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71期-農業新科技與新知專輯2010.03
第71期|農業新科技與新知專輯|2010.3 出刊
本期內容
本電子刊物文章皆為節錄,若需閱讀全文請點閱全文PDF檔
萱草新品種「花蓮1號」介紹

‧作物新品種命名審查委員田間審查情形
萱草為百合科萱草屬植物,品種繁多,為歐美地區常見的庭園觀賞花卉,國內知名的「金針菜」也是萱草屬植物,但其主要用途是採收花蕾曬乾後加工為乾製品,或直接採收新 鮮花蕾作蔬菜食用,近年來金針農民則利用金針盛開時的美麗景觀來吸引遊客上山觀賞,而逐漸轉型朝向休閒農業發展。由於「金針菜」花色單一且產期短而集中,不利於發展休閒觀光,業者對於品種多樣化之需求將日益殷切,有鑒於此,本場遂於民國91年開始推動萱草育種計畫,積極培育適合於本地栽培的新品種。萱草花蓮1號「粉佳人」即是本場執行萱草育種計畫後第1個命名的新品種,其花形圓整美麗,花瓣帶有粉紅色,每年四月就會開花,花期可長達五個月,是為一賞心悅目的觀賞植物。
蝴蝶蘭原生種簡介

‧Phal. amabilis
蝴蝶蘭花形花色繁多,加上適合擺放室內且觀賞期長達2個月,深受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台灣為世界著名的「蝴蝶蘭王國」,蝴蝶蘭也是本土農產品中最具競爭力的四大旗艦產業之一。在全世界蘭花消費量不斷成長中,2008年自台灣外銷的蘭花金額達新台幣28.74億元,其中單是蝴蝶蘭一項就佔了75.2 %之多。因為蝴蝶蘭的廣受歡迎使得各國爭相投入蝴蝶蘭的研究與生產,花卉產業的龍頭-荷蘭,也積極從事蝴蝶蘭的育種工作,不斷從台灣搜括種原及雜交瓶苗回荷蘭篩選新品種。台灣的蝴蝶蘭產業能在國際間發光發熱,所倚靠的是深厚的育種實力及種原。這些豐富的育種資源全是經由原生種不斷的培育改良所建立。蝴蝶蘭屬(Phalaenopsis)的原生種產於熱帶亞洲國家及太平洋上的幾個大島嶼,分佈的最北限為台灣及中國雲南;最南到達澳洲;東邊至巴布亞新幾內亞;最西限則達南印度及斯里蘭卡。根據分類資料顯示蝴蝶蘭屬約有六十幾種以上的原生種,其中有2種亦產於台灣,包括白花蝴蝶蘭Phal. aphrodite (一般常誤植為 Phal. amabilis),這就是大眾普遍常講的台灣阿嬤;另1種則是原產於蘭嶼的桃紅蝴蝶蘭Phal.equestris。以下則是幾個常被栽植的原生種簡介。
作物品種的別名-DNA條碼

‧RAPD圖示,紅色線條為基因組DNA,黑色線條為RAPD之引子,因基因組序列在兩品種不同,PCR後經電泳分析便產生不同的條帶。
現今社會中商品的貿易日益頻繁,而在農業貿易中農產品大部份為田裏採收的作物,一個好的作物品種即是一個好的商品,代表著其潛在的獲利能力,每年世界各國有許多作物新品種的育成,但每個作物的特性都不一樣,更是育種人員經過多年努力的成果,因此為了保護育種者智慧財產權的成果,品種權的保護更要注意,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若能開發作物DNA條碼使其形成一種在品種鑑定上通用的條碼,除了能防止作物侵權的產生,也定能在 未來的貿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可供觀賞又保健的清明草之組織培養技術開發

‧綬草組培苗於溫室中栽培後,長成株高達10餘公分,並有超過5公分之根系
古人說:「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早春時節有一種台灣原生蘭花,在陽光充沛的草地上,綻放著小巧玲瓏、白裡帶點粉紅色的花朵,由下而上一朵接著一朵旋轉著花軸陸續開放,它就是綬草。綬草除了花朵迷人外,還具有保健功能,依據甘偉松教授編著之台灣植物藥材誌記載,綬草具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之功效。因此,在園藝利用上,綬草可栽培為袖珍盆景,觀賞其雅緻花朵所展現出來的清新淡雅之美,觀花期可達1個月之久;在保健利用上,可將全株浸泡米酒或熬雞湯作為食補之用。由於綬草植株矮小且外形似小草,又與雜草混生,因此人們在其開花時才容易發現它的存在,並在綬草蒴果尚未成熟的期間即大量的採集,使得野生種原逐漸稀少,現在田野中已經很難再見到它的蹤跡。植物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只要有它身上的一部分細胞,或許是一個芽體、根尖,經過一系列的培養就可以發育成具根、莖、葉的完整植株,這項技術稱為組織培養,在農業上經常應用於蘭科等不易繁殖或繁殖速率緩慢的植物,讓台灣享譽全球的蝴蝶蘭產業,就是以純熟的組織培養技術來繁殖種苗,為我國賺進大量的外匯。本文將介紹綬草的植物性狀與栽培管理,並針對組織培養技術開發的經過做一簡單而深入的介紹,期望藉此讓對綬草組織培養技術有興趣的農民及消費者有更深入的認識與助益。
糙葉耳藥花之栽培與利用

‧盛花期之糙葉耳藥花
「糙葉耳藥花」是台灣原生的特有植物,台灣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坡地或路旁,常見的中、小型灌木,有著小而濃綠的葉片,葉脈及伏毛明顯(糙葉之名應是來自於此),輪廓簡潔甚為突出,遇寒流吹襲葉片會轉為紅色,算得上是變色葉植物一族,粉紅色小花數朵集結在枝條頂端附近,形成短短的聚繖花序,糙葉耳藥花是屬於熱帶地區的灌木植物,因為台灣原生的糙葉耳藥花具有觀賞價值,本場已完成糙葉耳藥花的繁殖、栽培、園藝利用及盆栽化技術等研究,並已推薦給園藝業者及民眾認識,可提供做為國人居家或公共空間綠美化之灌木花卉的種類,做為盆栽、庭園叢植或綠籬等用途均相當適合。
花蓮縣休閒農業區的現況發展

‧馬太鞍水生生態池
花蓮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豐富多樣性的動植物生態,及多元族群文化與民間風俗特色,加上農業環境受地形的區隔具有空間之獨立性,使花蓮深具發展休閒農業區有利的條件。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休閒農業,截至目前全國已劃定67處休閒農業區,其中花蓮縣境內已通過光復鄉馬太鞍休閒農業區、瑞穗鄉舞鶴休閒農業區、玉里鎮東豐休閒農業區等3處劃定為休閒農業區,各處具有獨特的觀光景點、自然生態、地方文史、農產業資源等優勢,該如何呈現特色且永續經營是本文探討的核心,僅就本縣休閒農業區的資源特性、發展策略提出個人淺見。
電話:+886-3-852-1108~10 | 傳真:+886-3-853-5902
土壤及作物營養:+886-3-853-4914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版權所有 HDARES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文係版權所有,係為學術研究成果,非經本場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