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瀏覽次數:4831 次
水稻花蓮21號
育成日期:2008-11-10
品種來源:
本場於民國87年第二期作,選擇美國品種S301做為母本,與台中秈10號進行雜交,再以雜交後的第一代(F1)為母本與米質優良的台稉9號進行雜交,並於民國88年第二期作起進行選拔,至民國90年第二期作建立品系(品系代號為花稉育53號),繼而於民國91至94年間進行各級產量試驗、區域試驗及各項特性與病蟲害檢定,因表現優良,乃於97年11月11日提送作物新品種命名審查會議通過,命名為水稻花蓮21號。
育成人員: 潘昶儒、余宣穎、黃井約、宣大平
品種特性:
水稻新品種「花蓮21號」在全國平均株高一期作約99公分,二期作97公分;全生育日數一、二期作分別為129日與120日。一期作全國平均公頃稻穀產量6,957公斤,二期作全國平均公頃稻穀產量5,184公斤,適合全國雙期作田栽培。
「花蓮21號」之優點包括產量高,適應性廣;米飯食味香、Q可口;耐稻熱病;脫粒性適中,適合機械收穫;生長勢及分蘗性強,可減少肥料之施用,降低生產成本。
「花蓮21號」將於98年一期作開始申請設立原種田,加速繁殖種子,並參加國內水稻優良品種示範,以供農民選擇新品種栽培的參考。預期能獲得農民的認同及消費者的肯定,增加農民收益。
本場於民國87年第二期作,選擇美國品種S301做為母本,與台中秈10號進行雜交,再以雜交後的第一代(F1)為母本與米質優良的台稉9號進行雜交,並於民國88年第二期作起進行選拔,至民國90年第二期作建立品系(品系代號為花稉育53號),繼而於民國91至94年間進行各級產量試驗、區域試驗及各項特性與病蟲害檢定,因表現優良,乃於97年11月11日提送作物新品種命名審查會議通過,命名為水稻花蓮21號。
育成人員: 潘昶儒、余宣穎、黃井約、宣大平
品種特性:
水稻新品種「花蓮21號」在全國平均株高一期作約99公分,二期作97公分;全生育日數一、二期作分別為129日與120日。一期作全國平均公頃稻穀產量6,957公斤,二期作全國平均公頃稻穀產量5,184公斤,適合全國雙期作田栽培。
「花蓮21號」之優點包括產量高,適應性廣;米飯食味香、Q可口;耐稻熱病;脫粒性適中,適合機械收穫;生長勢及分蘗性強,可減少肥料之施用,降低生產成本。
「花蓮21號」將於98年一期作開始申請設立原種田,加速繁殖種子,並參加國內水稻優良品種示範,以供農民選擇新品種栽培的參考。預期能獲得農民的認同及消費者的肯定,增加農民收益。
花蓮本場
地址:973044 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吉安路二段150號
電話:+886-3-852-1108~10 | 傳真:+886-3-853-5902
電話:+886-3-852-1108~10 | 傳真:+886-3-853-5902
本場服務專線
農業諮詢服務:0800-521-108 | 作物病蟲害診斷:0800-069-880
土壤及作物營養:+886-3-853-4914
土壤及作物營養:+886-3-853-4914
蘭陽分場
自112年1月1日瀏覽人次: 1554946 本月瀏覽人次:227609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版權所有 HDARES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文係版權所有,係為學術研究成果,非經本場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版權所有 HDARES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文係版權所有,係為學術研究成果,非經本場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