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第229期-2019.08
第229期|2019.8月號|PDF檔下載 |
為推廣友善環境理念及生態農業技術,本場暨107年發表4種教案後,今年再度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合作,推出4款創新主題的環境教育 課程。並在7-8月於宜蘭、花蓮地區辦理4場研習活動,培育種子師資的同時,也透過試教試玩、持續改進教案內容。 本次教案主題則包括水稻、野菜、原生草毯以及循環農業。汲取去年經驗,今年上課方法改為先玩遊戲,再了解基礎研究理論,讓學員能更深刻的了解遊戲背後的意義。 參與課程的學員包括教師、營養師、農民、市集經理及環教志工等,大家都對環境教育有很大的熱忱與支持。參與這次的研習也給主辦單位很多反饋,其中銨廷有機農場廖中豪菜,但發現學童認同感不大,因此他覺得可以運用「Ina的野菜廚房」這個教案,依本身農場需求修正,讓學童從遊戲中認識有機農業的意義。 負責本業務的是農業推廣課孫正華副研究員,她表示因為近年食農課程正夯,而環教教案較少有農業議題,因此去年場內開發4個環教教案大受歡迎,在試玩後很多老師都覺得非常適合用在校內的食農教育。且為方便大家利用,這些教材均可在本場官網免費下載pdf檔。 本場與人禾基金會翻轉食農就是吃吃喝喝的刻板印象,今年再接再厲,以場內紮實的基礎研究,再度開發4個創新課程,期望用遊戲串連土地、農業與生活,成為食農界的一級玩咖!
|
復育光復古早種陸稻 割稻大豐收
本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共同於光復馬太鞍復育古早種陸稻,在3月底播種插秧後,7月17日召集有志者一起收割,吳連妹阿嬤也在現場示範部落傳統曬穀方法,其他耆老也回憶早年部落與旱稻種種相關的回憶。 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前負責人黃啟瑞,多年來關心部落文化與產業發展,他發現這幾年族裡青年返鄉承接老人家的田地,但對於古老的陸稻,隨著品系流失僅存在記憶中,因此今年初極力促成本場及部落合作,從少量栽培開始,慢慢恢復經濟生產,甚至把傳統米食及祭儀再找回來。 因此本次割稻活動,特別搬出部落早期的脫粒機,並且邀請當地耆老以及國小學童參與。曾經參加插秧活動,並且拿出珍藏古老稻種的吳連妹阿嬤,將稻穗綁成一大束,向大家說明過去就是這樣一束束的放在太陽下曝曬。其他的老人家也說起小時候關於陸稻的回憶,還有位阿公當場利用稻桿做成笛子,讓參與者與小朋友們收穫良多。 本期作場內共提供10種產量表現良好的陸稻品系,以及吳阿嬤珍藏的紅糯米。近日稻穀調製後,本場將擇期辦理推廣活動,如製作稻穗小掃把、與耆老們聊天,並一起品嘗這些珍貴的復育稻種。從辨認、種植到實際吃到嘴裡,完美找回過去最對的那一味。
|
推動里山倡議以促進生物多樣性及增進人類福祉國際研討會
時間: 第一天9月17日(二)8:30(9點開幕)-17:10 第二天9月18日(三)9:00-16:00 地點: 本場推廣課新大樓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二段118號4樓
|
本場研究好吸睛 國外友人頻來訪
|
‧紐約大學沈昌輝教授(右五)帶領學生來訪,本場介紹場內重要研究以及農民輔導項目 |
為促進國際交流互動,8月8日日本沖繩縣町村會共15人,由花蓮市公所劉原良秘書帶領來場。9日則由東華大學安排,紐約州立大學沈昌輝教授帶領暑期班12位學生來訪,本場同仁為2團體解說、座談及導覽。
本場杜麗華場長及楊大吉副場長歡迎貴賓來訪,除了以簡報說明場內研究方向外,另為紐約大學安排場內研究解說,包括農田生態系統服務技術、抗病毒病南瓜與番茄育種、原民作物保種、大豆初級選別機等之研發、農產品打樣服務及品嘗等項目。
沖繩來賓們在座談中表示,過去紅龍果在沖繩價格很高,現在則流行芒果,因此對於其他臺灣水果,如釋迦、蓮霧等十分有興趣,並詢問適合沖繩種植的水果。紐約大學的學生們則對於有機農業的相關主題興趣濃厚,提出不少問題,也提問有關青農培育、育種疑慮、線蟲防治等。
隨後本場帶領來賓實地參訪場內試驗園區。本場原住民農業研究室全中和副研究員,向沖繩外賓介紹臺灣、沖繩及東南亞各國的苦瓜,並現場試吃場內育成的苦瓜花蓮6號,因為口感非常與眾不同,讓大家紛紛詢問品種來源、栽培方法等。
紐約大學學生們則實際參觀作物生長及觀察天敵與害蟲的互動關係,以及大豆選別機巧妙的分級設計,另外在打樣中心品嚐各式冷凍乾燥果乾後,有同學馬上想要買回美國去。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