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102期-原住民農產業專輯2017.12
第102期|2017.12月出刊| 本期PDF下載 |
|
||||
【尋原味】花蓮人廚房的穿梭旅行系列
|
‧部落媽媽帶領大夥在八堵毛溪小支流,尋找及採集水生野菜 |
本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的【尋原味】花蓮人廚房的穿梭旅行系列,於11月4日帶領消費者,拜訪生活在山海河流間的撒固兒部落,進入撒奇萊雅族的廚房。
本次行程安排訪客參觀野菜市集,採集蘆葦心、林投心,到八堵毛溪流域溼地採集豆瓣菜、小魚蝦、田螺。接著到部落教室處理各種食材,和耆老一起準備及享用傳統料理。餐後,老師帶領大家,製作Sakizaya傳統風箏,風箏是Sakizaya的童玩,也是過去傳遞訊息的工具。透過實地參訪、解說、體驗及動手做,遊客們對Sakizaya文化傳說與典故有了更深的認識。
O’rip負責人黃啟瑞強調,吃風味餐不是認識部落文化的重點,因此廚房小旅行的遊客必須跟著族人採集食材,幫忙部落媽媽一起準備料理,過程中可以學到傳統飲食倫理,並認識這些料理背後的飲食文化。
原鄉潛力發展作物盤點
作者:洪千惠 助理研究員
‧花蓮農改場於戶外田間設置的種原保存圃 |
前言
原鄉多具備未受人為破壞的天然環境以及保留豐富的原住民特色作物資源,然而隨著時間轉變,部落漢化與青年人口外移情形日益嚴重,導致部落特色農產業逐漸凋零。為恢復原鄉特色作物復耕與建立部落的農產業,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104年特別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進行原鄉部落特色作物的種原蒐集及保存、價值潛力評估與開發、栽培技術的研發以及品種的改良等多項工作。
原鄉部落常見的特色作物
原鄉部落特色作物的種類相當眾多,大致可區分為可供食用的作物以及具有特殊用途的作物。可食用的作物如一般作為糧食食用的禾穀類作物(Cereal crops)、豆類作物(Legume crops)、根莖類作物(Tuberous crops),以及可提供人類攝取膳食纖維與營養成分的葉菜類作物(Vegetable crops),另外也有種子可供榨油提煉油脂的油料作物(Oil plants)以及具有特殊香氣味道可作為料理調味的香辛料作物(Spice crops)等。
而具有特殊用途的作物,有可供一般織物紡織、手工藝品編織的纖維料作物(Fiber crops)以及植物體某部分具有可提取的色素,可供食品業、紡織業或工藝品等染色使用的染料作物(Dye plants)等。各種作物類別的利用部位及常見的特色作物如表一所列,每一種特色作物皆具有其特殊發展的潛力,值得推廣發展。
臺灣原味 情人的眼淚
營養又好吃
作者:游之穎 助理研究員、詹庭筑 研究助理
‧花蓮原民野菜市集販售清洗乾淨的「情人的眼淚」,買回家稍微沖洗即可料理 |
前言
「情人的眼淚」是道具有特色又營養美味的料理,含有豐富的鐵質、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鐵質含量相當豐富,故古籍有「久食色美」的說法。但她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到,是雨天限定版的美食。
生育特性
「情人的眼淚」,又名天使的眼淚、上帝的眼淚、地木耳、草木耳、地皮菜及雨來菇等。因為她常在雨天過後,從地上冒出來,狀似長在地上的木耳。褐綠色長得不算可口的樣子,原住民有個更貼切的稱呼―「下雨的大便」。較正式的名稱為葛仙米藻(Nostoc commune),屬於最原始的原核生物界藍綠藻綱念珠藻科(Nostocaceae),由絲狀藻體外面包覆豐富的膠質物構成,是一種陸生可食性的藍綠藻。分布範圍廣泛,台灣從北到南均可見其蹤跡。
在自然環境佳的花蓮地區,連續雨天後的草地上,常可見到褐綠色半透明狀的情人的眼淚。原住民婦女常在雨後拿著袋子,撿拾這「雨天的美味」。遇到晴天乾旱時,水分含量極高的情人的眼淚隨即脫水,似乾掉的青苔,和砂石雜草混在一起,很難與盤中美味模樣聯想在一起。
在花蓮野菜市集及原民風味餐廳,四季均可看到情人的眼淚販售,降雨與溼度可能為影響其生育的重要因子。野生情人的眼淚常生長在草地砂石中,清洗非常費工,細小砂石不容易清洗乾淨。現今屏東地區已有人工栽培情人的眼淚,生育與產量較野生穩定,也可大幅降低清洗的工序。有文獻指出情人的眼淚具有固氮能力,可以作為生物肥料源,無需固著於土壤上,所以不僅可生長於礫石草地上,亦可見其生長在水泥堤防上、停車場及山邊馬路旁,是野外求生救荒的好食材。
光復鄉第一市場原住民野菜區介紹
作者:林正木 助理研究員
‧光復鄉第一市場北側 |
前言
無論從北側或南側,進到光復鄉第一市場就會看到肩膀披著阿美族情人袋的婦女在賣野菜,她們都是當地的阿美族婦女,阿美族對野菜運用遠勝過其他族群,他們主要居住在花東的平原及海岸地區,自稱為「吃草的民族」。鑽研阿美族野菜文化長達20年的吳雪月也引用作家瓦歷斯諾幹的話:「一個阿美族就像三部割草機」。阿美族食用很多野菜,因而發展出特殊的飲食文化,在今日阿美族吃的各式野菜,已發展成餐廳的美味佳餚。想要一窺多樣的野菜身影,東部傳統市場是一處可以目賭野菜的絕佳場所。
「野菜」是包括臺灣的原生植物及一些在野外可以看到的外來馴化種植物,這些新鮮的野菜可以在東部的傳統市場發現蹤跡,包括花蓮市的重慶市場、美崙市場,花蓮縣吉安鄉的黃昏市場、仁里市場,光復鄉的傳統第一市場,以及臺東市的馬蘭市場。以下將以光復鄉第一市場為例做介紹,希望透過文章描述展現市場的魅力,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野菜,進而促進至野菜區及部落消費的意願。
市場的歷史脈絡與野菜區現況
光復鄉第一公有市場之創辦,肇始於民國58年5月由省政府公共造產基金貸款興建,於60年元月起正式營業持續至今。現今第一市場新穎建築物係經濟部92年度「擴大公共建設方案-老舊及危險市場更新改善計畫」新增計畫中之光復鄉第一公有市場改建案所興辦,一樓部分已於93年10月起正式營業,光復鄉公所為管理單位。市場一樓南北兩側為電動鐵門隔間區,規劃19間販賣服飾、雜貨、蔬果等,其餘為開放式攤位,販售豬、禽、魚肉、原住民野菜及一般蔬菜49攤,總計劃設攤位68攤,提供鄉民日常生活採買之需。
吉拉米代生態旅遊部落營造-
訪談藍姆路‧卡造博士生
作者:林正木 助理研究員
‧部落領導人物-藍姆路‧卡造 |
前言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藍姆路‧卡造是營造吉拉米代生態旅遊部落的靈魂人物,從小在部落成長,到了高中、大學、研究所也都一直留在花蓮完成學業,放假或課餘就回到部落,從小就對部落文化及困境非常瞭解。藍姆路求學階段因原住民身份受到同儕排擠,促使積極參與為族人發聲的校外原住民活動,另一方面在求學之路也得到許多貴人相助,體會到要將所學回饋給部落,因此對部落有著深厚的感情及使命感。目前雖然在國立台灣大學就讀博士班,課餘仍回到部落,積極推動部落各項事務。筆者在部落辦理多場部落行動教室,結識藍姆路‧卡造多年,藉此機會好好介紹藍姆路總幹事如何打造吉拉米代成為生態旅遊部落的故事。
主角簡介
72年次的藍姆路‧卡造本名為曾文廣,出生在富里鄉,是一位吉拉米代部落阿美族青年。雖然先天有髖關節問題導致行動不便,但仍以毅力克服人生種種困難,積極學習,成為部落中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目前是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高材生,是部落第一個讀到大學、研究所、博士的優秀族人,103年更榮獲「總統教育獎」殊榮。
藍姆路回首過去,得到許多人幫助,體會到助人得到的滿足比物質還富有,因此長大後立志要回饋部落,深獲部落長老推崇。課餘以自身教育成果回到部落投入部落建設、社造及文化保存,並參與社福、部落產業及環境議題等計畫,返鄉服務部落。近年來在推動部落產業成效卓著,成立禮山人企業社及自創品牌天空的稻米『哈拉米』,並規劃部落旅遊,吸引遊客體驗。藍姆路耕耘部落,受到族人的肯定,推崇為部落領導人物,目前是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同時也擔任對外窗口花蓮縣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副理事長、禮山人企業社負責人等職務,協助部落銷售農產品。
創新獨特-銀柳化身精緻實用家飾花藝
作者:陳季呈 研究員
‧筆架 |
前言
創新!獨特!你也可以這樣做!是「家飾花藝」創作的概念主軸,本著「小而美、精緻實用」的設計原則,將銀柳結合生活用品,設計成適合放在居家的小空間,讓銀柳由大空間的擺設,轉而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良伴。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看似簡單不起眼的插花素材,在花藝設計者的巧思與巧手下,有趣而實用的變裝創意吧!
植物及產業介紹
銀柳(Salix garcilistyla Miq)又名「細柱柳」,屬楊柳科多年生落葉灌木,當其花序完全展開,外觀極似貓尾巴,故有「貓柳」之稱,英名「Cat-tail willow」。銀柳原生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及烏蘇里等地。莖直立,株高可達2公尺以上;單葉,互生,呈卵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雌雄異株,花單性,葇荑花序,花芽密覆銀白細毛著生於葉腋。銀柳喜溫暖潮濕氣候,早在1969年由民間引進台灣種植,由於宜蘭氣候合宜,再加上政府早年推動稻田休耕轉作政策,鼓勵宜蘭農友種植,銀柳於是成為宜蘭地區重要的花卉產業,栽培面積曾高達100公頃,目前約50公頃,產地集中於三星鄉,產量居全台之冠,佔總產量90%以上。
初春3月是銀柳扦插種植的季節,在農友細心管理下,經過10個月的生長,在歲寒12月花芽飽滿艷紅時採收上市。雖然銀柳為花卉作物,但人們卻少有機會見到它如貓尾巴般的可愛花序,大都觀賞其艷紅花芽,故產品以帶花芽切枝為主。由於銀柳姿態高貴、典雅,觀賞期適逢農曆春節,人們經常將它插於甕中,搭配簡單的飾品,妝點室內空間,又銀柳台語發音近似「銀兩」,故切枝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財運滾滾來。銀柳以外銷為主,內銷為輔,60-70%銀柳切枝產品外銷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華人市場,30-40%則供應國內市場需求。
油茶葉枯病診斷辨識技巧
作者:呂柏寬 助理研究員
‧油茶炭疽病造成葉片具多型態之病斑特徵 |
前言
油茶屬於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 sp.),多年生常綠油料作物,油茶上之蟲害多為鱗翅目害蟲,病害之部分則多為炭疽病或藻斑病。近年花蓮地區發現若干處油茶園區內有少數樹體發生生長不良、葉子稀少等狀況,栽培農友則認為可能是樹體純粹因各單株間之生長多有差異或是炭疽病引起之問題,而未予以理會,甚至於新植園區若發生類似問題亦多歸咎於移植失敗、根系發展不良等問題。但經本場進行相關研究後,確定部分植株之生長不良及葉片稀少為國內首次發現之油茶葉枯病造成之危害,針對該新發生病害,以下提供詳細之診斷技巧供農友參考,以便確定園內是否有此病害發生。
疑似病株(巡園)
依據目前田間調查發現,多數油茶葉枯病罹病田內之罹病植株均不多,但罹病植株基本上均呈現葉子稀少狀態與健康株極為容易分辨,因此在園區內尋找疑似病株時,可快速於園內走一遭,若發現葉數少之植株,我們再以接下來之細部診斷技巧來診斷。
葉部病斑態樣(葉病徵)
油茶葉枯病造成油茶植株葉片稀少和葉片乾枯外,枝條上仍有些許葉片存在,仔細看枝條上之葉片,排除已乾掉的葉片,觀察綠色葉片上之褐色病斑其與炭疽病(赤葉枯病)之辨識要領如下:
炭疽病(赤葉枯病)
油茶炭疽病為常見病害,葉片上之病徵樣態多樣,病斑呈稍圓至不規則形褐色病斑,偶有黃暈環繞於病斑旁,部分末期病斑呈灰白色,一年四季均可見到,稍用力自枝條上扯下葉片,葉片並不會離開枝條。
跟著農夫田埂走 行健農遊Go
作者:李誌綿 助理研究員、王義善 助理研究員、劉興榮 副研究員兼課長、曾惠真 研究助理
‧花蓮農改場講師輔導行健社區生態農遊 |
前言
棲地破壞是目前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是工業開發、都市化或者是農田開發等人為因素,侵略原來牠們生活的棲息環境,而造成動植物棲地越來越緊縮。產業與生態是背離的平行線嗎?有了產業就要必須犧牲環境生態嗎?乍聽一下,許多人的反應可能是有開發就有犧牲。不過隨著大眾的環境意識越來越提升,許多綠色產品與企業責任在現代社會也逐漸被重視,而產業與環境也不再是永不交集的平行線。
行健有機夢想村 再也不是夢想
面對宜蘭逐漸都市化,使得農地破碎情形越來越嚴重,生態所受到的威脅也就越大。如何解決這棘手的問題?除了相關環境政策的推動之外,也需要由下到上的覺醒。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多年前開始在花蓮宜蘭等地辦理一系列的農遊輔導工作坊,透過此計畫,社區學習到不一樣體驗活動設計的概念與方法,更藉由講師的陪伴、經驗分享與概念分析,了解其問題所在,以提升社區針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藉由帶動農業體驗讓消費者了解環境與土地的連結,並認識到有機與友善農業的好處。
在前導的作業期中,保證責任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卓適富經理及其成員都提供了許多農業生產、人文景觀及動植物的資訊。這也顯示了有機村的居民對於環境盤點的資源並不陌生,而且也很有系統性的整合,很有衝勁。對於具農業專業知識的他們,更強化「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概念,並框入未來永續農業的藍圖。
輔導友善生產
本場關心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
‧本場范美玲場長(前右五)攜場內有機團隊,至太巴塱部落與芭奈稻米合作社農友座談 |
為關心原鄉農業發展,本場偕林務局、農糧署東區分署以及東華大學等單位,於10月28日前往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與小農座談關心友善水稻生產情形。
合作社專業經理人張國政表示,過去部落所生產的米多是由糧商收購,利潤有限,因此部落農友日前成立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預計將有200公頃的生產面積,另為與其他稻米產品區別,同時轉型友善栽培,期望未來能自立品牌銷售。
據此本場將輔導其從慣行轉型友善栽培,本場范美玲場長樂見友善耕作面積擴大,並指示場內研究團隊,從設置有機水稻示範點開始,一步步帶領合作社農友熟悉友善耕作,同時依實際輔導情形,開設部落行動教室相關課程,讓部落農友對友善耕作更有信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