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105期-農業新科技與新知專輯2018.9
第105期|2018.9月出刊| 本期PDF下載 |
|
||||
花宜好米 西式料理應用也OK!
在以米飯為主食的臺灣,相信家政班的班員媽媽們都很熟悉中式米料理,其實臺灣在地稻米也可以應用於西式餐點與甜點,本次8月2、3日的「花宜好食在-米食多元料理研發工作坊」,本場邀請花蓮高農餐飲科林秀英主任,以及花蓮艾斯可菲創意料理林仁中老師,教導大家西式米食料理。 為提升轄區農會家政輔導人員及所屬家政班員對米食料理的應用程度,本場舉辦本次米食多元料理工作坊,內容以西式料理及甜點為主,菜色包括法式奶油螃蟹卡布奇諾附海鮮橄欖油脆飯餅、馬告烤雞鑲栗子飯附肉桂桑葚醬、義式茄汁燉米獅頭等9道前菜、沙拉及主菜,以及英式米布丁附芒果與麵包果甜酸醬、米提拉米蘇千層、肉桂米糯團附焦糖蘋果(香蕉)與鳳梨醬等3道甜點。 |
||||
苓雅部落推展有機水稻 友善美麗田野作者:潘昶儒 副研究員、林立 助理研究員、徐仲禹 助理研究員
苓雅部落推動有機水稻栽培緣起 美麗的苓雅部落座落於風景秀麗的秀姑巒溪支流苓雅溪匯流口東側河階的緩斜坡上,行政區域隸屬花蓮縣玉里鎮德武里,住民多為阿美族原住民。苓雅住民主要栽培經濟作物以水稻為主,稻米同時也是部落最重要的經濟收益來源,全區稻作栽培面積約30公頃。區內地理環境優越,加上山區潔淨水源充沛,發展有機農業極為合適。本場多年前即曾規劃在此區推動有機水稻栽培,發展有機農業,然因部落農友當時尚未形成共識,只得再等待時機成熟時,推動部落農耕轉型有機耕作。 由於部落水稻多年來都採慣行栽培法,化學農藥及肥料的長年施用日漸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不小的壓力。為減緩農事生產對環境帶來的壓力,及因噴施化學農藥對農友健康的威脅,部落農友開始有了轉型有機耕作農法的共識,希望藉由友善耕作農法的推行,讓苓雅豐富多樣化的自然景觀得以永續利用,也渴望以生產附加價值高的有機稻米來增進農友收益,改善部落經濟。 輔導部落農友轉型栽培有機水稻 苓雅部落現有水稻栽培產銷班目前多與當地花蓮縣龍鳳甲良質稻米運銷合作社合作,契作生產高品質良質稻米,雙方合作多年來已建立起良好的稻米產銷運作體系。當社方在104年下半年得知苓雅稻作農友期盼轉型種植有機水稻的心聲後,隨即與本場聯繫,希望場裡能予以協助有機水稻栽培技術,讓有機水稻產業能就此在苓雅部落生根,進而日漸發展茁壯。在獲知此一訊息後,本場立即指派稻作研究人員與苓雅當地稻米產銷班第十三班鄭德財班長聯絡,商討如何推動有機水稻栽培相關事宜。也多虧了熱誠、積極的鄭班長全力協助,號召有志轉型有機栽培的班員共同參與,為成立有機聚落的願景一起努力。由鄭德財班長所帶領的原民稻米產銷班,由部落14名阿美族人組成,因班務運作表現優良,曾榮獲全國優良產銷班殊榮,也創下全台第一個原住民稻米產銷班獲獎紀錄。 |
||||
金柑常見害蟲之生態及 綜合防治作者:蔡依真 助理研究員、謝文棟 研究助理
前言 目前在金柑栽培上害蟲多樣,可危害莖基部、葉片、枝條與果實,常見蟲害包括東方果實蠅、天牛、潛葉蛾及小型害蟲(蟎),本文茲就金柑蟲害之生態、危害徵狀及防治方法依種類分敘如下,以供農友參考: 果實蠅 發生生態及危害徵狀: 為臺灣果樹危害度最大之害蟲,周年可見,成蟲於早晨及午後2、3點時於果園中覓食產卵,具強繁殖力,且能長距離遷移危害。雌蟲產卵於果皮內,孵化幼蟲鑽蛀果肉造成水浸狀,嚴重時導致落果。 防治方法: 一、可參考植保手冊推薦藥劑如20%芬化利乳劑2,000倍進行防治。 二、於果園外圍懸掛含毒甲基丁香油誘殺器誘殺雄蟲,如蟲數激增時以藥劑進行防治。 三、可以0.02%賜諾殺濃餌劑(市售商品名為香兒寶)稀釋8倍或以蛋白質水解物加入硼砂及推薦藥劑混合配製,於開花前及果實成熟前數週開始以局部點噴方式於果園四方位外圍或雜木林,或塗於誘蟲盒內,雨後須檢視是否需補施。 四、可懸掛黃色黏板或黏蟲膠瓶誘捕,亦可利用酵母錠加水置於麥氏誘蟲器誘殺。 五、網室栽培可有效阻隔果實蠅。本場業於礁溪鄉網室金柑果園設置果實蠅監測點,經長期調查結果顯示防治成效良好,且已辦理觀摩會予農友參考。惟需特別注意設施出入應隨時關門及巡檢風災後是否破損,以免果實蠅侵入為害。
|
||||
金柑常見病害之生態 及綜合防治作者:蔡依真 助理研究員、謝文棟 研究助理
前言 金柑又稱金棗,為芸香科金柑屬灌木果樹,也是宜蘭地區重要果樹產業,以往金柑以加工為主,近年來因發現金柑果皮中含有類黃酮類抗氧化物,而漸受消費者重視,也越來越多農友轉做鮮食金柑,因此對於果實外觀品質及安全性要求亦隨之提高。然宜蘭地區因地處臺灣東北角,受先天氣候條件影響,雨水較多,濕度較高情況下,疫病等病害常發生嚴重,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影響產業甚鉅。金柑病害以疫病、黑點病及綠黴病最為常見。本文茲就上述病害之生態、病徵及防治方法依種類分敘如下,供農友參考: 疫病 病害生態: 俗稱「水傷」,係因其造成之水浸狀病徵及落果而得名。是由Phytophthoraspp.造成。在水分多、濕度高(90%以上)及溫度20℃-28℃間的環境下容易發生,該菌可殘存於土壤中,可藉由風雨飛濺、灌溉水或傷口傳播。若植株因颱風風雨過後、天牛等昆蟲或除草時對枝葉或樹幹產生傷口,則更易遭疫病菌侵入為害。 病徵: 金柑的葉、枝條、莖及根部均會受疫病菌為害,幼苗期葉片及嫩枝條常受害,罹病枝葉初期呈水浸狀病斑,最後褐化而乾枯死亡;成株發病時,多由樹幹基部或根冠處開始,並向上延伸,被害部樹皮呈水浸狀,有褐色膠質流出。樹皮內面及木材均腐爛(亦稱裾腐病),陰雨天氣特別明顯,病株之地上部葉片變黃或落葉,罹病嚴重時全株死亡。
|
||||
農民學院結訓學員專訪
|
‧叫我快樂農夫!洪亮宇青農 |
前言
近年青年進入農業,為了汲取農業知識及技術,參加農民學院課程,俾以返鄉從事農業工作。這些青農們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除了成為未來繼承老農的中堅份子外,並具備創新的想法及不同領域專長等,帶來農業新氣象,開創新的農業格局。因此,多鼓勵及輔導這些未來可能是農業明日之星的青農,藉助各式各樣的媒體報導,協助為台灣農業努力的青農們打開知名度,同時希望作為未來想從農的新進農民借鏡,並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青農加入農業行列。以下將介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農民學院結訓學員的從農事蹟,一位從台北移居到花蓮的42歲洪亮宇。
健康遇瓶頸 人生大轉彎
在科技業打滾超過10年的洪亮宇,好不容易累積了工作經驗及人脈,而且收入優渥又穩定,是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不過冗長的工作時間,加上長期看著螢幕的後遺症,經年累月下首當其衝造成眼睛的傷害,經醫生診斷出是視網膜產生了病變,不建議他再繼續過度使用眼睛。亮宇於是開始在健康及事業的交叉點徘徊,深思熟慮後選擇了一條親近大自然的工作,也讓同事及主管感到驚訝及惋惜,結果是健康的重要性戰勝事業,寧願放棄百萬年薪的科技新貴,轉向陌生的領域傳統農業,從白領轉向藍領階級,開啟人生的嶄新一頁。亮宇是學電子工程背景,踏入農業後,人生大轉彎,為了要增加農業知能,積極參加農民學院課程,並也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有機農業初階班標準化 課程建置及應用
作者:林正木 助理研究員
‧標準化課程規劃流程 |
前言
為培育優質農民,兼顧產業職能理論及生產實務,本場特別透過產業觀點與訓練需求,建構產業人才知能標準及課程規劃。提供農業人才培訓所需之農業產業系統性課程,增進農民所需之知識、技術與企業經營能力,以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因此,為推動農業專業系統化訓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結合各相關試驗改良場所,成立課程規劃小組。包括:有機農業、水稻雜糧等,盤點分析農業產業之專業能力及分類,並建構有機農業初階班之標準化課程規劃。
以下將介紹有機農業初階班標準化課程建置及應用,除了展現花蓮農改場建置農民學院標準化課程之外,亦著重在未來如何應用在課程規劃,建構農業產業課程發展邏輯性,完整建立學員的知識系統。
有機農業初階班標準化課程建置
一、標準化課程規劃流程:
為了讓標準化課程具有公信力及嚴謹性,由農民學院管理中心結合各試驗改良場所成立了有機農業課程規劃小組,由花蓮農改場擔任總窗口,召集產官學界專家進行腦力激盪的工作坊。課程規劃小組依據課程規劃流程,如圖一,盤點有機農業主要核心能力及細項核心能力,建構核心能力地圖。並以初階班進行標準化課程規劃,透過專家會議的審查,修訂完成標準化課程規劃。
日本沖繩之金針開發與應用
作者:張芝蓉 助理研究員
‧田間採收的金針葉片整齊集中置放於採收籃中 |
沖繩傳統野菜-金針
沖繩位於日本西南側,全縣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44萬人。與台灣氣候類型相類似,年均溫為20C,夏季最熱時平均氣溫不超過30C。金針屬於沖繩縣28種傳統島產野菜之一,沖繩所栽培的金針學名為HemerocallisfulvaL.var.sempervirensM.Hotta。沖繩人民常在豬肉或雞肉中加入金針烹煮。自沖繩古代記載,從琉球王朝時期,宴客料理中經常用金針入菜,金針除了作為蔬菜食用之外,人們不好入眠時,只要將金針花煎豬肉做成藥膳料理來食用,或飲用金針的莖葉煮成茶飲,便得以入眠,在沖繩的方言裡將金針稱為「忘憂草(Nibuigusa)」為安眠草的意思。位於沖繩北部今歸仁村的農業生產法人有限公司今歸仁座間味農場,自2007年成立,生產金針並經營「安眠草本舖」品牌,開發金針相關加工產品販售。
沖繩金針的食用
沖繩的金針全株皆有使用,於沖繩每年9月到11月為金針「花」盛產期,期間採收金針綠蕾、黃蕾及花朵販售,金針花朵可生食,作成天婦羅、煮湯、壽司、沙拉或醋漬物等食用方式,金針綠蕾及黃蕾需煮熟後食用,常被當作蔬菜,可炒、炸或煮湯等;至12月到6月則為金針「葉」生產的時間,採收葉片作為茶飲食用;金針莖白台灣稱之「碧玉筍」,生產時間為2月至5月,鮮嫩脆甜需煮熟食用,可作餃子、炸肉丸內餡、炒食、燉菜或煮湯用途廣泛,而金針根部則主要作為藥用,在沖繩終年皆有金針產品生產。
促進生物多樣性 原民特色作物種子保存及交換
‧五種部落常食用豆類,你可以辨別出哪幾種呢? |
花蓮縣政府7月14日於花蓮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舉辦107年度生物多樣性活動-森羅萬象‧生生不息,當日本場「有種大聲說」攤位,介紹多種部落常見作物之種子,另有種子辨認活動,以及免費贈送原民常見作物種子,並鼓勵民眾進行種子交換,受到現場大人小朋友的熱烈歡迎。
由於原住民食用多種豆類,因此本場選出菜豆、豇豆、米豆、鵲豆以及樹豆,讓民眾依種類辨認,研究同仁並解說其營養價值及原民食用方法。另外除了以上豆類種子外,還贈送紅藜、紫蘇、秋葵等部落常見作物種子,而種子交換也是過去部落常見的做法,因此本場亦鼓勵現場民眾進行交換,並請大家說出這些種子的故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