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力亮點


首頁 > 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 > 原力亮點
  • 找回原住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 典藏與復育雙管齊下
    找回原住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 典藏與復育雙管齊下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找回原住民傳統農耕智慧,維持農業的多樣性與永續性,並協助振興原鄉農產業,在農業部的「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支持下,進入原鄉部落盤點與紀錄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完成建立數位典藏網站,將記錄到的原住民傳統智慧以數位化的方式妥善保存及透過網路展示,更收集原鄉作物種原送入種原庫保存,同時於保種圃繁殖,讓原民傳統農耕智慧生生不息。

     

        花蓮區農改場繼前年與多羅滿公司合作踏查秀林鄉大同大禮部落、花蓮市撒固兒部落、光復鄉砂荖部落、瑞穗鄉奇美部落、卓溪鄉卓清部落等5處,盤點記錄了當地傳統作物種植、採集、利用與文化等,為妥善保存與推廣這些寶貴的資料,花蓮區農改場去年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利用該中心的開放博物館平台,建立了「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數位典藏」網站。將前年所紀錄到的照片及知識等資料,上傳於數位典藏平台,建置這5 處部落的子網頁,已完成120筆資料典藏,例如,卓清部落耆老發現古老的耕地長出遺失多年的散穗高粱,又如硬質玉米、油芒、小米等雜糧以及黃藤、西洋菜、鵲豆等多種野菜等原民作物的傳統農事管理與飲食文化。也利用花蓮市撒固兒部落的素材,製作了「河海的子孫」的線上展覽,把素材串聯成有意義的故事,從由來的傳說、傳統的生活、獨特的料理及族群的變遷,讓大家更認識撒奇萊雅族。

    花蓮區農改場將「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數位典藏」網站連結建立於官網首頁,歡迎大眾踴躍點選參閱 
    花蓮區農改場將「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數位典藏」網站連結建立於官網首頁,歡迎大眾踴躍點選參閱

        除了花蓮區農改場外,臺東區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亦同時加入此數位典藏的行列,將各自盤點轄區內部落的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上傳於此數位典藏平台,目前「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數位典藏」網站https://harvestwisdom.openmuseum.tw/harvestwisdom已建置了花蓮、台東及高雄等處,共13個部落典藏網頁。在農業部的找回原力綱要計畫支持下,將持續新增、維護部落典藏資料及辦理數位策展,將部落無形的知識寶藏,用有形的方式保留下來,帶領大眾從農耕與飲食,看見原鄉蘊藏的深遠智慧!


    花蓮區、臺東區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共同建立「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數位典藏」網站

        近年花蓮區農改場也陸續出版部落藏寶盒一系列叢書,及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專刊,期望經由書籍及典藏網站,把部落傳統智慧的種子撒播到各個角落慢慢發芽。與此同時,花蓮區農改場也將部落踏查收集到的各種傳統作物種子,例如:小米、陸稻、高粱、油芒、黑芸豆、花豆等,送入該場的種原庫保存,此外,也於該場內進行繁殖、觀察與試驗,並嘗試以科學方法找出傳統農耕知識的原理,例如:小米、紅藜及玉米等作物共耕防鳥的傳統農耕方法,期望透過復育部落種原與農耕知識,讓大家看見原民傳統智慧的光。

      
    ♦花蓮區農改場將各部落踏查收集到的各種傳統作物種子,進行保種與復育/♦花蓮區農改場陸續出版部落藏寶盒一系列叢書,及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專刊,這些專刊已在官網開放線上瀏覽及下載

     
    ♦花蓮場於田間測試小米、紅藜及玉米等作物共耕防鳥的傳統農耕方法/♦花蓮場於溫室進行部落種子的育苗

  • 「找回原力」  以農業科技翻轉原鄉經濟
    「找回原力」 以農業科技翻轉原鄉經濟

      農業部為復振原鄉產業,於111年起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由本部所屬11個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導入農業科技能量,以解決部落長期農業發展瓶頸。這兩年來已輔導了40個原住民地區、52個部落,以農業科技為在地產業提供科學解決方案,透過部落行動學堂培訓原鄉農業技術人才,支持原鄉特色產業發展,以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

    實地踏查,訪談族人,盤點與紀錄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利用典藏之素材,進行主題策展,促進傳播
    實地踏查,訪談族人,盤點與紀錄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利用典藏之素材,進行主題策展,促進傳播

    部落黑米及黑小米栽培技術優化,解決茂林區7月「黑米祭」與11月舉行「豐收祭」黑米及黑小米不敷祭典使用問題
    部落黑米及黑小米栽培技術優化,解決茂林區7月「黑米祭」與11月舉行「豐收祭」黑米及黑小米不敷祭典使用問題

      透過直接現地調查與訪談部落需求,從中瞭解到族人擔憂於部落產業發展、瀕臨式微的特色作物種原、逐漸面臨斷層的農耕飲食文化,以及原民特色作物栽培、病蟲害管理技術缺口等問題。並由保種、生產及加工等不同面向,以科學技術導入方式來協助解決問題,希望能為原鄉找到新出路。

    臺東場研發四行式連續紙穴盤電動移植機,解決傳統小米生產模式缺工問題花蓮場建立樹豆省工機械生產模式,讓原鄉特色作物也能經濟規模化生產
    臺東場研發四行式連續紙穴盤電動移植機,解決傳統小米生產模式缺工問題(左圖)\花蓮場建立樹豆省工機械生產模式,讓原鄉特色作物也能經濟規模化生產

      例如協助培育部落的原生小米、阿美族酒麴作物,以及復育了黑米祭中重要的種源「黑小米」。為了保留部落流失的文化,找出了藏在耆老記憶中的知識,除了以數位典藏保留,還進一步以科學方式驗證並重現部落傳統知識,並製作成書籍及食農教育教材,傳承給下一代;同時也以部落行動學堂的輔導能量,來建立農耕智慧網絡。

    高雄場研發臺灣油芒省工栽培、病蟲害綜合管理及採後調製加工利用技術,促進原鄉臺灣油芒產業化及加值應用
    高雄場研發臺灣油芒省工栽培、病蟲害綜合管理及採後調製加工利用技術,促進原鄉臺灣油芒產業化及加值應用
    臺東場建立卑南族養身植物繁殖與應用技術,並於部落教授繁殖技術、乾燥加工技術要點及體驗課程,開發部落旅遊體驗經濟
    臺東場建立卑南族養身植物繁殖與應用技術,並於部落教授繁殖技術、乾燥加工技術要點及體驗課程,開發部落旅遊體驗經濟

      此外,各試驗改良場所也極力投入農業科技期望能翻轉原鄉經濟,從前端的種苗繁殖技術研發、生產技術優化、建置IPM模式,一直到後端的導入省工機械,以及原民產品的加工加值等各個面向,也都投入了相當的研究。

      此一計畫推動兩年,部落已經出現轉變契機:失落的種苗重新找回來,因而保留下文化;技術及省工機械的導入,使得原民特色作物得以茁壯發展,隨之帶動了產業。

    花蓮場鑑定火蔥病蟲害,導入有機友善及IPM技術,預防病害及保留健康種原,助火蔥產業發展
    花蓮場鑑定火蔥病蟲害,導入有機友善及IPM技術,預防病害及保留健康種原,助火蔥產業發展
    全體大合照成果發表會由農業部次長杜文珍主持
    全體大合照(左圖)\成果發表會由農業部次長杜文珍主持

      為展示與交流綱要計畫成果,於112年11月20日在農業部5樓大禮堂舉辦成果交流展示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地方政府原民輔導單位共同來了解及指導計畫執行成果,以利加速將農業技術落地到部落及原鄉產業,並共同交流調整未來推動方向 。

    本場成果展示的火蔥,讓大家都印象深刻委員們對本場的研究都表示肯定
    本場成果展示的火蔥,讓大家都印象深刻(左圖)\委員們對本場的研究都表示肯定

    會中還有原民作物的DIY活動
    會中還有原民作物的DIY活動

  • 山胡椒繁殖技術開發 嘉惠部落產業發展
    山胡椒繁殖技術開發 嘉惠部落產業發展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利用物理方法搭配化學物質處理山胡椒種子,成功將山胡椒種子發芽率由10%提升至70%,可大量繁殖種苗。同時,花蓮農改場研究找出適合山胡椒生長的配方介質,使山胡椒可以離開山上產地於溫室育苗,以因應市場需求。目前甫通過農委會「山胡椒繁殖與栽培技術」技轉案審議,可立即技轉給業者生產山胡椒種苗,相當利於山胡椒產業的發展。

      5月是山胡椒開花的季節,花蓮縣萬榮鄉紅葉部落的山胡椒花傳來淡雅的香氣,且陸續結出綠色的果實,可以預期今年七、八月時將有豐盛的果實收成。花蓮農改場說明,山胡椒果實帶有檸檬、胡椒及松柏的香氣,屬於臺灣原生的特色香辛料植物。泰雅族將山胡椒稱為「馬告(Makauy)」,紅葉部落的太魯閣族則稱之為「瑪格麗Mqrig」。山胡椒的料理深受消費者喜愛,部落風味餐絕對少不了這一味。然而,紅葉部落的山胡椒產業存在種苗供應短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山胡椒定植2-3年後開始產出果實,結果3-5年後植株開始老化、結果量下降,農民即會進行更新種植。惟山胡椒種子在天然情況下僅有10%的發芽率,如農民有山胡椒的種植需求,大多使用燒墾的方式,砍伐箭竹或其他雜木林,整地過後再以火耕的方式處理,約一個月後即可發現野生的山胡椒實生苗。

    山胡椒雄花開花盛況山胡椒於初夏開始結果
    山胡椒雄花開花盛況(左圖)\山胡椒於初夏開始結果

      此種野採的方式,無法確定出苗率,且有破壞山林的疑慮。因此,花蓮農改場自民國107年開始,即與部落合作發展山胡椒種子催芽及育苗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證實,使用物理方法配合化學方式打破種子休眠,可將山胡椒種子發芽率由10%提升至70%,可大量繁殖種苗。同時,花蓮農改場研究找出適合山胡椒生長的配方介質,使山胡椒可以離開產地於溫室育苗,以因應市場需求及林地復育。

      花蓮農改場表示,除了作為香料使用,山胡椒的葉片、花、果實甚至樹皮皆可提煉精油,具有驅蚊防蟲、除臭防霉、抗菌等效果,可使用於化妝品產業甚至藥用,極有潛力開發各式各樣的商品。此次的研究成果「山胡椒繁殖與栽培技術」乃從前端栽培生產著手,穩定種苗供應、建立經濟栽培生產技術,同時提升生產品質,以利後續產業加工利用,讓臺灣的山胡椒產業發展像它的泰雅語「馬告」一樣「綿延繁衍,充滿生機」。歡迎有興趣技轉本技術的業者可於花蓮農改場網站下載相關文件申請 。

    花蓮農改場「山胡椒繁殖與栽培技術」完成研發,可穩定生產種苗
    花蓮農改場「山胡椒繁殖與栽培技術」完成研發,可穩定生產種苗

    栽培介質對山胡椒幼苗的生育影響相當顯著,右邊為使用花蓮農改場配方介質生育良好,左邊為對照組葉色淡綠且生長勢較差
    栽培介質對山胡椒幼苗的生育影響相當顯著,右邊為使用花蓮農改場配方介質生育良好,左邊為對照組葉色淡綠且生長勢較差

  • 向老祖宗借智慧  原民傳統農耕知識盤點與培力
    向老祖宗借智慧 原民傳統農耕知識盤點與培力

      花蓮全縣是原住民族地區,主要的族群包括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等。原住民族群擁有豐富的傳統農耕知識、生態管理經驗,有利於維持農業的多樣性與永續性,為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進入原鄉部落,盤點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作為提高糧食安全及因應氣候變遷的參考,並為保存與推廣原民傳統農耕智慧盡心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自去(111)年起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計畫,盤點原鄉傳統農耕及飲食文化即為工作項目之一。為引導部落族人分享傳統農耕知識、記憶與經驗,去年以秀林鄉富世部落、花蓮市撒固兒部落、光復鄉砂荖部落、瑞穗鄉奇美部落、卓溪鄉清水部落為主要調查地點,訪談部落耆老與農友,紀錄有關部落傳統作物種植、採集、應用、傳統食用方式與文化等資料。今年將持續在花蓮中南區其他原鄉部落進行調查盤點。

    專業團隊協力進行盤點,訪談部落耆老與農友
    專業團隊協力進行盤點,訪談部落耆老與農友

    撒固兒部落族人採集的paw(獨行菜)撒固兒部落族人採集的paw(獨行菜)
    撒固兒部落族人採集的paw(獨行菜)(左圖)\撒固兒部落族人採集的paw(獨行菜)

      去年度已完成小米、地瓜、芋頭、玉米、黃藤、獨行菜、香蕉、山胡椒、食茱萸 、蕗蕎、桂竹、箭竹、苧麻、陸稻、茅草、海金沙、芒草、鵲豆、西洋菜、黃麻、林投、箭竹苗、翼豆、八月豆、雞心辣椒、木鱉果、野莧、油芒、高粱等30項原民傳統植物之農耕知識、利用與飲食文化的相關紀錄,今年度將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利用開放博物館平台建置數位典藏網站,促進調查成果推廣與應用。

      為進一步推動原民農耕知識與經驗交流,籌辦盤點培力工作坊,邀請專家學者、部落族人及有志人士等共同參與,以解說、觀摩、採集踏查等方式,分享與記錄當地傳統農耕知識及飲食文化。以砂荖部落為例,於文健站辦理工作坊,邀請耆老分享早期鹽泉的採鹽與煮鹽的經驗,及文史工作者講述鹽泉生態、植物及鹽份由來,並實地踏查古道,採集黃藤心、山棕心、野菜與辨識傳統利用的植物等。

      砂荖部落耆老分享,早期上山到鹽泉採鹽,快則一日,當日取水下山後再煮鹽,慢則兩日,在古道附近搭建工寮,現地煮鹽。無論是搭建工寮,或是補充體力的食物,族人多是就地取材,展現了對植物利用的傳統智慧與技藝。此外,工作坊亦探討部落傳統藥草植物的種類與應用,並安排花改場農產加工研究人員,解說植物加工以及萃取蒸餾的不同方式,示範如何蒸餾植物以萃取精華,協助部落發想如何透過加工,建立部落特色產業。

    高山上的農耕工作坊,踏查大禮部落山胡椒的種植花改場農產加工研究人員,解說植物萃取蒸餾的方式
    高山上的農耕工作坊,踏查大禮部落山胡椒的種植(左圖)\花改場農產加工研究人員,解說植物萃取蒸餾的方式

      在拜訪部落過程中發現,相同的稱呼,不一定是指相同的植物,例如稱為paw(讀音為爆)的野菜,一般指的是細葉碎米薺,而在花蓮市撒固兒部落的野菜市集上的paw,長得不一樣,品嚐起來也有類似哇沙米的嗆辣味,經查證為獨行菜。撒固兒族人說這種paw是生長在靠近海邊的礫石灘上的沙土草地,當一陣陣冷風吹起,接近冬季時,一棵棵 paw 就會從沙土地上冒出。ina說:「我們吃的 paw 是生長在海邊的,只要一兩片葉子就夠嗆辣,跟阿美族吃的不一樣,他們吃的是生長在田邊的」。吃在地、吃當季,paw這種野菜不僅只是餐桌上的食物,還蘊含了族人對於季節與環境的智慧。

      隨著原鄉人口外流、在地耆老凋零,生活型態轉變,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逐漸消失,慶幸的是,各地部落正在努力尋回自己的傳統智慧與文化,花蓮區農改場在原鄉進行農業科研與技術輔導之外,亦盤點部落傳統農耕生產知識及飲食利用文化資料以建立資料庫,期能運用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與知識,以協助部落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

    記錄山棕的採集與利用記錄芒草花苞/毛筆菜的採集與食用方式
    記錄山棕的採集與利用(左圖)\記錄芒草花苞/毛筆菜的採集與食用方式

  • 花改場推IPM留好種,原鄉火蔥產量優
    花改場推IPM留好種,原鄉火蔥產量優

      火蔥的滋味,正如其名,吃進嘴裡時那火熱的痛快感,讓它成為原住民餐桌上獨特的佳餚。也由於它又嗆又辛辣,在部落族人的生活經驗中,一般認為吃火蔥比較不會感冒,近年來,由於防疫期間緣故,火蔥價格節節攀升,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然而,在月眉種植火蔥的農友卻開始發現,火蔥似乎沒有過去那麼好種了,有些田區植株出現葉部提早枯黃現象,嚴重影響產量。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改場),為協助部落農友解決火蔥葉枯問題,將這個國內缺乏相關資料的作物從頭調查起,找出病因,經過兩年的研究,花改場於112年1月11日於月眉部落陳志明農友田區辦理「火蔥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示範觀摩會」,現場交流互動踴躍,部落農友及與會貴賓都相當肯定成果。

    花蓮農改場杜麗華場長主持火蔥IPM觀摩會表示原民產業為該場核心價值農糧署東區分署余專員說明農委會對於原鄉農業的輔導措施
    花蓮農改場杜麗華場長主持火蔥IPM觀摩會表示原民產業為該場核心價值(左圖)\農糧署東區分署余專員說明農委會對於原鄉農業的輔導措施

      觀摩會由花改場杜麗華場長主持,表示火蔥是該場原民研究計劃「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中相當重要的亮點作物,該原民計劃著重在以農業科研力量來解決原鄉產業的關鍵困境,來協助部落農業提升。而農糧署東區分署余宣穎專員則說明農委會對於原鄉農業的輔導措施。壽豐鄉農會黃啟祥總幹事也到場支持,期望農會一起與該場共同努力讓產業再升級。花改場植保研究室主持人蔡依真副研究員向大家報告火蔥在國內欠缺相關資訊及核准用藥,經過該場診斷鑑定及投入研究,已記錄火蔥關鍵害物及為農友釐清造成葉枯之病因為炭疽病,並研發友善耕作適用之防治資材與應用技術,有助增產3成。此外,在病蟲害監測調查期間,也發現火蔥種球感染植物病毒比率高,可能造成植株弱化,故長遠來看,建立健康種苗為未來仍須努力的目標。

    壽豐鄉農會黃啟祥總幹事期望農會一起與該場共同努力讓產業再升級花改場植保研究室主持人蔡依真副研究員向大家報告火蔥IPM發表成果
    壽豐鄉農會黃啟祥總幹事期望農會一起與該場共同努力讓產業再升級(左圖)\花改場植保研究室主持人蔡依真副研究員向大家報告火蔥IPM發表成果

      根據花改場與大專院校共同合作試驗的初步成果,顯示火蔥具有抗發炎和良好的免疫調節效果,有潛力成為新興的機能性作物。而火蔥產業要如何繼續走下去,尚有賴農友管理技術的與時俱進,導入健康種苗思維,應用新資材或新技術,以提高自身在氣候變遷下的抗風險能力。在花改場與在地農會等輔導單位和部落農友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伴隨族人一起成長的故鄉的火蔥,未來能繼續蓬勃發展。若農民對該場推廣之技術細節及病蟲害防治方面有疑問,可洽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0或病蟲害防治服務專線03-8535915,將竭誠為民服務 。

    示範農戶陳志明跟大家分享管理心得示範農戶蘇光國跟大家分享管理心得
    示範農戶陳志明跟大家分享管理心得(左圖)\示範農戶蘇光國跟大家分享管理心得

    火蔥示範田田間觀摩與技術討論互動炭疽病造成火蔥葉斑,嚴重時導致葉部提早枯萎
    火蔥示範田田間觀摩與技術討論互動(左圖)\炭疽病造成火蔥葉斑,嚴重時導致葉部提早枯萎

    防治處理區(左)較不處理慣行區(右)增產3成,顯著提升農友收益
    防治處理區(左)較不處理慣行區(右)增產3成,顯著提升農友收益

  • 花蓮農改場攜手壽豐農會,陪伴月眉部落火蔥產業發展
    花蓮農改場攜手壽豐農會,陪伴月眉部落火蔥產業發展

          為了支持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農業部推動「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結合部落傳承的智慧,並投入科技研發,從保種、生產、加工到產銷等不同面向,期盼為原鄉找到新的發展可能。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改場)自110年開始研究原民部落的重要經濟作物-火蔥,協助當地阿美族人解決火蔥病蟲害問題,並與壽豐鄉農會共同進行產業佈局規劃。為深化科研成果落地部落的意義,於112年10月18日在月眉部落古新添農友田區辦理「原鄉作物火蔥健康種球返回月眉部落定植暨與壽豐鄉農會技術授權合作案簽約儀式」分享科研成果,部落頭目與族人一齊共襄盛舉。

    月眉部落火蔥定植儀式開場時花蓮農改場杜麗華場長表示花改場願做農民最堅強的後盾花改場楊大吉副場長對火蔥產業充滿展望
    月眉部落火蔥定植儀式開場時花蓮農改場杜麗華場長表示花改場願做農民最堅強的後盾(左圖)\花改場楊大吉副場長對火蔥產業充滿展望

        儀式開場時,花改場杜麗華場長表示,月眉部落種植火蔥早從日治時期即有栽培歷史,近年部落農民反映受劇烈天氣影響,火蔥管理出現問題,生產供不應求,需要建立相關農業技術加以應對;壽豐鄉農會黃總幹事說明,火蔥是壽豐鄉原民部落重要的特色農作物,壽豐農會將與花改場通力合作協助產業永續發展。花改場蔡依真副研究員在與部落報告近年研究進展時,提到該場走訪部落田區及田野調查的心得,以及火蔥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的試驗成效,並強調保種與定植健康種球的影響與必要性,以免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種原衰退,進而對產業造成深遠影響。

    壽豐鄉農會黃啟祥總幹事說明農會與花改場合作共同努力讓更多人知道月眉火蔥花改場蔡依真副研究員說明該場投入火蔥產業的研究與服務成果
    壽豐鄉農會黃啟祥總幹事說明農會與花改場合作共同努力讓更多人知道月眉火蔥(左圖)\花改場蔡依真副研究員說明該場投入火蔥產業的研究與服務成果

        在月眉部落,火蔥是具有特色意義的作物,是阿美族人家鄉的味道。在該場儀式活動最後,花改場除將精選的火蔥種球與阿美族人共同種於月眉部落田區,也讓族人們了解到:他們所種下的不只是一種可帶來經濟收入的農作物,更是需要珍惜與妥善保存的一種在地的原民文化資源。期待未來火蔥產業在花改場與壽豐鄉農會陪伴農友的攜手努力下,守護原鄉的文化傳承與激發農業發展新的展望 。

    部落族人肯定花蓮農改場與壽豐鄉農會單位共同等合作為產業付出本場與壽豐鄉農會進行技術授權簽約
    部落族人肯定花蓮農改場與壽豐鄉農會單位共同等合作為產業付出(左圖)\本場與壽豐鄉農會進行技術授權簽約

    部落農友活動參與踴躍
    部落農友活動參與踴躍

  •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

        注入農業的科研力量,來協助協助原鄉產業問題之餘,還同時保存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本場出版一系列原民作物叢書,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引領民眾進入原民的生活當中,也讓人看到農業研究單位的投入努力。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能量與勇氣之豆–樹豆

        樹豆的營養相當豐富,蛋白質含量尤其多,因此在不少族群的飲食文化中,都被認為是提供給勇敢獵人們,補充精力的必要食物,因此又「勇士豆」的稱號。

    全文點閱: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3732

    電子書版:https://gov.tw/5Z9

  •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雨中珍珠 –雨來菇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雨中珍珠 –雨來菇

        注入農業的科研力量,來協助協助原鄉產業問題之餘,還同時保存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本場出版一系列原民作物叢書,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引領民眾進入原民的生活當中,也讓人看到農業研究單位的投入努力。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雨中珍珠 –雨來菇

    很有個性的原民作物,是一份雨天限定的珍饈。原民親切的稱呼為「情人的眼淚」,非常名符其實的名稱,因為它真的像眼淚一樣晶瑩且珍貴。

    全文點閱: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3710

    電子書版: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ebook&id=112

  • 找回部落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知識-藥用及工藝篇
    找回部落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知識-藥用及工藝篇

        為盤點光復鄉太巴塱部落逐漸流失的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等知識,進行「植物貼布畫」系列工作坊,並透過那麼好牧師團隊的族語翻譯,引導部落的Ina與Akong回顧記憶中印象深刻之植物使用方式,有助於原民在地知識的保存、交流與傳承

    讓我們逐一探索深藏在耆老及部落共同生活記憶的知識:

    ♦孫蓮花記憶中的「苦瓜」

    ♦曾未妹記憶中的「九芎葉」

    ♦孫添財記憶中的「九芎」

    ♦楊阿金記憶中的「九芎及地瓜」

    ♦王秀英記憶中的「番石榴葉」

    ♦蔡德財記憶中的「茅草、甘蔗根及番石榴葉」

    ♦曾阿妹記憶中的「香蕉葉」

  •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豐富的饗宴 –siraw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豐富的饗宴 –siraw

        注入農業的科研力量,來協助協助原鄉產業問題之餘,還同時保存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本場出版一系列原民作物叢書,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引領民眾進入原民的生活當中,也讓人看到農業研究單位的投入努力。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豐富的饗宴 –siraw

    這種外人難以理解的獨特食物,其實本身有著一種濃厚的分享概念,與原民情感緊密連結。不敢吃沒關係,來了解一下,很有趣的。

    全文點閱: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3687

    電子書版: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ebook&id=111

  •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 –火蔥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 –火蔥

        注入農業的科研力量,來協助協助原鄉產業問題之餘,還同時保存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本場出版一系列原民作物叢書,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引領民眾進入原民的生活當中,也讓人看到農業研究單位的投入努力。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 –火蔥

    一入口,咀嚼3秒之後,野火燎原便在口中蔓延,這是完全沒有辜負「火」字的原民作物。目前只有花蓮壽豐鄉的月眉部落有大規模的種植,非常獨特且火辣直接的原民作物。

    全文點閱: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3686

    電子書版: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ebook&id=110

  • 找回部落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知識-食用篇
    找回部落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知識-食用篇

       為盤點光復鄉太巴塱部落逐漸流失的傳統農耕和飲食文化等知識,進行「植物貼布畫」系列工作坊,並透過那麼好牧師團隊的族語翻譯,引導部落的Ina與Akong回顧記憶中印象深刻之植物使用方式,有助於原民在地知識的保存、交流與傳承

    讓我們逐一探索深藏在耆老及部落共同生活記憶的知識:

    ♦林玉鳳記憶中的「地瓜」

    ♦陳玉英記憶中的「野菜」

    ♦黃華英記憶中的「酵母植物」

  •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山林黑珍珠 –山胡椒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山林黑珍珠 –山胡椒

        注入農業的科研力量,來協助協助原鄉產業問題之餘,還同時保存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本場出版一系列原民作物叢書,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引領民眾進入原民的生活當中,也讓人看到農業研究單位的投入努力。

     

     

    原民作物叢書系列:山林黑珍珠 –山胡椒

    有著強烈的性格,以及豐富的內在。山胡椒多層次的變化口感,非常令人難以忘懷。來了解一下這種超有個性的原民作物吧~

    全文點閱: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3685

    電子書版:https://www.h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ebook&id=109

  • 把不對的手變「對手」阿美族醃肉Siraw的參與式研究
    把不對的手變「對手」阿美族醃肉Siraw的參與式研究

        在沒有電力的年代,肉是珍貴的蛋白質來源,卻不易保存。原住民族中的泰雅族、阿美族、魯凱族等,都有利用醃漬長期保存肉類的技術,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是保存食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傳統飲食文化的一環。通常靠山的原住民會使用木材煙燻、靠海則使用鹽以保存打獵所得的肉類,而阿美族就是使用鹽巴醃漬肉類,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

     

        阿美族的醃肉稱為Siraw,是部落的特色飲食素材,而「不對的手」則是指無法成功醃漬食物的人。本場在族人的協助下以參與式研究的方式解析Siraw 加工的技術,建立保留原味且百分之百成功的肉品醃漬SOP。

    Siraw 的醃漬與具潛力的即食產品樣態
    ►不同配方及肉品部位的醃漬試驗

    研究的源起

        傳統的醃肉在操作時有兩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就食品安全的角度而言,肉品加工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肉毒桿菌中毒。在文化傳承面,「不對的手」是指無法成功醃漬(肉或其他醃漬食品)的人,甚至有時連別人醃漬的食品被摸過都會壞掉。基於確保食品安全以及把祖先的智慧以科學的角度詮釋,本場遂針對Siraw的醃漬過程由微生物學的角度進行探討。

     

    一把鹽的學問大

        由於研究同仁對傳統醃漬的程序不熟悉,因此特別商請阿美族的Tipus Panay(蘇秀蓮女士)進行示範操作。「這些份量的豬肉,用手抓一把鹽撒上去,塗抹均勻,每個地方都要抹到。兩三日之後把肉拿出來,再抓一把鹽,份量是第一次的兩倍,跟之前的操作一樣,弄好之後排到缸子裡,蓋起來放在涼爽的地方,三、四個禮拜就完成了。」秀蓮一邊嫻熟的抹鹽一邊講解,看起來很簡單,但可別小看這樣看似隨手一把的鹽,這可是成敗的關鍵!

    邀請Tipus Panay ( 蘇秀蓮) 示範Siraw 的醃漬
    ►邀請Tipus Panay ( 蘇秀蓮) 示範Siraw 的醃漬

        本場透過定量研究發現醃肉是乳酸菌醱酵,乳酸菌的來源是環境的天然菌叢。但因為肉品及器具甚至操作者的皮膚表面都有許多好的及壞的微生物,食鹽的份量如果下太多不利於乳酸菌的生長,食鹽的份量如果太少大腸桿菌等壞菌的生長太快不容易控制,因此食鹽的用量與施用時間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一次的食鹽用量建議為肉總重的4%,第二次下鹽的用量為肉重量的8%,兩次加起來總共是肉重量的12%,兩次下鹽的間隔約為36-48小時,當然也跟溫度有關係。如果手大一點或小一點,偏離了這個比例太多,就有可能導致雜菌生長過多,使醃肉失敗而被歸類為不對的手。

    醃漬過程中以測片檢測7 種微生物數目
    ►醃漬過程中以測片檢測7 種微生物數目

        至於肉毒桿菌風險的部分,因為Siraw配方的鹽度約為12%,遠大於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的食鹽濃度,但因為肉毒桿菌是絕對厭氧菌且生長速度不快,因此除非是第一次抹鹽之後放了很久才做第二次下鹽,或是食鹽塗抹不均勻,否則可以不用擔心肉毒桿菌中毒的問題。為了驗證推論,研究人員也特地把Siraw的成品送驗做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排除了肉毒桿菌存在的疑慮。

    Siraw 成品次世代基因定序的菌相分析結果,未檢出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屬微生物( 註: 肉毒桿菌學名為Clostridium
    ►Siraw 成品次世代基因定序的菌相分析結果,未檢出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屬微生物( 註: 肉毒桿菌學名為Clostridium

    Siraw 製程SOP 化,不對的手也能變好手

        在建立起基本的Siraw 製作SOP 後,秀蓮協助本場找來七位族人進行小規模試做,其中五人在依照SOP 流程醃漬後成功製作出美味的Siraw,但有兩位做出來的Siraw 風味仍舊不對。再重新做第二次時,分為戴手套與不戴手套等2 缸醃漬,結果戴上手套做的就對了。也就是說,有些人皮膚上的菌相可能真的與別人不同,而藉由戴手套來隔絕這些微生物,不對的手也能變成對的手。在部落驗證成功之後,也邀請了本場內不分族群的同仁擴大試做規模,確認醃漬Siraw 的SOP 其實是不分族群都適用的。

    在本場內擴大試做規模
    ►在本場內擴大試做規模

    透過原力學堂,將技術回歸於部落傳承

        在確立了百分百成功的Siraw製作SOP之後,本場透過「原力學堂」將技術回饋給部落,在7月13日至28日期間於光復太巴塱部落進行Siraw加工講習,原先有些擔心在炙熱的七月高溫裡會影響Siraw發酵導致失敗,但結果證實在高溫的天氣裡適時減少發酵時間,成功率依舊百分百! 30多位參與的學員不分男女老少,都成功醃製出Siraw。

    原力學堂Siraw醃漬課程在光復太巴塱部落開課(111.07.13-07.28)
    ►原力學堂Siraw醃漬課程在光復太巴塱部落開課(111.07.13-07.28)

        原本想吃Siraw要到市場去買,現在學員透過自己的手也能製作出來跟祖先一樣的飲食味道,部落飲食的文化的傳承又邁進了一步。

    原力學堂學員一起動手做Siraw
    ►原力學堂學員一起動手做Siraw

    結語

        Siraw是阿美族祖先不知道經過多少次的失敗才改良與演化出的肉品保存技藝,是先民智慧的結晶,雖然傳承自古早,卻完全符合科學的原理。本場很榮幸能透過科學化的解析闡釋並協助部落傳承祖先的技藝,讓「不對的手」變「對手」,也讓Siraw的美味安全繼續傳承下去。

    基本SOP 建立之後到部落進行小規模的試做-1 基本SOP 建立之後到部落進行小規模的試做
    ►基本SOP 建立之後到部落進行小規模的試做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邱淑媛副研究員兼課長

    陳怡茹研究助理

    邦查有機農場

    Tipus Panay ( 蘇秀蓮)

  • 火蔥病蟲害簡介與防治策略
    火蔥病蟲害簡介與防治策略

        火蔥 (Allium macrostemon) , 成熟時鱗莖呈圓球形為石蒜科 (Amaryllidaceae)、蔥屬(Allium) 植物,別名薤白、小火蔥、玻璃珠,農民普遍稱之為火蔥,可生食或與醃豬肉等一起食用,也可炒食、鹽漬或醋漬,味道類似洋蔥且有強烈風味,深受原住民喜愛。目前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阿美族部落有較大面積的栽培,鳳林鎮和光復鄉亦有少量種植,定植時期從8 月至10 月中下旬,主要產期為隔年1-2 月,會自行留種。近年此食材需求量大增,價格看漲,原民農友反映栽培過程遇到病害問題而影響產量。然而,目前國內外無火蔥栽培期間之病蟲害相關紀錄資料,因此,其病蟲害種類需要本場進行田間實地調查,以建立病蟲害發生情形基礎資料,再依據調查所得之資訊,盤點與篩選有潛力之防治技術或資材,包括生物防治、植物保護資材等等,以期整合可用之資材或技術,以建立火蔥病蟲害綜合管理(IPM) 模式,協助農友提升生產品質與推廣。

     

    火蔥常見病蟲害種類與防治策略

        農友種植火蔥,為露天栽培,多利用稻草覆蓋以防治雜草,同一田區或臨區常種植蕗蕎。在病蟲害方面,據本場田間初步調查,發現火蔥主要病蟲害包括炭疽病、蔥薊馬、蔥潛蠅與根蟎,偶有鱗翅目害蟲( 如:斜紋夜蛾)輕微危害;而若於溫室內進行栽培,則較容易有葉蟎、節蟎類發生。以下介紹本場於產區調查發現火蔥之病蟲害種類,另考量部落農友多傾向利用非化學農藥防治法,故本文先行建議此類防治措施。

    炭疽病造成葉部褐斑病癥
    ►炭疽病造成葉部褐斑病癥

    炭疽病

        炭疽病為真菌性病害,可感染火蔥葉片,葉片受感染後初期形成淡白色斑點,以後病斑逐漸變成褐色橢圓斑,感染嚴重時斑點癒合造成葉片提早老化乾枯。高濕環境下,其分生孢子可藉飛濺之雨水、氣流和機械傳播等方式傳播到健株上,尤其田區環境 通風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若火蔥進入蔥球肥大期,正值需要葉部提供養分之時,此時如葉片發病較重,則將阻礙蔥球肥大,進而影響產量。

    管理策略

    1. 避免密植,維持植株間良好通風。

    2. 合理化施肥,勿重施氮肥,以免葉片柔嫩易感病;可酌施有機質肥料增加植株抗性。

    3. 注重園區衛生,巡田時可清除嚴重罹病組織,減少田區感染源。

    4. 降雨前,可全株噴施中性化亞磷酸稀釋液1,000倍,7日一次,連續施用2-3次,以提高植物抗性及預防病害。

    農友將薊馬危害之食痕誤認為葉蟎危害
    ►農友將薊馬危害之食痕誤認為葉蟎危害

    蔥薊馬

        蔥薊馬,成蟲、若蟲均可危害,喜歡棲息於火蔥葉片捲折處或陽光 能直射的地方群聚危害,故初期發生時不易察覺,若遇乾燥氣候合適溫度、或環境通風不良時,容易在田間快速累積族群而錯失防治黃金時期。成蟲會產卵埋於葉肉內,被薊馬銼吸的蔥表皮呈白斑細條紋,發生嚴重時葉片呈現灰白皺縮枯萎,對產量及品質影響甚大。以口器銼食火蔥葉片表皮,使被害葉部呈白色斑點細紋狀,發生嚴重時造成葉片皺縮及提早枯萎。

    管理策略

    1. 可配合輪作、淹水、清園等方式減少薊馬發生。

    2. 利用目視法或設置黃色或藍色黏紙進行蟲口密度監測。

    3. 建議施用苦楝油等油劑或脂肪酸鹽類,施用時需注意盡量噴施仔細,將藥液噴到蟲體活動部位上,要噴到蟲體方有防治效果,或可適度添加展著劑。有文獻指出苦楝萃取物可造成昆蟲後代蟲口數量減少並降低成蟲產卵偏好及卵孵化率。

    潛蠅為害食痕為白色細長斑,嚴重時造成植株生長不良 蔥潛蠅母蟲產卵的痕跡為白色圓點狀
    ►潛蠅為害食痕為白色細長斑,嚴重時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左圖)/蔥潛蠅母蟲產卵的痕跡為白色圓點狀

    蔥潛蠅

        蔥潛蠅,其母蟲會產卵於蔥管內壁或組織,產卵的痕跡為白點狀,幼蟲孵化後潛入葉肉危害,食痕為白色條狀或曲線形,老熟幼蟲於土中化蛹。嚴重危害時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影響產量。

    管理策略

    1. 整地前宜浸水一日,可殺死土壤中的蛹。

    2. 注意田間衛生,清除田間雜草及嚴重受害葉片。

    3. 成蟲偏好黃色,可將黃色黏板設於生長點上方約10-50公分處進行誘殺,降低族群密

    4. 施用植物保護資材:種球長出葉片後即可被害,發生時可噴施苦楝油防治。

    根蟎可能造成田間缺株情形
    ►根蟎可能造成田間缺株情形

    根蟎類

        根蟎為半透明乳白色小型蜘蛛,性喜潮溼環境,寄主範圍廣泛,包括石蒜科、茄科、十字花科與天南星科等作物。可危害根、球根、根莖、塊莖、鱗莖與球莖等地下部位,根蟎會造成根系損壞,使水分養分輸導受阻,而影響地上部發育,植株生長勢衰弱,另取食時也會造成植物產生傷口,容易被其他微生物入侵而造成腐敗。若在火蔥蔥球剛定植時危害,嚴重時可能造成缺株。

     

    管理策略

    1. 盡量避免種植先前曾有根蟎危害紀錄的田區,或進行休耕。由於根蟎即使在無寄主作物的情況下,也可取食腐爛有機質,故休耕期間勿使用大量有機質肥料,並仍需注意雜草管理。

    2. 整地前先執行深耕曝曬田土,以降低根蟎族群。

    3. 定植後如發現根蟎為害,須控制田間水分,不宜過濕;若雨後田區積水,應盡速排水。

    4. 由於根蟎不喜乾燥環境,建議農友採收火蔥後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保存。

    可在火蔥田區植株上方懸掛黃色黏紙進行蟲口監測
    ►可在火蔥田區植株上方懸掛黃色黏紙進行蟲口監測

    結語

        在本場開始田間病蟲害調查工作前,曾先行訪談火蔥農友對病蟲害的認識,發現絕大多數人不清楚病蟲害種類,也不確定是否該採取或處理何種防治措施,或習慣仰賴當地農藥行建議處理。有的農友表示火蔥白粉病發生嚴重,有的則說葉蟎危害需防治;然而,當本場實際持續投入調查後,發現農友曾以為的病蟲害問題,實際上係因對植體受害徵狀不了解而誤判。原民農友在栽培火蔥時,有些人採粗放管理,也有人施肥用藥較為用心,但大家共同性的反映都是:火蔥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作物。熟悉的是,從小到大都有接觸、知道怎麼種,是部落族人記憶中家鄉的味道;然而,對於火蔥這個作物可能面臨的病蟲害有哪些和可以如何管理都沒有清楚概念,也找不到相關資訊,一般種下去後,就各憑本事或看天等收成;一旦遇到沒有理想產量時,就當作可能當年天氣因素影響,也不知以後可如何改進。自從本場植保人員定期前往火蔥田區進行調查後,部落農友對於本場的觀察結果都相當好奇,三不五時也會跑來互相討論交流,實地認識自己田區發生的病蟲害,顯見農友對於火蔥這個原民特色作物都有很深的感情和期盼。未來本場也會持續針對火蔥進行更多研究,讓大家更認識這個作物,讓部落記憶中的味道可以持續傳承下去。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蔡依真副研究員

    李元植物醫生

    陳思聿研究助理

    顏政昌助理研究員

    潘光琦研究助理

  • 樹豆栽培與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引種樹豆簡介
    樹豆栽培與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引種樹豆簡介

        樹豆(Cajanus cajan(L.) Millsp.),又名木豆、柳豆、埔姜豆,印度為其原生地,亦是全世界主要產區,約占70%的生產面積,其次為非洲。在臺灣,桃園新竹山區、南投、高雄、屏東、花蓮都有零星種植,以台東栽培面積約80公頃最多,在花蓮種植面積約為10至20公頃,主要分布新城鄉、秀林鄉、壽豐鄉。國內各地區種植戶常自行留種,形成不同表現多樣性,例如種子外觀常見黑、紅、褐、淺黃或白色等多種顏色。賽德克族原住民有小矮人生活在樹豆下的古老傳說、布農族有小矮人教導族人種植樹豆的傳說,花蓮原住民也有食用樹豆料理的傳統,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Fata'an)部落,在阿美族族語中即為樹豆的意思,顯示樹豆在臺灣已有長久栽培歷史,曾經在部落中生生不息,以原住民為主要栽培族群,客家族群也有種植及烹調食用紀錄。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樹豆栽培尚無像水稻、果樹、蔬菜等具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模式,而是略粗放的栽培管理,也較少施肥。

    發育中的樹豆豆莢
    ►發育中的樹豆豆莢

        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semi-arid tropics, ICRISAT)是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下的研究機構,總部位於印度海德拉巴,佔地1,400公頃,以研發半乾旱地區栽培技術為主要任務,包含開發適合品種、水份管理模式及基因解序及分子標誌開發等,目前有六項主力研究作物,包含鷹嘴豆、樹豆、花生、高粱、小米及珍珠粟。經本場前輩同仁積極努力與該機構多次溝通,成功自該機構引進7個樹豆種原,分別具有早生及光週不敏感等優良特性。本場後續將評估引種樹豆試種後的表現,篩選合適的品種投入樹豆育種行列,期待能為臺灣樹豆栽培打開嶄新的一頁。

     

    樹豆栽培模式

        在花蓮常見的慣行栽培模式,是將樹豆以直播或育苗(播種後約1-2週可移植)的方式,在每年3-4月春季期間定植於田間,最早約於同年10月中下旬出現花芽,有些則要11月下旬才可見花芽,約在隔年1-2月之間採收,植株從播種至採收,於田間約需8-10個月,栽培時間甚長。樹豆盛花期大約2-4週,但由於無限生長的特性,開花期間花序末端會不斷生長出新的花芽,最終會形成花蕾、花、綠莢、成熟莢多代同堂、共同存在的狀況,並在接近成熟期時呈現些微落葉性。樹豆植株不耐淹水,慣行栽培模式在生長期間容易遭逢梅雨、颱風等災害影響收成,同時枝條也較軟脆不抗風,常需立支柱避免植株傾倒,額外增加相關人力成本,且易受萎凋病侵襲死亡而使田間缺株,故此種栽培方式雖粗放且管理容易,但一年一收的模式及栽培過程的風險非常高。

    樹豆人力採收
    ►樹豆人力採收

    樹豆常見品種、採收與栽培現況與改善方向

        目前各地方常見的樹豆主要是自行留種的地方品種,而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為提供農友高產、成熟期較為一致的樹豆進行栽培,推出樹豆`台東1號´、 `台東2號´及`台東3號´,是目前在國內經育種選拔之品種。

     

        一般認為樹豆屬於短日照植物,需有較短的日照時數才能誘導其開花,因此樹豆在臺灣約於年底開花,至隔年春季為採收期,通常在開花末期漸漸落葉時,以人力分次摘取成熟莢,或是以全株砍伐的方式採收樹豆成熟莢,在成熟期的樹豆主幹通常已木質化,農民常需以輔以電鋸採收,再加上株高株幅通常大於兩公尺,故採收的時間和人力耗費相當高。另外,因為樹豆的常異交特性,長年下來容易使品種混雜,導致成熟期不一,需分多次採收,人力成本更是高昂。以傳統採收為例,一分地種植行株距2公尺×2公尺,約有200株,一日8小時以4名人力進行採收工作(僅含鋸斷枝條、田間簡易包裝搬運等,不包含後續田間整理、烘乾、去殼脫莢、種子採後處理調製及選別包裝等),約需要3-5日。若在花蓮栽培,採收期較容易遇到雨水,此時則必須搶收或延後採收時間,潮溼的天氣可能導致豆莢或豆子本身發霉,若延後採收,樹豆則容易因過熟而裂莢,造成損失,搶收則需要大量的人力調配,在缺乏農業人力的情況下有其困難性。

    樹豆遭遇颱風淹水後死亡(110年圓規颱風)
    ►樹豆遭遇颱風淹水後死亡(110年圓規颱風)

        綜上所述,人力仍是目前樹豆採收受限的一大主因。如何透過樹豆栽培模式及品種的改善來解決產業的困境、促進產業發展,是本場未來努力的重點方向。

    依上述情況,樹豆在花蓮的發展應改進以下情況:

    1.栽培期太長,田間利用率低。

    2.生長期間長,且生長期適逢梅雨季及颱風季易受災。

    3.同植株豆莢成熟度時常不一,需以人力採收,效率低而成本高。

    4.缺乏早熟品種,成熟期植株高大難以機械化。

     

    引種樹豆於本場栽培初探

        考量前述樹豆栽培困境及人力成本高昂的情況,本場希望以早熟、較低矮且不具備光敏感性的樹豆為育種目標,自印度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引入早生品種ICPL87、ICPL88039、ICPL88034、ICPL151、ICPL85010;光週不敏感品種ICPL11255及毛豆用品種ICPL87091共計7種。期望可作為優良親本,改善國內樹豆品種栽培之困境。

    自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引種樹豆於本場試驗田間生長情形
    ►自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引種樹豆於本場試驗田間生長情形

        在各品種之間,株高差異甚大,最矮的是ICPL11255,成熟時平均株高為119公分,最高則為ICPL88034,平均231公分,與對照品種`台東3號´成熟株高171公分比較呈顯著差異。但在開花日數和成熟日數方面,所有引種品種均較台東3號更早開花成熟,最早的是ICPL11255,從播種到採收約160日,且其株高亦較矮小,相對能減少採收上之負擔。除此之外,各品種的主莖直徑和每莢粒數均小於`台東3號´,顯示植株的莖較細,若作為機械化採收之目標可行性較高,但可能因每莢粒數少,雖然分枝數高於對照品種,各品種單株的平均產量仍較`台東3號´更低,然而早生的特性仍有助於田間土地利用率增加。

     

        一般蝶型花亞科的作物為自交作物,但樹豆在多項文獻被認為可能有超過10%的天然雜交率,過往有些文獻亦指出可能高達30%。因此,本年度第一次試種之結果尚不能完全確認各品種之特性,後續將規劃重複試種並擴增族群數量,以利確認其性狀表現,再調整後續研究方向。希望藉由本場對樹豆的研究與推廣,能讓全國民眾一窺樹豆背後的飲食與文化特色,一同和我們體會樹豆的魅力。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詹凱竣助理研究員

    蔡秉芸助理研究員

     

  • 堅持傳承信念 二代啟動未來 -太魯閣族劉文光班長傳承
    堅持傳承信念 二代啟動未來 -太魯閣族劉文光班長傳承

        12年前已經從鐵路局退休的劉文光(族名:Buys Makat),現年67歲的年齡應該是在家含飴弄孫或是與老伴遊山玩水,但是依然閒不下來,目前仍然在佳民部落奮鬥,為何如此努力?

        不蠻大家說是薪火相傳的問題,希望身體還能勞動時,把技術、設備逐漸傳授給下一代,不然之前的成果就會在這一代劃下句點;之前投資設備可能變成了蚊子設備,技術則就失傳。因此,心中湧出承襲後代的想法,讓家族事業傳承下去,部落產業也能夠永續發展。

    佳民部落
    佳民部落

    從小就對農業有興趣

        時間往前倒退4、50年間,正是67歲的劉文光讀國中及高中的年代。父親當警察,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兼農民。雖然父親白天要職勤,但是一到休假就變成拿著鋤頭的農夫,跟著太太做農活,種植地瓜、水稻、花生等。劉文光有10個兄弟姐妹,只要一動員,農務很快就做完,也不用其他親友協助。每次放假回家,他一定要都會從玉里回來幫忙,缺一不可,舉凡搬苗、除草、放牛樣樣都要學;其它插秧、補秧、施肥、採收等,不會也要硬著頭皮跟著學習。只要成員盡一分心力,對家裡的農務貢獻很大。或許是小時候經歷過農業的童年時光,也埋下了對農業的憧憬及興趣。

    劉文光
    ►邁進耳順之年的劉文光

     

    父母親反對讀農校及從農

        劉文光小時候課業還不錯,父母親對他期望很高並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認為種田實在太辛苦了,收入又會受到氣候及市場影響,是一份風險很大的工作;因此,反對劉文光讀農校或是回來種田。孝順的兒子聽從父母教誨,一直認真讀書及寫功課,結果沒有辜負老人家的心意,考取國立玉里高中,畢業後又順利進入鐵飯碗的鐵路局,一當就當了30年的司機員,從區間車開到自強號。劉文光表示,雖然鐵路局司機員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當時薪水不高,又要養3位孩子加一位老婆,生活負擔還是很重,必須再另闢財源。劉文光除了開火車外,對於農業機械操作也很有興趣,因此沉睡在心中對農業的遐想湧上了心頭,因此決定從農業找尋出路。

     

    火車司機兼職農夫

        部落農民有全職及兼職,能把農業當兼職來作還可以比正職收入還多的還真不多?劉文光就是一例。他想到對機械操作在行,以前又對農業也有興趣,而且附近農田都有整地需求,一般農民無資金購置大型的曳引機整地,因此嗅出市場需求。因此就斥資代款購置農機設備,副業經營農事代耕,賺取額外收入。劉文光表示,農事代耕的收入有時不比在鐵路局上班低,代耕是一項很好的兼差事業;靠代耕累積的收入,再增添其它農機設備或是更新,目前擁有的設備應有盡有,完全可以自行作業,行有力餘力還可以支援其他農友不同需求的代耕工作。

    代款購置農機設備 支援其他農友代耕
    ►代款購置農機設備(左圖)/支援其他農友代耕

     

    退休後成為機械自動化的專業農

        30年光陰奉獻給鐵路局後,終於劃下句點,從鐵路局退休。同時也將邁入專業農的里程碑,由於對部落農業發展有貢獻,地區農會還特別頒贈優秀農民獎。鐵路局退休前,其實他已經有接觸農業,利用工作之餘,除了自己有種植一些農作物外,如花生、地瓜,主要還是以代耕業務為主,支援其他農友耕作,是一位身兼兩職的公務人員。退休後成為專業農,可以全心全力從事農業,代耕業務的種類更多元,也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承租更大的面樍,種植硬質玉米,完全`運用自動化農機整地、犁田、播種及採收,同時也找來了農校畢業的姪子來幫忙,部分行銷則由小女兒來銷售。

    鐵路局退休的劉文光 地區農會頒贈優秀農民獎 種植父親時代就有的作物地瓜
    ►鐵路局退休的劉文光(左圖)/地區農會頒贈優秀農民獎(中圖)/種植父親時代就有的作物地瓜

     

    投資提升工作效率 加速金流流動

        劉文光表示,面對代耕廣大的需求及自己擴大的面積,沒有大型農機具協助,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整地打田、播種收穫等需求。因此,投資了大型農機具,增添及更新設備。他表示,以前用牛力代耕,雖然比人力還好,但是牛無法一直耕作,效益及耐力有限;如果是機器設備,就沒有這問題,無論白天或夜晚都可一直耕作,只要適度保養就可以了。姪子劉子逸表示,大伯對保養故障排除很拿手,保養及簡單的故障排除都難不倒他。為了及時排除故障都有完整的保養及焊接工具,除非引擎壞掉才會特別送至原廠維修。敢衝敢冒險的劉文光,自己投資設備後,雖然要貸款購置,但也因為代耕需求大,工作的效率逐漸提升,這些用貸款來更新設備,正加快速度還清。

    增添及更新設備
    ►增添及更新設備

     

    申請小地主大佃農 走向規模生產

        劉文光看到小農經營的面積小,成本高,人工費用又高,造成收益有限,有時氣候不佳欠收或是市場滯銷,就血本無歸。因此,必須規模生產,有量就可以和買方有議論價錢的空間,不然只能受到廠商的牽制,主控權由他方控制。由於自己租產的農地有限,無法擴大生產,因此申請小地主大佃農,把無力耕種的老農農地承租才來。不僅可以活化農地,自己的農機具設備也可以提升使用效率,走向大農戶規模生產局面。邁向規模經濟生產,農機具設備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空間、時間,來快速換取利潤的利基。

    承租農地擴大經營
    ►承租農地擴大經營

     

    代耕收入有時不比農作物差

        劉文光主要是以代耕為主,種農作物為輔,但光靠用在農場的生產上很可惜,會造成農機具設備成為無用武之地。以代耕為從農目標的劉文光,為因應各式各樣農友及在地環境的條件需求,大型設備五花八門,包含挖土機、曳引機、收穫機、烘乾機等,以及附掛在曳引機、收穫機之設備皆有。每次農友要整地、播種、收穫、烘乾,劉文光及姪兒就會很忙碌,來自本鄉及鄰近鄉鎮的代耕需求供不應求,有時忙到應接不暇,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因此代耕收入不比農作物差。劉文光表示,農作物除了硬質玉米採小地主大佃農和飼料廠商採契作外,其他作物如地瓜、花生都是加減賺。有時會參加公所辦理之農產品售展地瓜活動或是指定為公所贈送貴賓的伴手禮

    挖石塊的挖土機 整地翻土的曳引機
    ►挖石塊的挖土機(左圖)/整地翻土的曳引機

    參加公所辦理之農產品售展 遊客參加挖地瓜活動 作為公所贈送貴賓的伴手禮 
    ►參加公所辦理之農產品售展(左圖)/遊客參加挖地瓜活動(中圖)/作為公所贈送貴賓的伴手禮

     

    對二級加工有興不輸一級生產

        除了代耕、種植農作,劉文光對二級加工也很有興趣。一向要用農業設備的劉文光,二級加工作業也是如此,除了提升作業效率外,也不假手他人,品質的要求也可以自己控管。當時國人重視保養,保健產品因而流行,植物性相關保健茶飲很受消費者青睞,劉文光選擇了刺五加茶包,為了製作刺五加茶包(圖23),購置了一系列的加工設備,只要取得原料,就可以進入生產線大量生產,一天可以生產上千包以上的茶包都沒問題,此外也有自行製作酸菜(圖24),為農場又開創另一項多元的財源。

    製作刺五加茶包 增加不同加工產品酸菜
    ►製作刺五加茶包(左圖)/增加不同加工產品酸菜

     

    家族各司其職

        目前經營家族事業的人力有4位,其中主要的是劉文光、姪子劉子逸,其次為劉文光的弟弟、女兒劉加恩。大伯劉文光為分配工作總舵手,他只負責開曳引機整地翻田、開11頓的貨車載農機設備,以及指導姪子;姪子劉子逸則是負責開播種機、收穫機及作物生長期間的管理作業;劉文光的弟弟劉文忠,利用上班之餘開小台的貨車協助載送肥料及種苗;女兒劉加恩,是劉文光三千金中最小的女兒,後端地瓜銷售則運用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臉書行銷,另外也會寄賣在部落族人的攤位上,在路邊設攤賣給族人。

    女兒劉加恩運用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臉書行銷 地瓜在族人的攤位上寄賣
    ►女兒劉加恩運用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臉書行銷(左圖)/地瓜在族人的攤位上寄賣

     

    堅負傳承下一代

        公職生涯已落幕,年事已近70歲的劉文光,農業工作仍然不捨得放手,辛苦了30幾年,已累計了不少農業知識及經驗,而更重要的是投資了那麼多的設備,近期又新添購新型農機設備,有的還在繳貸款,放棄耕作設備會造成紋子設備,也沒有收入去繳貸款。不過劉文光表示,如果收入穩定及補助的錢固定下來的話,3年就可以還清,就可以輕輕鬆鬆退休了。

        劉文光娓娓道來表示,雖說是可以輕輕鬆鬆退休,還是一直捨不得放手,原因是希望自己的寶貴農業知識及經驗,以及設備的維護及保養知識,要培養及繼承給下一代,不要到我這代就消失。因此,準備繼承給姪子劉子逸女兒劉加恩,男女興趣及工作可以互補,姪子負責田間管理工作,女兒劉加恩則負責後端消售,成為一條龍工作模式,規模擴大時也可以僱請族人協助,提供部落工作機會,如此劉文光才能放下100個心,安心退休,並成為後學的有力指導賢拜。

    姪子開著收穫機收穫玉米
    ►姪子開著收穫機收穫玉米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 種薑養活一家人 找到部落幸福出口-太魯閣族劉美紙班長
    種薑養活一家人 找到部落幸福出口-太魯閣族劉美紙班長

        重光部落早年種植生薑聞名,這項日據時代留下的產業,曾帶給部落豐衣足食,經過50年後,雖然規模不如往年,仍屹立不搖在部落裡生根,由族人延續其生命,其中一位幕後功臣便是產銷班班長劉美紙(族名:mi cyu)。她是如何維繫部落傳統產業至今?除了保有一級生產,又如何走出與上一代創新的模式,發展二級加工品,為夕陽產業注入新的活水。

    重光部落
    ►重光部落

    接棒上一代產業 延續至今

        小時候經常會協助父母親農事,在耳濡目染下,劉美紙對生薑並不陌生,而且對它產生了好感,也奠定了未來從事此產業的基本底子。長大之後長得眉清目秀,她的天命真子是部落的幸運人,同時夫家也是生薑人家,一連串的巧合,似乎是上天不讓劉美紙與生薑斷絕關係。嫁到夫家後,隨著公婆年紀老邁,與另一半傳承了生薑農地,為產業維繫命脈,譜寫家族產業紀元。

    部落生薑(圖3)
    ►部落生薑

    自學及傳承 學習雙管齊下

        劉美紙在小時候透過參與農事工作,並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沒有任何刻意學習下,反而對於經年累月的工作駕輕就熟,父母親也不會是未來會嫁人的女兒,就性別差遇,在潛移默化下種植技術自然而然傳給下一代。劉美紙現在的種植技術眉角,是邊幫忙邊學習所養成的,有些還是自己經驗累積摸索出來,譬如棘手的腐爛問題,劉美紙表示:「生薑種植時最怕下雨積水,除了施用防腐劑外,還可以妥善規劃工時與人力,及時在一天內做完的效率,大多可以避免天有不測風雲的風險」。

    經年累月種薑駕輕就熟(圖4)
    ►經年累月種薑駕輕就熟

    精準工時 防止天氣來搗亂

        每逢下雨土面積水時,最讓劉美紙擔心的事情̶是引起病菌感染,導致莖基部組織逐漸腐爛,有時最慘連收成都付之一炬,「下雨時雨水會從地上部的莖尖部份進入植株內部,病菌也會順勢而下,逐漸會讓生薑生病腐爛」劉美紙的經驗表示。適合種植的時間是春分至清明,也剛好碰到清明雨季,為了減少下雨造成腐爛,劉美紙堅持「一天完工的目標」。現在已能精算出多大的耕作面積,需要多少的人力,而且每一位工人都事先安排好工作的任務,大家才不致凌而不亂,將每一位人的功能發揮到最大。此外,為了不讓工作空轉,前一天還會把半塊地事先開溝,當日的每項工作環節才能順利進行。

    每一位工人都事先安排好工作的任務(圖5)
    ►每一位工人都事先安排好工作的任務

    積極組織產銷班 動了族人參加

        早年部落種植生薑的族人都是各自經營,少有相互學習或分享資訊,劉美紙認為,現代農業要單打獨鬥很難立足,而且目前輔導單位都是以產銷班為輔導對象,為了改善部落農業詬病,整合族人力量,積極成立產銷班。一開始籌備產銷班並不順利,劉美紙認為,成立共同組織必須先取得大家的共識,利益及風險共享與分擔。對於取得共識花了不少的時間遊走於班員間,劉美紙的積極態度及無私奉獻,感動了族人參加產銷班,也從一開始的16位增加到20位,未來也會有新進的族人加入,劉美紙更希望有活力、創造力的年輕人,或是富有職場經驗的退休人員加入行列。重光部落附近有知名景點鋰魚潭、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以及部落興起咖啡經營,相信這些有新思維的班員,可以結合在地優勢,發展農業三級產業,成為吸引更多在外地打拼的年輕特色產業,找到回家的路。

    積極成立產銷班(圖6) 有活力、創造力的年輕人(圖7)
    ►積極成立產銷班(左圖)/有活力、創造力的年輕人

    為班員謀福利 爭取軟硬體

        原本大家都是關心自己的種植情形,少有合作的機會,也造成獨資經營在投資也比較多,自從成立產銷班後,劉美紙不僅讓大家更團結了,也得到許多軟硬體幫助。劉美紙看到族人都是小農經營模式,農業成本相對高,組織成農業產銷班後,她向輔導單位爭取生產資材及設備,減輕班員經營成本,同時也爭取經費,辦理觀摩活動,增加班員的農業見聞。近日來代表產銷班參加農業輔導會議,希望能藉助外界的資源,讓傳統產業找到具競爭力的著力點,開創新的面貌。

    參加農業輔導會議(圖11)
    ►參加農業輔導會議

    為傳統產業找到出路

        前一代栽植多年的生薑,已累積不少的耕種經驗,生產技術無庸之疑,然而經過數十年後卻未看到新的改變。到了下一代的劉美紙,具備前衛視野及創新思維,除了傳承田間的生產技術外,班長不惜看到日治時期的產業可能會被時代淹沒,因此想要讓生薑走出不一樣的路。早期部落的生薑大部以生鮮販售,採收後有通路商收購,鮮少加工成其他產品,但是難保有價格崩盤的風險;劉美紙為了讓產業跳脫困窘,部份做成加工品,如醃薑、薑片,有效紓緩生薑的銷售壓力,也為生薑開拓了一條新用途。劉美紙也開闢一小塊地,種植部落其它的農產,如蕗蕎,推廣多樣的傳統產業。

    醃薑(圖12) 推廣多樣的傳統產業蕗蕎(圖14) 薑片(圖13)
    ►醃薑(左圖)/推廣多樣的傳統產業蕗蕎(中圖)/薑片

    無數次的失換成甜蜜的成功滋味

        成功不是一蹴可及,沒有經過失敗的洗禮,是很難到達成功的彼岸;劉美紙學習生薑加工,也是嘗盡了無數次失敗,才能換來到味的產品。透過上網查詢生薑加工製作,劉美紙找到了醃薑、薑片免費的教學影片,經過實際模仿操作後,發現並不是很容易,「雖然依照影片的方法一步一步跟著做還問題不大,仍然可以製作成樣品,但是難在無法抓到滿意的口感!」。劉美紙製成瑕疵的成品,花掉的原料、配料已數不清,然而她記起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配方比例,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研發出滿意的辣味口感。另外,經驗也告訴她,醃薑一定要用嫩薑,薑片則用老薑,做出來的產品才能適口。

    醃薑、薑片免費的教學影片(圖15) 不斷改進自己的配方比例(圖16)
    ►醃薑、薑片免費的教學影片(左圖)/不斷改進自己的配方比例

    拓展直銷通路 增加銷售利潤

        劉美紙種植出品質不錯的農產品,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賣得出去,獲得利潤以維持家計。除了保有即有的盤商通路外,如全交由中盤或大盤商銷售。近年來配合公所的農產品行銷推廣活動,在人來人往的黃金地段設攤,請班員參加市集展售,也為其他班員銷售,好處共享。另外,公所為了招待嘉賓,及推廣在地的農特產品,也會指定產銷班的生薑為公所伴手禮,增加另一項通路型態。

    請班員參加市集展售(圖17)
    ►請班員參加市集展售

    不排斥小孩接手 認真經營才重要

        劉美紙認為,農業也是一項經濟事業,端看當事人如何看待。劉美紙的父母親也是靠種植生薑,養大孩子並成家立家。農二代的劉美紙嫁到夫家後,依然與丈夫靠著種植生薑,撐起一家老小,雖然已出社會的孩子未成為全職農夫,但是也會在工作之餘,不分男女都會抽空幫忙父母親,尤其貼心的女兒,運用自己的職場專業為產銷班拍攝生薑紀錄影片,為部落農特產品打開知名度,此外,田間的工作也會參與。

    女兒拍攝部落生薑紀錄影片(圖18)
    ►女兒拍攝部落生薑紀錄影片

        兒子更是不可多得的田間好幫手,部份的粗重工作替代父親,讓身為母親的劉美紙即幸慰又高興。問到小孩子是否願意薪火相傳,母親抱持樂觀的態度,若要全職當青農,一定要認真經營,或是當做副業來做也可以,但是平時還是要有一份正當的本業,以維持日常生活。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正木助理研究員

  • 山林中的珠寶-山胡椒 潛力十足的養生原鄉作物
    山林中的珠寶-山胡椒 潛力十足的養生原鄉作物

    部落耆老常常會告誡小輩:「#第一年成熟的果實不要採 #一定要讓小鳥去吃喔!」 這是什麼作物需要如此呢?
    你知道什麼原民植物全株皆有香味嗎?不只花、葉、枝幹、樹皮,甚至於根都有獨特的多層次香氣 ---
    那便是俗稱馬告的山胡椒很獨特的作物,同時也是很有個性的作物想了解更多山胡椒的事嗎?
    一起來聽聽這則訪問就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7v0XBAPnE&t=51s

  • 找回原力—原鄉特色作物保種與教學示範場域建置
    找回原力—原鄉特色作物保種與教學示範場域建置

        原民部落傳統栽培雜糧、蔬菜及特用作物種原多透過自行留種或野外採集而得,但作物種原在經歷長期自行留種繁殖栽種後,固可留下許多適應當地環境之地方品種,但因部落人口沒落及傳承斷層,加上缺乏合適之作物保種技術,許多原始種原正快速流失。此外,作物天然雜交及留種種原混雜也常造成栽培作物田間管理困擾及產品品質下降,導致商品價值降低。因此,藉由導入現代化作物種原保存技術,協助部落重新建立種原,將有助於保存原民特色作物之珍貴遺傳資源。此外,協助建置部落食農教育教學與展示場域,也可有效傳承與培力部落農耕文化,協助原民傳統文化永續保存與應用。

    於台東縣、高雄市及花蓮縣等原鄉部落建立7處原鄉傳統作物種原保種圃,帶動作物保種、原味飲食、部落體驗旅遊等原鄉農耕智慧經濟 訪談台東縣、高雄市及花蓮縣等原鄉部落,探詢地方傳統作物特色、利用方式及分布地域,尋找適合設置參與式保種圃地點
    ►於台東縣、高雄市及花蓮縣等原鄉部落建立7處原鄉傳統作物種原保種圃,帶動作物保種、原味飲食、部落體驗旅遊等原鄉農耕智慧經濟(左圖);訪談台東縣、高雄市及花蓮縣等原鄉部落,探詢地方傳統作物特色、利用方式及分布地域,尋找適合設置參與式保種圃地點

        本年度已於台東、高雄及花蓮等多處原鄉部落蒐集樹豆、黑米及車輪茄等原鄉傳統作物類種原共112種。於台東縣關山鎮電光部落、海端鄉加拿部落、鹿野鄉山領榴部落、延平鄉桃源部落、卑南鄉達魯瑪克部落,高雄縣霧台鄉神山部落及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等地建立7處傳統作物種原保種圃。為傳承及協助原民傳統文化永續保存與應用,規劃於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置部落保種廚房教學場域,目前已完成委託規劃設計。

    辦理保種圃田間實習輔導,輔導部落接手管理保種圃,營造保種圃成為種原利用傳承的基地 盤點部落種原保存現況及需求,蒐集保種作物清單,著手蒐集各類種原,並藉由導入現代化作物種原保存技術,協助部落重新建立種原,將有助於保存原民特色作物之珍貴遺傳資源
    辦理保種圃田間實習輔導,輔導部落接手管理保種圃,營造保種圃成為種原利用傳承的基地(左圖);辦理保種圃田間實習輔導,輔導部落接手管理保種圃,營造保種圃成為種原利用傳承的基地

    珍稀種原經部落或種源提供人同意,備份至國家種原庫長期保存,同時與臺東場及高雄場合作共同進行異地保種,降低珍稀種原遺失風險 依作物種原繁殖特性,進行發芽率或成苗率調查。小米、臺灣藜、樹豆、小萊豆、翼豆及木虌果等重要種原進行重要農/園藝性狀調查,建立種原特性資料,協助部落進行保種
    ►珍稀種原經部落或種源提供人同意,備份至國家種原庫長期保存,同時與臺東場及高雄場合作共同進行異地保種,降低珍稀種原遺失風險(左圖);依作物種原繁殖特性,進行發芽率或成苗率調查。小米、臺灣藜、樹豆、小萊豆、翼豆及木虌果等重要種原進行重要農/園藝性狀調查,建立種原特性資料,協助部落進行保種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潘昶儒分場長

共44筆資料,第1 / 3頁,每頁顯示20筆,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