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97期-原住民農產業專輯2016.09
第97期|2016.09月出刊|本期PDF下載 |
|
||||
維護生物多樣性
|
‧本場參加生物多樣性相關市集、推廣野菜 |
本場發展生態服務型農業,除了推廣田埂種植原生植被、開花植物等,更研究野菜栽培模式、種原保存等,讓農田在主要作物栽培外,保有更多動植物之生長與繁殖。
過去野菜多以採集為主,惟今因應市場經濟需求以及食用安全性,本場近年積極研究野菜栽培模式,並至原鄉部落等較未開發地區收集種原,一方面擴大生產規模,另外一方面則是建立種原圃、保存特色種原,維護生物多樣性之餘更作為未來傳承重要依據。
為增加野菜能見度,本場編印食譜、參加市集、舉辦野菜料理競賽等方式,期望增進消費者對野菜的認識,並順利進入消費市場。
高麗菜田的耀眼新色彩
彩色海芋在四南
作者:陳季呈 副研究員
‧碩大且色彩豐富的佛焰苞片讓彩色海芋深具觀賞價值,佛焰苞中央由許多小花構成肉穗花序,花序上方為雄花,近基部為雌花 |
前 言
宜蘭縣大同鄉的四季及南山部落合稱「四南地區」,海拔高度約800至1,200公尺,盛夏白天日照充足、氣候涼爽,夜晚氣溫陡降,在這日夜溫差大的環境下,種植生產的高冷蔬菜品質良好,尤其口感脆又甜的高麗菜更受到消費者喜愛,是夏季供應北部市場的重要農產品。耕作面積超過300公頃的四南地區,由台七線公路串連著二個部落,沿著公路兩旁望去,盡是鮮綠的高麗菜田,連接著碧綠的遠山與蔚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構成四南地區獨特的美好景緻。
雖然部落族人已種植了四十多年的高冷蔬菜,但因技術不足及資金問題,使得族人僅能依靠勞力賺錢,收入並不穩定,再加上過去種植高冷蔬菜,田間多施用生雞糞,造成蒼蠅處處飛,污染了部落環境。為改善部落生活與環境品質,幫助族人跳脫原有的生產模式,本場於多年前投入輔導部落轉作高經濟價值的溫帶切花,藉由日照充足與海拔高度等高冷地的環境優勢,及本場同仁持續不間斷的投入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輔導工作,一步一腳印的將四南地區從只有高冷蔬菜的綠色菜田,慢慢出現繽紛色彩的康乃馨、葉牡丹、金絲桃、彩色海芋、伯利恆之星的美麗花田,這花田雖然只佔四南地區少許的栽培面積,卻展現部落的突破與敢於求變的勇氣,未來也可能是帶領部落轉型的另一新契機。
本篇以輔導栽培彩色海芋為例,簡單扼要地介紹高冷花卉的栽培技術,供作部落農友及有興趣的民眾種植時參考。
彩色海芋切花栽培技術
一、植物介紹
彩色海芋(Zantedeschia spp.)為天南星科(Araceae)馬蹄蓮屬(Zantedeschia)的球根花卉,原產於非洲南部,英名Calla lily、Arum lily或Gold calla。碩大的佛焰苞片色彩艷麗,佛焰苞中央由許多小花構成肉穗花序,花序上方為雄花,近基部為雌花,花色有白、綠、鵝黃、金黃、橙、粉紅、紅及紫色等,豐富而多變,讓彩色海芋格外地出色美麗,再加上瓶插壽命長,深受消費者青睞。彩色海芋生育適溫為16-24℃,當溫度超過30℃時,除植株生育受阻外,極易遭受軟腐病感染,造成種球腐爛,對切花產量、品質及種球回收率影響甚鉅,因此臺灣平地多於秋冬季種植。
紅肉李的栽培與利用
-以宜蘭縣大同鄉英士及樂水部落為例
作者:劉彥彤 助理研究員、李建瑩 助理研究員
‧紅肉李結實纍纍,如欲生產大果應進行適當的疏果 |
前 言
紅肉李是宜蘭原鄉部落重要的果樹之一,主要集中於大同鄉英士及樂水部落,栽培起源可溯及日治時期,由日本人引進,並教導部落族人栽培方法,已具有相當的歷史。近年部分紅肉李種植農友逐步轉型,不再侷限於傳統的栽培或轉租漢人的生產方式,開始朝向有機栽培,申請有機認證,或是開放遊客採果體驗的經營模式。因此部落族人便有改進栽培技術的需求,尤其在有機栽培管理方面,以提升紅肉李的生產品質。
李樹生育特性
李(plum)是薔薇科(Rosaceae)李屬(Prunus)的多年生落葉果樹,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依起源中心可分為中國李(P. salicina Lindley)、歐洲李(P. domestica)及美洲李(P. americana)和加拿大李(P. nigra)。紅肉李屬於原產於中國的中國李,約200年前由福建、廣東省引進。除紅肉李外,台灣栽培的品種有黃柑李(水李)、黃玉李(早玉李、慢玉李、白玉李)、沙連李、花螺李、珍珠李、胭脂李、杏菜李等中國李品種,以及香檳李、泰安李(加州李)等由美國引進的品種。
紅肉李樹高5-10公尺,根系分布較淺且廣,鬚根發達;葉片光滑互生;花單生或簇生,有短柄,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瓣和萼片均為5片,雄蕊20-30枚,雌蕊1枚,1室具有2胚珠。果實為核果,果肉呈紅色,果皮有不規則圓點,常有蠟粉,成熟後由黃綠轉暗紅色。
紅肉李幼年期短,3-4年即可開始結果,5-8年進入盛產期。幼齡樹多萌發發育枝或長果枝,雖能形成花芽但不易結實;初果期多形成短果枝或中長果枝,著果率較高;進入盛產期後則以花束狀短果枝和短果枝為主。大多數品種具有自交不親合性,為提高著果率,應間植或高接授粉品種,藉由蜜蜂等昆蟲授粉,或進行人工授粉。
部落青農創新意
吃過都說「愛老虎柚」
作者:王義善 助理研究員、孫正華 助理研究員、戴介三 助理研究員、劉興榮 副研究員兼課長
‧林誠雄榮獲農委會第三屆百大青農的殊榮 |
前 言
林誠雄是屋拉力部落的阿美族人,之前曾在北部擔任資深廚師以及設計師,從沒想過會有種植柚子的一天。直到某日,父親因為田間工作受了重傷,他在幾經思量之後決定回鄉接手了這片柚子園。
中秋應景 必備文旦
文旦對於屋拉力部落來說,是維持地方經濟的重要產業,但因為台灣的文旦食用習慣,大多是依循中秋節而生,並做為應景的水果使用,也因為台灣果農的技術卓越,所以文旦一年是比一年鮮甜好吃。
近年來因消費習慣的改變,大部分的民眾喜愛網路預購,所以許多知名的果園,在文旦還未成熟時便已預購一空的情形時有所聞,但並非每個部落的果農都是這麼的幸運,過了節慶期間之後,文旦還是稍有存貨,雖然此時價格稍有跌幅,但內行的人都知道,這時候的文旦才是好吃又便宜。
棄廚種柚 部落自救
目前已回鄉種植文旦約三年的林誠雄時間,想當初在大飯店掌廚的他,手裡拿鍋、嘴中嚐鮮,就是要將平凡無奇食材,變化出最美的好滋味,而這種需同時具備色、香、味能力的職業,恐怕就只有廚師才能勝任了。
其實林誠雄很享受他廚師的生活,但在有一次回部落過中秋的時候,看見忙進忙出的父親眉頭深鎖,才知道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家中所種植的文旦,總是會有季節性的銷售壓力,但因部落農友大多只會種文旦,對於賣這件事情,就不是這麼的熟悉。
除了不忍父親的辛苦外,林誠雄也看見了部落一直以來所遭遇的困境,所以他告訴自己「自己的部落自己救」,於是決定放棄高薪的廚師一職,回鄉與族人一起種文旦。
本場授權苦瓜品種
在花蓮宜蘭地區之推廣現況
作者:全中和 副研究員
‧壽豐鄉觀自在有機農場生產之花蓮2號苦瓜 |
前 言
別名山苦瓜之中小型果苦瓜來自特殊之地方種苦瓜種原,多年來在花蓮地區一直有少量栽培,為地方特產,果實大小介於市售之白色大苦瓜與野生苦瓜之間,外觀性狀接近野生苦瓜,果實顏色較深綠,果實表面凸起較明顯。一般市面上販售之山苦瓜多為原生種、地方種或東南亞引進之種原,因苦瓜為異交作物,經農民長期自行留種後,品種混雜不純,果實大小參差不齊,形狀亦多變化。經過本場多年的選育,陸續育成之雜交一代品種〝花蓮1號-6號〞,已經授權生產有5個品種,其中在花蓮宜蘭地區生產之〝花蓮2號〞、〝花蓮3號〞及〝花蓮5號〞鮮果及加工產品品質優良已經上市。
新品種之育成及特色
本場鑑於農民種植之山苦瓜沒有穩定優良之品種,搜集高雌花性的優良地方種苦瓜品系種原,利用雜交育種技術,經過多年之純化、篩選、淘汰,去蕪存菁後,選出符合多項苦瓜育種目標之優良品系,再經雜交組合品系比較試驗及特性檢定,於民國94-105年間育成〝花蓮1號-6號〞等6個優良品種。除了〝花蓮2號〞果實偏白色外,其餘果實皆是綠色,〝花蓮1-3號及花蓮6號〞果實大小約150-220公克,約為大苦瓜的1/3重量,而〝苦瓜花蓮4-5號〞是深綠色,果實大小與果面之尖形凸起也最接近野生苦瓜,果實大小約20-50公克。6個品種皆有母本雌花率高、結實率與果實產量高之優點,果實中含高量維生素C及葉酸,並具有高抗氧化能力,不僅可作為一般蔬菜使用,更兼具多種優良之保健機能性功效。
新品種在花蓮宜蘭地區之授權與生產
苦瓜是台灣地區重要的瓜果類蔬菜,近年來全台栽培面積維持在1,500公頃左右,以白色大苦瓜為主。本場育成之苦瓜品種,是東部地區特產,為中小型苦瓜,產量高,適合小家庭鮮食用;這些品種均為雜交一代之品種(F1),具有雜種優勢,且均取得品種權保護,保護期限為20年;目前除了苦瓜〝花蓮1號〞品種授權已經於民國103年結束,即將進行再次公告授權外,苦瓜〝花蓮2-5號〞品種權已授權進行雜交一代種子生產及鮮果量產上市,並已開發製成保健產品上市,其中苦瓜〝花蓮2號〞授權給花蓮之3家業者,分別為吉安鄉仁誠有機農場、壽豐鄉觀自在與奇萊美地有機農場;授權給宜蘭之1家業者,為宜蘭縣壯圍鄉綠園有機農場。苦瓜〝花蓮3號〞授權給花蓮之2家業者,分別為吉安鄉仁誠有機農場與壽豐鄉觀自在有機農場;苦瓜〝花蓮5號〞授權給花蓮縣壽豐鄉豐禾有機農場進行量產上市,各農場皆以有機方式栽培生產,推廣生產面積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8公頃,生產之鮮果以經由有機通路進到生鮮超市販售數量最多,產品品質佳,是苦瓜愛好者及生產保健生技廠商的最愛。目前苦瓜`花蓮2號´已經有契作的方式進行大面積生產,生產面積已達3公頃,其他品種則有種子及種苗販售,提供有意願栽培的農友種植,未來將提供消費者多元苦瓜產品的選擇及利用。
細菌性軟腐病及果斑病的發生及防治對策
作者:蔡濰安 助理研究員、施雨伸 助理、邱智迦 助理
‧健康彩色海芋,因花型特殊,顏色多樣,在市場上屬高價花卉 |
前 言
每年7-9月,為颱風侵台的高峰期,宜花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往往首當其衝,農作物常受強風、豪雨及淹水的危害,導致作物根系、葉面或果實受損嚴重而增加病害的發生,其中又以軟腐病及瓜類果斑病等細菌性病害為颱風以及連續大雨過後易伴隨發生的病害。
軟腐病菌系多且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可感染雙子葉及單子葉等多種植物,在本轄區此病害主要危害作物包括主產於宜蘭縣三星鄉的青蔥,以及四南地區之高麗菜和彩色海芋;果斑病之寄主範圍較軟腐病為少,主要感染葫蘆科瓜類作物,如主產於花蓮縣壽豐和鳳林地區的西瓜,以及宜蘭縣壯圍鄉之洋香瓜和哈密瓜等。因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常造成藥劑施用難以立即見效的狀況,筆者在此針對本轄區上述兩種重要之細菌性病害進行介紹,並提供農友們防治上的小提醒。
軟腐病之發生及防治
一、青蔥軟腐病
青蔥軟腐病好發於5-9月
青蔥軟腐病為青蔥夏季好發的病害,可分泌酵素破壞作物細胞,造成組織軟化腐爛的病徵,嚴重時全株軟腐枯死,並產生惡臭。軟腐病菌主要發生於5-9月,發病適溫為34-37℃,若是此時期高溫悶熱又伴隨著午後陣雨或颱風的侵襲,造成植株的傷口增加,加速病程的發展。
宜蘭地區青蔥之栽培方式以高畦栽培,為了減輕作畦勞力的支出,農友們常於同一畦連續栽種三期後才進行翻犁;此種耕作方式不但容易造成青蔥生育不良,亦容易增加田間軟腐病的二次感染原並提高發病機率。青蔥以種子或分株苗進行繁殖,若分株苗帶菌嚴重,則極易導致病害大面積發生,即使更換新田種植亦無法降低發情形。
推動食農教育-
行健有機村的種菜趣
作者:孫正華 助理研究員、王義善 助理研究員、戴介三 助理研究員、劉興榮 副研究員兼課長、葉人瑋 研發替代役
‧行健有機村的產品廣受消費大眾認同 |
前 言
本場自2009年起大力在宜蘭縣三星鄉的行健村推動有機農業、成立有機村,村內無工業污染,加上附近有安農溪分洪堰公園、溪畔休閒綠地、張公圍親水公園、自行車道、泛舟體驗等多項休閒遊憩資源,因此除了一級產業外,亦輔導農民發展體驗旅遊與休閒農業,使行健有機村成為東部有機樂活廊道的一環。近年來更是推動食農教育,教育消費者了解自己吃的食物、認識農業生產的過程,進而支持有機村的農產品、達到促進農村經濟的目標。
食農教育-找回人與食物、土地的關係
飲食、農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該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事物,為何還需要重視食農教育呢?
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各種農事活動都來自於家庭,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工作,進而培養出對飲食、農業與環境的認知。然而,在工業社會的分工細緻及追求量產的規模經濟影響下,人們對食物和農業的認知日漸偏移,走進超市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可以選購,食物全球化及不虞匱乏的情形下,逐漸發生浪費食物、食物安全的問題。
因此從民間團體、各級學校、地方縣市爭相舉辦食農體驗活動,到中央政府從政策面都在鼓勵推動食農教育,希望能藉此重新找回人與食物、土地的連結關係。
甚麼是「食農教育」呢?中興大學的董時叡教授,參考義大利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及日本的食育運動(Shokuiku),將食農教育定義為:「食農教育是一種藉由親手做來學習的體驗教育過程,學習者經由親身與食材、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業生產者、自然環境等互動之體驗過程,學習自耕自食的基本生活技能,培養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感恩態度,並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飲食方式與生態環境的關聯性。」。
本場出版原鄉部落相關好書
下載APP免費擁有電子書
‧原鄉部落農業生產技術 大宗經濟作物篇 |
為活絡原鄉部落,本場出版多元化原民相關書籍、栽培技術手冊以及研討會專刊,期望藉著知識普及讓大眾對轄區部落文化及農產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花蓮生態農業巡禮」介紹新社、復興部落以及富興農場之生態農業,包括初級生產操作手法、棲地營造以及發現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並拓展到農業休閒體驗活動,兼顧文化保存與農民生計。
「花蓮原住民特色農產業巡禮」介紹原住民農友復耕並轉型有機栽培,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之農業發展,包括南安部落守護農業生態,恢復傳統農法,開啟部落新契機;邦查農場重視有機生產,培育部落小農,推廣有機大豆,活化在地經濟活動;太巴塱部落找回生活不可或缺的紅糯米,復興部落產業,同時也找到吸引年輕人回鄉的動機。
「部落農業微革命」、「原鄉部落有機誌」以人物以及部落的故事,帶出原住民農友在農業轉型的努力與甘苦;「花蓮原住民市集發現記」及「地產地消專輯-部落廚房地圖」,則以原住民特有的飲食文化、特殊食材以及農民市集,讓大家能更深入了解何謂「原味」及其背後的意涵,並共同支持部落產業的永續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