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第272期-2023.03
第272期|2023.03月號| PDF檔下載 |
農委會全心為農民、為大家打拼!為讓農友了解會內四大類別共32 項重要政策及施政成果,本場舉辦農林漁牧升級進步巡迴座談會,首2 場於3 月7、8 日邀請宜蘭及花蓮在地青年農民及農民學院學員參加,本場特別整理會內多項青農輔導資源向大家報告,青農及學員們也就自身目前遭遇問題與在場各農政單位交流討論。 為克服農業看天吃飯的困境,農委會從提升農民福祉開始,持續強化基礎建設,並發展農業永續環境、促進農產業創新與升級。其中三保一金的農民福利體系、農職保、農民退休儲金,以及擴大推動農業保險等,攸關農民切身的福利政策皆一一完善與落實。 農委會並推動綠色環境及生態服務給付、擴大有機友善耕作及產銷履歷面積、建立植醫制度與農藥購買實名制、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等措施,健全臺灣農業環境的永續性。此外,農委會積極升級稻米產業、建構全國冷鏈物流體系、推動省工機械化等,讓農產業持續創新與升級。 在青農輔導資源方面,本場就陪伴團隊、農業技術學習、資金、土地媒合、加工與商品創新加值、經營管理及行銷等,說明各項輔導專案與措施。 場內青農聯絡窗口王義善助研員表示,近年會內加強對青農的輔導力度,包括109 年推出農業經營準備金,以及青農創新加值經營計畫中,112 年新增海外研習補助項目。另外在從農資金申貸方面,自110 年起也擴大了服務對象,從原本18-45 歲的青農,延伸至46-55 歲的壯年農民,同樣享有額度500 萬元的低利率貸款。 他同時也建議在地青農,一定要加入區域的青農聯誼會,並與本場、農會及縣市政府保持緊密聯繫,除了各單位可即時協助輔導、解決青農遭遇問題外,也不會錯過任何利多資訊。 2 場座談會分別由農委會范美玲主任秘書,以及本場杜麗華場長主持,於綜合座談時她們鼓勵在場青農暢所欲言,並表示所有農友的意見都是會內改進的動力,並且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施政重點與政策。 轄區青農就小米輔導、食農場域申請、小型農機申請、野生動物危害、冷鏈保鮮、申請準備金及農地消逝等問題,以現場或者書面的方式提出意見。各單位除了在現場即時回覆外,會後也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提問者回應,或者親至現場會勘,高效展現農委會及各級所屬機關的主動與誠意。
|
宜蘭二期水稻休耕綠肥 田菁改種滿江紅
宜蘭縣由於氣候因素,水稻二期作種植綠肥後,即翻耕入田並湛水休耕。為配合地區湛水習慣,以及確認不同綠肥產生的碳排量,本場擇定宜蘭五結鄉展開田菁改種滿江紅的減碳評估試驗,希望比較兩者產生的甲烷排放量,以計算減碳的效益。 目前已完成111 年二期作排放量評估,結果表示,宜蘭二期作休耕改種滿江紅的碳排量,每公頃較傳統耕種法最多可減量35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本場將持續進行此試驗,評估綠肥對於隔年一期作水稻田碳排放的影響,並加入氧化亞氮測定,期望新模式可向2040 年農業淨零目標更邁進一步。 有別於宜蘭二期作傳統耕作- 7-9 月種植田菁後翻耕入田,直至翌年2 月一期作整地前都湛水的模式,本場設計的水田減少碳排試驗,一期作採收後至8 月開始湛水並投放滿江紅,2月中將滿江紅翻耕入田間土壤,隨後3 月復整地及插秧。其中另設置7 月於土壤中加入稻草分解菌,再湛水栽培滿江紅的試驗組別,以比較各處理碳排差異。 試驗負責人土肥研究室張琇妍助研員表示,在二期作種植滿江紅的處理組,較慣行操作每公頃減低35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若搭配稻草分解菌使用每公頃則可減低43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又宜蘭冬季多雨無缺水問題,且二期習慣田區湛水,因此綠肥改種滿江紅是非常有效的減碳手段。 此外,滿江紅可與固氮藍綠藻共生,具有極強的固氮能力,為富含氮源的綠肥作物,預計可以減少一期作氮肥施用,我們也將於一期作評估不同綠肥作物對於水稻產量的影響。 對於未來可能的碳權交易,任何減碳措施都需要向環保署申請減碳方法學以核算碳權,因此本場根據試驗結果,預計申請以滿江紅取代田菁作為宜蘭地區二期作休耕綠肥的減量方法學,建立讓農友更容易操作的滿江紅減碳操作模式的標準作業流程,並於各個階段設立查核點,鞏固此減碳方法學,同時也配合公所辦理綠肥補助勘查,利於政策推動。
|
山苦瓜 本場育成新品種 鮮食能保健、加工萃取更機能
本場明星作物-山苦瓜,自93年花蓮1號育成後,至今已有8個品種,從推廣鮮食山苦瓜開始,往後則持續探討機能性的功能研究。不論是鮮食或加工,本場育成的山苦瓜,皆具穩定的保健成分與功能,並與其他學研單位合作試驗機能作用。今年本場更推出山苦瓜機能性飲品,由複方疊加製成,期待在山苦瓜保健產業更上一層樓。 花蓮最重要的苦瓜品種/系,並非傳統的大白苦瓜,而是嬌小玲瓏的山苦瓜,雖然僅佔苦瓜市場的1%,但社區部落自古以來都認為山苦瓜對身體有益處。為科學驗證山苦瓜功效,本場自民國78年投入山苦瓜研究,現已退休的全中和副研究員,則從85年開始品種選育,希望保留山苦瓜優秀的機能特性,同時增加產量並維持品質。 全中和持續蒐集國內外苦瓜品系,並以花蓮山苦瓜為母本、具優良性狀的地方種原為父本,評估各雜交組合的田間表現,此過程需要10年以上。其中他發現了高雌花母本,相較其他苦瓜結果率2-10%,此品系雌花比可達80-90%,甚至還得在其中特別找到雄花,才能維持此品系的繁殖。因此本場育成的山苦瓜新品種,每個都有著高產、機能優異的特性。 目前花蓮1至3號為鮮食品種,育種改良將山苦瓜改良與一般苦瓜的外型相近,因此個頭中等,非常適合都會地區小家庭,技轉花蓮2號的有機農場都驚嘆它的口感及產量。花蓮4、5號則為生技加工專用,尤其花蓮4號專屬授權寰宇生技有限公司,利用超臨界萃取其中的特殊脂肪酸及其他共8大保健成分,開發多樣保健產品於國內外創造上億商機。 而山苦瓜的機能性研究則始自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於95年將苦瓜列入研究材料,但由於市售苦瓜品種/系混雜,本場已命名或申請品種權的苦瓜品種,則是給予這些學研單位穩定的研究基質。因此台大、屏科大及慈大等研究機構,都在本場育成的苦瓜品種,找到調節血糖、抑制癌細胞生長等效果。 隨後本場與慈大研究團隊合作,生命科學系徐雪瑩教授團隊於苦瓜6、7、8號葉片及果實等萃取物,找到護腎及抑制乳房癌細胞的成分;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黃舜平教授團隊,於苦瓜種原找到具修復視細胞損傷成分,因此花蓮9號的育成,將以此種原後代品系為選育重點。儘管現在仍處於細胞及動物試驗階段,這些研究成果讓本場在未來的山苦瓜育種研究上,機能性開發將是關鍵重點。 為達日常保健功效,除了鮮食山苦瓜,與本場技轉苦瓜品種的各大農場,也都同時研製苦瓜乾、苦瓜茶及錠劑等加工產品。本場接手山苦瓜育種、栽培及推廣的吳岱融副研員,今年亦開發山苦瓜複方機能性飲品,預計提送農業智慧財產權審議會,以供業者技術移轉。
|
土壤中找解方 篩檢有效菌防治作物病蟲害
生物性防治資材是近年植物保護研究方向之一,農業賴以為生的土壤,也具有許多未發現的防治素材。本場於轄區各地農田或田野,甚至是森林內的土壤裡篩選拮抗菌,並於實驗室針對各作物病害進行防治試驗,目前找出多株潛力菌株,在確定防治效率後,期望再進一步應用於實際植體防治並擴大生產。 本場108年11月邀請紐約市立大學沈昌輝教授來場,演講關於土壤微生物多元利用,並指導本場土壤核酸萃取技術改進,以及土壤採集注意事項等。本場於轄區三星鄉青蔥田區及其他田野處採土,同時協請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採集花蓮包括新城、吉安、萬榮及玉里等多處人跡罕至的山區土壤。 在檢驗各區土壤性質同時,本場也萃取土壤核酸並請沈教授協助分析土壤菌相,場內植保研究室則進行芽孢桿菌屬細菌及放線菌的菌株分離,篩選得出至少300-400株菌株,並逐一進行對峙培養後,得到多株較有潛力芽孢桿菌屬的拮抗菌,對蔓枯病、綠黴菌及炭疽病具有明顯抑制效果。 為降低未來產品生產成本,本場正持續液態培養這些菌株,並測試評估存於其中的代謝物質,是否具有穩定且有效的抗作物病原菌活性。另外在篩選土壤拮抗菌株同時,本場也進行植物保護資材對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試驗結果顯示含皂素的植物保護資材成效良好,目前已推出針對柑橘綠黴菌的製劑技術徵求業者技轉,同時研究室也著重篩選辣椒炭疽病、瓜類蔓枯病相對應的拮抗資材。 為避免過量化學藥劑殘留、降低抗藥性發生,以及減少對環境與非害物生物的壓力,農委會大力宣導並推廣十年農藥減半政策,並鼓勵所屬場試研究單位開發多樣非農藥植物保護資材。本場自多元化土壤,包括經常耕作的農田區,或者無耕作、較少擾動的山區土壤,篩選具防治病蟲害的有益菌,期望未來實際應用於轄區作物,讓農友有更多選擇,並降低對化學藥劑的依賴。
|
提升年度產銷履歷認證面積 本場積極擴大產銷履歷輔導對象
為提升農產品健康安全,農委會今年全力擴大產銷履歷驗證面積,本場配合政策將持續拜訪轄區農友宣導相關政策。2月9日本場植保研究室蔡依真副研員、吳佳宜助研員、李元儲備植物醫師及農經研究室張志維技佐,和吉安鄉農會陳子軒儲備植醫,一同拜訪曾獻誼農友。 曾獻誼是花蓮地區地區甘藷生產的重要農戶,在縣內各個農民直銷站,以及其他全省各大量販店都有供貨。他表示過去一直想申請產銷履歷驗證,但病蟲害防治問題是他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場植保研究人員就曾獻誼所遇到的困難,以及生產現況給予相關的防治建議。曾獻誼表示將配合本場調整測試,並觀察調整栽培方式後的生長情形,比較前後生產的薯塊品質,希望能順利達成履歷驗證目標,讓消費者吃到有完整溯源的優質地瓜。
|
2023臺灣國際蘭展 本場育成蝴蝶蘭競賽奪佳績
本世界三大蘭展的臺灣國際蘭展,於3月3日開幕,賴清德副總統及農委會陳駿季副主委都到場參加。賴副總統表示,在疫情下臺灣蘭花外銷量仍創造兩億美元亮眼的好成績,並期許臺灣蘭花像荷蘭鬱金香一樣在全球綻放。陳副主委則提到臺灣蘭花全球知名,臺灣育種實力堅強是主要原因之一,育成多元化的蘭花品種、生產具區隔性的產品。 除了觀賞各地優秀蘭花,每年蘭展所舉辦的競賽,也是各個育種者及育種單位百花爭鳴的機會。本場育種的蘭花特色為多梗多花、耐抗病且低溫需求性低,能夠不靠低溫催花,就能在春節前自然開花。這次競賽本場共獲得2座第三獎及2座銅牌獎,於各試驗場所蝴蝶蘭組脫穎而出。
|
本場新進人員報到
陳緯宸 技佐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 碩士 ) 吳杰儒 助理研究員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 ( 碩士 ) 張中行 助理研究員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 碩士 )
|
技轉園地 防治柑橘綠黴病之植保資材製劑配方與應用技術非專屬授權
柑橘綠黴菌為果實儲藏性病害,果皮上的傷口被病原菌感染使柑橘果實軟爛出水,進而造成濕度更高,且綠黴菌產孢量大,常常造成整箱發霉腐壞。 目前業界以化學藥劑浸泡並低溫保存來延長柑橘儲藏期,但藥劑浸泡後若沒有完全乾燥,反而更易造成發病。本場選用無毒含皂素資材,防治率等同於殺菌劑浸泡,可有效降低柑橘果實綠黴病發生。
|
政令宣導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