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第210期-2018.01
第210期|2018.1月號| PDF檔下載 |
為了解本場研究成果、場內公務人員教考訓用情形,以及轄區原住民農業輔導等,考試院考試委員於106年12月25日來場,農委會陳吉仲副主任委員攜會內人事室張翠娟主任及其團隊,與本場研究人員共同歡迎委員們到訪,並進行業務簡報後交流座談。 本場范美玲場長首先簡報場內組織編制執掌、業務推動重點績效。包括本場三大主軸-有機樂活、健康安全、原住民農產業之輔導成果、問題以及相應之解決方案,戮力推動轄區有機生態農業、研發更健康友善的栽培技術及資材、深入原民部落落實知識教育並發展六級化農產業。 另針對場內有機農業研究中心及員額編制等問題,范場長表示場內致力「生態有機農法」及「原民有機技術」等多項新興先驅性研發與技術建立。另外於花蓮縣壽豐鄉設立有機農業研究中心,面積為9.2公頃,目前遭遇研究人力缺口,期委員協助增加員額,以充足研發能量。 隨後本場引導委員參觀場內研發推廣成果實物展示,包括原住民特色作物、中草藥-當歸、丹參鮮品及加工產品;場內育成新品種苦瓜、有機栽培之新品種鮮食金柑;以及爪哇擬青黴菌、細菌性軟腐病拮抗菌等場內核心業務推動成果。現場更實際操作大豆初級選別機,讓委員瞭解該機分級功能。 對於各項實物展示,考試委員們都很感興趣,頻頻與同仁交流,現場氣氛熱絡,且因為本場同仁專業與熱情,更讓委員們對農委會及本場留下深刻的印象,張素瓊值月委員感謝農委會及本場的用心,對於提出問題與提案,考試院將盡力協助並表達正面支持。
|
107年部落行動教室開跑 首場於太巴塱部落
|
‧設置有機水稻栽培示範圃,並舉辦部落行動教室 |
農民有需要,就往哪裡去!本場部落行動教室自開辦以來深獲農友歡迎,因課程內容均依照部落需求辦理,且理論、實際觀摩與實習同時並行,因此參與過的學員滿意度都很高。今年度部落行動教室首場於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開設有機水稻栽培相關課程,共44位社員及當地農友踴躍參與。
該合作社因欲轉型有機栽培,本場在106年10月與其座談了解其需求與困難後,立即啟動輔導作業,進行現場栽培技術、土質檢驗分析,並迅速於該地選擇有機栽培示範點,更於今年1月11日假光復鄉西富活動中心,辦理有機水稻栽培管理及有機相關課程,協助芭奈稻米生產合作社瞭解有機及友善農業操作方式。
本次課程包含有機水稻栽培技術、有機水稻肥培管理、有機水稻病蟲害防治及有機驗證申請與輔導等課程,開啟部落族人有機新視野。由於部分合作社社員擔心有機水稻栽培困難,因此大多為觀望態度,故本場選定示範點後,鼓勵3-4位社員一起嘗試水稻有機農法,讓其他社員們能一步步跟隨、增添信心。
花蓮縣芭奈水稻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沈宗錡表示,合作社於去年6月成立,結合族人共約17位社員,主要經營品項為水稻,經營面積20多公頃,並以芭奈貢米品牌推出市場。目前有機農產品是未來趨勢,因此社內將朝有機栽培邁進,另社內對於集團或個人身分申請、取得有機或友善驗證等議題均未定論,未來持續討論並期盼場內支持協助。
本場在部落農產業發展目前已有完善輔導機制,除安排行動教室外,各部落設置輔導窗口,定期至部落關心農業的經營困境,並給予技術輔導或扮演轉介的角色。而今年度部落行動教室自此啟航,未來將有多場課程,配合農民學院的辦理,將持續提升轄區農友各項專業技能。
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
大豆栽培全面機械化 機械採收省時省力省成本
‧產銷班林奐慶副班長現場示範大豆機械採收 |
隨著轄區國產大豆面積持續擴大,栽培機械化是必然趨勢,本場持續輔導花蓮縣光復鄉雜糧(大豆)產銷班第二班,並於106年12月15日假花蓮縣光復鄉拉索埃湧泉旁大豆田區,舉辦大豆栽培技術及機械採收觀摩會,介紹大豆機械化栽培採收流程,為農友節省人力及成本。
本場作物改良課農藝研究室首先介紹大豆栽培應注意事項,包括土壤酸鹼度,太酸會影響根瘤菌生成使產量下降,以及大豆種植適期,避免晚植造成光敏感而不結莢,另外二期作因颱風、氣溫低或不穩定容易影響生長,風險較高,因此建議新手農友先種一期作以獲取經驗。
水份管理也很重要,缺水時容易有病蟲害發生且會影響發育,另外大豆栽培雜草控制亦很重要,若是慣行栽培在種植後立即噴施萌前殺草劑,2-4周後再以藥劑或中耕鋤草。而即使是慣行栽培仍須有減藥意識,雖然建議噴藥次數為4-6次,但仍以田間實際情形為準。
目前大豆栽培是繼水稻外,可全程機械化管理,包括整地、播種、施藥、除草、採收、乾燥及分級等作業。而轄區大豆栽培機械能量充裕,106年光復鄉大豆產銷班第二班更申請為雜糧集團產區,獲補助增添設備,包括曳引機、真空播種機、箱式乾燥機以及收穫機等。
在解說後,林奐慶副班長於田間實際示範機械採收情形,他表示該機為日本進口,依田間大小及平整度,每日作業能力達2-4公頃,且損害率僅10-20%,建議植株要夠乾燥才不容易損傷種皮。雖然購買採收機械負擔成本大,但不用再從西部調採收機器,且在面積增加的同時,機器管理可相對掌握班內採收時程、提高效率,更能協助鄰近鄉鎮進行代耕。
本場表示,相對人工收穫,以機械採收方式每公頃至少可減少收穫及調製成本1萬元,更縮短後續總體處理時間,惟在品種、栽培方式等需特別注意。本場更建議農友,若受成本限制只能靠人力生產,應以小面積、有機栽培為主,因單價高獲利也高,若是慣行栽培單價低,生產面積則須擴大,輔以機械栽培才能獲得最佳利潤。
不推自廣 本場輔導瑞穗興瑞文旦果園
栽培原生開花草毯 吸引台南果農參訪
‧台南果農至花蓮瑞穗興瑞文旦取經,與百大青農游振葦農友(前左一)交流有機果園經營模式 |
懷抱著對土地友善耕作理念,15位來自台南市東山區的專業果農「五酷山農團」,在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帶領下,來到花蓮瑞穗興瑞文旦果園,拜訪有機文旦果農游振葦,學習草生栽培、天敵棲所營造等友善管理技術。
本場生態農業研究團隊已於興瑞進行2年合作試驗,「文旦果園生態系統服務建構」主要為在文旦果園內種植原生草本開花植物-馬蘭、仙草、鴨舌癀、黃花蜜菜以及魚腥草,對照鋪設雜草抑制蓆及原生地貌,探討園區內天敵昆蟲數量、物種歧異度以及土壤性質變化。
「種了這些原生植被後,不但解決了草害,同時把水分保留下來!」游振葦向大家解釋,原來園區內多為石礫地、土壤較少,水分很容易流失,在種植草毯後問題改善,且相較於抑制席,天然草毯不但保水和減少灌溉量,亦有利於排水,土壤質地更是鬆軟有利於果樹根系發展。
另本場監測興瑞文旦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發現從最初低於1%,到現在高達4%,雖然期間游振葦也有添加資材,但原生草毯仍功不可沒。
在天敵昆蟲的數量及種類變化,本場在天敵-寄生蜂數量上,發現試驗區較對照多了一倍,物種種類在原生草毯區發現24種、原始地貌區15種、雜草抑制蓆10種,旁邊慣行園區只5種,可見混合多種植物的原生開花草毯,可吸引多種天敵昆蟲進駐,抑制果園害蟲密度。
踏在健康鬆軟的土壤上,台南農友們一面認真忙著筆記,一面用手眼心感受著文旦果樹和花草依存的好處,雙邊農友持續討論交流,希望藉此觀摩讓友善的種子帶回家鄉果園,讓有機及生態服務農業的概念遍地開花!
拜訪山下部落 體驗植物染、走讀阿美七腳川社
‧部落媽媽帶領大夥上山採集中午食材 |
為促進農產業朝六級化發展,將地產地消的概念結合在地原住民族文化,本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於106年12月23日舉辦壽豐山下部落廚房文化體驗活動,帶領消費者探索七腳川社的遷徙歷史,並從廚房體驗原民特色食材料理及傳統文化。
山下部落位於壽豐鄉山邊路一帶,依山而居因而稱為山下部落,居民大多是南勢阿美族七腳川社的後裔。在拜訪山下部落之前,得先認識七腳川社的祖先,當時日本利用七腳川社在奇萊平原的影響力,制衡山區強悍的太魯閣族,但到了民國前4年,因勞役不公和薪資問題,七腳川社隘勇逃避勞役潛入山區,日人以其抗日為藉口發動軍警圍剿,引發後續更多的衝突,族人紛紛逃散,七腳川社遭到滅社,所有住民被迫遷往他處,山下部落就是其中之一。
本次活動行程特別循七腳川事件逃難路線,取道南華、池南再來到壽豐的山下部落,部落青年胡振桂沿途為大家解說七腳川社分布的範圍、族人逃難落腳的據點及當時日人採取強制遷徙策略以管理各原住民族。
阿美族語稱山下部落為Ci Alupalan,「alupal」的意思是「柿子」,因為早期部落種了很多的alupal,所以把這裡稱作Ci Alupalan,意指很多柿子的地方,當時會醃製這些小小圓圓的柿子,作為小朋友的零食。柿子現在則是創意發想的來源,部落青年引進植物染技術,利用當地原生種台東柿發展出柿染,製作成服飾配件、提袋或居家用品等,成為部落特色產業,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因此柿染DIY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部落青年何欣蓉表示,這些柿子要浸水發酵後成為褐色染液,並採用刷染方式刷上圖案,這些作品帶回家後要放在有太陽的地方,顏色才會慢慢變深,染液的刷用量及接受日照的時間都會影響作品的成色,因此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
另外採集午餐食材同樣重要,山下部落青年及媽媽帶領大夥到壽豐中山公園旁的山區,學習辨識及採集野菜,包括山棕心、山蘇、藤心等。台北來的訪客第一次接觸這些植物,感到相當新奇有趣,而且還採到了造型奇特的黃藤果實,部落媽媽說這是小時候的零食,嘗起來很酸,相當生津止渴。
山下部落廚房平時也是部落老人共餐廚房,廚房外是族人種植的野菜園,包括葛鬱金、赤道櫻草、刺莧、翼豆等,提供平日所需之食材,訪客也在菜園採摘,部落媽媽及耆老在廚房指導大家處理食材,剝除老化的外皮,留下鮮嫩的部分讓大家大快朵頤。本場將地產地消結合原住民傳統文化,邀請O'rip團隊攜手合作,並鼓勵大家一起來探索部落農遊的更多可能。
休閒農業美景與美食 假期到
花蓮宜蘭 放鬆、療育、助健康
‧視野開闊的靜止水景,讓人感到心情開闊舒坦,有助於身心放鬆 |
青山綠水、花香鳥鳴,讓人身心舒暢,所以忙碌與緊湊的都市人總愛前往自然環境,而為了確認療育效益,本場進行相關試驗,發現休閒農業景觀可增加正向情感與專注力等健康效益,放鬆人們身心感受。尤其是宜蘭與花蓮地區除了擁有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源、美麗的自然景觀,還有新鮮健康的農特產品,是品嘗美食與美景,健康抒壓的好選擇。
自然療育已受到國內外許多研究證實,本場試驗結果亦顯示,觀看綠蔭扶疏的庭園水景可減緩心跳速率,使人感到平靜放鬆。觀看大面積靜止水體,前額肌電值較低,讓人感到心情開闊放鬆。觀看色彩鮮艷的瓜棚隧道,則可吸引人注意且有想深入探索的感覺。
以三富休閒農場為例,其座落於宜蘭縣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農場內栽植許多老欉文旦樹,產季可體驗老少咸宜的文旦果醬DIY活動,園內生態豐富,不論白日或夜間均有生態觀察及解說,更有適合年輕人冒險刺激的環境挑戰賽設施。
旺山休閒農場則座落於壯圍鄉新南休閒農業區,主要栽培作物為南瓜,各式各樣、色彩豐富、形狀奇特,有美味的實用南瓜以及好玩的玩具南瓜。農場並開發多樣南瓜料理,如炸彈南瓜、南瓜米粉、南瓜牛奶、南瓜咖啡、南瓜脆餅,道道營養好吃,也提供南瓜披薩DIY,非常適合親子共遊的體驗活動。
年節將至,歡迎大家趁著假期多多前往宜蘭、花蓮,細細體會鄉村美景,並品嘗地區且季節限定農特產品,讓身心靈徜徉於農村療育之旅!
賀 本場農業主題館
藥用植物與當歸館獲獎
‧本場藥用植物與當歸主題館獲獎,農委會林聰賢主委(右)頒獎鼓勵 |
農委會建置之農業知識入口網,其中農業主題館囊括農林漁牧各項與農業相關知識,是消費者最佳的知識寶庫。本場目前負責13個農作物相關主題館,包括山蘇、銀柳、水生植物、丹參、金柑、苦瓜、青蔥、寒梅、南瓜、文旦、原住民族農產業、當歸及藥用植物等。
場內主題館內容深入淺出,資訊豐富而完整,在每年農委會評選均獲得許多獎項鼓勵,其中當歸主題館及藥用植物主題館,更於106年分別獲選農委會農業主題館評選,一般組優等主題館,以及進階組年度推薦主題館,林聰賢主委並於106年12月27日頒發獎座,表彰本場經營主題館之努力。
二主題館負責人均為蘭陽分場張同吳分場長,他表示當歸主題館介紹台灣當歸栽培管理、保健成分與功效,以及當歸美味料理及藥膳,另有當歸達人介紹;藥用植物主題館則介紹台灣常見藥用植物,內含詳細圖片說明方便辨認,另介紹有發展潛力的新興保健作物、台灣藥用植物發展規劃,以及其他國家藥用植物的發展現況介紹等。
本場歡迎消費者多多利用各個作物主題館,場內將持續充實主題館內容,帶領大家認識花蓮及宜蘭地區的重要特色作物!
農業缺工? 快來打電話詢問
‧農業缺工服務團 |
【技術團】
»蘭陽基金會
謝小梅(03)925-1000#3603 傳真(03)925-2603
»富里鄉農會
林秋枝(03)882-1991 傳真(03)882-1990
【耕新團】
»蘭陽基金會(03)925-1000#3601
»吉安鄉農會(03)852-1151
»壽豐鄉農會(03)865-3799
107年2月 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
作物別 | 病蟲害種類 | 時 期 |
---|---|---|
水稻 | 水象鼻蟲、福壽螺 | 全月 |
立枯病 | 一期作低溫 | |
番茄 | 晚疫病 | 全月 |
蔬菜、瓜果 | 銀葉粉蝨 | 全月 |
青蔥、韭菜 | 锈病 | 全月 |
青蔥 | 潛蠅、菌核病 甜菜夜蛾 |
全月 |
葉菜類 | 小菜蛾、紋白蠂 黃條葉蚤、蚜蟲類 斜紋夜蛾 |
全月 |
果樹 | 果實蠅 | 全月 |
柑桔類 | 潛葉蛾、介殼蟲 | 下旬 |
梨 | 黑星病 | 下旬 |
洋香瓜 | 蔓枯病、露菌病 | 下旬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