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93期-原住民農產業專輯2015.09
第93期|2015.09月出刊| 本期PDF下載 |
|
||||
專注原民農產業 本場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
原住民農產業輔導是本場核心主軸之一,各部落以陪伴輔導的方式,由研究人員擔任單一窗口,並組成跨課室合作團隊,針對部落傳統文化、環境資源及不同需求,配合休耕地活化、推動有機以及建構六級產業之政策,擬定多元及客製化的輔導策略。 今為彰顯服務原住民農友之決心,以及更專注於原住民農產業研究,本場8月15日正式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服務宜蘭花蓮地區原民部落,配合跨課室輔導團隊,針對原住民特色作物,包括水稻、原生蔬菜、中草藥、設施花卉,以及原住民農民市集等業務,專責服務轄區原住民農友。 本場黃鵬場長強調,場內原民輔導將尊重其傳統文化習俗,進行傳統作物保種及開發利用,未來朝向建立具原鄉特色的生產體系、經營永續環境。 |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原住民農產業輔導研發成果作者:林泰佑 助理研究員
宜蘭及花蓮地區為台灣重要的原住民地區,具備天然環境、完整的部落文化以及豐富的原住民特色作物,然而隨著時間轉變,原鄉漢化與青年人口外移情形日益嚴重,導致部落特色農產業逐漸凋零,為恢復原鄉部落特色作物復耕與建立農產業,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部落原民農業文化為出發點,將原鄉農業輔導列為首要任務推動,由點至線至面的方式串起宜花地區原住民部落農產業發展,並於103年起正式成立原住民農產業輔導專案,針對各部落不同狀況進行盤點檢視、籌組團隊、以及現地輔導。科技計畫研提則是以原鄉部落主要作物進行研究,也針對未來二、三級產業進行潛力評估與研究,作為未來輔導重要的參考依據(圖1)。 專案103年成立後,整合全場資源,於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針對原住民農產業各面向的研究與輔導成果亮眼(表一)。為了強化原鄉農業推動能量,本場更於104年8月新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相關部落農業輔導策略與成果由本文作介紹。 輔導沿革 本場早自民國70年代中期開始即針對原住民部落的農業生產輔導,從1997年起在原住民委員會經費支援下針對原住民所應用的特色作物例如山蘇、山苦瓜、野菜、箭竹筍等原生植物進行研究及示範推廣。以山蘇栽培為例,山蘇為原住民廣泛採集食用之原鄉部落特色食材,本場輔導原住民進行專業栽培及有機轉作,輔導成立22個山蘇產銷班,促成山蘇產業策略聯盟及山蘇產銷履歷的產生。為解決原住民箭竹筍剝殼及採後處理加工儲存問題,本場也研發箭竹筍剝殼機與示範及採後處理加工儲存技術。另外,本場也利用原住民食用的特色植物山苦瓜與苦瓜雜交育種,目前已選育具保健功效之花蓮苦瓜1-5號並取得品種權,同時陸續授權業者生產。這些具有原住民特色作物的推廣,不但增加原鄉特色農作物品項曝光度,進而協助部落農產行銷及增加原住民收益。本場近年來配合政策積極輔導轄區原鄉部落,盤點出具農產業發展潛力部落,並選定重點輔導部落以「一部落一窗口」之快速到位的輔導方式,使原鄉同樣享有高品質輔導資源。 |
||||
多樣的織羅部落及跳舞的有機米作者:黃佳興 助理研究員、游之穎 助理研究員、林 立 助理研究員、王義善 助理研究員
前 言 織羅部落位於花蓮縣193號縣道靠近瑞穗鄉,即玉里鎮的春日里,主要生產農作物為水稻,唯栽培方式仍以慣行農法為主,但部落族人有感於近年國人愈來愈重視食品安全及環境保護,開始積極思索轉型有機栽培,部落青年更以「舞米」作為部落稻米產業的主推品牌,也積極發展葛鬱金及金多兒筍,希望藉由多樣化的農產品讓大家能了解織羅部落,更了解部落生產健康安全農產品的用心。 本場去年開始至部落輔導農友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將本場建立的有機水稻栽培技術教導農民,希望藉由提升農友的有機栽培技術,讓舞米的品牌更響亮。 有機舞米栽培技術的提升 舞米這個名字據部落農友提及是因為阿美族人喜歡跳舞,也用跳舞來表達內心的心情,因此族人希望這些收穫後的稻米,能帶有族人快樂的心情,消費者吃了部落生產的米之後,都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跳舞。 水稻是織羅部落最主要的農作物,也是最大宗的作物,因此,在有機的轉型上必需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成為部落轉型有機栽培的先鋒。去年,本場稻作研究室至部落設立有機水稻綜合栽培管理的示範田,將整套的有機水稻栽培技術教導部落農友,希望透過技術的提升能改善有機水稻的質和量,以增加農民的收入。 去年有機水稻栽培示範田栽植品種經考量後建議農友栽培`台稉2號´,考慮因素主要是因`台稉2號´為玉里地區主要栽培的品種之一,秧苗取得較為容易,而玉里地區以`台稉2號´參加歷年的米質競賽不論在米粒外觀或口感上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台稉2號´在玉里地區栽培的病害抗性表現較佳。對於有機栽培而言,品種的病蟲害抗性是優先考量,因為有機栽培最重要的觀念就是預防重於治療,因此如能在一開始就選擇抗病性較佳的品種,就能降低栽培期間的風險。第二個預防重於治療的可行方法就是在插秧時放寬行株距,因此在示範田的行株距放寬至30×27公分,行株距放寬能減少生育後期水稻葉片彼此摩擦的機會,如此一來,就能減少葉片產生傷口,降低病菌感染的機會,此外更能增加水稻田間的空氣流通,通風較好也能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機會。而在栽培上第三個預防勝於治療的方法就是肥料的控制,示範田有機質肥料分3次施用,每分地全期氮素施用量9.3公斤,是稉稻二期作推薦用量的低標,有機水稻栽培管理不似慣行栽培能夠使用化學農藥的殺菌劑及殺蟲劑,因此利用控制肥料的施用量,避免氮肥過量造成植株柔軟而感染病蟲害,為第三個預防勝於治療的方法。雖然農友覺得行株距放寬會造成產量的減少,但示範田區收穫前調查的結果發現,相較鄰近慣行田區,有機田區株高較低且葉色值亦較低,雖然穗數較少但穗肥施用得宜,每穗粒數反較慣行田區較多。綜合考量穗數及每穗粒數後,有機田區相較慣行田區稻穀產量並無減少,而有機田區的株高較低更能降低後期倒伏的機會,葉色值較低也能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情形,田間觀察二期作盛行的水稻白葉枯病在有機田區的發病情形明顯低於鄰近慣行田區,經由這次示範田的成效也讓織羅部落在有機這條路上更堅定了信心。 |
||||
崙山部落產業推動與輔導作者:張同吳 副研究員
前 言 崙山部落位於花蓮縣卓溪鄉之最北端,西接中央山脈,南臨立山村,東界玉里鎮三民里,北接瑞穗鄉舞鶴村,面積為659.378公頃,總人口數約七百人,部落3/4以布農族人為主,1/4為太魯閣族人,漢人及阿美族人佔極少部分。崙山部落(布農族語Duqpusan)原名為「馬樂布士」,是「大家庭」的意思,因建造長長的房子給大家庭族人居住,後來日本人稱之為Lopusan,之後隨著譯音改稱為崙山。崙山部落與臺灣大多數部落一樣,由於青壯年出外謀生、人口外流以及隔代教養等問題嚴重,成為部落發展之隱憂。崙山部落早期因農業腹地廣大,主要種植梅、李及油茶樹等作物,但因栽培技術與人口老化等問題,以致於產業逐漸沒落,僅維持自然的栽培型態。為推動原住民農業之發展,本場於2006年即開始在崙山部落輔導原住民的農業栽培技術與經營管理,於崙山部落試作當歸、丹參、薑黃等保健作物,以有機栽培的耕作方式,生產高經濟價值作物,生產的當歸、丹參及薑黃之品質與產量俱佳,成為具特色的農產品,並協助柑橘、水蜜桃等果樹之施肥、整枝修剪技術,提高果樹之產量與品質。近年來由於食品安全問題,本場更積極輔導崙山部落生產安全與高品質的苦茶油,協助油茶樹之引種、栽培管理、整枝修剪等技術,提高油茶之產量與品質,成為全國知名度極高且具特色的農產品,並協助部落通過有機驗證申請,生產有機農產品,促進部落農產業之轉型與永續發展。 崙山部落產業輔導 為推動原住民農業之發展,本場於2006年開始在崙山部落輔導原住民的農業栽培技術與經營管理,在部落試作當歸、丹參、薑黃等高經濟保健作物,以有機栽培的耕作方式,生產高經濟價值作物,為花蓮地區最先發展保健作物之原住民部落。經過數年的試作推廣,崙山地區的當歸產量提高、品質提升,當歸的有效成分含量頗高,推廣面積曾高達6公頃,成為崙山地區的新興作物之一。近年來本場亦協助部落丹參與薑黃的栽培種植,不定期辦理各項講習,因應部落的需要,由本場研究人員到崙山辦理中草藥、油茶、果樹等作物栽培管理課程及相關訓練,提供客製化服務,免除部落人員舟車勞頓之苦,提升部落的農業栽培技術,使崙山地區成為東部地區中草藥的重要產地,所生產的當歸、丹參、薑黃、油茶及果樹在產量與品質上有明顯提升,有助於提高部落農民之收益。 |
||||
南安部落-座落玉山腳下的有機耕作稻田作者:潘昶儒 副研究員
南安部落環境介紹 美麗的南安部落座落於風景秀麗的玉山腳下,行政區域隸屬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部落四面環山,綠蔭茂密,上游的拉庫拉庫溪灌溉著山谷中畦畦相連的綿延稻田。區內名聞遐邇的八通關越嶺古道東段瓦拉米步道即是依傍溪流而修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自然景觀深深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朝聖和觀景。 輔導農友轉型栽培有機水稻 南安住民多屬布農族群,主要栽培經濟作物以水稻為主,稻米同時也是部落最重要的經濟收益來源。當地水稻種植地區多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南安遊客中心前方毗鄰相連的30公頃集區栽培稻田,此區稻田擁有潔淨無汙染的拉庫拉庫溪豐沛水源,可提供全年稻作栽培期間源源不絕的灌溉用水。 南安地區水稻多年來都採慣行栽培法,但藥劑的長年施用無疑地也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不小的壓力。原有漫游於水圳及稻田中的青蛙及小魚的種類及數量漸漸減少了,翱翔於空中的燕鳥及蜻蜓也逐漸變少了,而化學藥劑投施後所產生的刺鼻藥味及田埂上任意棄置的藥劑空瓶及包袋,更讓遠來國家公園旅行的遊客產生不佳之觀感。為扭轉此ㄧ劣勢,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邀集了相關單位共同研商改善之道,將南安現有慣行栽培水稻輔導轉型提升為友善環境的有機栽培水稻,希望經濟價值較高的有機稻米能為南安農友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同時藉由有機農法操作,更加豐富當地多樣性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讓南安地區有機耕作水稻的夢想能早日實現,慈心有機驗證基金會及本場相繼投入推動南安有機水稻驗證業務及栽培技術輔導工作。在經過各單位與在地農友溝通說明後,達成103年一期作先行試種6公頃有機水稻共識,並建立由慈心基金會協助申請有機農產品驗證業務,本場協助輔導有機水稻栽培技術之專業分工。 玉山腳下第一畝有機稻田正式投入生產行列 為達成此ㄧ極具意義及挑戰性之工作,本場立即邀集場內水稻、土壤肥料及植物保護等各類技術專家籌組團隊予以協助。首先透過辦理栽培技術講習等活動,讓農友對有機耕作水稻有初步認識,並藉此建立農友栽培有機水稻的信心。102年12月當南安二期稻作收穫後,本場工作人員立即前往南安稻田進行土壤取樣以分析當地土壤肥力,並於講習會場合解說土壤肥力分析結果及肥培管理技巧,以利農友於隔年一期稻作插秧時即可應用於田間有機質肥料施用。水稻栽培及植物病蟲害等專家也於講習會時分別講授最實用的有機水稻田間栽培管理及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提供農友種植有機水稻田間管理參考。 |
||||
原民野菜-西洋菜作者:林文華 助理研究員
前 言 乍聽「西洋菜」會覺得是歐美國家的蔬菜,跟原住民一點也扯不上關係。然而它早在日據時代引進台灣,經過多年後成為台灣著名的野菜,不少特色料理野菜餐廳都將它奉為經典時蔬,成為店頭的招牌菜,而對最擅長將山野植綠巧手轉變成盤中鮮蔬的阿美族人來說,西洋菜可是上天賜予的珍貴野蔬,一直以來都是族人主要採集與食用的野菜。 植株生育特性 西洋菜(Nasturium officinale R. Br.),英名為watercress,又稱豆瓣菜,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台灣因地區不同又有水茼蒿、水芹、水蔊菜、水芥、水田芥菜、無心芥、廣東芥菜等名稱。植株具根莖,行匍匐生長,末端常直立生長。莖節上易生不定根,並於中下部節位長出側生植株,株高30-50公分,葉片為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卵圓形,頂端小葉最大,葉色深綠,偶爾帶有紫褐色塊斑,然而在冬季低溫或夏季高溫時,莖色會變紫褐色,且葉片轉為暗紫紅色,生長亦明顯減緩。平地少見開花,在高海拔地區才有機會欣賞到它迷人的花朵。據林春吉所著之「台灣水生植物j」一書中指出,其花序為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朵白色,花瓣十枚,呈側卵形,而雄蕊5枚、花藥黃色,雌蕊柱頭綠色,果實則為線形之長角果,花期約在6-10月間。 西洋菜原產於歐洲,十四世紀時英、法等國便有栽培記錄,而100多年前由葡萄牙人引進中國,並在長江以南及兩廣地區開始種植,日據時代引進台灣,主要分布區域為中、北及東部。西洋菜主要生育地為各溪流沿岸淺水區域、灌溉溝渠及少數水田中,自平地至海拔3000公尺的水域多可發現它的蹤跡。性喜冷涼環境,生長適溫為20-25℃,溫度低於15℃或高於25℃生長減緩,低於10℃生長停止,莖葉轉為暗紫紅色,超過30℃亦有相同的現象,如溫度持續超過35℃或低於0℃,則會導致植株死亡。西洋菜需水性強,植株基部需湛水或土壤完全潮濕才能正常生長,如果以一般旱生栽培植株生長緩慢,顏色較深而呈現老化的狀態,然而水深亦不可太深,超過15公分的水深亦會影響其生長,造成植株逐漸稀疏而消失。通常5-10公分的水深最適合西洋菜的生長,而較成熟的植株對水位高低的耐受性相對也較高。西洋菜喜全日照,光線不足會有徒長及莖葉變細、植株稀疏的現象,然而夏季高溫時如接受全日照會有植株黃化,葉緣焦枯的情形發生。 |
||||
花蓮原住民地產地消市集
|
‧新鮮野菜以野外採集居多,更具備豐富的飲食文化 |
前 言
地產地消市集在國內已行之多年,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傳統市場及近年來台灣社會流行的農夫市集,都是直接與消費者面對面進行消費模式。近年來消費者的消費型態改變,已逐漸跳脫單純消費行為,而是深入瞭解產品內涵,感受到食物的美味外,同時也能在消費過程當中得到知性的收穫。在原住民人口最多的花蓮社會裡,其實早已在現代市場已形成類似農夫市集概念,產品大部份是原民特色產品,品項多元包含農漁畜產品,並跨足一級生鮮、二級加工,而且產品有時會依季節而變化,以下介紹花蓮原住民地產地市集經營類型概況及策略規劃,提供相關輔導單位參考。
花蓮原住民地產地消市集經營類型概況
原住民地產地消市集經營類型依營運時間及作物特性,大致上可分為3大類型,包含常態性市集、季節性市集、不定時市集,常態性市集主要分佈在人口集中的花蓮市區及鄰近鄉鎮,包含吉安鄉黃昏市場、吉安鄉仁里市場、花蓮市市八市場、花蓮市撒奇萊雅野菜市集、光復鄉第一市場、豐濱鄉橋頭市集等;不定時市集分佈在偏鄉,如豐濱鄉港口農夫市集、豐濱鄉水璉部落假日市集、光復鄉邦查農夫市集、光復鄉太巴塱農村市集、壽豐鄉池南社區農村市集等,季節性市集則分佈在偏鄉及市區,包含省道路旁、市場外圍重要路邊等,主要是具有明顯季節性而且一年產一次的作物。以下就經營類型之概況分別說明,如表一:
花蓮原住民地產地消市集SWOT分析
經探討花蓮原住民地產地消市集經營概況後,接著透過SWOT分析,針對市集內部的優勢、劣勢及外部的機會、威脅來進行分析,做為市集策略規劃及建議方向,以下是花蓮原住民地產地消市集SWOT分析表,如表二:
原住民部落農業行動教室
推動成果及輔導建議
作者:林正木 助理研究員、曾竫萌 助理研究員、劉興榮 副研究員兼課長
‧推廣花蓮縣瑞穗鄉屋拉力部落農友邁向文旦柚有機栽培,加強部落於採收前栽培管理注意事項與銷售能力 |
前 言
花蓮及宜蘭原住民農產業一直是重點輔導業務,近年來本場更加投入相關研究計畫、原住民農產業輔導專案成立等輔導資源,積極扶持偏鄉弱勢產業,改善農業經營環境,創造農業新契機。在專案內教育訓練部份,本場依據部落的農業發展及原住民的需求,並推廣本場研究技術及試驗成果,深入部落積極辦理農業專業訓練,讓原住民不用辛苦地奔波到本場上課,安排課程多樣而實用,涵蓋一、二、三級農業,而且自101年起推動行動教室之後廣受部落的熱烈迴響,為了辦理符合部落需求的課程內容,有必要瞭解對課程反應意見,做為未來規劃辦理原住民農業專業訓練及部落輔導之重要參考資訊。
部落行動教室及技術講習推動過程與成果
本場自101年開始深入部落辦理創新原住民行動教室,而技術講習則行之有年,為減少部落族人舟車勞頓之苦,行動教室及技術講習從101年至103年辦理38場次,共有1,589人次參加,辦理形情如圖一所示,由圖一顯示三年期間辦理場次及人數逐年增加,成果斐然,表示部落對農業知識迫切需求及本場在教育訓練積極輔導,使部落原住民獲益良多。
104年度原住民行動教室於103年底已規劃完竣,首先由部落單一窗口,就各部落農業發展需求,提出訓練及課程內容概述,經會議討論決議後,本年度共辦理8場次,宜蘭2場次,花蓮6場次,從一月開始至五月止。本年度共有296人次參加,本場將師資及教室移到部落,受到原鄉原住民的肯定及嘉許,場場均迴響熱烈,並表示未來期盼賡續舉辦,以下將本年度辦理行動教室推動情形,整理如表一所示。技術講習部份至6月止,共辦理5場次,104人次參加。
行動教室原鄉農業分佈及生產概況
104年度依原住民需求、厚植農業生產技能及促進農業發展,深入八個部落辦理原住民農業專業訓練,宜蘭縣分別在蘇澳鎮大南澳地區、大同鄉樂水等部落;花蓮縣分別在太巴塱、南安、拉吉哈桿、吉拉米代、崙山、屋拉力等部落,以下介紹辦理行動教室之八個部落基本資料,如表二、圖二及圖三。
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
農友齊力活化休耕地的精采故事
本場出版-東部休耕地的再出擊
‧本場出版東部休耕地的再出擊,細數農友在活化休耕地的心路歷程 |
為活化宜蘭、花蓮地區休耕農地,自102年本場舉辦多場包括硬質玉米、大豆等栽培觀摩會,並出版多本相關專刊及技術手冊,而經歷2年的輔導,許多農友投入休耕地活化的行列,其心路歷程本場均寫入至「東部休耕地的再出擊」一書,鼓勵更多農友一起來活化休耕地,投入生產行列。
本書介紹場內近年輔導農友活化休耕地種植各種雜糧特作的案例,包括硬質玉米、青割玉米、小麥、大豆、油茶、仙草等作物,以及本場研發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本書內容除了可以看出這些作物好種好管理,農友們栽種作物或成功或失敗的點點滴滴,亦值得一覽為快。
東部休耕地的再出擊一書可於國家書店或五南書店購買,本場官網於出版品一欄亦有免費pdf檔,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下載閱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