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情月刊第192期-2016.7
第192期|2016.7月號|PDF檔下載 |
第三屆百大青農本場於5月19日公開初選,農委會6月15日發布決選結果,本場轄區共9位青年農民入選,並於6月29日舉辦見面說明會,參加者包括入選青農、各領域輔導單位以及陪伴師,與會者相互認識與熟悉,隨後簽定自7月1日開始為期2年的輔導計畫案。 本次入圍的9位青農,包括宜蘭3位、花蓮6位,經營品項囊括水稻、蔬菜、果樹、休閒農業等,半數以上取得有機驗證,餘亦友善經營。他們均為農二代且返鄉多超過3-5年以上,對務農現況均有了解,其中2位原住民農友,因為看到部落高齡化、人口外移嚴重,農產收入把持在盤商手中,因此返鄉接手家中農事,並期望藉由這次百大青農專案輔導計畫,讓自己站穩腳步並協助社區、帶動部落。 而未來2年陪伴青農的陪伴師們,於會中給予許多建議。台灣休閒漁業發展協會何立德秘書長表示,入選百大青農是個機會,陪伴師也許可以依過去成功或失敗的案例給予建議,但最終的決定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慈心基金會詹于諄專案研究員亦以自身經驗表示,陪伴師也許在專業上不如農友,但最重要的還是陪伴輔導,作為農友背後支持的力量。 中國生產力中心楊超惟總監,了解許多青農過去本職並非農業,他強調領域不同才能注入活水,跨域結合將會讓農村更活絡。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潘文欽副研究員表示,中心主要輔導農友發展加工、設計行銷等,並協助申請經濟部計畫,讓農友走出農業圈朝商業市場發展。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游文宏秘書長則表示,9位中有2位是文旦柚農,而在之第一屆百大青農中亦有文旦農友,故可借鏡其輔導經驗、避免重蹈覆轍。他亦表示同業多為彼此競合交錯,惟農民應以合作為主,如此才能壯大地區農產業。 對於農民彼此合作,本場黃鵬場長以及東區分署陳啟榮分署長皆十分鼓勵,更是農委會對於青農主要的輔導方向。一同與會的輔導處郭愷珶技正表示,農委會首先將協助青農們穩定生產,希望青農們站穩腳步,隨後持續扶持其擴大事業版圖、整合社區生產,並朝農企業方向邁進。 黃場長最後勉勵各青農是農村的種子,期望百大青農們能引領周遭小農,成為農村新力量。
|
復興紅糯米 太巴塱部落的傳承與創新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自古栽培一種紅色土糯米,除了糙米外觀為咖啡帶深紅色澤,另具有濃烈香氣,因為栽培條件、氣候限制,以至於產量相當有限,對部落來說是珍貴的作物,並帶有獨特的先祖故事以及文化意義。 由於種原混雜,本場歷經11年的努力,自歷年蒐集的50餘個紅糯品系,於民國101年選育出水稻花蓮22號,粒大、香氣足,且經檢測水稻花蓮22號富含花青素,抗氧化能力較一般米高出17倍。在本品種育成後,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蕭明山執行長,代表協會進行品種技術移轉。 而後本場近2年亦在部落設置栽培示範區,提供一整套的栽培管理方式給部落農友,另為擴大紅糯米經營規模,協會積極號召農友加入紅糯米生產行列,目前已有10位青年返鄉從事農事生產及社區營造,並打造「米粒如福」紅糯糙米及「吉來福稻」等原民文化品牌。 在加工方面,本場輔導部落釀製紅糯米酒釀以及米露,族人並根據此基礎研發酒釀辣椒、紅糯米餅乾、紅糯米拿鐵、紅糯果凍及紅糯玄米茶等農特產品,除了積極參加各式農特產品展售活動,目前在紅糯米生活館均可品嘗到道地的紅糯米料理以及加工品。 本場黃鵬場長表示,原鄉部落通常是小規模生產,無法和市面上大規模農企業相比,因此本場多建議部落發展獨有的作物或農特產品,而太巴塱部落所生產的紅糯米售價每公斤160元以上,有機紅糯米價格則更超過250元,深受消費者青睞。而本場將持續配合產地餐桌計畫,結合各地綠色廚房及特色餐廳研發更多樣化的紅糯米創意料理,並連結部落農村旅遊、規劃農遊行程,朝產業六級化方向邁進。
|
土壤檢測配合葉色板 水稻栽培省肥又省力
節省肥料、節省成本,本場推廣水稻合理化施肥多年,成效十分卓越。本次於6月27日假卓溪鄉立運動場舉辦水稻合理化施肥示範成果發表會,配合前期的土壤檢測以及葉色板使用,本次示範區較慣行區每公頃節省1/3的肥料費用,每叢分蘖數與慣行栽培不相上下。 本次示範田設於妲力禡.拿亥蘇嵐農友處,於2月採取之土壤樣品,由於有效磷、鉀皆在適中範圍,故依照花蓮一期作肥力土壤推薦量,三要素120-60-90公斤施用,而農友本身慣行栽培為176-50-82,而目前調查分蘖數,示範區為15.3支,與慣行對照區15支相當,卻節省近1/3的用肥成本。 葉色板由國際水稻中心研發,本場推廣轄區農友使用,在水稻幼穗形成期,將葉片與葉色板比對,判斷是否需再施用穗肥,建議田間水稻大部份葉色位於葉色板第3級即是最佳狀態,農民可依此酌增、減穗肥的施用量,惟稻熱病已發生或葉色達到葉色板4級以上時,建議酌減穗肥的施用並施用防治藥劑。 示範農友妲力禡本身對於肥料施用很謹慎,並且自有一套施肥標準,若覺得肥料充足便會停止施用追肥,以避免倒伏,他亦表示根據平時的田間觀察,合理化施肥並不輸慣行栽培,因此在觀摩會上推薦這個省時省力的栽培方法給其他農友仿效。 本場土肥研究室表示,水稻合理化施肥並非只是減肥,而是先判斷土壤肥份後再斟酌用肥量,確保在不浪費肥料的情形下保持水稻產量及健康。農友若有需要水稻合理化施肥手冊及葉色板,歡迎向本場諮詢。
|
強化農推共識 輔導青農與時俱進
|
‧本場舉辦課程訓練農會第一線推廣人員,強化其經營管理知識與策劃能力,讓農會能更有效率的輔導轄區青農與地區農產業運作 |
為強化地區農會與在地青農之合作能量與共識,本場於6月22、23日假壽豐休閒農業區,舉辦105年度強化花宜地區農業推廣人員輔導能力訓練,期許農會推廣人員持續強化經營管理知識、輔導與策劃能力,以期有效輔導轄區內青年農民與地區農產業之運作。
本次訓練邀請青年農民盧紀燁,分享自2011年回鄉務農至成立壽豐印象的豐碩成果。他利用猴子理論與馴鷹理論的觀點,闡述目前返鄉青農在農業體制內所遭遇到的狀況,因為大家都承襲既有的傳統做法或遵循舊有的規定,而忘記了社會的潮流與結構是會隨著時間改變,身處產業內的新動力也應該要與時俱進,不要害怕改變,唯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夠跟得上世界的腳步。
農委會輔導處處長張致盛針對台灣青年農民培育政策進行說明,並分享目前台灣農業政策與青年農民回鄉所遭遇之困難與解決方式。張處長亦就日、韓、德與荷蘭等青農輔導現況進行分析,向學員傳授他國農業推廣如何運作,人力需求如何育成,以減少學用落差,提供業界所需之農業人才,逐步強化台灣農業競爭力。
為確實整合花宜地區農會人員共識與輔導能力,本場特別與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監吳肇懿設計活潑的課程帶動學員學習興趣,除從中盤點地區青農的經營現況,了解其屬性與需求外,更利用探索活動來引導學員思考如何面對台灣當前的農業困境,尋找解決方案,以期儘早對地區農產業做適當之調整,因應市場的急驟變化。
本場黃鵬場長則勉勵在場所有農會同仁,產業需求或社會動向均隨著時代而改變,而農會為台灣農業最重要的先驅組織,也是農友最好的夥伴,因此農會應隨著社會趨勢與政策推動與時俱進,確實解決轄內農友需求,另外學習不同領域事物,拓展新視野,並與在地青農輔導融合創新,成為未來農會成功的關鍵。
綠色保育、有機大地 本場邀請李思明校長來場
演講慈心基金會陪伴輔導與綠保標章之推動
‧慈心志工李思明校長 |
為支持農友,同時維護自然生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長年推動有機農業,並以陪伴替代輔導,鼓勵有機及友善栽培的農民,一起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為了解其推動歷程,本場於6月13日邀請擔任慈心志工多年的壽豐鄉平和國小李思明校長,來場分享基金會在有機、原民部落以及綠色保育等陪伴輔導經驗。
慈心基金會於民國86年成立,開始有機農業的推動,100年獨立成立慈心有機驗證(股)公司負責有機驗證作業,同時99年受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於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地區,執行慈心花東有機輔導專案第一案,成功將高冷果樹及蔬菜之慣行農業轉型有機栽培,並成為農友最緊密的夥伴。
「只要和慈心成為朋友,就是一輩子的朋友。」李校長表示基金會是由關心有機農業的志工所組成,這些志工來自各行各業,本身或許對農業並不十分專業,因此他們並不以輔導單位而自居,而是以陪伴者和農友相處,在相互討論下給予建議進而達成共識,給予農友最堅強的支持。
而對於農民來說,轉型有機栽培,最重要的是在經濟面向,收入如何、東西賣給誰?基金會總是最先面對農友的質疑,因此不能賠錢、媒合行銷通路、維護農友收益,同時擔任農友與公部門的橋梁,使彼此共存共榮,是慈心基金會推動有機農業一路以來秉持的原則。
惟近年有機受到法規規範,讓許多小農們對友善耕作卻步,因此慈心基金會自100年於台南官田開始,以保育動物、特殊動物、指標物種、紀念性物種以及棲地環境營造等目標,推動綠色保育標章制度,以鼓勵更多友善栽培的農民一齊改善農田生態環境。
在原鄉部落有機推動方面,103年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基金會,進行南安有機水稻轉型,李校長表示原住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基金會在進入部落前,先了解其傳統農耕操作方法,是否可與有機栽培相互連結,並著重於陪伴生產,並非入侵者而是發揚原有文化。另外基金會在南安以及其他部落輔導過程中,他們也發現只要族人認同有機農業或友善栽培農法,收益將不再擺放於第一位置。
本場黃鵬場長感謝慈心基金會在有機農業上的貢獻,他表示基金會的陪伴很重要,尤其在原鄉部落應避免強勢主導,並以永續經營為原則,他期盼本場與基金會持續合作,共同照顧農友、維護農田生態環境。
改善原鄉 從有機農業開始
苓雅部落水稻轉型有機栽培成果亮眼
‧示範農友曾志成(左),於示範田間分享栽培心得 |
為推動玉里鎮德武里苓雅部落慣行稻田轉型有機栽培,推廣正確田間栽培管理觀念,本場於6月24日假花蓮縣玉里鎮德武里曾志成農友水稻田,舉辦有機水稻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示範觀摩會,將本場建立之各項有機水稻栽培技術整合應用於稻田。
苓雅部落所組成的玉里鎮稻米產銷班第13班,104年一舉榮獲全國優良產銷班殊榮,不但振奮班內堅持生產好米的決心,更往有機栽培之路邁進,對於原鄉農友積極轉型,加上契作之龍鳳甲合作社全力協助,因此本年度場內全力協助其水稻有機栽培,並設置示範圃讓農友一步步跟進學習。
另外部落有機申請進度,包括鄭德財班長以及本次示範農友曾志成副班長在內4-5戶農友,共有8公頃水稻田申請有機驗證,目前正進行採土、採水等措施。
在本期作整地插秧前,本場先將栽培示範田區進行土壤肥力檢測,調查結果顯示土壤有機質含量適中,磷含量略低,鉀含量略高,鈣、鎂含量較參考值高,據此並參酌示範農戶種植經驗、施肥方式及苓雅地區以往病蟲害發生情形,示範田區每公頃氮、磷、鉀三要素施用量分別為100、60及40公斤,使用肥料種類為福壽牌有夠肥7號(5-3-2)。
本次示範田區水稻種植品種為台稉2號,2月14日插秧,行株距30×24公分,每欉插秧支數6-8支,每公頃苗箱用量220盤。為預防稻熱病發生,水稻分蘗盛期後噴施1,000倍亞磷酸,每週噴施一次,連續三週。
示範農友曾志成先生表示,經過本場示範之有機水稻整合栽培管理技術,田間稻熱病控制良好,水稻生長也很健壯,省錢又好處多,以後有機水稻田間栽培管理一定要利用這套栽培管理技術來種植,也期盼族人未來能轉型種植有機水稻,讓有機產業在這秀姑巒溪畔美麗的部落裡落地生根,永續茁壯。
給稻農多一個選擇
‧給稻農多一個選擇 |
105年8月 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
作物別 | 病蟲害種類 | 時 期 |
---|---|---|
水稻 | 褐飛蝨 | 上旬 |
螟蟲(一點螟、二化螟) | 中下旬 | |
福壽螺 | 下旬 | |
黃萎病 | 全月 | |
縱捲葉蟲、稻苞蟲 | 中下旬 | |
水象鼻蟲 | 上中旬 | |
落花生 | 小黃薊馬 | 下旬 |
斜紋夜蛾 | 全月 | |
玉米 | 玉米螟 | 下旬 |
芋 | 斜紋夜蛾 | 全月 |
瓜果 | 瓜實蠅 | 全月 |
葉菜類 | 小菜蛾 | 全月 |
十字花科黃條葉蚤 | 全月 | |
蔬菜、瓜果 | 銀葉粉蝨、甜菜夜蛾 | 全月 |
青蔥、葉菜類 | 斜紋夜盜蟲、軟腐病 | 全月 |
青蔥、韭菜 | 薊馬、潛蠅 | 全月 |
青蔥 | 甜菜夜蛾 | 全月 |
果樹類 | 東方果實蠅 | 全月 |
文旦柚 | 锈蜱 | 全月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