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本場新聞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本場新聞 > 採梅、補秧、除草 富里農業技術團樣樣行

採梅、補秧、除草 富里農業技術團樣樣行

   line分享-另開新視窗 facebook分享-另開新視窗
瀏覽次數:1325次

編號:1090403

清明剛過,富里鄉的青梅已開始轉黃,富里鄉農會表示今年梅子產量增加,不少梅農向農會申請農業師傅協助採收,產期結束後預計會有整枝修剪及施肥的人力需求。配合地區產業需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針對富里技術團的新進人員,於4/9辦理青梅栽培管理訓練及實習,提升新進農業師傅的知識與技術。

花蓮農改場劉啟祥助研員講解青梅栽培技術,提醒鋸除大枝幹宜採三段式修剪法,避免傷口擴大,並貼近形成層以促進組織癒合,施肥則依照青梅養分需求,適時適量在果園地面給予複合肥或單質鉀肥,以提高梅果產量及品質。為增進農師傅瞭解青梅利用,強化前端果園管理意識,課程安排陳柏翰助研員介紹加工利用方式及食品標示,農師傅也實習製作梅酒,認識優良的農產品來自源頭產地的良好管理。

農師傅到羅山村的山區實習採收梅子,4或5人一組由資深農師傅帶隊,張慶成農友指導採收與分級包裝技巧,讓師傅熟悉從採收到集運的流程。還有一些青色大果的梅樹,農師傅以徒手一顆一顆採收,至於果實已轉成黃色、帶有胭脂紅的梅樹,則先在樹下鋪上大網布,用竹竿敲打結果枝條,讓梅子落到地面的網布後再收集裝袋。採收完畢,組起簡易輸送篩選裝置,農師傅利用裝置分工合作,有效率地完成篩除落葉與枝椏、汰除不良果。資深師傅特別提醒學弟妹,在梅園工作時要穿著完整、把身體包起來,避免蟲子接觸皮膚造成過敏或感染恙蟲。

由於農業人力老化,影響產業發展,富里鄉農會於106年即爭取成立農業技術團為農友派遣所需人力,名聲逐年打開,頗獲農友好評。為確保人力素質符合產業需求及鼓勵青年從農,富里技術團持續招募新血,花蓮農改場則配合辦理相關專業訓練,協助新進人員掌握所需技術與知識,富里農會更建立母雞帶小雞的機制,安排資深農師傅與新進人員搭檔上工,指導新人合作完成農場主交辦的工作。

今年2及3月間,配合花蓮南區稻田管理需求,花蓮農改場分別辦理補秧、異品種辨識及田間除草訓練,安排黃佳興助研員、水稻班黃治鴻班長、張章德農友擔任講師解說整地插秧、肥料施用、病蟲害防治、稻米品種與品質等相關知識與技巧,讓師傅知其所以然,學以致用。儘管大部份師傅已有相關經驗,少數師傅則是第一次接觸,實習課程仍由資深的農師傅前輩帶領下田,藉機改善操作缺失,分享工作心得,並促進團隊合作的默契,如在銀川有機米田區進行異品種辨識及除草實習,彎下腰仔細尋找雜草,資深師傅在旁協助辨識及叮嚀要連根整株拔除並移出田區,以免掉到田裡就雜草除不盡了。

花蓮農改場表示將配合季節缺工需求,陸續辦理金針、茶葉、果樹等相關實務訓練課程,期許農業師傅精益求精,成為產業的好幫手,歡迎當地有人力需求的農友向富里鄉農會洽詢。

本則訊息提供人員

撰稿人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

新聞聯絡人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