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馬太鞍堰塞湖災害 農業部為農友最堅實的後盾「對農民最有利 對農業經營最永續」為原則全力協助農田再生復原
 |
| ‧蕭美琴副總統關心光復農友受災情形 |
9月23日樺加沙颱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行政院啟動系列的應變與重建措施,包括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災後慰助一站式服務平臺,同時農業部即時指示本場邀集部內花蓮在地所屬單位組成關懷團,了解農友受災情形並主動提供支援,協助光復鄉大平村慰助金發放登記,以及下村訪視等業務。
在災害發生後,農業部首先主動公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品項。公告範圍包括花蓮縣光復鄉農產業全品項以及花蓮全縣的大豆,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其中低利貸款比照丹娜絲颱風措施,提供1年免息亦免收保證手續費,專案農貸則可展延還款2年。針對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影響的田區地段,採免現勘方式辦理救助,以加速災損認定作業。
針對此次災害,農業部啟動多項專案救助與補助措施,以協助受損的農友盡速復耕復建,包括:
農地復原重建補助:光復、壽豐、萬榮、鳳林等受損地區,每公頃補助10萬元,受理時間為10月7日至10月31日。
專案休耕補貼:短期內無法復耕者,每期作每公頃補貼4.4萬元,一年最多兩期作,合計最高補貼8.8萬元,受理時間為115年1月2日至115年2月6日。
低利貸款協助:提供災區農民1年免息貸款,並將視復耕情形滾動延長。
除此之外,農業部支持措施尚包括:溫網室、農機具設備(含小型+大型)專案補助(80%),新購農機不限1年1台;被沖毀農機具解除5年管制;復耕有機質肥料補助;獎勵農漁民子女就學金的申請期限延期到年底等,更多支持措施請參考農業部專區。
農業部成立農業關懷服務團,由花蓮在地所屬各單位跨域合作,深入地區關懷、盤點需求、整合資源,主動提供支援。另外自10月7日至12日,行政院成立災後慰助一站式服務平臺,農業部進駐提供農民面對面諮詢協助,受理包括慰助金申請、農地重建復原補助、農機補助、補發農會存摺、貸款展延…等多項申請。
本場則與林保署花蓮分署、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及畜試所東區分所等部內於花蓮所屬單位,進駐光復鄉大平村辦公室為服務據點,受理大平村受災戶慰助金補助申請資料與造冊。更在曾培靈村長帶領下主動出擊,挨家挨戶訪視尚未申請慰助金,或是填表內容不完整的受災戶,至家中告知申請資訊,同時協助填寫申請表單或補件等。 由於災害導致光復及鳳林高達775至800公頃農田被泥沙淹沒,另外壽豐、萬榮等地都受到影響,農業部陳駿季部長、胡忠一次長、黃昭欽次長亦分別至災區及大平村關懷據點視察。
陳駿季部長視察灌溉系統搶修、圳路清淤及農田垃圾清除情況後,指示:以「對農民最有利、對農業經營最永續為原則」,全力協助農田再生復原!他亦要求本場與土壤專家研議適當的處理方案,後續無論是局部清除土砂、原地復耕,還是土地重劃再生,也都要與農民充分討論、共同決定。
對此,本場已於10月5日邀集農水署、農試所、臺大、興大及宜大等土壤肥料專家學者,8日赴災區定位測量土層深度、石礫分布及微量元素濃度等數據,農試所亦攜帶地探雷達偵測土層中的大石頭,並製作受災前後空拍套圖。
經專家查訪檢測30個樣本點,表層坋土厚度多在3至5公分,下層則和原有田區的土質很接近,這些數據將提供團隊根據土層埋沒的深淺,擬定務實可行的土壤改良及區域整治方案。
同時本場也討論及擬定後續相關協助工作,包括邀集受災農友座談討論未來輔導方向,與其他單位如農水署、農糧署、縣府及農會等合作。
政府會持續作為農民最堅實的後盾,全力協助災後重建,讓受損的農地,早日恢復生機。
樺加沙颱風-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及重建專區
»救助諮詢專線:449-9595(手機加02)
»服務時間:每日上午8:30至下午6:00(國定假日除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