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第180期-2015.7
第180期|2015.7月號|PDF檔下載 |
大豆花蓮1號已是東部農友耳熟能詳的大豆品種,為增加品種多元化,本場6月16日舉辦有機大豆栽培示範觀摩會。試驗田區供試之2品種均表現優良,惟因生育條件不同,本場推薦入門者可選擇花蓮1號,有經驗的農友則種植花蓮2號。 本場雜糧與特作研究室表示,花蓮1號籽粒大,但收穫因容易裂莢而不適合機械採收。其初期生長勢強、葉型大,可迅速抑制田間雜草生長,因此若是剛入門的農友,或者很久沒做農事的老農,本場推薦此品種,在初期雜草控制較不傷腦筋。 花蓮2號籽粒小、種臍顏色較深、葉型小植株成圓錐形、耐白粉病。由於株高較高需注意肥料施用,若田區土壤有機質超過5%,又超量施肥則容易倒伏,另外初期生長慢,因此雜草管理相對重要,因此本場推薦已有種植大豆經驗的農友,再來嘗試種植花蓮2號。 本次栽培示範農戶蕭旭暘先生,是第二屆百大青年農民,其主要栽培作物即為大豆,因此他很重視田間管理,栽培期間自己先以中耕機除草2次後,再聘請7-10位社區老人協助除草。蕭旭陽表示,第一次種植大豆花蓮2號,場內研究人員細心叮囑肥料施用量,甚至每2個星期來田區查看生育情形。 大豆花蓮2號自民國77年育成後,因加入WTO造成本土雜糧沒落等歷史因素,並未推廣給農民,因此這是花蓮2號第一次在農友田區種植,目前所視植株均結莢累累、產量預期可觀。除了以上建議農友在嫻熟於雜草管理後再選擇種植花蓮2號,本場另建議農友,土地肥沃者種植花蓮1號、貧瘠則栽培花蓮2號,若是大面積需要機械採收者則種植花蓮2號。 本場黃鵬場長表示,國產大豆目前需求量大,宜蘭、花蓮地區種植者多為小農,因此場內輔導其有機栽培管理技術,並研發省工機械-附掛式旱田播種機、大豆初級選別機,讓小農能以最低預算獲得最高利潤。
|
與主委連線
|
‧農委會召開全國青農視訊會議,全力解決青農困境 |
本場6月17日邀集一、二屆農委會專案輔導之百大青年農民,召開青年農民專案輔導小組聯繫會議,會中並與陳保基主委、其他主管單位,以及全國青農進行視訊連線,共同討論並解決青年農民從農所遇困境。
為了解輔導小組針對專案輔導青年農民輔導措施及執行情形,座談會首先由各單位進行簡短說明,做為後續輔導參考。花蓮縣及宜蘭縣農會均設立在地青農組織,目前正廣召轄區青農參與,其強調凝聚團隊共識,開設行銷、加工以及語文等簡單課程、增加農友專業並相互學習,同時鼓勵青農異業結合、借重各方資源。其中花蓮縣農會成立有機及農業文創市集,歡迎青年農民共襄盛舉。
隨後與會人員一同參加於彰化農會舉辦的全國青年農民視訊連線座談會。陳保基主委表示,青年農民專案輔導已進入第二屆,青農從茫然已漸漸找到著力點,期望不論是剛入行的青農,抑或是農二代,均能將農業發揚光大,將農村保留得更完整。農委會將全力協助農友,並致力結合農業生產與生活,以及與縣市其他農業單位合作,讓產業發光發亮。
座談會線上青農接連提問,問題包括農地利用、吉園圃與QRcode推行、農村勞動力等問題,多由主委及相關處、署單位於現場回應。針對農業土地利用問題,陳主委表示農村若要活絡,必須保留住農地,否則農家第2代及第3代就不會回鄉,造成整個農業經營困境,因此他堅持農地農用,也希望農村再生、產業也再生。
現場則由花蓮市農會的青農陪伴師江明訓,建議提供作物產業規模的數據,以供青農選擇與參考,他表示青農返鄉不易,因此主要栽培作物須慎重考量,本場表示青農輔導團隊在輔導期間,積極協助青農評估其後續發展規劃,並助其發展自身特色及優點,創造市場優勢。
青年農民黃彥儒則提出農產加工品在網路和市集銷售,有機加工、衛生、稅務等法規問題。本場強調加工涉及層面甚廣、法規相對複雜,且此類案件是青農時常遭遇之問題,故建議輔導處製作Q&A手冊予青農參考。
最後陳主委勉勵在場青農,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是人,而青年農民更是重要角色,大家應發揮自身影響力、協助志同道合的農友,他同時也強調青農若是遇到問題可在網路或其它即時媒介反應,農委會將以積極態度回答及解決,他期望看到農業的改變,也看到各青農有所成長。
研發輔導並重 本場試驗助農民
‧本場試驗研究以農民為本,並積極輔導農民、促進農產業發展 |
本場以試驗研發為基礎,將知識傳授與農民,為了解研究人員試驗方向及輔導成果,場內舉辦年度試驗考評,於6月4日進行場內考評,11、17日花蓮場外考評,以及25、26日宜蘭縣場內外考評。
考評項目包羅萬象,包括水稻、油茶、民俗野菜、作物育種、病蟲害防治、加工,以及有機農友輔導等。其中在富里鄉石牌村-越石料理屋,場內進行地產地消食農教育DIY體驗,此為本場休閒農業輔導團隊,協助家政媽媽李金女運用在地食材,將台灣傳統農家料理融入越南菜色,開發在地料理體驗-五行春捲,簡單有趣的DIY活動,讓大人小孩迅速且愉悅地認識當地特產。
在宜蘭樂水部落,本場輔導有機水稻栽培技術以及協助有機驗證,當地水稻面積十多公頃,目前已申請2公頃有機驗證,部落農友表示紅肉李驗證方面亦希望場內協助,另外針對部落加工品,也希望場內協助增加品項,增加遊客購買多元化。本場黃鵬場長鼓勵樂水農友,雖然有機栽培起步晚,但發展卻很快,表示部落農友積極主動,如此場內輔導才能與之相輔相成。
黃場長每年均帶領同仁,共同檢討各試驗實施方法以及預期績效,期望場內各研究有利於農產業及增進農民技術。
天敵小兵立大功 生態服務型農業正夯
‧在水稻田間隙種植菊科植物,以及在田埂保留或種植開花植物,可使田區飛蝨等害蟲減少 |
以蟲治蟲,利用天敵昆蟲防治農田中的害蟲,減少有機資材對環境的干擾,是對自然環境最為友善的農業操作,本場連日舉辦2場生態服務相關觀摩會,實際和農友一同分享田間研究成果。
以菊科植物及田梗花草,營造水稻有機生態環境
本場進行有機水稻栽培技術研究多年,4-5年前開始發展有機水稻生態相關研究,根據天敵生物態樣試驗調查,顯示無論是不是有機田區,只要是水泥田埂,生物多樣性會降低,甚至少於慣行田區,因此田埂上留不留草,以及留什麼草,都會影響田區生物多樣性。
本場建議利用田邊隙地、田埂等地種植開花植物,以營造天敵棲地以及增加生物多樣性。本次試驗假花蓮市有機水稻產銷班第1班康天德班長田區,在稻田旁、不需行走之地種植孔雀草及百日草等菊科植物,調查結果其可增加寄生蜂有益天敵,有助控制田區飛蝨及二化螟族群數量。
另外在行走的田埂上,本場保留原有田區內之開花植物水芹菜,並另外混種耐踏、覆蓋率佳之蠅翼草,以及耐寒的台灣蛇莓及台灣天胡荽,再搭配開花性佳的定經草及藍豬耳,讓各植物特性互補。
田埂留草和傳統農事經驗相違背,老農民多習慣將田埂雜草清除乾淨,如今反其道而行,田埂保留自然草生、非禾本科的草相,搭配種植菊科開花植物,可吸引有益天敵減少病蟲害大發生,以達健全生態。
觀摩會現場農友對此議題討論熱烈,並詢問田埂植被如何繁殖,本場表示農友可先行觀察自家田區草相,先保留非禾本科雜草,再至野外尋找台灣原生常見草類,且植株低矮、耐踏、開花性強的植被。本場視產業成熟度,將尋找可繁殖草毯的廠商以供農友直接利用。
利用開花植物加強寄生蜂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為害玉米嚴重之害蟲,在有機農法中以施放寄生蜂以及噴蘇力菌來防治,本場為強化寄生蜂活力,特於田區旁種植多年生的扶桑花和一年生的向日葵,花朵可提供寄生蜂所需的營養,加強其繁殖能力和活動力,能延長防治時間並增強效果。
本次試驗假光復鄉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進行,由於該農場的甜玉米往年遭受玉米螟嚴重危害,影響商品價值,於是研究人員在田間釋放赤眼卵寄生蜂,進行生物防治,並配合種植扶桑、向日葵等開花植物,增加寄生蜂防治強度。農場負責人賴萌宏表示,除了寄生蜂外,用肉眼可觀察到瓢蟲數量逐漸變多,並擴散到各種作物上吃掉蚜蟲等小型害蟲。
本場黃鵬場長表示,場內近年以生態平衡概念進行對害蟲防治的研究,未來仍會繼續朝向生態友善的方向幫助農民提高作物品質,並減少各種防治成本的投入以增加收益,建立健全的農業生態系統服務之永續環境。
發展綠色旅遊 本場推動農業產業六級化
‧本場連續辦理6場農產業六級化暨綠色旅遊課程,輔導農友朝地產地消、食農教育,以及綠色休閒旅遊方向發展 |
為促進東部農產業提升並朝六級化發展,本場5、6月間,陸續在花蓮吉安、富里鄉,以及宜蘭縣冬山、壯圍、三星鄉,舉辦6場產業六級化暨綠色旅遊研習,參與人數超過240人。
花蓮及宜蘭縣有機農業推動已有一定知名度,加上週末休閒的需求,越來越多消費者希望到產地參觀選購,本場體察到消費者需求與市場趨向,因此從一、二級的產業輔導,逐漸提升到地產地消、食農教育及綠色旅遊的六級化產業。
6場研習內容包括休閒農業區的綠食、綠遊與綠活,慢活城市的觀光與創新、休閒體驗開發、休閒農業的行銷傳播策略、以農夫市集實現地產地消的成功經驗等。透過課程的研習,引導農友及業者發展綠色旅遊的新商機,也學習如何從食農教育著手,貼合消費者綠色旅遊的需求。
本場黃鵬場長表示,場內輔導有機農業已進入二十多個年頭,在初級農產業的基礎上,積極培養農友朝二級加工,以及三級休閒旅遊方向前進,讓農產品價格不再受限於拍賣市場,農友也可以透過六級化產業力量,選擇屬於自己的銷售模式、創造六級化農業利潤。
吳雪月野菜保種 本場協助輔導
‧本場與吳雪月(左二)共同復興原民阿美族之傳統野菜文化,提供野菜種原以及協助相關栽培技術 |
著有新台灣野菜主義一書的作者吳雪月,近年致力於原民野菜保種行動,日前於台開心農場設立4公頃、蒐集26種野菜的保種園圃,本場提供種原,並提供相關栽培技術等協助。
保種圃內目前蒐集紅藜、玉米、樹薯、樹豆等原住民傳統作物,本場並提供黃藤、赤道櫻草、番杏及土人蔘等種苗。其中吳雪月自4-5個部落蒐集而來的紅藜,部分品系正值採收期,但植株似受害蟲危害叮咬,本場至現場查看後發現植株栽培過密,且之前在番杏肆虐的螟蛾類害蟲遷移至紅藜危害。
除叮囑需即刻噴施蘇力菌有機防治資材,本場並協助吳雪月判斷紅藜成熟度以利適時採收,共同為保存阿美原民傳統野菜文化而努力。
花蓮縣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來場交流
為促進產業交流,花蓮縣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包括遠來、翰品、理想大地、太魯閣晶英等星級飯店,6月10日來場針對花蓮農特產品、特色食材、本場育成品種以及加工品等,進行交流與討論。
交流緣起始於該公會張桂芬秘書長,參與農委會主管訓練,發現本場在花蓮深耕已久,而公會對地方觀光休閒產業亦影響頗深,因此在相互合作的利基下,特來場拜訪交流,期望讓消費者來花蓮有更好的體驗。
公會梁愛迪理事長表示,飯店要號召顧客,當地農特產品是主要條件之一,例如每個月1項主打農產品,如此更能彰顯在地特色,而供應條件除了追求品質,更需注重供應數量的穩定,以及合理價格、合乎成本。
本場黃鵬場表示,場內以有機樂活、健康安全、原民產業為發展重點,也是花蓮觀光休閒發展目標之一,作為最貼近消費者的觀光飯店,若可搭配在地農產、結合小農、原民部落文化故事行銷,從美食擴及到休閒、讓遊客從飯店走向農村,對於花蓮農產業將有無限可能的爆發力。
104年8月 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
作物別 | 病蟲害種類 | 時 期 |
---|---|---|
水稻 | 褐飛蝨 | 上旬 |
螟蟲(一點螟、二化螟) | 中下旬 | |
福壽螺 | 下旬 | |
黃萎病 | 全月 | |
縱捲葉蟲、稻苞蟲 | 中下旬 | |
水象鼻蟲 | 上中旬 | |
落花生 | 小黃薊馬 | 下旬 |
斜紋夜蛾 | 全月 | |
玉米 | 玉米螟 | 下旬 |
芋 | 斜紋夜蛾 | 全月 |
瓜果 | 瓜實蠅 | 全月 |
葉菜類 | 小菜蛾 | 全月 |
十字花科黃條葉蚤 | 全月 | |
蔬菜、瓜果 | 銀葉粉蝨、甜菜夜蛾 | 全月 |
青蔥、葉菜類 | 斜紋夜盜蟲、軟腐病 | 全月 |
青蔥、韭菜 | 薊馬、潛蠅 | 全月 |
青蔥 | 甜菜夜蛾 | 全月 |
果樹類 | 東方果實蠅 | 全月 |
文旦柚 | 锈蜱 | 全月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