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花蓮農改場宿舍的童趣回憶

首頁 > 出版品 > 專刊 > 花蓮農改場宿舍的童趣回憶 > 屬於那個年代的缺無與豐盈 林茂自序

屬於那個年代的缺無與豐盈 林茂自序

瀏覽次數:735次

屬於那個年代的缺無與豐盈         林  茂

我生於民國41年,是日本人戰敗離台後的第7年,是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的第5年,是花蓮農改場成立後的第13年,是花蓮大地震的第2年,因此我既是「二戰戰後兒」也是「地震兒」,童年的物資水平可想而知。

那個年代,既沒有電視,也沒有小7、全家24小時營業的超商,以及全聯、統冠、199、家樂福等大賣場,沒有麥當勞、肯德基,甚至家中沒有冰箱、童書、烤箱、微波爐…,台9線〈吉安鄉中山路、吉安路〉都還沒有鋪柏油、吉安村的吉昌一、二、三街都是田埂小徑,還有同學上學沒鞋穿,上廁所沒有馬桶,採用人工挑肥,那個40年代屬於我的童年歲月,因著本就落後的後山環境,再加上花蓮大地震的災劫,以今天的生活水準來看,應該會過得很缺無、難堪與不便。

因著花蓮區農改場要歡度80周年場慶,推廣課曾竫萌股長對我這個兒時全部生活在農改場宿舍裡的「新老人」,發出稿約,讓我一時進入時光隧道,走入屬於那個40年代的點點滴滴,也重溫兒時的舊夢與那個時代的豐盈,寫成了這本小書,做為花蓮農改場80周年的賀禮,也為吉安村留下一段村史記憶。

爸爸是在花蓮大地震當天,從屏東到花蓮農改場報到,離開花改最後的職位是秘書,在場裡位高責也重,不幸因著場內一場意外的人事纷鬥,被調職至桃園區改良場,直到退休才能再回到到吉安。

媽媽從吉安國小退休,也一起與爸爸搬遷至新竹市,還帶上二哥的小女兒,離開吉安,這個花了31年8個月,從零建立起來的第二故鄉,去到另一個他鄉,過著那段最難熬的日子。

答應了曾股長寫書,很快的送出大綱和工作期程計畫,卻一直沒有真正動筆,1/6回吉安家找尋老照片與爸爸的遺物,準備開筆,發現了爸生前留下唯一的一本工作日記,記錄了那場人事纷鬥過程。

過年前再仔細找尋爸的其他遺物,又找到他在71.6.30日上呈場長的報告,從字裡行間看得出他對花改場務的忠心。

這兩件遺物的先後出現,對照他以92高壽離世前的談話,我知道其實他最在意的,早已不是調職案本身的是非公道,而是因為調職改在桃改退休,人雖然已回到吉安,離花改又很近很近,卻從未收到花改人事對退休人員的任何活動通知,使他形同永遠被排除在花改圍牆之外,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遺憾。

懷著爸爸這份埋藏心中深深的遺憾,我完成了這本書,同時也要向爸媽致上最高的敬意,感謝他們在那個國難兼家難的缺無年代,讓我在覆巢之下仍有個溫暖而豐盈的家。

最後我要告訴在天上的爸爸,花改場終究接納了您。回場吧!林秘書!

 

 

作者林茂簡介

民國41生於福興村農改場宿舍,由衛生所產婆接生。

幼稚園:基督教慶豐長老教會2年

小  學:吉安國民小學46-52

中  學:省立花蓮中學52-58

大  學: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59-63

經  歷:

      海軍陸戰隊砲兵

      台北市立實踐國中國文科科任代課教師

      民生報影劇記者67.7

      聯合報影劇記者

      聯合報新聞連絡中心記者

      大成報副總編輯兼生活新聞中心主任

      大成報資料室主任

      自立晚報秘書室主任

      自立早報區域組編審

      正中書局編輯

      更生日報新聞中心主任

      更生日報公關主任

      樂活促進會總幹事

      基督教美崙浸信會夜間幹事

      吉安村銀髮關懷據點站長

      吉安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家世:

      父親林友平花蓮區農改場秘書

      母親翁華馨吉安國小教師

      嫂嫂林妙娟花蓮區農改場推廣課課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