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68期-農業新科技與新知專輯2009.06
第68期|農業新科技與新知專輯|2009.06 出刊
本期內容
本電子刊物文章皆為節錄,若需閱讀全文請點閱全文PDF檔
農業新科技與新知專輯
花蓮地區蝴蝶蘭產業現況分析

‧花蓮縣內面積最大的市場花生產蘭園(太立蘭園)
近年來全球蘭花消費量不斷成長,台灣蘭花出口量屢創新高,2007年出口量達新台幣2億元,比200年大幅成長約30%。由於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蘭花主要消費市場都呈現衰退,原本業者預計蘭花外銷受到直接衝擊會跟著衰退,但當年外銷金額仍微幅成長0.3%,達新台幣28.7億元。其中單是蝴蝶蘭一項就佔了75.2%之多,因此台灣能成為世界著名的「蝴蝶蘭王國」,也因此蝴蝶蘭被農委會選為本土農產品中最具競爭力的四大旗艦產業之首。花蓮縣因山脈阻隔交通不便,日照也比臺灣西部少,加上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多,不利於需設施栽培的蝴蝶蘭盆花生產。但也因為特殊的地理人文環境使得花蓮地區發展成為有別於西部的蝴蝶蘭產業特色。
紫葉半插花之栽培與利用

‧在庭園景觀的利用上,紫葉半插花可搭配其他觀葉植栽,效果不錯,尤其它具有耐水的特性,更可利用在水池景觀中
爵床科植物多具有耐陰的特性,其中不乏具有觀賞價值的種類,例如網紋草、單藥花等,都是花市常見的暢銷盆栽。此外,爵床科植物在水族箱用水草的領域,也是一個重要的族群。紫葉半插花(Hemigraphis alternata cv.‘Exotica’)又稱為紫海棠、小灰姑娘。英名Purple waffle plant,為爵床科多年生小型草本,其具有紫色的特殊外觀,又有爵床科的耐陰特性,再加上耐水性強,具有開發成多樣化用途之新興園藝作物的潛力。本文將針對其植株特性、園藝用途、繁殖方式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進行介紹,以期使相關農民與業者對該種植物有更深的認識,並冀望藉由本場對紫葉半插花的開發與相關利用研究,增進園藝市場的多樣性。
溫度對銀柳採收後品質之影響

‧以低溫5℃貯藏銀柳切枝4週後其切枝外觀
銀柳屬楊柳科多年生落葉灌木,為宜蘭地區特有切枝花卉,栽培面積約50~60公頃,且集中在三星鄉種植,於12月至翌年1月間成熟採收,瓶插觀賞期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因適逢農曆春節過年期間,除供應國內市場需求,並已擴展外銷東南亞有華人居住之地區,因「銀柳」台語發音與「銀兩」同音,代表吉祥,頗受消費大眾所喜愛,已成為春節期間的上等花卉素材。然因採收後田間堆積等待分級包裝處理時,銀柳容易因高溫或呼吸熱等因素而導致水分失調、花苞芽鱗褐變,嚴重時甚至變成黑色,導致花苞脫落,影響商品價值及瓶插壽命。因此,本場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為維護銀柳切枝品質除了在採收前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外,採收與分級包裝時的氣溫高低及貯運溫度為影響切枝品質的主要因子,本文將針對採收與貯運間溫度對於銀柳品質的影響作一簡單的介紹。
宜蘭地區蓮霧提早催花產期調節

‧經催花後6個月左右達成熟採收,生產具暗紅鮮艷、 高糖度質優之蓮霧果實
蓮霧為國內高經濟作物,栽培面積達6,759公頃(96年農業統計年報),總產量82,000公噸,主要生產地為屏東縣(5,491公頃),其次為高雄縣(589公頃)及宜蘭縣(401公頃),宜蘭縣佔全部面積的5.6%,產量7,340公噸,佔8.6%,為地區重要果樹,但因宜蘭地處台灣東北部,天然氣候不良,春作雨量多,蓮霧在中、大果期每逢一場豪雨容易產生裂、落果,且肥料容易流失,生產期集中在5~7月間,果實生長後期遇高溫不利蓮霧著色及甜度,所生產的蓮霧品質較差,售價偏低(市場價格介於每台斤25~40元之間),本地區栽培蓮霧果農收益有限,無法與高屏地區所生產之高品質蓮霧相提並論。
如何提高本地區蓮霧生產品質,及避開盛產期對抗作物之競爭,考量高屏地區蓮霧之生產期到4月份接近後期,應著手從提早催花、利用產期調節方式,提早於5月上旬開始搶鮮上市,才能開創優質、高價位之蓮霧產品供應市場,以提高果農收益。
根瘤線蟲之防治管理對策

‧根瘤線蟲雌蟲蟲體
根瘤線蟲為植物寄生性線蟲病害中分佈廣泛且為害最嚴重的,已知之根瘤線蟲種類超過70種,為害的植物種類多達2,000種以上,在台灣已有百種以上的重要作物受根瘤線蟲為害,其中以南方根瘤線蟲、爪哇根瘤線蟲、花生根瘤線蟲、北方根瘤線蟲等為最常見。
根瘤線蟲主要發生於地下根、莖部,造成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後期根部腐爛,影響植株根部水份及養份的吸收,但被害之植物種類不同,其病徵略有差異,其共同病徵為地上部發育受阻,比健全者矮小,葉小、黃化而易脫落,根部形成腫瘤,嚴重時生長勢衰弱,生育停止,甚至全株死亡,故影響產量及品質至鉅。植物根部因根瘤線蟲造成的傷口,可直接或間接引起其他病原菌之侵入,形成複合性病害。
東方果實蠅之生態及防治技術

‧應用黃色黏板或黏劑防治東方果實蠅
多年以來,「蜂仔」都是國內果農們在果實纍纍時最想除之而後快的重點害蟲,其實它就是國際間惡名昭彰的東方果實蠅。雖然國內對於東方果實蠅的防治工作已持續進行多年,但截至目前為止,仍是一個難以防治的害蟲。東方果實蠅所造成的影響,除了直接使受害果實完全失去商品價值,讓果農損失慘重外,更是台灣鮮果外銷國際的重大障礙。東方果實蠅之所以難防治的原因,與其生態習性有關,因此若能對於東方果實蠅的個體與族群生態有清楚的認識,能夠適當地整合現有的防治技術,擬訂更加周全的防治策略,便能增加防治的效果,減少果農的經濟損失,增加果農的收入。
農產品顧客關係管理與策略
顧客在那裏?與顧客建立關係?何謂顧客關係管理?農企業要建立顧客關係?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及經營管理技術的進步發展,上述問題值得重視與探討,更是農業經營者不能小歔的趨勢。農產品的忠實顧客為誰?是產、官、學最想瞭解,也最想釐清的問題。「經營之神」王永慶賣米服務到家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也是經營管理課程中的活教材,他做好顧客的服務,拉近彼此供需的關係,讓稻米產業的供應鏈由消費端直接延伸到生產端,進而減少庫存的壓力,讓通路更加順暢,更能進一步預測生產端的供貨生產需求,這就是顧客關係管理在產業上的運用價值,更是農企業的生產者、管理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與策略。
激勵人心小故事
部落推手 崙山溫光亮牧師

‧崙山教會溫光亮牧師(中)與果樹產銷班班長田有福(左)正整理分級剛採收的花蓮當歸
驅車前往花蓮縣南端,緊鄰著瑞穗鄉和玉里鎮交界處,往中央山脈的方向即可抵達卓溪鄉崙山村,這裡原本只是個很普通的原住民部落,但自9年前溫光亮牧師返鄉服務後,開啟了部落更新的契機。
目前服務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崙山教會的溫光亮牧師,年輕的時候是水電技師,也和其他部落年輕人一樣離開家鄉出外謀生,其後才開始研究神學之路。為完成牧師訓練,溫先生於新竹長老教會聖經學院取得大學學位,而後於花蓮玉山神學院研究所攻讀碩士,曾服務於台中原住民教會,於民國89年回到故鄉卓溪崙山村崙山教會。
封底
有機、生態、活化 光復大豐新農村再生

‧大豐村村民熱烈參與座談會,期望社區能成為結合生態與有機的新農村
本場為推動有機產業使農村永續發展,特於4月15日假光復鄉大豐村向耕休閒生態漁場召開「有機生態推動輔導座談會」,並邀請農糧署東區分署、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花蓮縣政府、光豐地區農會共同參與。參加座談會的成員有光復鄉大豐、大富村內各民間組織的幹部與村民共二十七位,期望整合相關政府單位的力量將有機農業與生態搭配,並配合「活化休耕地」及「農村再生計畫」共同推動大豐村成為結合生態與有機的新農村。
此次座談會由本場黃場長鵬主持,黃場長表示大豐、大富村內大部分土地為休耕地,若能夠活化這些土地發展有機產業,同時結合當地的生態特色,將可為村民帶來相當大的好處,本場專家群目前也已在村內進行各種試驗與輔導,包含:景觀花海專區、雜糧有機生產、中草藥與保健作物種植、野菜種植、有機環境建構輔導以及推動作物害蟲共同防治工作,計畫未來將大豐村導向永續經營之路。另外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徐分局長森彥亦表示規劃適當經費輔導當地執行「農村再生計畫」,幫助大豐村居民共同營造農村新面貌,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提升農業競爭力。農糧署東區分署曹分署長紹徽則 表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可加強活化休耕地,且新制定的休耕農地租賃措施對於有心從事農業者提供良好的福利;縣政府農業科技科邱科長奕承則表示縣府推行的無毒農業 最終勢必與有機農業結合,因此持續對當地無毒農戶進行輔導。光豐地區農會林總幹事清水也表示會與各單位配合共同協助大豐大富地區農業的發展。
電話:+886-3-852-1108~10 | 傳真:+886-3-853-5902
土壤及作物營養:+886-3-853-4914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版權所有 HDARES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文係版權所有,係為學術研究成果,非經本場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