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肥達人萬中興 合理化施肥最佳代言人
 |
‧「102年度全國省肥達人」頒獎典禮,萬中興(右二)由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手中接獲匾額 |
農委會辦理「102年度全國省肥達人」評鑑,本場推薦花蓮縣光復鄉稻米產銷班第3班萬中興班長參賽獲獎,他的省肥績效達46%,每年每公頃可因此省下近萬元的成本,是合理化施肥最佳代言人,他因此於7月19日北上前往農委會接受頒獎。
97年返鄉務農的萬中興,原本的種稻方法是人云亦云,人家告訴他該怎麼種、施多少肥,他便照單全收,彼時並無成本概念,完全只看最後的產量結果,並不在意栽培過程中花費的成本與心力,直到100年本場合理化施肥團隊,至產銷班講解相關概念,身為班長的他,決定嘗試配合改良場的施肥試驗。
檢視萬中興慣行方法的施肥量,他平均每公頃施肥10包複合肥料,每期作施3-4次,亦即平均施肥35-40包複合肥,換算氮素使用量每公頃高達154公斤,稻作研究室潘昶儒主持人,便依照水稻生育所需最合理的肥料使用量,建議他至少減掉一半的施肥量。
以往只要施完肥,地上必定是滿滿的肥料粉末,看起來非常令人安心,可是使用合理施肥方法,先不說該怎麼讓少量的肥料均勻分布在田區,更讓人在意的是,施完肥後土地上根本看不到肥料,這讓萬中興十分擔心,因此在試驗期間,前2次他雖然配合試驗建議的施肥量,但到第3次施追肥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又下了重肥,結果惡果立現,部份區域稻葉變得異常濃綠,並且隨即發病,雖然即時噴藥治療及曬田抑制肥料作用,但仍無法挽救。
此次經驗讓他見識到,合理化施肥真的有所依據,在嘗試2期作後,他發現即使是減低了這麼多的肥料量,產量也頂多掉一成,但是肥料、藥劑成本皆降低,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在農事方面也輕鬆許多,因此從100年至今,即使試驗已結束,他所種植的水稻田,均遵循合理化施肥的方法,嚴格控制肥料,充分利用葉色板,看哪邊葉色較黃,才再補肥,並輔佐液體肥料,達到省工省肥的目的。
經過本場綜合計算,萬中興的例子平均每公頃肥料節省46%、農藥節省67%,而省下來的就是多賺的,共可增加收益20,260元,且由於萬中興是大佃農,雖然近年他面積減少至11公頃,但每期作總共可節省22萬元之多,數字仍不可小覷。
合理化施肥的宗旨是視土地情況以及作物需求,來計算適合的施肥量,並非一昧的要求農民減肥,用對肥料種類以及適合用量才是合理化施肥最高境界。本場期望藉著每位省肥達人的經驗,作為合理化施肥的強力宣傳者,讓施肥這件事情不再只是靠習慣,而是以更精準的科學數據,讓農友輕鬆豐收。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