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育成品種

首頁 > 研究成果 > 育成品種 > 花生花蓮1號
花生花蓮1號
瀏覽次數:5867 次
花生花蓮1號
育成日期:1997-10-15
品種來源:

本場於民國76年春作以台南選9號為母本,印度國際熱帶半乾旱地區作物研究所引進之耐葉部黃化品 ICG(FDRS)-46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歷經十幾年之長期選拔比較工作,遂於民國86年10月16日經農林廳召集的作物新品種登記命名審查小組通 過,命名為花生花蓮1號,正式推廣給農友栽培。

育成人員: 余德發、周明和 品種特性:
農藝性狀
花蓮1號屬於西班牙型(Spanish type),植株直立,葉綠色橢圓型,莖呈淺綠色,花橙黃色,開花期春作約在出土後35∼45天,秋作約25∼30天,生育日數春作約為播種後 120∼130天,秋作約為105∼115天,莢果具有網紋、略有腰,每莢果通常有二個籽粒,籽粒為橢圓形,種皮為粉紅色,種臍為白色。
品種優點:
豐產
花蓮1號在全省10個試區兩年四期作的區域試驗結果,莢果公頃產量為3411公斤,較台南選9號及台南11號平均莢果產量分別增產9.3%及 3.5%,秋作莢果產量為2807公斤,較台南選9號增產6.6%,與台南11號相當;花蓮1號籽粒公頃產量春作為2370公頃,較台南選9號及台南11 號分別增產6.9%及3.8%,秋作為1934公斤,較台南選9號增產3.0%,與台南11號相近。
適合鮮食及加工
花蓮1號的平均百莢重春作為154.5公克,秋作為147.5公克,百粒重春作63.1公克及秋作60.1公克,花蓮1號百莢重、百粒重略小於台南11號,但明顯大於台南選9號,屬於中大粒莢形。同時花蓮1號莢果集中著生,莢果籽粒大小整齊且飽滿,適合鮮食及加工用。
適合機械收穫
落花生機械化作業栽培已是目前必然發展之趨勢,採用機械收穫時,落花生需具株型矮,直立、不倒伏等特性,而花蓮1號平均株高春作為40.9公分, 秋作為35.1公分,花蓮1號株高較台南選9號及台南11號矮,倒伏等級春作較台南選9號及台南11不易倒伏,秋作倒伏等級亦較台南選9號不易倒伏、與台 南11號相同,花蓮1號因植株直立、株高較矮、不易倒伏,因此適合機械收穫。
耐黃化
落花生種植在石灰質的鹼性土壤,由於鐵的利用效率低,易造成落花生葉部黃化的發生,花蓮1號平均葉部黃化等級春作為0.9級,秋作為0.4級,明顯較台南選9號耐葉部黃化的發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