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農用感知驅鳥裝置榮獲113年創作獎金牌
  • 林正木113年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
  • 倪禮豐助理研究員獲頒中華土壤肥料學會113「双桂土壤科學獎」
  • 林正木金推獎
  • 113農業部研發成果優良管理組
  • 陳季呈研究員優良管理人員獎
  • 榮獲2023apsaa銀獎
  • 黃佳興個人事業獎
  • 2023國家創新獎
  • 本場榮獲 國家農業科學獎社經發展類
  • 榮獲2023TSAA特優
  • 蔡依真副研究員榮獲111年模範公務員
  • 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
  • 有機中心榮獲金質獎和鑽石綠建築
  • 2021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
  • 榮獲第二屆永續善農獎「技術創新組」
:::

新聞稿

原住民野菜 營養又多樣

瀏覽次數:2034次
Plurk分享 G+ facebook分享 Twitter分享

編號:1110501

春暖花開時節,野菜也蓬勃生長(圖1),正是品嚐「野」味的好時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瞭解原住民族野菜之營養價值,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World Vegetable Center-WorldVeg)合作分析55種原民野菜營養成分,結果顯示野菜富含多種微量營養素及葉黃素,現在品嚐營養豐富的「原」味「野」菜正是時候!

微量營養素 野菜好豐富

台灣東部地區擁有豐富的野菜資源及原住民族傳統食用野菜之經驗與文化。花蓮農改場並與亞蔬中心合作,分析結果顯示許多野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具有開發利用的潛力。如「情人的眼淚」(葛仙米藻、雨來菇) (圖2),含有豐富的鐵;花蓮野菜市集與原民餐廳常見的藤心(圖3),鋅含量豐富;糯米糰、龍葵、木鱉葉(圖4)等則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葉黃素等。鼠麴草、青苧麻、艾草、黃麻等則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小洋蔥和蕗蕎(圖5)則有較多的蛋白質和醣類。相關分析資料可查詢世界蔬菜中心植物營養資料庫(http://nutrition.worldveg.org/)。

野菜的角色與重要性

在一般人眼中野菜就像野草般不起眼,也不容易成為農業上的重要經濟作物。但野菜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卻是不可忽視的,野菜種類繁多,基因型也較多樣化,或許存在著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耐逆境種原的契機。綜合多篇研究文獻歸納,野菜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有:營養價值高,微量營養素豐富;增加農業生物多樣性;承載傳統文化知識;民俗保健應用,醫食同源概念;緩解飢餓與營養不良;提升對病蟲害的緩衝能力;對土壤的覆蓋與保護;對抗氣候逆境;增加食物多樣性;提升食物安全性;增加額外收益等。

野菜常具季節與地區限定 遇到可千萬別錯過!

許多野菜常為季節限定,走進花蓮傳統市場(圖6)或是部落市集,甚至公路沿途即可看到最新鮮的當令野菜食材,如三、四月箭筍,七、八月則是一顆顆黃橙橙的麵包果和木鱉果。花蓮東大門夜市也有許多原住民料理風味餐,擺著各式各樣其他地區不常見到的原住民料理食材(圖7),如黃藤心、木鱉果、車輪茄等。野菜亦常具有不耐貯運之特性,離開產地即不易看見。所以來到花蓮除了買名產伴手禮,也別忘了品嚐最具在地特色的風味野菜。

本則訊息提供人員

撰稿人

電話:03-9899707轉302
e-mail:gh70442@hdares.gov.tw

蘭陽分場作物與生態室助理研究員游之穎

新聞聯絡人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