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80周年場慶-退休人員專訪

首頁 > 出版品 > 專刊 > 80周年場慶-退休人員專訪 > 見證早期農機的發展與興盛-林龍水

見證早期農機的發展與興盛-林龍水

瀏覽次數:499次

見證早期農機的發展與興盛-林龍水農機技工                                     

採訪撰稿及攝影:黃懷瑩

全國第一台的「手拉式水稻直播機」、轟動四方的「落花生做畦播種施肥機」等機器都是他在職期間的產出。期間研究人員可能來來去去,但技工林龍水卻是一直都在,可說是見證了早期農機股的興盛與發展。

 

農業辛苦的年代

 

林龍水於民國48年進入花蓮農改場工作。

 

當時農業背景,還是農民很辛苦的時候,因為多數仍是用牛來犁田、以人力來插秧,相當辛苦。就以插秧來講,除了要自己想辦法育苗外,還要抽秧仔、用扁擔扛苗,一甲地要插完秧苗,必須8、9個人低頭彎腰的插上一整天才能完工。

 

為了幫農民省工,當時農機股的技佐詹國顯,想到若是能將稻穀直接播種於田區,不就可以省下整地、放水及插秧的時間了嗎?初步構想出來之後,他便與林龍水兩人一起討論,並著手研發手拉式直播機。

 

那的確是個辛苦的年代,不只農民,研發機器也是。「我們以前要用鐵片,都得自己動手打出來才行。」林龍水回憶,「而且當時常常做到一半,缺了什麼才趕快請購,譬如說要鑽孔了,才趕快請購去買鑽床,因為物資真的很缺乏。」

 

節省下8倍的人力

 

不過即使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手拉式水稻直播機仍是誕生了,而且還是全國的一台。

 

其構造簡單,當人用手拉時,稻穀會從種子攪拌箱中落到田區,而後面纏著鐵絲網的輪子,則隨即將種子給碾進泥土裡,這是避免稻穀浮在田上,會被太陽給曬死。

 

這種方式果然節省下大量人力,使用機器的話,一甲地只要一個人、一天就可以播種完畢;比起人工播種的需要8、9個人省力許多。

 

此一手拉式水稻直播機經改良後,於民國62年在全省各地推廣使用,讓農民眼睛為之一亮,甚至出現了一批仿冒品在外販售。

 

種花生做畦的開始

 

手拉式水稻直播機之後,另一項影響更為深遠的研發則是落花生做畦播種施肥機了。

 

早期花蓮農作物以稻米、花生、番薯為大宗,花生為當時最重要的雜糧之一。早期花生的種植方式是整地之後,以牛來開溝、播種,這種方式相當費工費時,且田區一旦積水就會直接影響產量。

 

當時農機股的研究人員陸應政,觀察到一般的花生田區,於四周高處所產出的花生量反而比田中心還來得多,於是開發出以做畦方式來種植,並以曳引機來聯結承載,使做畦、播種、覆土、施肥可一次完成。

 

這是一台可以做畦的播種機,但當時的農民覺得非常不習慣。這是由於用牛來開溝的話,行距較窄,一分地大約可開出的溝數,會比做畦的數目多上兩倍,因此農民直覺用機器的產量一定會少上很多。

 

其實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

 

農民嘴巴扁回去 服氣了!

 

做畦的方式,種植行數雖然是少了一半以上,但收成卻是增加了兩成。種植效率好、產量也佳,整體成效顯著。

 

「我們最早在推廣的時候,因為種植的行數少,農民站在田頭就開罵了:『你們弄了一堆佔地方的東西,還說這樣的會收得比較多,我打死也不相信!』」林龍水回憶道,「一直到開收成觀摩會時,農民看到實際效果,他們的嘴巴才全都扁回去!」說到此處,他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

 

落花生做畦播種施肥機的影響深遠,機器出現之後,花蓮全縣的花生從此都變成以做畦方式來種植了,而且一直到現在,花生的種植基本上都還是以此方式為主。

 

早期農機股的人手少,機器研發過程都是一個研究人員、搭配一個技工地共同討論完成,因此每項機器的產出都像自己孩子一般。而等到落花生做畦播種施肥機推廣成功之後,林龍水也差不多該退休了。

 

在職期間有幸參與到花蓮農改場農機的兩項重要研發,林龍水也是深覺與有榮焉,不過對於功勞,他只有淡淡說道:「沒什麼,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林龍水技工留影花蓮農改場研發出的玉米播種施肥機。(上面駕駛者即為林龍水)
林龍水技工留影(左/上圖);
花蓮農改場研發出的玉米播種施肥機。(上面駕駛者即為林龍水)(右/下圖)

早期的農機觀摩會,吸引許多農民前往開著水芋移植機來種植芋頭
早期的農機觀摩會,吸引許多農民前往(左/上圖);
開著水芋移植機來種植芋頭。(右/下圖)

新型農機示範,也是農機工作項目之一落花生做畦播種施肥機的出現,改變了花蓮種植花生的方式
新型農機示範,也是農機工作項目之一(左/上圖);
落花生做畦播種施肥機的出現,改變了花蓮種植花生的方式。(右/下圖)

農機工作的日常。(右為林龍水)
農機工作的日常。(右為林龍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