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在宜蘭 補光噴霧樣樣來
 |
‧合作農友李明珠、樊貴富感謝本場協助,希望這些智慧設備能協助未來農業生產 |
因應氣候變遷,越來越多的農場建置溫網室栽培高經濟作物。不論是露天或是設施,為了能更精準調控作物生長,本場今年度在宜蘭地區,擇定多個農場進行智慧農業試驗示範研究,包括番茄及有機蔬菜育苗補光、高接梨溫度調節噴霧系統、甜瓜及蓮霧微氣候與影像監測等。
為了協助農友改善極端氣候的衝擊,以及人力缺乏的困境,本場運用微氣候氣象站、縮時攝影、遠端控制等設備,設置於田間,藉此實現智慧灌溉、補光、溫度調控等,精準的監控土壤水分、肥力及病蟲害發生,同時收集數據以預估產期並建立生長模型。
例如這次的合作農場-采福好田,及富安居溫室蔬果均以設施栽培為主,惟宜蘭冬季常常遇到光照不足的問題,尤其是溫室內的作物:蔬菜苗生長期延長、番茄結果時間延遲,整個產期縮短等情形,直接導致農民收入減少。本場獲知後,隨即在他們的設施增設補光設備,並開發可調式自動控制模組,包含遠端手動、定時及智能等控制模式。
在設施甜瓜及蓮霧栽培方面,目前已持續收集微氣候調查,及攝影監測等影像資料,本場期望藉此找出甜瓜最適品種、最佳栽培期,以及夏季局部降溫效益評估等;蓮霧則藉此建立造成寒害、開花期高溫及春夏季裂果等環境指標,以及擬定相應的預防策略。
在高接梨方面,以日新豐上將梨果園為例,因為高接梨梨穗及果實,極易受到溫度影響:寒害造成梨穗萌芽後生長停滯,高溫則易發生梨蜜症降低果實品質。因此本場在其園區周圍設置防風網外,園內更架設噴霧系統,在寒流低溫至10℃時,先將水加熱至20℃,再以噴霧處理,期望延緩降溫並提升環境溫度,夏季超過28℃則直接噴霧以降低溫度。
采福好田李明珠及富安居溫室蔬果樊貴富農友,都已十分習慣利用智慧農業系統,並依此調整他們的耕種模式。例如樊貴富農友以手機監測溫室濕度,若過高則噴施亞磷酸預防病害。他還將蔬菜生長情形都記錄在相關系統平台上,隨時可利用手機查詢。
本場將智慧農業落實於轄區農產業,不但幫助農民利用科學數據做為田間生產參考,本場研究人員亦可藉由這些資料,找出各作物最佳種植條件,建立作物綜合管理技術、周年生產曆及防災栽培曆,最終再將研究成果回饋給農友。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