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本場新聞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本場新聞 > 宜蘭農業師傅精進育苗、補秧、施肥技術

宜蘭農業師傅精進育苗、補秧、施肥技術

   line分享-另開新視窗 facebook分享-另開新視窗
瀏覽次數:1063次

編號:1100304

宜蘭地區一期稻作面積超過1萬公頃,近期陸續完成插秧。機械插秧效率高,惟田區邊角轉彎處無法顧及,需要採用人工的方式,將缺株的邊角補插上秧苗,讓整塊田區發揮最大生產力。為配合宜蘭水稻秧苗期管理人力需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宜蘭縣農會合作規劃農業技術團訓練課程,於日前辦理水稻栽培管理訓練及田間實習,提升農業師傅的知識與技術,共有26位師傅參加,皆表示獲益良多。

花蓮區農改場蘭陽分場潘昶儒分場長講解水稻栽培管理技術,說明育苗、本田管理、收穫、調製等相關技術與操作注意事項。秧苗宜淺植,若插秧過深,將造成秧苗生長受阻,分糵期拉長,收穫時青米多。插秧後宜於一周內完成補秧,生長期才能一致,秧苗每叢約5-7支,過多則妨礙生長。稻田缺株,除了插秧機顧不到的邊角外,花嘴鴨飛到秧田玩耍,福壽螺啃食秧苗,或是氣候不佳造成秧苗受害,都會造成缺株,需要人工檢視與補秧,講求「眼明手快」,把握農時。

為深入認識水稻育苗產業與技術需求,課程安排農業師傅到五結鄉中興育苗中心實地觀摩與實作。五結鄉有機米產銷班方福在班長,曾榮獲十大神農的殊榮,帶領師傅參觀該育苗中心,太太游麗雪女士也全程協助教學。方班長引進花蓮區農改場研發之稻種溫湯消毒機及蒸汽育苗土消毒機,分享使用心得表示,這套機器以物理方式消毒稻種及育苗土,不使用藥劑浸種,秧苗生長更強健。由於要生產供應大量的秧苗,方班長採用秧苗盤輸送帶,大大提高作業速度,提醒人工搬運苗盤上下輸送帶時,要注意屈膝及分散重力,避免傷害腰椎及膝蓋,不少農業師傅最近才忙完秧苗場的工作,都很有同感。

下午實作課程包括補秧及噴肥。大部分的農業師傅沒有補秧的經驗,換上長及大腿的雨鞋,下水田後馬上發現行走困難。方班長分享如何在田裡行走,提醒補秧時要走直線,往前走、往前看哪裡缺株,邊走邊補秧,手可及的左右兩側為補秧範圍,發現雜草,也要隨手拔起,走到底後再換行往回走補秧。經過練習,農業師傅逐漸熟悉插秧的手感、水田中行進的步伐,找到適合的工作節奏。插秧後接著要施肥,使用噴肥機撒布肥料,施肥的重點在於讓肥料顆粒均勻撒布在田區,整個田區的水稻才能平均吸收養分、生長一致。肥料噴出去還看不到,要落到水面上才知道噴去哪,要噴得均勻,需要經驗與技術。從背負噴肥機、行走田埂、控制噴肥的方向與用量,方班長和太太分別指導技巧,農業師傅分組帶開練習,直到掌握要領。

由於農業人力老化,影響產業發展,宜蘭縣農會爭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成立農業技術團,為農友派遣所需人力,頗獲農友好評。為確保人力素質符合產業需求,花蓮區農改場配合辦理相關專業訓練,協助農業師傅掌握所需技術與知識,充電之餘,農業師傅亦可藉機交流經驗、凝聚團隊向心力。花蓮區農改場將配合宜蘭地區季節缺工需求,陸續辦理蔬菜、金柑、高接梨、蓮霧等相關實務訓練課程,期許農業師傅精益求精,成為產業的好幫手,歡迎當地有人力需求的農友向宜蘭縣農會洽詢。

本則訊息提供人員

撰稿人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

新聞聯絡人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