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場於111年7月19日(二)上午9時30分於宜蘭縣大同鄉舉辦「111年度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分群分級農業專業訓練原住民地區行動學堂-樂水部落小米栽培與利用班」
花蓮場辦理小米栽培與利用班 提升樂水部落傳統產業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花蓮場)於本(111)年7月19日在樂水社區活動中心二樓教室,辦理「宜蘭縣大同鄉樂水部落小米栽培與利用班」,課程吸引來自樂水部落、其他部落及鄉鎮的農友熱情參與。
花蓮場林正木助理研究員開訓表示,大同鄉小米主要分布在崙埤村、樂水村、英士村、松羅村及寒溪村等,大約總面積約2.5-3.0公頃。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對大同鄉來說,是與文化連結非常重要的作物,與祖先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受到市場影響,一般水稻也被族人種植,至於小米族人從不放棄栽培,也一直保留在部落。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黃子芸助理研究員,講授小米栽培與管理
為了提升小米栽培技術,增進產品產量與品質;以及強化加工利用,提升產品的利用價值及行銷技能。此外,小米到豐收時,時常被鳥危害,影響小米當季的產量。為了提升小米的產量、品質及產品的價值,克服鳥的危害。因此,規劃小米栽培與利用研習,希望小米不僅在部落一直發展下去,也能夠精進族人對小米的栽培及利用,增進行銷賣點,進而運用科技,解決鳥害的問題。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郭東禎先生,介紹運用雷射裝置驅趕小鳥
本次課程安排了小米栽培與管理,邀請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黃子芸助理研究員,講授小米栽培與管理,如何栽培出優質的品質及產量;鳥害綜合防治方針,邀請花蓮場郭東禎先生,介紹運用雷射驅趕小鳥;原穀傳說公司周思源執行長,則是介紹小米加工研發及通路行銷經驗分享,周思源執行長說明了近年來研發各項產品的經驗,以及行銷通路之管道。
►原穀傳說公司周思源執行長,介紹小米加工研發及通路行銷經驗分享
族人對5小時的課程非常滿意,尤其對驅趕裝置及產品研發的課程,與講師有熱絡的互動。樂水族人曾勝二表示,小米是部落重要的農產,與部落的文化、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僅作為食用外,也是祭典不可多得的物品。本次的課程內容貼切部落的需求,可以促進部落的傳統作物延續發展。課程結束後,有任何問題,可以再與講師保持連繫,花蓮場也會適時提供協助,或是轉介相關單位。
►課程吸引來自樂水部落、其他部落及鄉鎮的農友熱情參與
111年度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分群分級農業專業訓練原住民地區行動學堂
宜蘭縣大同鄉樂水部落小米栽培與利用班課程表
日期:111年7月19日(二)上午09時30分
地點:宜蘭縣大同鄉樂水村活動中心
※COVID-19病毒防疫期間,請遵守以下參加原則:
1.為維護個人安全與健康,請參與活動者全面配戴口罩與攜帶個人防護用品。
2.如有發燒或有呼吸道症狀、慢性疾病患者,應避免參加活動。
3.當日現場實施體溫檢測,若有發燒者,將勸導儘速就醫後在家休養。
時間 |
議程 |
主持人/主講人 |
---|---|---|
09:30~10:00 |
報到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10:00~10:10 |
長官及來賓致詞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10:10~12:00 |
小米栽培與管理 |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13:10~14:00 |
鳥害綜合防治方針介紹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14:10~16:00 |
小米加工研發及通路行銷經驗分享 |
原穀傳說公司 |
電話:+886-3-852-1108~10 | 傳真:+886-3-853-5902
土壤及作物營養:+886-3-853-4914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 x1080以上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版權所有 HDARES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本網站發表之所有文章、圖文係版權所有,係為學術研究成果,非經本場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不得引用於產品及食品之標示、宣傳及廣告。若不當引用,應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