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121期-原住民農產業與飲食文化專輯2022.09
第121期|2022.09月出刊|本期PDF下載 |
|
||||
二期種植硬質玉米 謹防秋行軍蟲危害
二期作硬質玉米即將進入栽培期,為減少秋行軍蟲的危害,農委會針對全臺面積較大的鄉鎮,邀請各大專業農進行防治宣導。花蓮地區9 月8 日於鳳榮地區農會綠色照顧站舉辦講習會,由本場植保研究室進行秋行軍蟲防治宣導,以及農糧署東區分署說明擴大推動硬質玉米種植面積優惠政策。 本場植保研究室林立助研員表示,秋行軍蟲要盡早防治才有效果,因此她針對二期作建議2 個最佳防治時機:在種植後2-3 周時施用第一次藥劑、5-6 周施用第二次的藥劑,再視情況配合誘導抗病資材亞磷酸、殺菌劑等,會有更好的防治效果。而防治藥劑中,剋安勃、賜諾特都是效果不錯的藥劑。 除了有效藥劑及正確的防治時機外,還有其他注意事項,包括施藥時水分充足、施藥速度放慢,讓心葉充分沾滿藥液。另外若遇到長時間的乾熱無雨時,需要增加防治次數。她提醒農友,只要把握要點,在施藥成本有限的情況下,即使只有兩次,也能做到有效防治。 除了秋行軍蟲外,林立同時向農友介紹玉米煤紋病、玉米銹病等病癥、發生時機及防治方法。另外農委會預定2024 年禁用殺蟲藥劑-陶斯松,因此林立亦向農友宣導包括玉米、落花生、綠豆等作物蟲害的替代藥劑,讓農友有更多選擇的情形下,一同維護環境生態、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 |
||||
樹豆栽培與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引種樹豆簡介作者:詹凱竣 助理研究員、蔡秉芸 助理研究員
前言 樹豆(Cajanus cajan(L.) Millsp.),又名木豆、柳豆、埔姜豆,印度為其原生地,亦是全世界主要產區,約占70%的生產面積,其次為非洲。在臺灣,桃園新竹山區、南投、高雄、屏東、花蓮都有零星種植,以台東栽培面積約80公頃最多,在花蓮種植面積約為10至20公頃,主要分布新城鄉、秀林鄉、壽豐鄉。國內各地區種植戶常自行留種,形成不同表現多樣性,例如種子外觀常見黑、紅、褐、淺黃或白色等多種顏色。賽德克族原住民有小矮人生活在樹豆下的古老傳說、布農族有小矮人教導族人種植樹豆的傳說,花蓮原住民也有食用樹豆料理的傳統,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Fata'an)部落,在阿美族族語中即為樹豆的意思,顯示樹豆在臺灣已有長久栽培歷史,曾經在部落中生生不息,以原住民為主要栽培族群,客家族群也有種植及烹調食用紀錄。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樹豆栽培尚無像水稻、果樹、蔬菜等具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模式,而是略粗放的栽培管理,也較少施肥。 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semi-arid tropics, ICRISAT)是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下的研究機構,總部位於印度海德拉巴,佔地1,400公頃,以研發半乾旱地區栽培技術為主要任務,包含開發適合品種、水份管理模式及基因解序及分子標誌開發等,目前有六項主力研究作物,包含鷹嘴豆、樹豆、花生、高粱、小米及珍珠粟。經本場前輩同仁積極努力與該機構多次溝通,成功自該機構引進7個樹豆種原,分別具有早生及光週不敏感等優良特性。本場後續將評估引種樹豆試種後的表現,篩選合適的品種投入樹豆育種行列,期待能為臺灣樹豆栽培打開嶄新的一頁。 樹豆栽培模式 在花蓮常見的慣行栽培模式,是將樹豆以直播或育苗(播種後約1-2週可移植)的方式,在每年3-4月春季期間定植於田間,最早約於同年10月中下旬出現花芽,有些則要11月下旬才可見花芽,約在隔年1-2月之間採收,植株從播種至採收,於田間約需8-10個月,栽培時間甚長。樹豆盛花期大約2-4週,但由於無限生長的特性,開花期間花序末端會不斷生長出新的花芽,最終會形成花蕾、花、綠莢、成熟莢多代同堂、共同存在的狀況,並在接近成熟期時呈現些微落葉性。樹豆植株不耐淹水,慣行栽培模式在生長期間容易遭逢梅雨、颱風等災害影響收成,同時枝條也較軟脆不抗風,常需立支柱避免植株傾倒,額外增加相關人力成本,且易受萎凋病侵襲死亡而使田間缺株,故此種栽培方式雖粗放且管理容易,但一年一收的模式及栽培過程的風險非常高。 |
||||
火蔥病蟲害簡介與防治策略作者:蔡依真 副研究員、李元 植物醫生、陳思聿 研究助理、顏政昌 助理研究員、潘光琦 研究助理
前言 火蔥 (Allium macrostemon) , 成熟時鱗莖呈圓球形為石蒜科 (Amaryllidaceae)、蔥屬(Allium) 植物,別名薤白、小火蔥、玻璃珠,農民普遍稱之為火蔥,可生食或與醃豬肉等一起食用,也可炒食、鹽漬或醋漬,味道類似洋蔥且有強烈風味,深受原住民喜愛。目前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阿美族部落有較大面積的栽培,鳳林鎮和光復鄉亦有少量種植,定植時期從8 月至10 月中下旬,主要產期為隔年1-2 月,會自行留種。近年此食材需求量大增,價格看漲,原民農友反映栽培過程遇到病害問題而影響產量。然而,目前國內外無火蔥栽培期間之病蟲害相關紀錄資料,因此,其病蟲害種類需要本場進行田間實地調查,以建立病蟲害發生情形基礎資料,再依據調查所得之資訊,盤點與篩選有潛力之防治技術或資材,包括生物防治、植物保護資材等等,以期整合可用之資材或技術,以建立火蔥病蟲害綜合管理(IPM) 模式,協助農友提升生產品質與推廣。 火蔥常見病蟲害種類與防治策略 農友種植火蔥,為露天栽培,多利用稻草覆蓋以防治雜草,同一田區或臨區常種植蕗蕎。在病蟲害方面,據本場田間初步調查,發現火蔥主要病蟲害包括炭疽病、蔥薊馬、蔥潛蠅與根蟎,偶有鱗翅目害蟲( 如:斜紋夜蛾)輕微危害;而若於溫室內進行栽培,則較容易有葉蟎、節蟎類發生。以下介紹本場於產區調查發現火蔥之病蟲害種類,另考量部落農友多傾向利用非化學農藥防治法,故本文先行建議此類防治措施。 |
||||
把不對的手變「對手」阿美族醃肉Siraw的參與式研究作者:邱淑媛 副研究員兼課長、陳怡茹 研究助理、Tipus Panay ( 蘇秀蓮)邦查有機農場
前言 在沒有電力的年代,肉是珍貴的蛋白質來源,卻不易保存。原住民族中的泰雅族、阿美族、魯凱族等,都有利用醃漬長期保存肉類的技術,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是保存食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傳統飲食文化的一環。通常靠山的原住民會使用木材煙燻、靠海則使用鹽以保存打獵所得的肉類,而阿美族就是使用鹽巴醃漬肉類,達到長期保存的目的。 阿美族的醃肉稱為Siraw,是部落的特色飲食素材,而「不對的手」則是指無法成功醃漬食物的人。本場在族人的協助下以參與式研究的方式解析Siraw 加工的技術,建立保留原味且百分之百成功的肉品醃漬SOP。 研究的源起 傳統的醃肉在操作時有兩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就食品安全的角度而言,肉品加工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肉毒桿菌中毒。在文化傳承面,「不對的手」是指無法成功醃漬(肉或其他醃漬食品)的人,甚至有時連別人醃漬的食品被摸過都會壞掉。基於確保食品安全以及把祖先的智慧以科學的角度詮釋,本場遂針對Siraw的醃漬過程由微生物學的角度進行探討。 一把鹽的學問大 由於研究同仁對傳統醃漬的程序不熟悉,因此特別商請阿美族的Tipus Panay(蘇秀蓮女士)進行示範操作。「這些份量的豬肉,用手抓一把鹽撒上去,塗抹均勻,每個地方都要抹到。兩三日之後把肉拿出來,再抓一把鹽,份量是第一次的兩倍,跟之前的操作一樣,弄好之後排到缸子裡,蓋起來放在涼爽的地方,三、四個禮拜就完成了。」秀蓮一邊嫻熟的抹鹽一邊講解,看起來很簡單,但可別小看這樣看似隨手一把的鹽,這可是成敗的關鍵! 本場透過定量研究發現醃肉是乳酸菌醱酵,乳酸菌的來源是環境的天然菌叢。但因為肉品及器具甚至操作者的皮膚表面都有許多好的及壞的微生物,食鹽的份量如果下太多不利於乳酸菌的生長,食鹽的份量如果太少大腸桿菌等壞菌的生長太快不容易控制,因此食鹽的用量與施用時間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第一次的食鹽用量建議為肉總重的4%,第二次下鹽的用量為肉重量的8%,兩次加起來總共是肉重量的12%,兩次下鹽的間隔約為36-48小時,當然也跟溫度有關係。如果手大一點或小一點,偏離了這個比例太多,就有可能導致雜菌生長過多,使醃肉失敗而被歸類為不對的手。 |
||||
黃芩有機栽培管理與機能性產品研發作者:張同吳 研究員
前言 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於中國、韓國、日本及歐洲等,許多國家都作為藥用。黃芩使用歷史悠久,其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藥,以根入藥,在中醫臨床應用上很廣泛,其性味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善於清肺火及上焦之實熱,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現代研究指出黃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發炎、抗過敏、保肝利膽、解毒、抗腫瘤、清熱利尿、鎮靜、降血壓、神經系統保護作用等功效,臨床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及慢性支氣管炎,對高血壓、肝炎、腹瀉、嘔吐、腎損傷等皆具有很好療效,相傳一代醫家李時珍年輕時曾久咳不癒,後來是靠一味中藥黃芩湯來治好肺熱咳嗽問題。目前本場在東部花蓮地區已有推廣有機栽培黃芩,其有效成分黃芩素、黃芩苷、漢黃芩素、漢黃芩苷等含量高,品質優良,極適合在東部地區推廣種植。黃芩除了地下根部可供藥用之外,其地上部莖葉亦含機能性成分可供利用,故未來可朝全植株開發利用來研發多樣化產品,以提高中草藥之附加價值。 有機栽培管理 黃芩株高約30-60公分。主根粗壯肉質,略呈圓錐狀,外皮褐色,根橫切面為黃色。莖四稜形具有細條紋,基部多分枝。葉片對生、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二唇形,紫紅或藍紫色。種子黑褐色、卵球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茲就黃芩之栽培管理說明如下: 一、栽培環境與選地 黃芩喜溫暖的環境,適應力很強,在平地、山區都可以種植,其耐寒、耐旱,忌積水,栽培環境以陽光充足,平坦、通風、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佳,有利根系發育,若排水不良會影響根系生長,易造成根部腐爛情形發生,故低窪、易積水土地不宜種植。 |
||||
宜花地區果樹常見危害椿象介紹及研究初探作者:顏政昌 助理研究員
前言 本場轄區內有很多地區特色果樹作物,包括宜蘭三星鄉上將梨,頭城鎮、員山鄉及冬山鄉的番石榴、桶柑,礁溪鄉金柑、花蓮瑞穗鄉文旦柚、富里鄉梅等,對果實直接造成危害的害蟲,過去以果實蠅為主,但近年來椿象已逐漸成為番石榴及柑橘類重要害蟲,因其吸食果實而造成果外觀不佳及提早落果,嚴重影響收成,農友需慎防椿象的危害。 椿象簡介 椿象為半翅目異翅亞目昆蟲,其特色為前翅上半革質、下半膜質,口器為刺吸式,椿象的生活史分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若蟲共五齡,部分椿象具有臭腺,可分泌臭液作防禦物質,故其俗名亦稱「臭屁蟲」、「臭龜仔」,植食性以吸食植物葉、枝、果為主,主要危害在吸食果實時,可使果實表面粗糙、坍塌,亦會造成提早落果,使果實失去經濟價值。以下針對宜花地區番石榴及柑橘園常見危害椿象進行介紹。 番石榴的危害椿象 一、黃斑椿象 (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體長約2-2.5公分,頭部尖長,身體呈盾狀,前胸及翅呈黑色,上面佈滿黃色小斑,故得名,足為黑白色相間,為廣食性椿象,寄主包括奇異果、番石榴、石榴、柑桔類、百香果、樟樹等,宜花地區常可於番石榴園及樟樹上發現,在番石榴園常見,但一般族群數量不多,危害較輕,多以防治粉蝨及介殼蟲時兼防為主。 |
||||
政令宣導-稻作四選三提高稻農收入並擴大雜糧面積
為降低臺灣目前過多稻米產量,農委會自2021 年開始在基期年農地實施「稻作四選三」措施。臺灣的水稻一年有2 期作,四選三意即從今年第2 期作開始,該期想繳交公糧的農民,必須檢核前3 期中至少有1 期是申報非種稻措施;或是採取有機、產銷履歷驗證等環境友善耕作等。 在推動後,今年第2 期稻作面積預估8.1 萬公頃,較往年大幅減少約 2 萬公頃,全年稻作面積預估23.7 萬公頃,更較往年減少約 3.1 萬公頃。不僅降低面積,往年5 月到8 月的產地濕穀價格大約在每台斤900 多元擺盪,今年更是突破每台斤1,000 元的關卡。已經開始看見降低產量、提升糧價的政策效果。 此外台灣當前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有極端氣候的衝擊、俄烏戰爭、肺炎疫情與通貨膨脹造成的國際航運不順與糧食價格高漲,影響了台灣的雜糧進口。農委會更鼓勵農民將水稻轉作或契作雜糧作物,如高粱、大豆、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等。就在今年高粱種植面積增加 900 公頃,達0.10 萬公頃;大豆增加1,200 公頃,達到0.59 萬公頃;青割玉米則增加1,100 公頃,達到1 萬公頃;硬質玉米更是增加了6,000 公頃,達到了2.12 萬公頃。顯見要提升台灣雜糧的自給率,減少外環境的衝擊,達到進口替代,目前已經開始略見效果。 在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農民的收入、降低過度生產、提升資源效率與強化在地供給,是農委會要達成的多重目標。( 節錄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臉書) |
||||
邦查有機農場姆拉繞保種圃
原鄉的農產業發展,傳統植物利用是很重要的一環,同時也要保護日益流失的種原。因此本場推動「筷閃野美味」計畫,在包括邦查農場共8 個單位,將部落野菜文化、旅遊、美食推廣等,以料理串連起來,同時建置野菜體驗保種圃,讓遊客除了品嘗料理還能有充足的五感體驗。 姆拉繞保種圃則是邦查農場特別的設計。農場主蘇秀蓮農友表示,姆拉繞是阿美族語「迷宮」的意思,她將保種圃設計成迷宮的樣式,利用8 種作物不同的植株高低、生長季節,營造出只屬於阿美部落的保種園地。 保種圃除了族人常利用作物外,蘇秀蓮同時還規劃栽培假酸漿、菸草、大葉田香、心葉水薄荷等植物,部分可製作防治資材、部分可製作阿美族傳統酒麴,甚至她還特別蒐集部落老人家們代代傳下來的陸稻品系,除了保種外,也嘗試製作和市售口感、香氣及風味都完全不同的阿美族酒釀。 「保種也要在現實面可以利用,才能長遠。」蘇秀蓮期望伴手禮能結合農場的產出,因此本場以這些具有香氛的植物,和農場自製酒釀,輔導她製作出許多甜、鹹點心,可供至農產體驗的遊客品嘗及購買。 為促進專家學者與原鄉部落相互交流,本場於8 月31 日、91 日舉辦原鄉生態農業策略規劃工作坊。參加活動的農委會陳駿季副主委、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陳小玲副處長,以及師大、海大、宜大及東華大學等6 位教授,都對邦查的姆拉繞野菜保種圃體驗印象深刻。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