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Menu
:::

原力亮點

花蓮原鄉作物生產環境調適技術開發

瀏覽次數:258次

    花蓮地區有機大豆從101年至110年,栽培面積快速提升至240公頃,成長逾50倍,為花蓮地區重要有機作物代表。但由於東北季風因素,花蓮地區栽培主力著重於一期作大豆,亦面臨部落年輕人口外移、農業人口高齡化及缺工問題,且受近年來氣候變遷對有機大豆田間栽培時序造成顯著影響,例如超乎預期的乾旱、多雨或日照不足,均影響有機大豆栽培。樹豆則為原鄉重要傳統作物,富含蛋白質及礦物質,近年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意識抬頭,促使產業逐漸復甦。然而目前慣行樹豆栽培常於2-4月間播種或移植幼苗,約於10-11月開花,於次年1-3月採收,使田間成本高昂,且採用人工播種及採收,伴隨農業缺工、人工成本大幅提升之問題,不僅壓縮產品利潤,高昂的價格也使一般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時也常因人力問題錯過最佳播種或採收適期,使田間收穫降低,導致農產品品質不均。

花蓮場積極推動農業智慧化與省工計數的開發,希望協助農友精確擬定生產策略、因應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建立宜蘭花蓮有機大豆栽培系統,促進產業全面升級 本場與蜂巢科技合作,架設田間監測系統,收集栽培過程環境數據,做為有機大豆生長模型開發依據,並於試作階段能將開花期和採收期預測誤差縮小至5日內
►花蓮場積極推動農業智慧化與省工計數的開發,希望協助農友精確擬定生產策略、因應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建立宜蘭花蓮有機大豆栽培系統,促進產業全面升級(左圖);本場與蜂巢科技合作,架設田間監測系統,收集栽培過程環境數據,做為有機大豆生長模型開發依據,並於試作階段能將開花期和採收期預測誤差縮小至5日內(右圖)。

    花蓮場於110年以「有機大豆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開發」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並持續推動有機大豆智慧化管理系統導入,110年已完成監測設備數據收集,例如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平均日照時數、W/m2)、降雨速率(mm/hr)、日降雨量(mm)、風速(m/s)、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電導度(EC)等基礎數據收集,並完成數據之統計,與合作廠商共同開發有機大豆生長模型。期望未來花蓮場持續投入智慧化栽培的領域研究,能夠更全方位的帶動有機大豆產業升級,並讓花蓮場轄區部落農友能夠拓展產業新方向。

生長模型的開發,透過數據的分析演算,能協助農友將過去栽培經驗數據化系統化,使農務操作不再只是經驗談,預測開花期及採收期,更可以讓農友的農機工作排程超前部署 輔以田間攝影機,精確記錄生長栽培流程,農友在家就能,只要透過手機就能掌握田間狀況,達到少碳足跡的目的
►生長模型的開發,透過數據的分析演算,能協助農友將過去栽培經驗數據化系統化,使農務操作不再只是經驗談,預測開花期及採收期,更可以讓農友的農機工作排程超前部署(左圖);輔以田間攝影機,精確記錄生長栽培流程,農友在家就能,只要透過手機就能掌握田間狀況,達到少碳足跡的目的。

    樹豆機械化及行株距試驗已完成初步試驗,其中在相同行株距(60cm×10cm)的處理中,在8月播種者公頃產量約200公斤,5月播種者則為700公斤,播種日期及行株距仍需由本次試驗之基礎上更進一步探討,尋求最佳播種期及行株距。另外,人工播種效率約每天0.2公頃,機械化播種將提升至每小時0.2公頃,提高播種效率8倍,人工收穫效率約每天0.05公頃,機械化採收則可提升至每小時0.1公頃,提高採收效率16倍。採收後,人力(含脫莢、選豆)每小時1公斤,本場選別機(因機械採收已完成托莢,僅需選豆)每小時20公斤,提高選別效率20倍。整體而言,樹豆機械化目前在田間機械化栽培操作、脫莢及後續過篩選別等均有初步成效,且可套用本場研發之小型農機,極具開發潛力。

傳統人力採收只能剪下樹枝或摘莢(左),而機械採收後可以直接脫莢,有利採收後調製,減少人力選豆作業時程 樹豆人力篩選必須先脫莢,再將豆子分開後,再來選別分級,十分費力而且效率低 本場開發初級選別機,可用於數豆選別,相較於過往人力選豆的方式,本場研發之選別機每小時可選別20公斤。能提高選豆作業效率20倍
傳統人力採收只能剪下樹枝或摘莢(左),而機械採收後可以直接脫莢,有利採收後調製,減少人力選豆作業時程(左圖);樹豆人力篩選必須先脫莢,再將豆子分開後,再來選別分級,十分費力而且效率低(中圖);本場開發初級選別機,可用於數豆選別,相較於過往人力選豆的方式,本場研發之選別機每小時可選別20公斤。能提高選豆作業效率20倍。

文章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詹凱竣助理研究員

Top