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本場新聞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本場新聞 > 讓「農用感知雷射驅鳥裝置 」幫把手!

讓「農用感知雷射驅鳥裝置 」幫把手!

   line分享-另開新視窗 facebook分享-另開新視窗
瀏覽次數:1441次

編號:111020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2月14日於蘭陽分場舉辦「農用感知驅鳥裝置」示範觀摩會。與會來賓約80位,現場農友們熱烈討論鳥害防治的相關問題,活動順利進行。

作物在生長初期、收穫期時常發生遭鳥類啄食種籽、嫩苗或屆收成的作物種子、果實,而導致作物損失率高,農民收穫不佳的問題。蘭陽沖積扇平原水資源豐富,但因農田鄰近河川,每年秋季也頻受雁鴨侵入危害。尤其在河床附近的水稻田,插秧初期雁鴨喜啄食秧苗基部穀粒導致缺株,農友必須補植或重新播種;成熟期則啄食稻穗或踐踏稻株使穀粒脫落,造成農友收益損失。不只是水稻,近幾年宜蘭地區種植大豆的面積已成長至117公頃,大豆在播種後常遇斑鳩、雉雞啄食種子或拔斷子葉而導致缺株,嚴重甚至會超過5成以上損失。

該場研發的驅鳥裝置,以雷射作為驅離手段,並以計時器控制供電,能根據不同作物及驅趕對象來調整自動運轉的時間,並搭配太陽能供電系統,大大減少農民花在驅趕鳥類的人力成本,裝置以Arduino微處理器控制程式,亂數讀秒走停,以避免鳥類學習,最後更搭配影像辨識來強化驅離效果,裝置目前已於溫室進行損害缺株等確效試驗,結果顯示能成功降低18%損害,而同步進行的30天時效性試驗,長時間下的驅離效果依舊能維持一定效果,相較其他驅離手段更能有效避免因鳥類學習而效果全無。此農用感知驅鳥裝置已於去年11月取得新型專利核准。今年預計將裝置技術移轉並商品化。

現場也分享裝置在不同作物的田間實際使用結果,針對小麥及水稻,分別架設裝置在實驗與對照田區比較危害狀況,結果顯示相差百分比分別為66.7%及40.7%,效果良好。未來也計畫在宜蘭地區針對大豆進行田間試驗,期待未來能在不傷害鳥類相對友善的驅離方法下,降低鳥類對作物的損害,也減少農民巡田耗費的時間成本。

本則訊息提供人員

撰稿人

電話:03-8521108轉3805
e-mail:dongjhen@hdares.gov.tw

作物環境課郭東禎

新聞聯絡人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