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98期-原住民農產業專輯2016.12
第98期|2016.12月出刊| 本期PDF下載 |
|
||||
鮮食金柑正當時
直接連皮吃、吸收完整的柑桔類營養元素!鮮食金柑由本場整合正確用藥及合理化施肥,讓吉園圃產銷班生產安全無農藥殘留、大果質優的金柑果品,現已新鮮上市,歡迎大家把健康吃下肚! 「金柑」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可以連皮吃的柑橘類水果,果皮甜且富含維他命C與類黃酮化合物等成分。本場藉由「金柑健康管理生產體系」,輔導農友生產健康安全、無農藥殘留的金柑鮮果,並自101年金柑品質評鑑競賽開始納入農藥殘留檢驗,105年配合宜蘭縣政府推動「宜蘭嚴選」,加強金柑之用藥管理、宣導及農藥殘留抽查。 鮮食金柑目前已成為礁溪各大飯店冬季的迎賓禮水果,更穩定供貨給里仁、主婦聯盟、全聯等通路銷售。產季自11月至隔年2月,有興趣的消費者可直接向宜蘭縣農會03-9385963、礁溪鄉農會03-9882033、員山鄉農會03-9222161、蘭陽金柑生產合作社0933-985586等洽詢訂購。 |
||||
原住民農業發展
|
‧「原鄉特色作物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中,提出了許多讓部落及相關單位的參考建議 |
「我認為原住民作物保種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把祖母給我們吃過的好東西給種回來!」阿美族文化研究學者吳雪月,在日前一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所舉辦的「原鄉特色作物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國際研討會中,提出了她對原鄉作物保種的看法。
這是當天來自國內外各界專家學者中,所提出的其中一個意見。
其實原住民的特色作物與傳統農耕智慧,一直都是臺灣珍貴的寶藏,但未來若想進一步的發展,則需試著與現代科學對話;且除了部落族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單位、NGO組織的適時輔導也屬必要,但究竟該如何進行才能做得更好呢?花蓮農改場所舉行的這場國際研討會,便是一個各方提出建議的最佳交流平台。
黃金小米 從一級到三級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參事劉維哲於當天的研討會中,特別強調了原民傳統生態知識是具有「可持續性」的,透過不斷的實踐與創新,得以使文化保持活力,並成為部落經濟命脈。
他以「曙光金黃小米產業示範區計畫」為例,顯示了政府單位可在原民農業發展中扮演整合的角色。在這個例子當中,為整合小米發展,台東縣政府成立了「原住民南迴小米生產合作社」來做為產業平台,全省小米主要產地的南迴四個部落,已有90%產銷組織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則是扮演了統一收購、運銷、加工,以及產品的行銷與開發,除了可降低成本之外,農民只需專心從事生產,其他專業有人包辦,再也無須單打獨鬥。
而在此計畫中,原民會則以「經實創業計畫」來與南迴小米連結,估計未來會有小米產地餐桌、文創小舖、小米民宿、南迴小旅行…等不同產業風貌出現。這種一至三級產業分工互利的經營模式,相當有利於建立部落經濟的主體性,並達成地產地消的目標。
我不是韭菜也不是蒜,我是「蕗蕎」
作者:洪千惠 助理研究員
‧蕗蕎在採收之後剝掉枯黃的鱗莖外膜,並以集結成束的方式在傳統市場販賣 |
前 言
蕗蕎為蔥科(Alliaceae)蔥屬(Allium)之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古名為薤(音同「謝」),又名蕎頭、火蔥、小蒜、野蒜、大韭、蕎蔥等。原產於中國,栽培歷史相當悠久,目前以江西、湖北、四川、湖南、雲南等南方省區栽培較多。 蕗蕎在歐美栽培較少,而以中國、日本、越南、寮國、柬埔寨等亞洲地區栽培較多。
台灣之蕗蕎栽培甚早,其來源有二說,一為原住民族移民時傳入,另一則為漢民族移住時由中國大陸傳入。根據農委會103年的農情調查,目前蕗蕎的栽培面積並不多,僅約20多公頃左右,除了花蓮、新竹及雲林等地區較具栽培規模之外,在新北、基隆、宜蘭、苗栗以及屏東等地皆為零星栽培,且常與其他作物進行混作。
蕗蕎的小檔案
學名:Allium chinense G. Don.(Syn.Allium bakeri Regel)
英名:Rakkyo
別名:薤、蕎頭、火蔥、小蒜、野蒜、大韭、蕎蔥等
分類地位:蔥科(Alliaceae)蔥屬(Allium)
主要產區:花蓮、新竹及雲林等
產期:每年的3~6月
繁殖方式:以小鱗莖行無性繁殖為主
外觀形態
蕗蕎具有諸多蔥科的植物特徵,其葉片似蔥與韭菜,而鱗莖與大蒜相仿,所以很多人第一次見到蕗蕎的時候,常將它誤認為韭菜或是大蒜,但仔細分辨色澤與性狀,則可以發現其實蕗蕎與韭菜或大蒜等其他蔥科植物有很大的區別。
臺灣「原」味
原住民的哇沙米「細葉碎米薺」
作者:游之穎 助理研究員、詹庭筑 助理、全中和 副研究員、吳婉貞 助理、楊瑞玉 研究員
‧細葉碎米薺具特殊芥末風味,原住民傳統吃法沾醬油生食,最能凸顯其風味 |
前 言
細葉碎米薺,大家對這個名稱或許感到冗長陌生,但其實她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週邊,馬路旁、牆角下、植草磚縫隙、花盆裡、公園、菜園、果園,甚至溫室裡都可以看到她們恣意的生長著。她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草,也是原住民眼中美味的野菜。
生育特性
細葉碎米薺(Cardamine flexuosa)具羽狀分裂的互生葉,總狀花序,花冠為白色十字型,果實呈圓筒形長角果,隨著成熟從綠轉淡黃色。成熟時,角果內是一個個蓄勢待發的米黃色種子。此時只要輕微地觸碰便能啟動其發射的機關,兩側果皮快速的由下往上卷曲,果莢裡的種子瞬間騰空飛出,各自展開新的生命旅程。細葉碎米薺和高麗菜、花椰菜、芥菜等蔬菜同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細葉碎米薺植株纖細嬌小,但卻有強悍嗆辣的芥末風味,又名焊菜,原住民則稱其為「paw」或「哇沙米」。原來這嗆辣風味是植物用來防禦昆蟲的含硫次級代謝物―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有許多研究指出異硫氰酸酯具有抗癌活性。
雖然周年都可以看到細葉碎米薺的蹤跡,但和多數十字花科蔬菜類似,冷季才是她的主舞台。秋冬到早春的冷涼氣候,可以看到她成群的綻放,植株較為高大鮮嫩,可以達20公分左右。夏季仍可看到零星植株,但大約十公分以下即開花老化。許多文獻指出細葉碎米薺在不同環境下的型態變異大,屬非絕對長日植物,長日與低溫可誘導開花。於花蓮田間觀察,大約四、五月後隨著日照時數漸長,植株尚小即進入生殖生長迅速開花結莢老化。而在冬季及早春的短日環境,其營養生長時期較長,植株可以生長到具食用價值的大小,才進入開花老化的階段,所以也只有在冷季才能在野菜市場看見她的芳蹤。而溫度也是其種子發芽的限制條件之一,在30℃度以上的高溫,他們可是不會輕取妄動的。所以夏天在田間也較少看到它們的蹤跡,等到氣溫稍涼,他們又成群結隊的蓬勃生長起來。
新型態有機休閒組合
「魚茭共生」有機栽培農法
作者:林文華 助理研究員
‧本場嘗試放養單價較高的紅尼羅魚,適應情況良好 |
前 言
傳統的有機農業著重在生產,農民將有機農產品採收後透過直銷或批發方式銷售。而近年來休閒農業興起,到農村旅遊並進行農作體驗活動已變成一股風潮,有機聚落為順應這股風潮,需發展區域的特色作物或人文風情,以創造獨特的農業體驗。所以除了一級的有機農作物生產外,還要有吸引遊客前來有機村的特色,以做為發展三級休閒農業的利基。「魚茭共生」有機生產模式極富特殊性與趣味性,透過茭田中悠游的魚讓有機田野更加生動活潑,農友也能設計各種體驗活動,非常適合導入體驗式休閒農業利用。
「魚茭共生」模式介紹
「魚茭共生」是指在同一塊田區內種植茭白筍並放養魚隻,藉由茭白筍田長期蓄水的特性,順勢導入水產養殖的概念。這種方式源自於水稻的「種養共生」栽培模式,即在水稻田中放養可供食用的魚種,達到稻米、魚獲雙收的目的。近幾年本場為了推廣有機茭白筍產業,自民國100年起在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有機村試種有機茭白筍,且為了增加有機茭白筍的獨特性,率先導入「魚茭共生」的有機栽培模式,希望透過採收茭白筍與捕撈魚貨來達到雙收的目的,進而提高農民收益。
在地化改良式魚溝
傳統的水稻「種養共生」栽培模式必須在田裡增設兩種泊魚的設施,分別為「魚溜」和「魚溝」。魚溜為一挖深的土坑,目的在提供魚群日常休息和庇護之用,也是茭白筍田排水後提供魚隻生存的主要空間。魚溝為條帶狀的淺溝,在田區交叉縱並連接進、出水口與各魚溜,設置的目的是作為魚隻在水田活動的通路,使其更容易悠游於田區各魚溜之間覓食,並提供田區排水時魚隻避入魚溜時的通道。
由於台灣的水田整地等田間操作已高度機械化,傳統魚溝跟魚溜因如棋盤式廣泛設置在水田各處,會因機械入田操作而受到破壞,因此花蓮農改場在開發「魚茭共生」栽培模式時,修正傳統魚溝設置方式,改為在田區單邊設置一道魚溝或田區相對兩邊各設一道;且不再挖設魚溜,僅將魚溝深度加深,以取代傳統魚溜的功能。此種魚溝設置方式,不但結合魚溝和魚溜的功能,而且即使大型農機具進入田區,只要適度留意,便不會破壞魚溝。農友在實際操作後,覺得改良式魚溝位置明確,不會像傳統魚溝在混濁的水中完全看不見,一不小心就誤踩跌倒而扭傷腳,田間操作更安全。
農業資訊傳播多元化
實體、網路一把抓
作者:曾竫萌 副研究員
‧建議農友多利用各地數位機會中心等學習上網及手機或平板之操作,以享受網路科技帶來的便利 |
前 言
農業資訊傳播是農業試驗研究與輔導成果推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場的資訊傳播活動,包括了技術諮詢服務、網路資訊服務、示範觀摩會、教育訓練及刊物出版等,透過這些管道讓農友得到所需的農業技術與新知,隨著資通訊科技進步與普及,上網成為全民運動,網路資訊服務突破時空限制,進一步讓農業資訊傳播得以更快、更遠、更廣。
國家發展委員會104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指出,我國12歲以上民眾中,85.3%家中擁有電腦設備,82.0%家戶可網,75.7%可行動上網,顯示國人使用資訊設備及網的機會相當高。而本場104年調查轄區農業資訊利用與需求之現況,顯示6成受訪者能夠自行上網,手機是僅次於桌上型電腦的重要上網工具,傳統的資訊傳播管道仍扮演重要的角色,相關調查結果可作為精進農業資訊傳播之參考。此外,近年興起政府資料開放的趨勢,促使農政單位將所收集的資料開放釋出,再透過民間的加值應用,亦能提供更完善的資訊傳播服務。
網路資訊及通訊媒體之利用
本場104年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在上網查詢農業資訊或申辦農業相關服務的能力方面,差異頗大,有一半的受訪者較能夠利用網路查詢或申辦相關農業服務,至於不具這方面能力的農友,仍可透過傳統資訊傳播管道,如觀摩會、出版品、產銷班會等,得到農業技術新知與政策訊息。
超過8成受訪者經常性的使用LINE,顯示受訪農友對於LINE的使用較其他網路通訊工具更為熟悉,農業單位也已利用LINE為農友提供相關服務,如台南及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先後建立了LINE病蟲害診斷服務,本場同仁亦使用個人的LINE或臉書(Facebook)為農友解惑,方便農友發問及取得所需資訊。
有7成受訪者使用臉書,亦為數不少,與電子郵件(email)使用人數相當,本場已成立臉書粉絲專頁,不定期發布訓練課程、病蟲害防治、作物栽培技術及天然災害預防等資訊,增加農友接受重要農業訊息的管道與機會。即使通訊軟體日新月異,電子郵件仍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受訪者使用本場服務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完整呈現夾雜文字及圖片的複雜內容,透過夾帶附件可容納更多的訊息,而且訊息的管理也更清楚與方便,因此重要的訊息如錄取通知等,除了紙本寄送外,多以電郵方式傳送。
農民學院有機農業初階班學員
從農現況、輔導需求與策略
作者:林正木 助理研究員
‧學員製作完有機筍豆後品嚐產品口感 |
前 言
人力資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生生不息的人力傳承是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農業是傳統民生產業,仰賴人力甚鉅,人力資源是農業永續發展之基石。依據104年農業統計要覽的農業就業人口趨勢,顯示我國農村的務農人口平均年齡逐年老化,不利於農業發展,勢必要調整人力結構;農業新知日新月異,專業農民也要與時俱進,持續汲取新知,方能走在時代尖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00年委託各農業試驗場所開辦農民學院,積極培育農業人才,改善人力素質與斷層的問題。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依據轄區農業發展、農友需求及試驗成果推廣等,規劃入門、初階、進階、高階系統性課程,受訓人次逾上千位,這些實際務農的結訓學員,將成為未來重要農業人力資源。花蓮、宜蘭結訓學員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對象,如何輔導轄區學員將是農業人力培訓的重點工作之一。因此,透過營農現況、輔導需求調查,擬定相關輔導策略,以提升農業人力資源及經營效益,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初階班從農學員特性及經營現況
一、年輕高素質的新進農民
以男性中壯年居多,教育程度為高中(職)至大學多數並以非農業相關科系畢業居多;務農年資以5年以下佔多數,並專職從事農業。由此可知學員的務農平均年齡及教育程度比目前台灣從農人力結構及素質佳,惟務農年資淺及非本科系,為農業經驗及知識較欠缺的新進農民。
二、小農為主的經營型態
以露天栽培蔬菜、果樹居多,並採多樣種植,經營規模小,以自家工為主。農地則以自有及承租居多。產品無取得安全認證標章佔多數,大都採自售及網路銷售生鮮產品,年銷售額在30萬元以下最多。未生產二級加工品佔多數,並無建立品牌,農民組織方面則未參加居多。由此可知以小農型態居多,為了增加收益,降低成本,採取直銷通路、自家工、環境友善農法、多樣化耕作等經營方式。
看見米蘭世博系列-
瑞士的糧食分配實驗 食物足夠分給所有人嗎?
作者:孫正華 助理研究員
‧瑞士館以4個食物塔組成,裝滿瑞士盛產的咖啡、食鹽、蘋果乾及水 |
前 言
臺灣為食物的淨進口國,糧食供應與食物價格除了受到氣候變遷及農業生產成本影響外,更是與全球糧食供應與貿易有關,食物價格的波動影響著民生與社會的穩定,因此糧食安全一直是政府及大眾的關心的問題。然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現今的糧食生產面臨氣候變遷、全球貿易及農業生產環境劇烈變化的考驗,世界各國皆密切關注糧食安全及分配等食物問題。
因此2015年在義大利米蘭舉辦的世博會就以「潤養地球,滋養生命(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為主題,整個世博會的主軸皆圍繞在食物的五大危機,包括「糧食分配正義」、「剩食」、「食物安全」、「生態多樣性匱乏」以及「耕地不足」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世界各國也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專題展覽,希望透過世博會喚起全球對食物問題的重視。
全球糧食生產逐年增加 為何仍有糧食危機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WFP)提出警告:饑餓與營養不良依然是威脅全球健康的頭號殺手。世界上有9.25億營養不良人口,這意味著每七個人中就有一個得不到足夠的食物,不能健康地生活。儘管80年代期間以及90年代的前半期,世界在減少饑餓人口的努力獲得很好的成果,但是近10年來,饑餓人口又在緩慢而穩定地增加。
近代農業受惠於品種的改良及生產技術的提升,單位面積產量不斷增加,為何全球饑餓人口會不降反升?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United Nations;FAO)的統計資料(圖1-2)顯示,全球人口從1964年的31.3億增加至2014年的73億,增幅達133%。然而糧食生產量也隨著人類需求而增加,50年來作為主要糧食的稻米及小麥,其年產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從1964年的5.3億噸增加至2014年的14.7億噸,升幅高達177%。
可見作為主要糧食的稻米及小麥產量增幅均遠超過人口增幅。既然如此,為甚麼近年全球的糧食危機會日益嚴重?也許可以從米蘭世博開幕後,教宗方濟各接見各國代表時的發言一窺究竟,教宗說道:「我們有足夠餵養每個人的食物產量,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吃飽。每一個人都目睹食物浪費及超量消費,這是一種『富足的矛盾』!」。
陽光‧稻浪‧人情 富里人熱情
舉辦2016穀稻秋聲 山谷草地音樂會
‧富里穀稻秋聲山谷草地音樂會匯集了自然美景、音樂以及市集,更是返鄉青年共同努力的成果 |
雖然連續大雨,仍澆不息富里居民的熱忱,2016穀稻秋聲山谷草地音樂會如期於10月22、23日舉辦,而且來自各地的旅客,在晴朗陽光、稻浪遍野下,齊聚於富里鄉永豐村,度過一個輕鬆悠閒的美好周末。
穀稻秋聲是一群富里在地居民,包括農民、餐飲、旅遊民宿等業者,集結起來共同辦理的活動,除了自然美景外,特地邀請知名樂團及歌手就在草地上開唱,另外展現在地特色的市集更是活動吸睛亮點。
活動發起人天賜糧源鍾雨恩表示,邁入第二年的穀稻秋聲,比之前更有活力,不但有許多在外地的朋友,特地趕回家鄉擔任義工協助,現場市集攤位更是較之去年多出一倍,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與現場音樂熱鬧了整個永豐村、帶動整個富里觀光休閒人潮。
鍾雨恩今年獲選農委會第三屆百大青農,在此之前本場即持續輔導所屬產銷班有機水稻栽培技術,現今更是與其百大青農輔導團隊共同協助加工、行銷經營等面向。本次活動展現了鍾雨恩與富里其他各行各業的朋友,對家鄉的關心與熱忱,本場期待在他們團結協力下讓農村更加活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