱,做為遊客休憩的場所,也希望族人可以成為合作的農場,並創造工作機會,共同為部落產業盡一份心力!」。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共44筆資料,第2 / 3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