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生長遇障礙 本場試驗探討報告出爐
 |
‧本場跨課室團隊進行西瓜各式研究,並每月平均2次至鳳林中心埔產地監測西瓜生育情形 |
109年6月鳳榮地區農會提出鳳林中心埔西瓜產區,發生植株黃化、裂瓜等生理障礙向本場請求協助。本場隨即組成跨課室團隊,調查農民栽培習慣,從技術、病蟲害防治、改進施肥等方面著手,於109年二期作及今年一期作於中心埔進行相關試驗,6月16日以視訊和同仁分享及討論試驗相關結果。
從栽培期開始,本場建議農友避免提早種植,讓西瓜在合適的定植期生長。同時本場篩選根砧新品系,希望在親和性良好的前提下,果實品質及抗病性能優於現有根砧。試驗結果顯示新根砧品種對照品種壯士表現相當,今年度將持續觀察新根砧品系在各西瓜產地的生長情形,找出更多優良且抗病的根砧。 另外為因應農委會節水政策,本場於試驗田區埋設滴管灌溉設備,並搭配微氣象站進行智慧灌溉研究。在經過學習農民過往經驗下,目前此智慧灌溉系統已初步找出智慧灌溉起始點與終止點,這個數據待未來持續追蹤探討。試驗也發現滴灌不但能節水,灌溉時空氣濕度比噴灌低,可減少病蟲害發生。
病蟲害方面,由於長年連作致使該區土壤累積蔓割病、根瘤線蟲等土傳病蟲害感染源,在無法換田種植的情形下,為改善此情形,本場建議二期作休耕、土壤耕犁以及種植萬壽菊等綠肥,並於定植前土壤添加菜籽粕、烏肥等資材。
由於蔓割病由西瓜根部侵入危害,本場建議為預防及保護植株根系,從苗期就開始澆灌施用液化澱粉芽孢桿菌、蕈狀芽孢桿菌,可誘導植物啟動防禦機制、提高耐受性。本場提醒農友定植瓜苗深度應適當,即西瓜根砧的嫁接處不能接觸土壤,亦可預防蔓割病。
除此之外,本場今年也進行中心圃地區的病毒病調查,主要病毒種類為甜瓜黃斑病毒及西瓜銀斑病毒,兩者皆為薊馬傳播。其族群數量會受氣溫、生育期與周邊作物的影響,試驗亦觀察到若田區遍布紫花藿香薊等雜草,薊馬也會嚴重發生。因此應於西瓜開花前防治雜草,尤其要注意開花茂盛的雜草。
肥培管理部分,由於中心埔以粗質地土壤為主,每次施肥時若是施用量過多,容易流失肥份造成浪費,本場建議於定植後至授粉前10日,少量多次分配施用。若使用腐熟雞糞應搭配後續追肥,包括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製劑如溶磷菌、溶鉀菌等,可維持西瓜果實產量及品質。
為改善轄區農業問題、深入地方重要作物研究,本場特別對鳳林中心埔西瓜進行探討,希望成果可讓農友參考。並在農友經驗、同仁研究成果配合微氣象資訊收集下,能防範氣候異常進而減少損失。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